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宁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深圳 518055)
[思政教育与心理学]
关于学生社区德育实效性的实践与理论思考
——以深圳大学为例
薛宁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深圳 518055)
社区德育是高校德育体系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学生社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已成为高校亟待解决的课题。深圳大学通过增设社区学生工作助理以改进和加强学生社区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创新尝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学生社区;社区德育;社区工作助理;实效性
宿舍社区是大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更是各高校在课堂之外对大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阵地。鉴于此,许多高校逐渐认识到社区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并且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是实际效果仍不理想,急需探索一条创新的改革之路。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高校学生社区的德育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传统“辅导员+宿舍管理员”的社区德育工作模式已面临严峻挑战。因此,加快改革创新的步伐以解决社区德育工作中不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已是当务之急。目前,高校学生社区德育工作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辅导员面临工作困境。近年来,社会的发展对高校辅导员的素质与能力提出新的要求,辅导员不能仅停留在单一的政治教育者的角色定位上,必须转变成集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咨询、生活与就业指导等多种职能为一身的“全才”。换言之,辅导员不仅要疲于应付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带来的大量学生日常管理的事务性工作,还要创造性地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免会出现不堪重负、力不从心的状况。这种状况导致辅导员很难再抽出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开展社区德育工作。
(二)社区管理中存在漏洞。目前,许多高校对以前由学生工作部门主管学生宿舍的管理方式进行了改革,纷纷成立了“学生宿舍公寓管理中心”等类似的学生宿舍管理机构,并划入后勤服务部门的管理范畴。虽然这样可以提高宿舍社区管理的效率和专业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学生宿舍硬件设施的建设与保障。但是,其最大弊端在于后勤管理部门对学生宿舍的文化建设、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缺乏一定的经验,遇到这方面的问题必然会显得力不从心。另外,由于高校宿舍社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一些高校把宿舍建在了学校以外,这也给德育工作深入学生宿舍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由于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致使宿舍管理与社区德育工作在实际中相脱节,出现衔接上的“真空地带”。这种社区管理体系的不协调,必然会影响社区德育工作的效率和成效。
(三)工作内容与空间扩大。当今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在为高校德育工作带来大量便利的现代化手段的同时,也随之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高校学生宿舍的电脑设备和上网条件,为大学生提供了方便获取各种信息的途径,使他们置身于一个更加广阔的信息空间之中,而这种状况易引发学生沉迷网络游戏、色情暴力,导致其出现性格孤僻、精神压抑等严重影响学生思想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这也直接把高校德育特别是社区德育推到了网络教育的前沿位置。在这种背景下,社区德育工作的空间和内容无疑得到了外延和拓展,必然会影响社区德育工作开展的实效性与全面性。
当前,提高学生社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关键就在于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作为我国的特区大学、窗口大学、实验大学,深圳大学一直秉持“创新”的办学理念,针对社区德育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深圳大学积极探索,通过增设社区学生工作助理的方式,进一步完善高校社区德育工作模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深圳大学坚持贯彻“条块结合,块块为主;专兼结合,齐抓共管”的方针,采取在保留社区辅导员与宿舍管理员的基础上,增设社区学生工作助理,以增强德育工作进入社区、公寓的力度。目前,深圳大学共有近50多名社区工作助理,基本达到每栋宿舍楼配备一个助理,而且每一栋宿舍楼都派遣5-6个勤工助学学生以供社区工作助理调遣,这为更好地开展社区德育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内涵及特点。社区学生工作助理,顾名思义,主要是协助社区辅导员和宿舍管理员更好地管理和服务学生。它并不隶属于辅导员队伍,但又承担着辅导员的部分职责。社区工作助理与辅导员相比,有其独特性。二者性质上,社区工作助理源于学生,是非专业的教育者;辅导员源于老师,是专门从事德育工作的教育者。二者关系上,社区工作助理听命于辅导员,对辅导员负责;而辅导员负有对社区工作助理的工作进行一定指导和监督的职责。发挥效用上,社区工作助理年轻有活力,能够和学生很快建立和谐关系,思想容易沟通,便于开展工作;辅导员是从专业教师中选拔而来,其专业素养和知识在处理学生问题时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中可以看出,二者之间虽然有一定差异性,但是在某些方面却又互相补充。这也是促使社区工作助理产生的客观原因之一。
(二)选拔要求。增设社区学生工作助理是对传统“辅导员+宿舍管理员”社区管理模式的补充与完善。同时,由于社区工作助理的职责和地位的特殊性,故其选拔要求比较严格:(1)必须为在校研究生或高年级优秀本科生;(2)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和一定的德育理论素养;(3)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并热心学生工作;(4)具备良好的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5)具有良好的沟通技能,善于与人沟通;(6)心理素质好,性格乐观、开朗。另外,助理的选拔必须由社区辅导员亲自进行面试考核,以确保选拔人员的素质和选拔过程的公正性。
(三)岗位培训。社区工作助理的最大特点就在于源自学生群体,全部助理都选拔自研究生或优秀的高年级本科生。显然,这种由学生组成的助理队伍必然会存在周期性的人员更替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主管社区学生工作助理的深圳大学辅导员办公室,一方面要求老助理发挥好“传帮带”的作用,另一方面又对新助理进行岗位培训,促使其尽快了解工作内容及流程,便于其熟练开展社区德育工作。岗前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正确认识社区工作助理的定位和作用;社区工作助理应具备的素质;社区工作助理的工作方法;社区工作助理如何处理好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学校对宿舍社区管理的具体情况及规章制度等。
(四)职责要求。虽然深圳大学通过增设社区学生工作助理以加强学生社区德育工作实效性的这种新模式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在规章制度方面已出台了《社区学生工作助理管理暂行条例》。其中对社区工作助理的主要职责进行了概括:社区工作助理在社区专职辅导员的指导和统筹安排下开展工作;进驻学生社区,工作在宿舍区、责任在宿舍区;走访学生宿舍,了解学生的需求及学习、生活状况,并做好相关记录,及时反馈给辅导员;收集学生对学校社区管理、教育和服务的意见和建议并向辅导员和学校有关方面反映;向学生传达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和社区管理制度,并监督这些规章制度的实施;发挥党员和学生干部榜样作用,安排和指导勤工助学同学维护社区秩序,开展文明宿舍评比等有关工作;协助专职辅导员开展社区党建和社区文化建设。
深圳大学自推行“增设社区学生工作助理”这一特色举措以来,总体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增强了社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对于社区工作助理而言,通过参与社区管理与社区德育工作,不仅能够深切体会到开展社区工作的重要性,而且能够促进自身各方面能力的提高,这对他们将来走入社会是大有裨益的。整体而言,增设社区工作助理的优势在于可以使社区德育工作的信息渠道更加通畅、队伍结构更加合理、工作衔接更加流畅。具体而言,这种优势体现在其“一个理念”“两个补充”“三个贴近”三个方面。
(一)一个理念——突显“以学生为本”的社区德育工作先进理念
坚持以学生为本是深圳大学一切工作的核心精神,社区德育工作更是如此。众所周知,在社区德育工作中,常常强调的是及时、有效、合理地处理学生问题。但实际上,却牵绊于各种复杂的原因,从而导致社区德育工作者很难及时有效地开展工作。可以说,增设社区学生工作助理的创新突破了以往死板的社区德育形式,真正从学生出发,把学生的问题与困难当成大事来抓,彰显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而正是这种“一切工作都着眼于学生利益,着眼于满足学生的需要”的态度,促使深圳大学社区德育工作实效性明显提高。
(二)两个补充——弥补辅导员精力不足与管理员素质不高的缺陷
“两个补充”有利证明了社区学生工作助理的存在价值。一方面,社区工作助理可以很好地弥补专职辅导员精力不足的问题,充实社区德育工作队伍。具体而言,助理能分担专职辅导员的超额工作量,使辅导员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做好学生社区德育工作方针的制定及资料的整理和凝练,从而提高社区德育工作的整体效率及水平。另一方面,相对于专职辅导员,宿舍管理员总体上有文化水平不高、专业素质不强等缺陷,这是影响其开展社区德育工作的“瓶颈”。但社区工作助理来自研究生和高年级优秀本科生这一特点,使得其可以很好地弥补管理员的这种职能缺陷。在这种意义上,社区工作助理成为联接社区辅导员与宿舍管理员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从而使得高校社区德育工作模式更加合理、有效。
(三)三个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有助于提高社区德育效果
“三贴近”是社区德育工作的重要方法,是社区德育工作成败的关键。将学生助理引入社区德育工作中很好地体现与发挥了“三贴近”,有助于提高社区德育的效果。
1.贴近实际,提高社区德育针对性。当前社区德育工作必须紧跟形势发展,密切联系实际,关注时代发展对德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具体而言,社区工作助理应多收集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以助社区辅导员有针对性地开展社区德育工作。如针对大学生心理问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大学生沉迷于网络开展网络德育。如此才是从大学生思想实际出发,才是遵循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的人性化社区德育。
2.贴近生活,增强社区德育前瞻性。由于社区工作助理生活在社区,工作在社区,便于与社区学生交流、沟通,而且通过这种平时对社区学生的学习、思想、家庭、生活状况的了解与积累,可以及时发现思想上、心理上或有宿舍矛盾等问题的学生。对这些特殊个体社区工作助理可以做好相关记录,及时反馈给社区辅导员,以发挥社区德育的前瞻性作用。换言之,辅导员可以有选择地对可能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提前干预,从而把问题扼杀在摇篮里,切实提高社区德育的实效性。
3.贴近学生,注重社区德育情感性。社区工作助理参与社区管理与德育工作,突显了以学生为本,强调以浓厚的人情味来感召与影响德育对象。社区工作助理来自学生群体,自然非常了解和理解学生,能站在学生立场思考问题,拉近社区德育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增强德育的说服力,改善其实效性。
[1]赵金崇.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工作的研究与探索[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61-62.
[2]张锡钦等.高校增设学生工作助理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教师(高等教育),2007(11):75.
G64
A
1673-0046(2014)4-005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