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零解读《论语》(三)

2014-02-13 20:15李零
国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仁者论语孔子

李零

夷狄有君,不如诸夏无君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解释对文本有再创造,这一章是很好的例子。

历史上,讲华夷之辨,大家经常引这段话,使它大出其名。但这段话该怎么讲,历来有争论。

前人的解释,可以分成以下几种:

一是诸夏不如夷狄。

它是说,你看,就连人家夷狄都有君,不像咱们诸夏反而无君目无君长,这也太不像话了吧。推其意,主要是嫌诸夏不争气。

二是夷狄不如诸夏。

它又分两种:

1.就算夷狄有君,也比不上诸夏无君,因为他们太野蛮,不懂什么叫礼仪,有君无礼,还不如有礼无君。这是看不起。

2.如果夷狄有君,竟敢对诸夏发号施令,那还不如咱们无君。这是赌气。

这三种解释,我看,第二类的第一种可能最符合原文。但历史上,各个时期有各个时期的需要,各个时期有各个时期的解释。

钱穆说,晋室南渡,北方五胡乱华,汉族门第鼎盛,蔑视王室,多主前说;宋承晚唐五代藩镇割据的乱局,非倡尊王不能自保,而夷患亦可虞,多主后说。

我们看史书,古人对这句话,经常是各取所需,想怎么讲就怎么讲。比如《魏书·司马叡传》引之,就是拿它批评中国的君弱臣强,但它的《宕昌羌传》引之,又骂“宕昌王虽为边方之主,乃不如中国一吏”。这些解释,不管说谁不如谁,都是诸夏本位,对外国或外族看不起,即使大骂中国,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相反的立场有没有?也有。这就是非汉族的读者。

如宋人笔记里说,金人南下,打到曲阜,他们在孔庙里指着孔子像骂,原来你就是那个骂我们是“夷狄之有君”的家伙呀。还有满族人,他们的立场和汉族也不一样。比如雍正皇帝说,明之天下是亡于流寇之手,乃中国人自取灭亡,怪不得谁。满人以外国之君入承大统,中国人何必还讲华夷之分。春秋时虽百里之国,当大夫的都不能随便辱骂国君,更何况我朝奉天承运,造此大一统太平盛世。他说,“圣人之在诸夏,犹谓夷狄之有君”,你们怎么可以有这种无父无君之论呢。人家韩愈都说了,“中国而夷狄也则夷狄之,夷狄而中国也则中国之”。因为身份相似,他们特别认同元,说“有元之混一区宇,有国百年,幅员极广”。(《大义觉迷录》)

宋元明清,中国挨打,教训很深刻,有些汉族知识分子,也开始对华夏优越论持批判态度。如明谢肇淛就说,“夷狄之不及中国者,惟礼乐文物稍朴陋耳。至于赋役之简,刑法之宽,虚文之省,礼意之真,俗淳而不诈,官要而不繁,民质而不偷,事少而易办,仕宦者无朋党烦嚣之风,无讦害挤陷之巧,农商者无追呼科派之扰,无征榷诈骗之困。盖当中国之盛时,其繁文多而实意少,已自不及其宁静,而况衰乱战争之日,暴君虐政之朝乎?故老聃之入流沙,管宁之居辽东,皆其时势使然。夫子所谓‘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者,其浮海居夷,非浪言也。”(《五杂俎》卷四)

华夷之辨,太敏感,连古书版本都受影响。如皇侃《论语集解义疏》,这段话下,皇疏原文本来是:“此章重中国,贱蛮夷也。诸夏,中国也。亡,无也。言夷狄虽有君主,而不及中国无君也。故孙绰云:诸夏有时无君,道不都丧,夷狄强者为师,理同禽兽也。释惠琳曰:有君无礼,不如有礼无君也。刺时季氏有君无礼也。”《四库全书》本把这段话改成另一个样子:“此章为下潜〔僭〕上者发也。诸夏,中国也。亡,无也。言中国所以尊于夷狄者,以其名分定而上下不乱也。周室既衰,诸侯放恣,礼乐征伐之权不复出自天子,反不如夷狄之国尚有尊长统属,不至如我中国之无君也。”《四库》本为什么要把皇疏改成这个样子,原因很简单,原本有“重中国,贱夷狄”“理同禽兽”等语,都触犯当时忌讳。清初禁书之令甚严,不能不加改篡。

这一章的“夷狄之有君”指谁,学者也有猜测,有人认为,可能是与孔子同时的楚庄王或吴王夫差,皆不失为有道之君。杨树达曾说:“《春秋》之义,夷狄进于中国,则中国之。中国而为夷狄,则夷狄之。……盖孔子于夷夏之界,不以血统种族及地理与其他条件为准,而以行为为准,其生在二千数百年以前,恍若豫知数千年后有希特勒、东条英机等败类将持其民族优越论以祸天下而豫为之防者,此等见解何等卓越!此等智慧何等深远!《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有‘反对大民族主义之语,乃真能体现孔子此种伟大之精神者也。而释《论语》者,乃或谓夷狄虽有君,不如诸夏之亡君,以褊狭之见,读孔子之书,谬矣。”杨氏爱孔子而美化之,以至于此,又是一种标本。

与仁为邻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智?”

“里仁”,就是“处仁”。里,本来是古代的面积单位,即长宽各三百步。古代计里画方,安置居民,很有传统,里是居民组织的基本单位。里的面积大小和人口多少没有一定,但一般比较小。现在有些小地名,仍以里为名。“择”,古书引用或作“宅”,作“宅”更好。

前人注释此章,一般都是照字面理解,认为孔子强调的是,跟什么人做邻居,一定要慎重,不选仁人,不行。

我们现在买房子,要看地点、交通、景色,周围的环境怎么样,学校、商店、饭馆、医院怎么分布。如果在美国,还有一条最重要,就是邻居,富人和穷人,什么人和什么人住一块儿,绝对不能忽略。

孔子卜宅,也很看重邻居。如果旧注不误,他是想跟仁人住一块儿。这种想法很有意思。我也想过,如果能跟自己要好的朋友住一块儿,多好。孔子的理想社区,全是仁人,还是有一两个就够了,不知道,反正为富不仁的人,绝对不接纳。有钱可以,必须捐出来。我们不妨设想一下,他当校长兼教授,周围是莘莘学子,慕名者自远方来,他们买房赁屋,越聚越多,好像大学城,把曲阜阙里搞得和个君子国似的,多好。孔子说,不跟仁人住一块儿,太傻。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这句也是讲处仁,但不是择邻,而是自处。

前两句,是讲不仁者。“约”,孔注训“困”。孔子认为,仁者都很安分,穷也好,富也好,都安之若素。不仁者是穷了不行,富了也不行。

后两句,是讲仁者和智者。我们要注意,这里的仁者,特点在一个“安”字。安仁是安于仁,强调其静。孔子常以仁、智(知)并举,两者有什么不同?仁是体,智是用;仁主静,智主动。前者像山,后者像水。这是两者的不同。参看《雍也》6.23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仁者安仁”,对比上文可知,其实就是安贫,不但要做好精神准备,长期饿肚子,还要快快乐乐饿肚子。

“知者利仁”,什么意思?不太清楚,大概是越来越聪明,把仁的伟大意义都发挥出来了。

总之,仁者不动如山,安于仁;知者长流似水,利于仁。孔子说的境界,没准是饿着肚子而文思泉涌吧。

君子弃仁,不能成名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富人常以他们的富裕、文明和秩序给穷人做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但他们却一直不明白,穷人爱钱,爱他们拥有的一切,为什么却不爱有钱人。因为除了榜样,他们什么也不给,就连“以其道得之”的“道”,也是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

孔子说的君子,和小人不一样,小人恨贫贱,不安于贫贱,除了“彼可取而代之”,不知还有什么“道”。孔子说,道就是仁。君子所安,只是仁,要安仁守素。不合于仁,虽富贵不处;合于仁,虽贫贱不去。这个立场叫仁。没有仁,君子就无法成名;有了仁,才有名。

孙钦善认为,第二次出现的“不以其道得之”,“不”字是衍文。

“终食”,是一顿饭的工夫,形容时间很短。“造次”,是急急忙忙。“颠沛”,是困顿挫折。

孔子的意思是,不管怎么忙忙叨叨,怎么焦头烂额,都不可离开仁,哪怕一时一刻。离开仁,君子就没法出名了。

如何劝父母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几”,稍微。“不违”,是绝对服从。现代社会,只有军队,对首长的命令才绝对服从,但孔子不一样,他讲“不违”,一是对父母,二是对老师,国君都未必有这种资格。郭店楚简《语丛三》告诉我们,人对父母和君主都要服从,就像军人要服从三军之旗和三军之帅,但君不如亲,君可去,亲不可去,君臣关系不好,可以不以君臣相待;臣不悦君,可离而去之;君以不义加诸臣,臣可拒而不受。当时是孝大于忠,不像宋以来,可以舍孝取忠。

“劳”是操心。古人说:“事亲有隐无犯,事君有犯无隐。”(《礼记·檀弓》)。国君,可以毫无保留,犯颜直谏;三谏不从,就哭;哭也不行,就溜。父母,不一样,只能曲里拐弯,委婉劝说。

这里讲孝子劝父母,真是难拿。不但言辞要恳切而委婉,绝对不能直戳戳,不留情面,说父母哪儿对哪儿错,还要看他们的脸色,只要父母不接受,就要恭敬如初,绝对服从,事事为父母操心,丝毫没有怨言。

子游对自由的高见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君和友,是社会关系,社会就是社会,不能当自己家。如果用对家里人的态度处理,非把这些关系搞坏。现代社会,尤其不能如此。

子游讲的道理很对,跟领导套近乎,走动太多,领导烦,自讨没趣;就是朋友,天天往一块儿凑,也招人讨厌,日久天长,反而疏远。我们中国,人口密度大,法律约束、道德约束少,小人堆,是非窝,凑一块儿就掐,何苦!大家还是保持距离,少接触好。

人和人的关系不能太密切,来往不能太频繁。这条我喜欢。

我们对自由的理解是“秃子打伞,无法无天”,特点是不管别人的存在,别人的感受怎么样。西方对自由的理解是“一人一个笼子”,自由就是给人和人的关系划定界限,划定范围,彼此要有距离感。他们的道德,未必都好,但对我们,正好是解毒剂。

人是最凶猛的动物。老乡说,马见马亲,人见人咬。我的看法是,可来往来往,不可来往就躲着点儿,抬头不见,低头也不见,世界就安生了。

公冶长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女儿是最高奖赏。谁肯把亲生闺女嫁给劳改犯?孔子。

公冶长,孔门弟子,生卒年不详。“公冶”是复姓,即两个字的家族名,严格讲,其实是氏,而不是姓。他可能是以官为氏。战国工官,常以“公”字表示官营,并称负责铸造铜器或铁器的官员为“冶师”或“冶”。司马迁说他名长,字子长,名、字相同,有点儿怪。《孔子家语》略有不同,是名苌,字子长。其名,范宁引《家语》讹为芝,《释文》则字子张。他的名到底是什么,有很多不同记载,但对比下面几章,这里的“公冶长”是以字称,没问题。他的字应该是子长,这里省掉子。

“妻”音qì,是动词,指孔子嫁女于公冶长。公冶长蹲大狱,他怎么结婚?古代士的婚礼有所谓六礼:纳彩、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礼记·内则》说,“聘则为妻”,聘是下聘礼,只到第四步,就可以叫妻。我估计,他只是订婚,还没完婚。孔子把女儿嫁给公冶长,了不起。当然,公冶长是他的学生,孔子知道他没罪。

孔门弟子,有很多是复姓,如《论语》提到的漆雕启字子开、公西赤字子华、巫马施字子期、端木赐字子贡、澹台灭明字子羽、司马耕字子牛、南宫适字子容,都是复姓。《论语》中的对话,弟子称师长,多称字,或尊称某子,孔子称弟子,则直呼其名。这里的“子谓公冶长”和下文的“子谓南容”“子谓子贱”“子谓子贡”“子谓子产”一样,都是称字,但不同点是,他的字前不带“子”,加了复姓。下文和后面的“漆雕开”“巫马期”“公西华”“司马牛”都这么叫。

“缧绁”,音léixiè,捆犯人的绳子。“绁”,今本作絏,古本作绁,絏是唐代避唐太宗李世民讳造的新字。“缧绁之中”,指关在牢狱之中。

“子”,古代的子有所谓女子子,女子子是女儿。孔子的女儿叫什么,不知道。

公冶长为什么被抓?孔子为什么说他无辜?不知道。反正孔子喜欢他,不然不会把女儿嫁给他。

中国的师生关系是仿父子关系,老师欣赏学生,会把女儿嫁给他,这是咱们的老传统。

老师选优秀学生当乘龙快婿,或许是好事。但如果不问学生愿意不愿意,女儿愿意不愿意,就成了包办婚姻。

猜你喜欢
仁者论语孔子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仁者甘死如饴
推己及人
To Judge or Not to Judge: A Discussion on the idea of Judging in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and the Bible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点点读《论语》
点点读《论语》
半部《论语》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