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2014-02-12 18:14耿娟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幻灯片创新能力意识

耿娟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三门峡 472000

计算机技术发展迅猛,无论是网络、人工智能或是多媒体发展均在不断影响、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逐渐成为推动人类创造性思维发展的重要工具。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信息技术课程渐渐成为重点科学。其主要教学目标不仅是使学生须掌握更多的信息技术知识,也要充分利用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来全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素质的教育[1]。与此同时,还应在信息技术课堂实践教学中,侧重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精神以及实践应用能力。笔者结合多年的信息技术教学实践,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如何全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进行浅显阐述。

一、信息技术课程的特征

首先,信息技术课程具有重要的科学性。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迅猛,无论是网络、人工智能或是多媒体发展均在不断影响、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逐渐成为推动人类创造性思维发展的重要工具。因此,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也是时代进步与发展的需要,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通过普及计算机、网络以及现代通信技术基础知识,让更多的学生掌握相应的基本操作技能,为未来的学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2]。

其次,信息技术课程是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技术性保障。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人工智能均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学习之中。因此,该学科可以让学生们自主地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获取更多的信息资料,并打破时空限制进行学习交流,全面提升自己的知识素养,体现出了信息技术学科的工具性。

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现存问题

1.信息技术教材问题。我国自2000年起全面开展信息技术教育以来,信息技术课程未能及时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信息技术教材过于陈旧和教材内容过于枯燥、单一。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高度普及化,很多的学生均掌握了基础性的计算机操作,并对计算机、网络有着简单的认识,因此,一些学生认为当前的信息技术教材存在着“内容过于简单”、“不实用”等问题。从学生们对信息技术教材的认同程度来看,现行的信息技术教材无法有效地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2.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一些学校虽然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但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科学的考核机制,导致一些教师、学生以及学生家长对信息技术课程不重视,学生甚至将信息技术课作为“休闲课”、“娱乐课”,将大量的时间浪费在玩游戏和聊天上,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而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成为了一纸空谈。

3.教学模式过于单一。由于信息技术课与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比较尚属崭新的课程,很多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导致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模式过于单一,极大地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1.以创新为主,更新教学观念

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质量与教师的知识水平高低、教学观念是否转变、教学模式是否多样化等均有直接的关系。而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任务并非简单地让学生们学会计算机操作、信息技术等基础知识与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如何在教学实践之中,全面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与能力,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以及应用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将课堂的主动权交还学生;让学生们有更多的机会、时间去提出自己的问题、说出自己的想法。而教师应在学生全面掌握相关基础知识之后,以引导者、帮助者、朋友的身份,培养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使之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并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适时地引入一些具有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课件或是问题,让学生们自主收集信息、自主探究,进而培养学生们逐步将信息技术作为自己终身学习、不断创新的一种技术工具和手段。

2.强化教学实践,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践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勇于开拓、创新精神已经成为了当前信息技术课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众所周知,创新精神源于人们对新生事物的强烈好奇心以及浓烈的求知欲望。而对于学生来讲,兴趣就是他们学习的动力,如何在学习中去发掘、找出学生的兴趣,也是每一位教师的重要任务;教师还应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通过为他们科学地设计出更多的、可以激发他们好奇心、探索欲望的内容,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奠定基础[3]。如在进行WORD图文混排时,教师可通过“任务驱动”法来让学生们为同学、好朋友、父母制作一张精美的贺卡。教师可在学生遇到问题时给予相应的建议或是提醒。当学生完成“任务”之后,教师可挑选出设计新颖、制作美观的作品让学生进行自己介绍以及制作过程的演示,这样一来,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也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与交流,同时让学生们切身体验到成就感,进而激发更多的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制作”之中不断努力去探索新知识、新方法,真正使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在不断的“制作”中去创作更多的“精美作品”。学生们在不断学习、不断“创作”之中体会到更多在创新乐趣,体会到更多的成功体验,这也达到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目的。

3.利用质疑问难,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学贵有疑,学则须疑”是古人的教学理念。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践中,则可以将一些适宜的疑问交给学生去思想、去探索、去解决。学生在解决教师这些“疑问”的时候,也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强烈的实践愿望,并产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行为。教师在提出“疑问”之前,必须及时引导学生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上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的本质,并在解决的问题的同时,还要学会并养成质疑问难的习惯,进而调动学生自主探究与创新意识。

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必然会应用到大量的幻灯片。教师则可以设计、制作出更符合中学生心理和审美特点的幻灯片,以此来激发学生们对幻灯片制作的好奇心与兴趣。教师则可以为学生们大量展示自己所设计、制作的各种精美的幻灯片,并适时地提出质疑问难——“底纹”应如何制作、“艺术字”应如何设计、如何将自己的生活照或学习照加入到幻灯片之中等。同时,为学生们布置“作业”——个人简介幻灯片的设计与制作。这个“作业”,既可是学生单独完成,也可以是合作完成,并设立幻灯片“创新设计奖”。这种“作业”学生们大多会情绪高涨,积极设计构思,并付诸行劝。由于教师在课堂授课的过程中,仅仅教授了幻灯片的基础制作方法,而“作业”又涉及到许多课堂上未有的学习内容,如何完成独特、新颖、具有创意的设计,如何将自己的设计加以完成,这也使学生们产生了强烈的探索与创新欲望;其求知兴趣、参与意识均被极大地调动起来。

学生们交上的“作业”各有特色,有的将自己的姓名以艺术字形式加以突出,有的配有生活照,有的将自画像插入到幻灯片中等。教师应将学生们的“作业”进行全班展示,先让学生们进行逐一欣赏、点评;随即再让学生们找出每一个幻灯片“作业”中最突出、最优秀、最具创意之处。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也让学生们看到其他同学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设计构思,并在交流、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出学生们创作欲望与创新意识,进而教师也完成了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标。

4.各学科相结合,拓展学生们的创新空间

众所周知,信息技术涉及的领域极为广泛,其资源内涵也相当的丰富。因此,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也是立竿见影的。因此,教师必须紧紧抓住信息技术课这一优势,通过优化教学设计、利用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教学手段,进一步拓展学生们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空间[4]。教师可以在PowerPoint教学时,侧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工作,可给学生们布置一些稍具难度的“作业”。如布置“配乐诗朗诵”制作,要求学生们可利用各种工具软件来实现给语文课本中诗歌进行配乐,也可以让学生们在数学、物理、美术、音乐等教材之中选择一些自己喜欢的内容作为“配乐”、“讲解”等为题材,为其进行配图、配乐,设计制作各种各样的多媒体作品。学生们会在制作的过程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相关资料的搜集、分析、整理,并在反复实践、制作的过程,既提升了实践操作的能力、扩展了创新空间,也进一步激发了创新意识,在解决各类疑难问题之后,全面地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

5.统一、完善教材内容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高度普及化,很多学生均掌握了基础性的计算机操作;并对计算机、网络有着简单的认识。因此,在信息技术教材的编制过程中,可依据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进程,循序渐进、适当地提高教材难度。与此同时,还应提高教材内容的趣味性,如增加一些学生们动手操作的内容,适当加入一些适合于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实践应用的教学内容,以提高教材的“实用性”。

6.科学制定考核机制

信息技术课的考核机制,可由以下几方面构成:课堂表现(20%)、创新能力(30)、考试成绩(期中20%,期末20%)、综合评价(教师和学生评价10%)。与此同时,教师也应及时地进行专业知识、教学观念、教学手段等的不断学习;还应在教学实践之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能够自主地进行自我观察、自我监督、自我评价与自我反思。通过对以上内容进行自我评价,往往也会促使教师在反思性评价中找到自身不足之处,并通过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措施,有效地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望、学习兴趣,进而提升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效果。另外,教师还可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自我调节型教学行为模式,进而全面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综上所述,在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信息技术课程也愈发突出其重要性与实用性。如何培养出更具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自主探究的复合型技术人才,也愈来愈受到社会与教育界的高度重试。与此同时,国家教育部也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当前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信息技术课教师在完成其主要教学目标的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来全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素质的教育;通过及时更新教学观念、不断提高学生们实践操作以及质疑问难等手段来进一步激发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逐步将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终身学习、不断创新的一种技术工具和手段。

[1]傅登菊.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信息技术教学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4,(9):159.

[2]刘晓国.浅谈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学周刊,2011,(18):158.

[3]高赟.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4,(3):201.

[4]张庆.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研究、实践、创新能力浅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26):249-250.

猜你喜欢
幻灯片创新能力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水幕幻灯片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实现幻灯片的缩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