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众隐性关联性企业组织成因探究

2014-02-12 18:50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关联性隐性股东

陈 欣

(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财经学院 ,安徽 合肥 230051)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非常巨大的作用,中小企业占中国企业总数的98%以上,为中国新增就业岗位贡献是85%,占据新产品的75%,发明专利的65%,GDP的60%,税收的50%。[1]其中有一类特殊的中小企业组织,它们通常有几家甚至几十家中小企业组成,受共同的私人股东直接或间接控制,股权高度集中,但企业与企业之间形式上相互独立,或竞争,或合作,事实上是隐形关联方,这类企业我们称之为非公众隐形关联性企业组织。私人股东遵循着“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的古训,其隐形控制的企业数量规模庞大繁杂,往往在某个行业或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深刻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但从外界看来,每个企业都很普通,实则是股东着力建立的“隐形经济帝国”成员。理论界和实践学者对我国中小企业研究的较多,也比较深入,但对非公众隐性关联性企业研究甚少,笔者认为,深入探讨这类企业的生存哲学对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非公众隐性关联性企业概念

至今学术界还没有非公众隐性关联性企业统一的定义,现依次阐述相关性的非公众、隐性和关联性的概念。

公众是除自己及与自己有相当关系或一定交往的人(或团体)外的人群,具有排他性。 非公众是指与该组织没有相关关系的个人、群体、组织。[2]我国《公司法》定义:公众公司是指向不特定对象公开发行股票,或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使股东人数超过200的股份有限公司。[3]本文所指的非公众企业主要强调其股权高度集中于一人或同共几人,企业和产品知名度较低的非上市公司以及社会大众关注度不高的实体企业而非金融企业。

隐性是相对显性而言的,就是指秘密的,不公开的。著名管理大师赫尔曼·西蒙在《隐性冠军:谁是最优秀的公司》提出:隐性冠军企业是指在国内或国际市场上占据绝大部分份额,但社会知名度很低的中小企业。[4]本文所指的隐性企业是指企业股东隐性控制或不公开控制的(含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的中小企业组织。

关联性简单说就是相关性、相互联系的特征。2006年我国 《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认为:关联方是一方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以及两方或两方以上同受一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构成关联方。关联方交易是指关联方之间转移资源、劳务或义务的行为,而不论是否收取价款。主要以六种形式(母子公司之间、同一母公司下的各个子公司之间;不存在投资关系,但存在控制和被控制关系的企业之间;合营企业;联营企业;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或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受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或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直接控制的其他企业)存在。本文所指的关联性企业主要是指企业最终控制权为一人或同共多人,通过投资关系确认的,但企业与企业之间没有横向联系,只实行垂直管理的隐性企业。

综上分析,我们将非公众隐性关联性企业组织定义为:终极股东一人或同共多人隐形控制的、股权集中度高、稳定性强、企业及产品知名度较低的、社会大众关注度不高的、被控制企业之间无横向联系的、股东直接或间接实施垂直管理的一类非上市实体中小企业集合。

二、非公众隐性关联性企业特征

非公众隐性关联性企业控股股东大多成长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步于改革开放八九十年代,为人一般相当低调,有从事加工制造业的,也有从事商品贸易行业的。积累原始资本的企业往往是股东名义上的显性的企业,而后多地投资、跨行业投资的企业往往形成非公众隐性关联性企业。笔者总结认为其大部分具有以下特征:

1.股权集中度高

非公众隐性关联性企业组织受私人投资者一人或同共多人控制,股权集中度较高,一般为70-100%。股东控制非公众隐性关联性企业的方式包括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直接控制往往是以股东直接投资设立新企业的形式存在;间接控制包括股东以成立后的非公众隐性关联性企业作为投资者重新投资设立新非公众隐性关联性企业,或私人购买、兼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或立案注册设立海外企业反向投资国内企业等多种方式。但所有的非公众隐性关联性企业绝不会和股东创始的显性企业有任何关联。

2.隐性方式多

控股股东对非公众隐性关联性企业隐性控制的方法有很多。具体包括:股东隐性、控制管理隐性、企业品牌隐性、产品品牌隐性、企业规模隐性、经营隐性等。

股东隐性是指股东的名字较少出现或不出现在非公众隐性关联性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包括股东名字隐性和本人现身企业经营场合。股东名字隐性包括自己名字、以血缘关系人的名字或假名仅出现在年终股东会议。股东本人因是非公众隐性关联性企业的实际控制者和投资者,往往很少出现或基本不出现,依赖通信手段遥控企业或授信别人代表其管理企业。

控制管理隐性主要是指控制股东直接控制的方式较少,间接控制的情况较多。实际控股股东大多通过授信别人的方式控制管理非公众隐性关联性企业。股东对一家非公众隐性关联性企业只授信一个管理者,即是每一个被授信的管理者不可能得到两家及以上的非公众隐性关联性企业的控制权和管理权。股东认为平民化企业是最优秀的企业,存在弊端的企业是合理的。生产经营管理可以没有显性的管理规章制度和荣誉证书等。

企业品牌隐性主要是指非公众隐性关联性企业的名称很普通,公司品牌知名度要低或没有,即使有也要缺乏创新性和新颖性。比如大众造纸厂,东方食品有限公司等。甚至有的公司门前都不挂公司牌匾,大门常年紧锁。节庆假日企业很少有什么庆典,企业一切以低调为主,尽量不上电视新闻、不做广告、不上报纸等。

产品品牌隐性主要是指企业产品商标很传统,产品品牌知名度、美誉度要低或产品无品牌等。比如贴牌代工的非公众隐性关联性企业,就可以没有自己产品品牌。

企业规模隐性是指把非公众隐性关联性企业定位潜力性中小企业,公司产值在本行业中保持中等或偏下规模为宜。若企业规模变大,会被股东人为拆分。

经营隐性是指企业生产经营不刻意追求标新立异,在技术研发、市场营销、生产管理、采购控制等方面实施跟随策略。

3.产业链分散化

股东所控制管理的非公众隐性关联性企业从空间上看,分散在全国多地;从产业集中度上看,分布在不相关联的多个产业中;从产业链来看,分布在初始产品加工到贸易分销的多个环节。

4.关联管理垂直化

关联管理垂直化是指受同一控股股东控制的各非公众隐性关联企业之间相互独立,不清楚本企业和自己的供应商或销售商同属于同一股东控制。

三、非公众隐性关联性企业成因探索

据其特征,我们可以看出非公众隐性关联性企业核心特征是隐性,究其原因有很多,但归纳起来主要是非公众隐性关联性企业及其股东缺乏人身和私人财产安全感,具体包括:

1.国内政治经济法制环境因素

自1949年建国以来,我国开展了不少的政治运动,如从土地革命、三反五反、文化大革命、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等。政治作为经济的上层建筑,深刻影响着我国的经济政策。我国经历了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到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又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换过程。在经济模式上,我们先后向欧洲、美国、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学习过,经过改革派和反对派反复的争执,最终达成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共识。国家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但随着“国进民退”现象的往复显示深入改革举步维艰。国家经济改革政策的摇摆不定,恶化了以私营企业为主的非公众隐性关联性企业生存环境,增加了非公众隐性关联性企业的不安全感。特别我国法制公民社会尚未完全形成,法律制度有待完善,执法部门执法力度有待强化,严重影响着私营企业的法人财产安全预期,同时影响着控股股东人身安全感的预期。政治波动性、经济政策的往复性和法律上法人财产、人身安全的不确定性促进了非公众隐性关联性企业隐性生存哲学的形成。

2.控股股东个人因素

控股股东个人因素主要是指股东对人身安全和私人财产安全观念的认知问题,具体受控股股东年龄、文化水平、性格、心理和人生价值观等多种因素影响。

据调查,控股股东大部分在56岁以上;教育程度以小学、初中文化程度所占比例较高,性格上以少说多做者、学习力强居多。控股股东为人低调、平和,穿着打扮、衣食住行等和当地居民没有两样。大部分都被当地人称为好人或善人。即使过去政治运动时对待自己很苛刻的人,其也能平等对待。当地居民一般只知道其创业的显性企业,基本都不知道非公众隐性关联性企业的存在。 但其善于抓住国家政策机会,加上脚踏实地,吃苦耐劳,快速积累了原始资本金。

控股股东心理和人生价值观受历史因素影响较多。因经历过政治运动和生活磨难,多具有谨小慎微的心理。据调查,控股股东大部分在政治运动中是被专政的对象,经济上经历了从富裕到贫困的过程,心理安全感较弱,尤其折射在财产安全和人身安全上,由此造成平安是福的人生价值观,递延到其创建的企业,不安全因素就造成了其隐性控制非公众隐性关联性企业上。不让社会公众了解企业状态,建立企业实体在社会上是显性的,受国家监管和社会监督。但企业控制权管理权等方面是隐性的,控股股东始终在幕后。产业链分散化和关联管理垂直化都是其财产不安全性的价值延伸。在日常生活中始终保持平民化的作风,是人身不安全心理的对应措施,坚持做好人和善人,是对人生深入思考的理性现实选择。

3.企业生存哲学因素

企业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控股股东普遍认为是企业长久存在,也有认为是自己生命的一种延续方式。这种企业生存哲学事实上是控股股东平安是福的人生价值观的法人化,是其不安全感在物质和精神层面升华后看淡财产权观念而没有进行企业显性化的一个过渡。非公众隐性关联性企业具有很强的成熟稳重感,不以盈利而狂喜,不以亏损而焦躁,是利益相关者的企业,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职工和社会公众,是非公众隐性关联性企业从有到无回馈社会的一种独特方式。

四、小结

非公众隐性关联性企业组织是其控股股东安全人生理念的企业映射。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政策的稳定,法制社会的完善,社会安全感的增强,非公众隐性关联性企业终将转换为公众显性企业,服务社会和人民。现在大部分控股股东年龄已接近70岁高龄,面临着企业领导层的更新换代,如何通过国家政策的完善,研究隐性控制转为显性控制的方法将是我们下一步所要解决的现实课题。

[1]马骏.东兴证券第一届中小市值企业投资论坛[EB/OL].(2012-04-26)〔2013-05-08〕http://www.smm.cn/newsinfo/2012-04-26/3186393.html

[2]公众百科[EB/OL].(2013-09-28)[2013-12-18]http://baike.baidu.com/view/177917.htm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3:3.

[4]赫尔曼·西蒙.隐性冠军:谁是最优秀的公司[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2:8.

猜你喜欢
关联性隐性股东
让“隐性课程”会说话
浅析书籍设计中的“隐性”表现
论高中语文隐性知识教学策略
四物汤有效成分的关联性分析
重要股东二级市场增、减持明细
如何准确认定排污行为和环境损害之间的关联性
一周重要股东二级市场增、减持明细
重要股东二级市场增、减持明细
一周重要股东二级市场增持明细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