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对女性印象内隐实验研究

2014-12-25 02:12:50张帆罗雁文李永恋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妇女词汇目标

张帆,罗雁文,李永恋

1.2.3.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福建 福清 350300

印象是指作为人们对认知对象的能力、性格、品质等总体特征的反映,实际上是对人际知觉的结果,是个体对人事物的整体反映。印象即存在主观性又兼有客观性,前者是由于人的思想和感情活动是主观的,是人对事物的具体形状或姿态的认识、反映及评价;后者在于产生印象的客体形象是事物本身具有的具体形状或姿态,是事物的客观存在,是不以人的主观评价为转移的。所以,具体形象是印象的基础,印象来源于形象同时又是形象的主观反映。因此,本文所讨论的女性印象与女性形象是密不可分的。

本文所指的女性印象分为当代女性印象和传统女性印象。前者来源于职业——知识女性形象,是指独立自主的,有自己独立的人格,独立的社会地位,独立的经济,受过良好的教育,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凡事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的妇女。她们的社会待遇较高,有职业认同,将职业当作事业看的意识较强,大多数人能够获得社会尊重,能够较充分地享受社会权利和权益,她们大多是自强不息的典范,多重角色负担锤炼出她们更加丰富的人性。而后者来源于传统的妇女形象,指依附于家庭和丈夫,以家庭为中心,被绑定在繁重的家务劳动上,在决策上缺乏自主性的妇女,只是单纯的以“母亲”“妻子”等家庭角色出现,谈不上什么自我或是个人价值的实现。而这种性别分工制度使人们产生了错误消极的女性印象,并且在此后的很长时间里,一直以这样的印象 (忍耐、顺从、柔弱、依附、被动)为世人所接受。在19世纪来华的传教士看来,中国女性“如仆”而且终身“痛苦不离”;西方女性则“女与男同”,“逸乐无穷”,孰优孰劣也是显而易见了。

大学生承担着未来国家建设的重大责任,他们如何看待当今女性形象的转变,他们持有何种的女性印象,这不仅有助于理解现代中国妇女的命运,而且还可深入地思考女性主义的现状与未来。2001年复旦大学生关于妇女观的调查报告表明:“对于‘女强人’的理解,大学生们并没有夹杂过多的性别观念来看待这一问题,而是从成就上肯定了女强人的价值,即肯定她的竞争力与工作能力,但并非因为她是女性”。但是,以往的相关研究,主要采用观察法、情景测验法、同伴提名法、自我报告法和访谈法等。其不足之处在于带有较高的社会赞许效应,受社会判断和自我认知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传统方法的研究缺陷是显而易见的。内隐联结测验 (IAT,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是近年来内隐社会认知领域发展起来的一系列有影响的研究范式中的一种经典方法。采用该方法研究人们对女性形象的认同,一方面可避免外显的测查方法带来的社会赞许现象,使研究的效度降低,另一方面,对于揭示可能存在其中的无意识或内隐性特征具有明显的优势。

一、研究方法

1.被试。采用随机的方式抽取福建师范大学大一至大四共60名学生,其中男生30人,女生30人。视力正常或矫正正常。

2.仪器和材料。实验仪器为IBM/Celeron433/15寸平面显示器/PC机,刺激材料用自编的程序呈现,程序步骤遵循Inquisit软件范式。

本测验的原理是通过一种分类任务测量两类词(目标词与属性词)之间的自动化联系的紧密程度,来测量个体的内隐态度,其中目标词由图片替代。该研究是测量被试对传统女性印象和当代女性印象的内隐态度。

内隐联结测验(IAT)所用材料共16个词和16张图片,分为目标词和属性词两类。目标词包括“传统女性”与“当代女性”的图片;属性词包括“积极”和“消极”词汇。为了得到敏感的目标词及属性图片,实验前采用等级评定法搜集,让福建师范大学人文科学系汉语言专业大三学生从给出“积极”和“消极”女性印象形容词库中选出敏感词汇各8个,以及从图片库中选择能够分别展示传统女性特征及当代女性特征的图片各8张。收到有效数据56份。其中“积极”词汇包括:耐心、优雅、慈爱、俭朴、纯洁、端庄、智慧、温柔;“消极”词汇包括:嫉妒、心胸狭窄、依赖、肤浅、胆小、任性、软弱、虚荣。本研究假定当代女子形象和积极印象词汇的联结为相容任务,传统女子形象与消极印象词汇的联结为相容任务,反之为不相容任务。若被试对相容任务的反应时快于不相容任务,则说明被试更倾向于当代女性与积极词汇的联结,因而判断其更认同现代女性印象。

3.程序。首先进行内隐联想测验(IAT),通过比较“目标—属性”相容反应与“目标—属性”不相容反应的反应时差异,观察是否产生内隐联结启动。采用Greenwold(2001)七步范式。

被试首先阅读计算机屏幕上的指导语,明白实验要求后点击“开始”。测验过程中,屏幕的左上侧和右上侧分别呈现属性的类别标签,即“传统女性”的图片与“当代女性”的图片,目标词,即“积极”与“消极”印象词汇呈现在屏幕中央,若被试将目标词归为左侧类别,则按“E”键;若将目标词归为右侧类别,则按“I”键。 其中第 1、2、3、5、6 步骤包含 20 个刺激反应项目,步骤4、7包含40个刺激反应项目。

计算机将自动记录每一步反应的反应时和对错情况。将“目标—属性”不相容任务的平均反应时减去相容任务的平均反应时,得出IAT效应值。将每一个项目反应时做对数转换后,计算相容反应和不相容反应的反应时对数平均值,它们之间的差值即为IAT对数效应值。

该方法要求被试把目标词归类到与目标词同时呈现的预先设定的概念词或者属性词中。所谓目标词就是实验中要求被试做出,将其归入相应类别反应的词语。概念词和属性词是代表目标词所在类别的词语。概念词是内隐联结测验中被试要判断的主体。属性词是代表某种特性的词语。被试在实验中的任务就是在目标词出现的时候,将其归类,按对应的按键进行判断。实验中会出现两种情况,即目标词与属性词相容和目标词与属性词不相容。所谓相容,是指概念词和属性词之间的关系和内隐态度相一致,如当代女性——积极词汇,而不相容,指概念词和属性词之间的关系和内隐态度不一致,如当代女性——消极词汇。研究的基本逻辑:在目标词和属性词相容时,被试的反应时间较短;反之,在不相容的情况下,反应时间较长。相容和不相容反应时差值越大则说明被试的内隐态度越坚定,反之则越模糊。

二、结果

对所获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了统计分析。在分析数据时遵循以下原则,剔除错误率大于20%的被试,将反应时大于3000毫秒的项目以3000毫秒计,低于300毫秒的项目以300毫秒计,以自然对数为底对原始反应时转化得出不相容组与相容组的对数值平均数。IAT效应值(d值)为不相容组与相容组之差。

对表1中相容任务的反应时和不相容任务的反应时进行比较,两者的反应时差异显著 (t=5.407,df=51,p=0.000),相容反应的反应时显著短于不相容反应的反应时。将反应时转换为对数之后,两组数据的值差异显著(t=5.164,df=51,p=0.000)。 反应时和对数值的统计分析均显示出显著的IAT效应。但并不存在性别差异(t=0.164,df=51,p=0.871)也不存在城乡差异(t=0.588,df=49.42,p=0.559)及文理科差异(t=1.988,df=51,p=0.052)。

表1 60名被试的IAT反应时(单位:毫秒)和效应值(对数值)

三、讨论

男女两性的社会性别平等的表现是包括尊严和价值、男女权利、机会平等等多方面的,社会性别平等是顺应时代进步文明潮流的必然选择,是贯彻和落实好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而促成社会性别平等的基础是全面提高女性素质以及改变人们传统的妇女观。形成积极的女性印象。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习得社会和团体为其规定的行为模式,以符合社会期望。中国妇女现在已处于通向现代化的启动而不可停滞的链条中,其形象塑造已成为追求现代化的一种历史必然。首先,女性是人类的母亲,其形象塑造关系到人类遗传基因的进化。其次,女性是天然的教育者,其潜移默化教育子女的作用对改良种族的内在心理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再次女性是时代的缩影,人们的女性印象体现着一个时代、一个民族追求的精神风貌。当代大学生作为未来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接受过系统化的学习、教育,拥有现代的系统化知识结构,有理性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他们对当代女性形象的评价,即他们的女性印象,将影响未来社会对女性的看法。对于现代女性的发展及教育倾向有重要的影响。

本研究探讨了当代大学生对女性印象认同倾向的内隐性。内隐联结测验发现了这种倾向存在显著的IAT效应,表明当代大学生对女性印象的认同具有内隐倾向。这种倾向在性别变量、城乡变量、文理科等人口统计学维度上没有出现显著差异。

在性别维度上,一般认为女大学生对于独立自主的职业知识女性更为认同。但是,本研究结果显示,对于女性印象的内隐态度上,男性和女性大学生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无论是女性大学生还是男性大学生都更认同于独立自主的当代女性形象。换言之,他们所形成的妇女印象是积极的、有别于传统妇女们,应该有自己独立的人格、独立的社会地位、独立的经济,可以与男性一样接受良好的教育,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凡事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对于来自城镇和农村的大学生来说,他们之间的女性印象也不存在显著地差异,虽然他们的成长环境、生活条件差异很大,但是,他们都接受过良好教育、拥有较高的素质。所以,容易形成一致的妇女印象。此结论也适用于分析文理科维度上的结果,一般认为文科学生和理科学生由于所接触的知识领域以及所受的教育模式不同,他们往往会形成不同的性格类型和思维方式。但是,无论那种思维模式他们都接受了系统正规的教育,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拥有正确地价值观和人生观,且具有创新、批判主义精神,他们也都容易形成一致的妇女印象。

两性平等和谐发展是顺应时代进步、文明潮流的必然选择。但是,性别歧视形成的历史是漫长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存在也是普遍的。要消除性别歧视,实现男女平等,不仅需要理论的努力,更需要制度、社会、文化的进步,以及必不可少的女性自身的努力。然而心理学的研究可以为实现这一理想提供一定的心理认知的理论依据。通过内隐研究测得人们的内隐态度,而内隐态度是潜藏在人们心中的,尽可能的回避了社会赞许效应的干扰,更能反映出人们的真实想法,从而能更清楚地看到当代大学生对当今女性形象的态度倾向,更能清晰分辨出他们所形成的妇女印象。

[1]俞国良.社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07.

[2]刘海燕.中国妇女地位提高[J].光明日报,2002,(7):31.

[3]周莉莉.19世纪美国传教士眼中的中国妇女形象[J].文化透析,2007,(4):30-32.

猜你喜欢
妇女词汇目标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山东医药(2020年34期)2020-12-09 01:22:24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当代妇女的工作
视野(2017年4期)2017-02-15 19:33:28
我们的目标
《妇女法》也要治未病等9则
海峡姐妹(2015年3期)2015-02-27 15:09:57
本刊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强奸罪立法和执法中对妇女的性别歧视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