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花,刘艳民(兰州大学图书馆,兰州 730000)
高校图书馆采访模式现状分析及新思路
●王海花,刘艳民(兰州大学图书馆,兰州 730000)
采访模式;读者决策采购;文献资源建设
通过对目前高校文献采访模式的介绍,针对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引入美国的读者决策采购模式,通过对比分析其与传统采访模式的优劣势,提出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一些新的想法与建议。
文献采访工作是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关键环节,因为藏书体系的建立和藏书质量的高低不仅决定了图书馆最终的服务水平,而且也是关系到图书馆未来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采用科学合理的文献信息采购模式,提供高品质的文献信息,满足师生的教学科研需求,对高校图书馆来说,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图书采访模式为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发挥过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信息技术急速发达,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工作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一方面是图书市场出版数量激增、发行混乱、图书价格不断增长;另一方面是有限的图书馆购书经费不能满足高校不断扩招的需求;一方面是图书馆大量图书滞架、利用率低下,另一方面图书馆无法提供读者急需的文献。如何利用有限的购书经费、在海量图书中高效而高质量的完成采访工作,充分满足全校各层次师生的阅读需求,最大限度地提高图书利用率,真正做到图书馆服务“以人为本”,是每一个高校图书馆采访人员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1.1 高校图书馆传统采访模式
(1)图书馆采访人员直接采购。高校图书馆最初的采购工作一般是由图书馆采访人员单独完成。程序是书商或出版社提供图书订单,由采访人员根据需要进行选择;采访人员亦可到书店、出版社、书商的样本库里或者通过参加图书展销会,进行现场采购图书。随着网购的发展,众多书商、书店、出版社都提供了网上销售服务,采访人员可通过网络直接采购。
(2)采访人员+选书专家(教师)的采访模式。随着图书出版事业、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及读者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单凭图书馆采访人员完成采访工作显得力不从心。然而,大学拥有众多知名专家、教授和骨干教师,他们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深厚的学术造诣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对其专业领域的文献具有相当的鉴赏力。因此,为提高文献信息的品质,图书馆尝试在文献采访工作中引入专家教授和教师,实行“采访人员 +选书专家(教师)”的采访模式。
(3)采访人员+选书专家(教师)+学生的采访模式。为体现以人为本办馆理念,重视读者需求,全面听取各方读者意见,特别是占绝大多数的读者群体——学生,一些高校图书馆采取了“采访人员+选书专家(教师)+学生”的采访模式。除此之外,高校图书馆还提供了诸如 “读者推荐”、“网上论坛”等辅助方式,尽可能增加图书采购读者参与的广泛性。
1.2 传统采访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1)书商左右图书馆采购工作。书商、出版社提供大量书单及分类预设服务,目的是推荐他们的新书。而且书商、出版社提供的电子图书尤其是外文图书通常是打包出售的单一销售模式,质量不高且利用率低的图书常夹带其中,使图书馆蒙受不必要的损失。
(2)时效性差。传统采购模式从图书选择、订购至图书到馆需经过选书—订购—送交—到馆等若干工序后,快则一、二个月,慢则半年,再加上图书进馆后的加工处理,往往图书借到读者手中较图书选购滞后半年以上,时效性差。
(3)文献利用率低。目前,高校图书馆普遍采用图书馆“采访人员+选书专家(教师)”的采访模式,占绝大多数的学生读者群却在文献建设过程中极少位甚至缺位,因此采购的文献难以满足各阶层读者广泛的需求,从而导致文献的实际利用率不尽如人意。如康奈尔大学2010年对馆藏利用情况进行专项调查发现,1990年以后出版的藏书55%从未流通过,即使考虑语种因素,40%的英语书也从未流通过;布朗大学对2005~2009年纲目选书(approvalplan)和一次订单(firm order)所购图书的流通统计表明,40%的图书从未被出借过,26%出借过一次,12%出借过二次,22%出借过二次以上。
(4)资金浪费。图书馆采访人员直接采购模式主要依赖学科馆员的主观判断,但由于采购人员受知识结构的限制使得图书采选无法精准把握读者需求,造成文献利用率低、占用空间,以至形成购书经费的巨大浪费。虽然其他两种采购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直接采购模式的缺陷,但也只是杯水车薪,而且组织专家学者、学生现场采书,各种开支必然增加,这无疑又增加了图书馆经费开支。
(5)无法真正体现“以人为本”。高校图书馆学科专业众多,读者需求多样,虽然有专家、教师、学生的参与,但是仍然缺乏广泛性和全面性,无法真正体现“以人为本”。
(6)补充措施无法起到根本作用。为弥补传统文献采访模式不足,提高文献采访质量及文献利用率,各高校图书馆还采取了馆际互借、读者推荐采购、建立网上论坛等方式来扩大读者参与度,旨在营造图书馆藏书建设“以读者为轴心,从读者的需求出发,尊重读者,方便读者”之氛围,但实际上能参与其中的读者少之又少,而且图书馆往往又不能及时有效地对读者需求作回应,取得的效果必是微乎甚微。
2.1 读者决策采购模式
“读者决策采购”(patron-drivenacquisition,PDA),又叫“按需购买”(purchase-on-demand,POD),[1]是指由图书馆与书商确定符合本馆藏书发展政策的预设文档(profile),如购书范围、参数和标准等,然后由书商按照图书馆的预设文档,提供符合预设文档要求的图书MARC记录,图书馆把MARC记录导入本馆的自动化系统,读者通过OPAC系统查找图书,若图书馆没有购买该书,读者可以限时免费阅览、短期借阅,或触发购买该书或者需要提供印刷本,最后由图书馆视情况统一付费租用或购买。各馆PDA采购的触发标准视其与书商签订的合同条款而定。
目前能提供PDA服务的书商主要有 NetLibrary、Ⅰngram Digital、YBP、EBL(Ebook Library)和Ebrary,[2]EBL公司提供的采购模式允许所有图书免费浏览5分钟或10页,超过浏览时间后视为短期租借;当短期租借超过三次即触发自动购买,购买后电子书随即转为永久馆藏。Ebrary公司,需要图书馆在其电子书平台上开设存有一定金额的预置账户,读者点击10次触发购买,购买后图书的状态随即变为永久馆藏。
2010年3月Pub-lishers Communication Group对全美250家图书馆的调查统计表明,其中132家大学图书馆已经实施了PDA项目,42家准备年内开始,另外90家计划三年内实施,约占总量的三分之二。进入2011年,更多的大学图书馆实施或扩大PDA采购项目,读者决策采购已经成为2011年国际图联Ⅰ-FLA年会、美国图书馆协会ALA年会的重要主题之一。[3]然而国内图书馆尚无应用PDA模式的案例,有关PDA研究的论文也较少,2011年初,由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图书馆的张甲和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的胡小菁在中国图书馆学报上率先向国内同仁介绍了这一新的馆藏建设模式。此后,国内其他学者开始对PDA模式进行了相关的介绍和探讨。
2.2 读者决策采购模式优势分析
相比较国内传统的采访模式,读者决策采购模式有其独特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读者决策采购模式是每位读者都有权选书,读者可以直接参与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使得文献采访工作能满足各层次读者群个性化需求,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杜绝了大多数读者“被代表”的尴尬局面,使有限的经费花在读者真正需要的图书上。国外高校的读者调查表明,大学内文献使用最多的研究生正成为PDA最大的受益群体。
(2)读者决策采购是基于读者使用需求而触发借阅、购买的,能大大提高资源采集质量和文献资源的利用率。
(3)读者决策采购模式下读者只需点击浏览或下载即可获得所需的文献,没有时滞,时效性非常强。
(4)读者决策采购模式只为读者使用付费,而不必购买所有电子图书的所有权,能为图书馆节约大量资金。
虽然读者决策采购模式有诸多优势,但也存在弊端,如用户自主选择图书馆资源可能会偏离图书馆馆藏发展计划,购入过多的非核心图书;用户随意的点击浏览、下载的行为都会由图书馆付费,有些读者会不计图书价格,或者恶意下载,这样可能会导致经费超支等。
读者决策采购模式为我国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带来了新的思路,读者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自主地参与到图书馆采购图书的过程中,从而成为馆藏建设的决策者。而且这种模式的兴起与发展将意味着馆藏建设思想的一次重大转变,即图书馆的职责将不再是以储藏大量图书为目的,而是转变为可提供给读者的内容和服务。为此,笔者有以下几点想法与建议。
(1)读者是决定未来图书馆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因素,PDA模式将是图书馆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图书馆界学者应当加强和重视PDA研究,事先做好准备调研,适时引入读者决策采购模式并及早将之推广至全国。
(2)PDA模式主要适用于电子书采购,但是采访人员可通过后台根据读者的浏览、下载等访问情况分析各种文献使用状况,将其作为选择纸本文献的重要依据。此外,虽然PDA模式目前还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模式,但是可以将它作为一种有力的辅助模式用于购置纸质图书。
(3)传统采访模式与读者决策采购模式各有优缺点,所以图书馆不能只采用某一种采访模式,在实践操作过程应采取多种采购模式相结合,实现优势互补。
(4)无论是PDA、还是读者参与选购,这些有读者参与文献采访的模式图书馆都应该做好质量控制。以PDA为例,图书馆在把书商提供的MARC记录导入本馆自动化系统前,需按预设文档进行筛选,确保读者在符合要求的范围中选择图书。
综上所述,图书采访工作是文献资源建设的重心,是图书馆馆藏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图书采访模式途径的多样化给图书采访工作带来勃勃生气,因此,图书馆应大力宣传新的采访模式,探索新思路,让更多的读者参与到图书馆的馆藏建设中来,并不断应用新的观念思想、新的技术手段来完善图书馆采访模式,使高校图书馆的图书采访工作从图书以量为本转到以质为本、以书为本、以人为本的科学化道路上来,从而促使图书馆服务模式从以馆藏为中心的被动式服务转到以读者为中心的主动式服务模式上来。
[1]胡小菁.PDA——读者决策采购[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37(192):50.
[2]刘华.馆藏建设的风向标——读者决策采购[J].图书馆杂志,2012,31(1):38-41.
[3]张甲,胡小菁.读者决策的图书馆藏书采购——藏书建设2.0版[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37 (192):36-39.
G253.1;G258.6
A
1005-8214(2014)02-0028-03
王海花(1977-),女,馆员,兰州大学研究生在读,就职于兰州大学图书馆技术部,发表论文3篇;刘艳民(1985-),女,馆员,兰州大学硕士,就职于兰州大学图书馆技术部,发表论文3篇。
2013-03-08[责任编辑]阎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