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4-02-12 17:45:54徐文渊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政治内容

徐文渊

(韶关学院美术学院,广东 韶关 512000)

全媒体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徐文渊

(韶关学院美术学院,广东 韶关 512000)

全媒体传播生态对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构成了十分严峻的考验,同时也带来了更好开展这一工作的机遇。文章通过分析全媒体传播生态中每一个主体的优势和对大学生的影响,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在全媒体时代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全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推陈出新,与传统媒体共同构成了全传媒生态圈,改变了以往比较单一的传播方式。信息传播的变化使人的信息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对新媒体非常钟情的大学生群体来说,影响尤为明显。信息来源的多元化和选择接受多元化的双重发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提出了严峻挑战。但目前对于新媒体的研究较多,而忽视和冷落了传统媒体对人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对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交互影响所产生的多重作用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因此,探索全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是目前十分紧迫的课题。

一、全媒体生态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全媒体传播生态的形成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每一个阶段的变化都对人类的发展形成积极的影响,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因此,简要地追寻全媒体的发展历程,辨析不同的媒体的优势,对于认识目前的全媒体格局及其对人们的生活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媒体的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一)传统媒体时代。以书籍、报纸和杂志为代表。这一阶段的媒体承载的信息量大,能够系统地介绍事理的来龙去脉,同时在时间上具有连贯性,因此,对引导人们理解事物产生共同认识,凝聚共识具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与后来的媒体相比,其缺点是形式比较单一,要理解其传播的整个内容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会给人带来疲惫感。但其随着时代的发展却能弥久常新,主要原因是人类对综合性知识的渴望。

(二)多媒体时代。以广播、电视和电影为代表。多媒体的发展冲破了传统媒体单一以内容来吸引读者的局限,给观众以视觉、声音等多方面的冲击和刺激,同时也实现了内容的定时投放,大大缩短了信息传播的时间,在同样的时间内能够给观众以更多的信息,因而为媒体格局增添了光彩。但由于多媒体时代相比传统媒体需要更多的投入,所以观众的喜爱程度就决定了媒体的传播导向。因此,很多非常粗俗和糟粕的内容混杂其中就不可避免。而这对信息区分度较低的观众来说,其影响无疑是长远的。

(三)网络媒体时代。以博客、微博和微信等新媒体为代表。由于新媒体的载体以电脑或者手机等移动终端为主,同时借助互联网技术现实了即时传播,因此,每一人都可以作为信息源。而每个人接受的信息又具有很大的选择空间,因而在现实生活中呈现的信息就不具有统一性,多元化的信息必然引起人们多元化的思考。同时,在庞大的信息量中,很多信息的真伪性是很难分辨的,尤其是专门为了吸引观众眼球的假信息制造者更为活跃,以通过误导群众错误决策的方式获取利益,而被误导的群众无疑在这时候是十分愤怒的,这就为群体事件的爆发提供了契机。

从传媒体系发展变化的过程可以看出,媒体的传播经历了时间上从长到短、内容上从整体到碎片化的交错过程。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媒体的不断演进,人们对新型媒体的钟爱与热情表现出难以抑制的冲动,传统媒体大有被遗忘之势。但在每一次的推崇高潮过后我们进行冷思考会发现,传统媒体的优势都无可替代,仍然通过变革以更加崭新的姿态出现,因此,全媒体的格局才是一个稳态的格局。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只有置于全媒体的视角,才能取得全面良好的效果。

二、传播生态的变化对大学生的影响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全媒体的形成过程是技术不断演进的过程,而技术本身就双刃剑,能够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不良影响。尤其对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来说,这种技术变化的影响更为明显。一方面受到技术变化的普遍影响,另一方面也由于自身条件的局限受到媒体生态变化的特殊影响。

(一)全媒体的演进对社会的影响

1.媒体的传播速度加快导致人们压力加大。媒体的发展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而出现,而在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过程中,人们必然遭受各方压力和失去方向感,甚或生活在一种非真实的状态之中。而在这种压力之下,人的苦闷、焦虑和抑郁等心情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使人经常生活在一种“异化”的状态之中,给人的全面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2.媒体传播内容的丰富性和重复性都在增强。由于传媒形式的增多,其所能够传递的内容也在不断扩容,但由于人的接受能力总是有限的,因此人们必然对媒体传播内容进行选择,而信息选择的片面化必然带来思想片面化进而带来行为的片面。此外,在追逐利益最大化的商业环境中,媒体传播的内容始终离不开人们最关心的话题。因此,不同的媒体总会重复着相同的传播内容,而这种重复在巩固人们思想认识的同时,也可能造成人们对世界认识的单一性和简单化。

3.媒体的影响范围在扩大。在网络出现之后,相比于百年前报纸的传播效果,即一条信息在一月左右才能到达目的地的状况,目前达到了即时性,并且随着微博和微信的出现,人们已经从传统的信息接收者变为了信息的传送者和接受者的双重身份。正因为如此,每个人对传媒的影响已经不能视而不见。因此,对媒体发展及其传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取措施成为当务之急。

(二)全媒体变化对大学生的影响

1.新媒体对传播内容的碎片化解构导致了学生思考问题缺乏系统性。以微博和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是传媒生态的最新成员,尤其受到青年一代的青睐。而这些传媒的特点就决定了只能以零言碎语、断章取义的方式来传播内容,这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还未定型,生活经历都不丰富的大学生来说,情绪化表达多于理性思考,言论之间缺乏逻辑性和系统性,相互之间长期处于这种信息的裹挟下,必然会导致大学生的不确定感增强。

2.媒体的形式导致了学生人际关系的原子化。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学生对信息的选择出现了很大的自由度,而内容的简单化也让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不再需要外部的帮助,因此大学生在偌大的传媒生态体系中却处于一种原子化的状态中,与别人的互动很少,甚至连舍友都是同处一间的陌生人,这对大学生的情感、人际等多个方面的发展都是十分不利的。

3.资本驱动的媒体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有脱离实际的倾向。现代传媒体系的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资本支持,但在资本要想获得收益的压力驱动下,很多媒体不是客观实际地传播信息,而是不负责任地夸大现实情况,导致学生对现实的认识发生错位,建立不符合实际的理想和过激行为。同时,媒体推动的紧张感会让人对真实的情况产生虚幻。特别是对信息分辨能力较弱的大学生来说,很容易让学生处于一种茫然和虚幻的空虚之中。

总之,现代传媒所形成的全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这些影响相互交错、互相影响,对大学生的成长带来帮助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三、全媒体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全媒体的传播生态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充足的信息,尤其对大学生的成长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但也充满了不确定性的陷阱,特别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在追风新媒体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坚守阵地,注重利用不同形式的组合消解单一主体的弊端。同时,也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创新来充实创新载体。笔者认为,着重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中国立场的学习和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全球化进程中,各种媒体传播的内容纷繁复杂,对大学生的影响十分广泛,大学生在内心深处能否坚守中国立场,对我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一系列政策与主张和标志着自身主体地位的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刻的认识、把握和坚守,而不是随波逐流。

2.增强学生的信息辨识能力。随着全媒体生态的形成,人们对信息的包装和营销手段变得越来越具有隐蔽性,有时候对大学生来说辨识是相当困难的。因此,增强大学生对信息的辨识能力是破解困局的关键。主要通过培养学生的反思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让学生学会对信息进行分解,从而明白解析其中的内容。

3.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创新。大学生对新媒体宠爱的主要原因是媒体中承载的内容博得了大学生的喜欢,使其能够开心、快乐和得到满足。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往往是苦闷、难懂甚至压抑。因此,只有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创新,才能彻底占领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地。

4.注重全媒体形式的组合运用。新媒体的发展导致了传统媒体的衰落,伴随的着传统媒体所承载的优秀文化的消失。传统好的国家和地区发展都比较顺利,而瓦解了良好传统的国家,无一不在发展中陷入了困境。此外,新媒体的传播形式决定了其内容必然是分散化、碎片化和片面化的。因此,在运用新媒体吸引力的同时,必须注重引导学生对传统媒体的重视,充分利用传统媒体信息量大的优势,让学生学会系统思考、深度思考,做好在实践中能够面对并解决重大和复杂问题的准备。

5.尽可能让学生从繁琐的信息生态中解脱出来,回归到现实中。全媒体时代使学生对世界事务的了解比较广泛,但存在的不真实性也与日俱增。因此,让学生回归到真实的生活之中,是培养大学生全面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步骤。为此,在课程之余多安排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调查,让其在实践中对所学进行运用,取得生活的真实满足感。

[1]曹海娟.全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

[2]季海菊.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

[3]刘光牛等.中国传媒全媒体发展研究报告[C].科技传播,2010(4).

[4]黄健源.全媒体时代媒介与人的关系探讨[J].东南传播,2010(4).

[5]余源培,新媒体与意识形态建设[J].河北学刊,2013 (1).

G641

A

1673-0046(2014)4-0062-02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政治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科学大众(2022年11期)2022-06-21 09:20:52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7:56
“政治攀附”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2
“政治不纯”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2:50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当代陕西(2018年24期)2019-01-21 01:24:06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传媒评论(2017年3期)2017-06-13 09:18:10
主要内容
台声(2016年2期)2016-09-16 01:06:53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新闻传播(2016年2期)2016-07-12 10:52:13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新闻传播(2016年1期)2016-07-12 09:24:44
传统媒体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