黄鑫
【内容摘要】数学教学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学习者的记忆力、观察力、思维能力、注意力、想象力等智力因素,还取决于学习者的情绪、态度、动力等情感因素。《数学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中的情感与价值观要求教育者将数学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中合理施以情感教育,会使整个教学过程事半功倍。因此,我们要特别关注情感因素在数学教学中的影响,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全面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数学教学 积极性 兴趣 优化 平等 评价手段
近几年来,数学教学已经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这种教育模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习者的学习能力,设定情感目标是为了促进学习者个人的全面发展。传统的数学教学是老师讲学生练被动接受知识,忽视情感因素,造成学生感到学数学无用,难学、怕学、厌学、恐惧感。新世纪伊始,我国教育部颁发了新《数学课程标准》,从数学课程的情感教学目标我们可以看出,新的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情感教学,它要求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他们数学学习策略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发展和形成他们的积极情感,做到认知教学目标与情感教学目标的和谐、互动和统一,这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当代数学教育思想。
我校生源基础不是很好,学生的数学水平普遍较低,且参差不齐。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无疑是我们每个数学教师的目标。可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呢?我认为情感因素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容忽略的。我们应有效地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一、情感激励,诱发学习的积极性
数学教学离不开情感教学,由于学生个体本身性格、身心状况方面等方面的差异与区别,教师要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我概念,通过激励学生的健康情感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动机、爱好等非智力因素,形成一种和谐、民主、愉快的学习气氛,使学生积极地、充分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1.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习兴趣
高中学生进校时年龄不大,心理尚不成熟,对学习的目的不是很清楚,只是把数学看作考试中要通过的一个科目。要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从宏观着眼,使学生了解数学来自于生活,并大量应用于生活。从微观着手,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介绍为什么学习这个知识点,尽量选用生活中常见的例题,知识讲解后,介绍该部分知识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用途,特别是学生感兴趣的、周围的例子,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慢慢地由被动学到主动、乐于、自觉地去学。
2.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习兴趣
一种好的教学形式持续不断地使用,也会使学习者产生厌烦情绪。从生理上讲一种单调形式最容易导致大脑刺激的单调,使兴奋转化为抑制,降低学习效率。从心理上讲,中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喜欢变换的时期,再好的教学形式和练习形式,如果简单、重复太多,学生也会兴趣锐减。对教师来说,需要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倡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利用教具、多媒体教学、网络等手段,积极创造条件和环境,使学生学会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这样,学生就会对所学内容接收快、印象深、记忆持久。
二、情感控制,提高学习质量
情感在人的心理机制中,是一种很强的内动力。没有情感,就不可能有学习的原动力。教师应抓住这个重要因素。首先须与学生建立感情。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争取更多机会和学生交流,用教师的爱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使数学教学建立在一个既有安全感又生动活泼的环境中。这种安全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减少紧张和焦虑的程度,促进学生轻松愉快地、积极地参与数学学习。反之呆板、枯燥、乏味、紧张的学习,只能抑制思维活动,降低学习效果。因而教师应重视感情投入,要以自己的真情来感染学生,做好表率作用。
1.注重师生关系调控,优化数学学习环境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交流的双向活动。师生关系直接制约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一般说来,学生很看重教师对他们的态度。教师对学生的态度直接影响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兴趣。如果他们对某位教师产生恐惧,那么对他所教的课也不会产生兴趣,甚至会因人废事、讨厌这门课。反之,为学生所喜欢的教师一走进课堂,课堂气氛就会显得活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油然而生。因此起主导作用的教师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对学困生出现的问题,应采取宽容的态度,满足他们提出的合理要求,创造各种机会,让他们获得成功,以便鼓起他们的信心和学习热情。一时取得进步的后进生,容易沾沾自喜,这时要提醒他们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告诫他们学习成绩的反复是经常出现的,不要因一时考不好而情绪低落,也不要有一点进步便放松努力。在多给予鼓励的前提下,稳定情绪。在平时的学习中,还要多开展一些有益活动,优化数学学习环境。开展数学活动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适应他们好奇、好动、好玩、好胜等思维发展规律,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乐于参与,并且通过这些活动,能真正的学有所获,学有所乐。
2.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克服学生的胆怯心理
胆怯心理源于学生的受挫感。学生的情况不同,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从心底里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学好数学,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对性格内向的学生可用默许的眼神、鼓励的话语对他们进行由衷的赞许,消除他害怕出错而羞于开口的自卑心理,帮助他们排除心理障碍和学习中的绊脚石,慢慢在实践中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对学困生,适当降低要求,从简单的问题说起,从易到难,不要苛求。不要当即指出错误而打断学生回答问题的思路,以致加剧其紧张程度。同时及时肯定和表扬他们的进步,和全班同学一道理解、尊重和鼓励他们,为他们营造一个学数学的宽松氛围,逐步体验成功感。成功感是数学学习中非常宝贵的情感体验,它能大大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多次的成功会使学生增强自信心,逐步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3.运用合理的评价手段,避免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消极情绪
以分数作为唯一标准的评价体系已与我们挥手告别,评价体系已逐步多元化,更多的教育者开始注重改善学生的学习状况与情感体验,而不是单一的优胜劣汰。在新课程理念的评价体系中,充分运用情感因素的功能能有效的激励学生发奋学习,使他们能够看到自己进步,避免学生产生受挫、失败等消极情绪,使他们有在初步成就感中获得进一步学好数学的动力,以促动整个班级的学习积极性,推动数学的后续学习。
总之,只要我们把握好情感因素这个重要手段,就可以增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信任和良好的合作关系,增强课堂教学的有趣性和活跃性,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和自信心,使大多数同学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不断提高数学水平,造就一批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