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以来我国货物贸易条件逆向变化的相关研究

2014-02-12 16:10赵晓梅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态势逆向数值

赵晓梅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北京 100029)

入世以来我国货物贸易条件逆向变化的相关研究

赵晓梅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北京 100029)

入世以来,我国购买力贸易条件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价格贸易条件却处于劣势状态,贸易条件逆向变化态势越来越突出。这一态势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贸易手段及其增长方式、贸易产品结构与外商直接投资等因素的影响。为了逆转我国货物贸易条件逆向发展态势,应该及时采取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科学规划外商直接投资、提升我国在外贸大宗商品中的地位等有效对策。

价格贸易条件;购买力贸易条件;贸易结构;外商直接投资;加工贸易

我国加入WTO以来,外贸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从货物贸易角度来说,在世界范围内我国已位居第二位。然而,随着贸易水平的提高,我国货物贸易条件指标数值逆向发展态势越来越突出。因此,为了扭转这一不利的态势,需要从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对货物贸易条件(即价格贸易条件与购买力贸易条件)的指标数值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其根源,制定出可行性的对策。

一、入世以来我国货物贸易条件逆向变化的特点分析

以2010年联合国贸发会议数字资料为标准,基期是2000年的数字资料,100是我国2000年的货物贸易价格条件指标数值,这一数值到2009年变为80。但是,从购买力贸易条件指标数值进行分析,2000年的数值是100,发展到2009年,这一数值变为349。由此得知,不考虑2009年发生的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干扰导致上述两类贸易条件出现变动,在其他时间内,我国自从加入WTO以后,其货物贸易条件逆向态势越来越突出,价格贸易条件日益处于劣势,但是购买力贸易条件却逐渐好转。

1. 纵向角度分析我国购买力贸易条件好转而价格贸易条件劣势突出

从价格贸易条件角度进行分析,0.97%是2002年环比降低数值,但是发展到2008年,数值达到了7.50%,不算2009年,我国价格贸易条件环比都是呈现反方向发展态势,这表明我国的价格贸易条件越来越处于劣势。分析其环比降低空间,2001-2005年与2006-2008年这两个阶段,价格贸易条件降低范围都比较大,而且与2005年进行比较,2006年的降低空间浮动不大,但是在2009年价格贸易条件并没有下降,反而出现了提升的状况,这还是第一次。不过从整体角度进行分析,价格贸易条件状况越来越处于劣势。然而,从购买力贸易条件角度进行分析,这一环比数值在2002年提高了9.52%,不算2009年,其他年份这一数值都是呈现正方向发展,表明其情况不断好转。

但是,从其环比提升空间角度进行分析,在2003-2007年间,这一比值提升空间都维持在20%上下,2002年与2008年这一环比提升空间尽管不大,也是呈现向上发展的态势,仅仅2009年是个特殊年份,这一环比数值呈现降低态势。总之,我国购买力贸易条件情况日益好转。但是,将同一阶段我国购买力与价格的贸易条件进行对比分析,对其相比数值进行统计研究,能够明确地得出我国贸易条件逆向趋势明显,并且这种情况呈现出日益恶化的趋势。2001年,这一数值是1.09,2002年是1.35,2004年是2.38,2006年是3.75,2008年是5.07,相比于2001年的数值,扩大了4.2倍。从这些数字中可以看出,我国购买力贸易条件不断好转,而价格贸易条件日益恶化,并且这一态势表现得越来越突出,进而使得贸易条件逆向态势明显。

2. 横向角度分析相较于他国来说逆向态势突出

基期仍为2000年,以联合国贸发会议提供的数字资料,从横向角度进行分析,将我国与他国贸易条件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到我国贸易条件逆向态势发展的特征。

从价格贸易条件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不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的指标数值维持在100上下波动,其改变空间不大;转型国家整体而言这一发展趋势表现为持续上升,在2008年达到其最高点,为190;但是,从全球平均能力来说,其变动幅度不大,2000年为100,发展到2009年,这一数值变为104。可见,不管是不发达国家还是发达国家,抑或是转型国家,或者是全球平均能力,其基本上全部呈现持续上升的发展态势。从上升空间角度进行分析,浮动变动不大的是发达国家,其次是不发达国家,最后是转型国家,后两者全部比同一阶段全球平均浮动空间要大。

为了明确地观察价格贸易条件与购买力贸易条件浮动空间的大小与发展态势,可以把我国和他国在这两个方面的对比数值从横向角度进行对比分析。由此能够得知,从这两者指标数值间的距离大小进行分析,可得出距离最小是发达国家,其次是转型的国家,比较突出的是不发达国家,后二者的指标数值差距都大于同一阶段全球平均能力。

综上所述,和他国贸易条件变化相比,我国货物贸易条件逆向变化的主要特点是:相较于他国价格贸易条件持续上升,在这方面,我国却表现为逐渐下降态势,其他转型国家也呈现为平稳发展态势;在购买力贸易条件上升空间上,相较于他国来说,我国的上升空间较高,也超过同一阶段的转型国家;他国贸易条件变动呈正向发展态势,而我国却出现逆向变化情况,并表现为明显发展的趋势。

二、入世以来我国货物贸易条件逆向变化的原因

1. 贸易增长方式

自从加入WTO以来,我国外贸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张。从货物贸易额角度看,2000年是4 743亿美元,2009年则上升到22 072亿美元,相比9年前,这一数值扩大了4.7倍。从货物贸易角度看,在世界范围内,我国在外贸领域已经占据了第二名的位置。最能反映货物贸易快速发展的指标是不断增多的贸易顺差数值。2000年,我国的这一数值是241亿美元,发展到2009年,这一数值高达1 958亿美元,增加浮动高达8倍之多。虽然我国外贸货物持续增加,特别是商品出口,但是贸易增长方式仍为粗放型。货物出口数量的增多过于依靠众多价低商品,这些商品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商品的品质、品类、品牌与技术水平都不高,所以贸易增长仍以数量上的增多为主。因此,尽管我国对外出口商品数量不断增加,但出口商品质量不高,出现增量不增价的情况。这就导致我国贸易条件不管是价格还是购买力出现逆向发展态势。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鼓励对外出口贸易来增加外汇收入,在这一过程中,众多我国对外发展公司更多关注的是出口商品数量与带来的外汇收入。在通常情况下,不会考虑出口所带来的经济发展,而且当时我国企业缺乏自主创新、商品差别不大以及产品独特性程度不高,降低商品价格是我国对外贸易公司运用的重要竞争方式。为了占据更多的市场,通常都会将出口产品的价格降至较低水平,这就会使得在全球范围内出现出口产品竞相降价的情况,产品数量增加了,但是产品的价格不增甚至会降。变相价格争夺最后会体现在全部出口商品的价值指标数值上,使得价格贸易条件出现劣势发展态势。在2000-2007年间,一些出口产品在单价与数量上的变动就可以看出虽然产品出口数量不断增多,但是产品价格上升趋势不明显,还会出现下滑。不断增多的出口产品数量和持续上升的出口数值,这些都表明购买力贸易条件好转,但是产品出口价格下滑也体现了我国外贸商品价格贸易条件处于劣势地位越来越明显,这种情况已经广泛存在。

2. 贸易方式

我国进出口贸易方式主要有三种,分别是一般贸易、加工贸易以及其他贸易方式,这涉及到补偿贸易,前两种是主要的贸易方式。

自从加入WTO以后,加工贸易是我国首要的贸易方式。我国人口众多,这一有利条件使得我国在对外贸易方式中首选加工贸易进行国际分工与流通,因此我国主要进口原料及半成品,出口工业制成品。这就使得全球原料生产商处于卖方垄断的地位,其能够将原料价格调至边际成本,甚至还会更高,并且众多半成品市场因为技术条件限制并没有全部进入市场化阶段。从我国角度进行分析,工业化水平不断提升阶段,急需大量的原料及半成品,这就使得产品进口价格居高不下。我国贸易方式以加工贸易为主,这就导致出口商品科技价值不高,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没有商品独特性,过于依赖价格模式,使得其在全球市场上没有竞争力,导致我国出口产品价格不升反降。进口产品价格不断上升与出口产品价格不断下滑加剧了我国价格贸易条件持续处于劣势的情况。

3. 进出口商品结构

国家进出口商品结构指的是固定期限中不同种类的进出口产品在本国外贸交易中占据的比值,其不但能够表明国家产品布局与资源情况,其动态变动还能够对贸易条件起作用。

出口商品结构对我国贸易条件的影响。评判出口商品结构好坏的主要标准,是在出口产品中工业制成品所占的比值。对外开放以来,我国发挥本国在人口上的有力条件,在国际贸易发展链条上充当“世界工厂”,主要生产劳动密集型商品,工业制成品比例持续上升。特别是加入WTO以后,工业制成品比例高达90%,并表现出持续增加态势。现在,工业制成品在我国出口商品中占据首位。

虽然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主要表现为工业制成品,但是价格贸易条件越来越处于劣势地位,根源就在于我国工业制成品架构依旧不科学。其具体表现是商品科技含量不高,价值增量不多,仍是劳动密集型商品[1]。但是,随着我国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不断增加,在2004年第一次出现了进口数量小于出口数量的情况,在高科技商品出口额度方面,2004年是1 655.36亿美元,发展到2009年,这一数值变为3 769.21亿美元,比2004年增加了1.3倍,高科技商品出口比例也不断增加,2002年为20.08%,2009年则变为了31.37%。然而,这一比例依旧不高,而且很大程度上这些高科技商品仅仅是对原料进行加工处理或者组装操作,没有进入生产与开发领域,和原有产业模式进行比较,并没有核心竞争力。工业制成品出口架构不科学必然就会造成我国出口商品科技价值较低,和其他商品相类似,没有特殊优势,市场需求数量远远少于供给数量[2]。

进口商品结构对我国贸易条件的影响。从整体水平上来说,我国工业制成品在整个进口商品结构上占据重要比重。然而,自从我国加入WTO以后,这一比例逐渐下降,2001年是81.22%,2008年则为68.87%。但是,进口初级商品的比例则有所增加,2001年为18.78%,2008年提高到32.13%。在这里面,比例较多的是非食用原料与矿物燃料。随着我国加入WTO,这两种产品进口比例增速平稳,有时也会持续上升,而且2008年矿物燃料及其相关材料进口比例增至46.70%,在2001年仅为38.18%。

现在,我国大部分主要能源或原料,如石油、矿石等普遍依赖进口,这都是提高本国经济水平的必备资源。因此,单单从进口初级商品来说,我国是一个过于依赖进口的国家。但是,在工业制成品出口方面,占据比例较多的是机械及交通装置、化学或轻纺产品、橡胶及矿冶商品。自从我国加入WTO以后,进口机械及交通装置的比例就呈现出持续增加的态势,2001年为54.10%,2008年则增长到57.36%。而其他类工业制成品比例却出现降低趋向,2001-2008年间,化学或轻纺产品的进口比例由16.23%降到15.48%,橡胶及矿冶商品的进口比例由21.20%变为13.91%。这体现了我国进口商品逐渐放弃了劳动密集型产品,更多需要的是他国高科技商品。

综上所述,加入WTO以后,我国进口商品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劳动密集型产品逐渐变化为资源型产品与高科技型产品。这将不断完善我国产业架构,也能够很好地促进我国经济水平提升,从而提高我国商品出口实力,在增加出口商品数目的同时提高产品价格,进而改善我国的购买力贸易条件[3]。主要进口资源性商品以及高科技商品,使得我国更加依赖这两种产品,但是其在全球外贸中存在卖方垄断,而我国又急需这两种商品提升国家经济实力,这就导致在国际贸易市场上我国是没有竞争优势的,不管价格如何都必须接受这两种产品,进而导致我国价格贸易条件继续处于劣势地位。所以,在我国货物贸易条件逆向变动中进口商品结构也起着一定的作用。

4. 外商直接投资

国际分工趋势加强,经济呈现全球化发展态势,众多外商逐渐进入我国市场,进行直接投资。自从加入WTO以后,我国境内外商直接投资数量不断增多,2001年仅为468.8亿美元,到2010年则为1 057.4亿美元,是2001年的1.26倍。外商直接投资会在我国外贸数量及生产要素分配上起作用,从而刺激我国贸易条件出现变动。

从价格贸易条件角度进行分析,自从加入WTO以后,我国外贸体系中拥有主要位置的是那些外商直接投资公司,我国进出口商品总额中多一半的数量都是由外商投资公司所创造的。它们更多地选择了加工贸易这一贸易方式,其产品基本上是劳动密集型的商品,价值含量与价格并不高。而且,一些外商直接投资公司为了降低上交的税收,将资金与盈利进行转移操作,或者规避市场监管,一般都会将原料或者半成品的进口价格变多,也会将工业制成品出口价格降低[4]。在全球对外贸易领域,相较于那些外商直接投资公司生产的商品价格,我国公司同类商品价格普遍比较高,尽管不考虑我国对出口的帮扶措施,并不抛除劳动生产率及生产力水平间的距离,它们生产的商品出口价格还是比较低的,使我国出口价格不断下降,进口价格却在不断上升,价格贸易条件越发处于劣势地位。

从购买力贸易条件角度进行分析,我国进出口商品总额中多一半的数量都是由外商投资公司所创造的,使其在我国外贸发展中处于重要位置。它们深入我国优势产业,借助我国人员条件,劳动成本不高,不断增加商品出口数量,减少因价格贸易条件处于劣势带来的损失。从外商投资公司出口额角度进行分析,这一额度在2001年为1 331.8亿美元,2010年则提高到8 623.1亿美元,除了某些特殊情况,全部呈现持续上升趋势,这一比例一直高于50%,有效地改善了我国购买力贸易条件。

5. 进出口大宗商品价格不平衡

在大宗商品领域,在全球范围内,我国进口与消耗的大宗商品最多。但是,在此类对外贸易中,我国没有什么市场竞争力,并未占据较大的市场地位。因为在大宗商品进出口上没有价格商议权,我国公司不得不高价进口产品,低价出口产品,导致进出口大宗商品价格不平衡。这就使得我国货物贸易条件逆向发展态势持续存在。

在大宗商品出口方面,我国出口的基本上都是资源型商品,产品价值不高,在全球市场上没有其他竞争优势,只能进行低价销售,恶性市场竞争使得出口价格不断下跌,不断加剧我国价格贸易条件劣势状况。

以出口稀土为例进行分析,我国稀土出口量居于全球首位,但是我国并没有稀土出口价格的商议权。2005年,我国出口稀土的数量是1990年的10倍,但是出口稀土价格仅仅为1990年的64%。由于我国提出出口配额措施,在2006年,这一价格有所上升,但是到2007年,这一出口价格仍旧表现为下跌态势。到了2010年,因为我国不断降低稀土产量,减少对外出口数量,使得其出口价格有所上涨。然而,与一些具有战略意义的商品,如石油、铁矿等进行对比分析,稀土的出口价格依旧偏低,没有体现其自身的价值。

从铁矿石这一视角进行分析,2001年,其进口价格是27.11美元/吨,但是到2008年,铁矿石的价格已经上升到136.47美元/吨,与2001年相比,增加了5倍之多。在2004年,我国拥有了一定的价格自主权,加入了铁矿石价格商议的行列,使得其进口价格上涨了1倍之多。然而,在全球铁矿石价格商议的过程中,我国钢铁行业依旧处于劣势,这表明我国公司进口商品价格商议权力依旧受到很大的限制。

三、贸易条件逆向变化带来的后果

1. 出口普遍受到国外反倾销调查

我国货物贸易条件出现逆向变化态势,特别是在价格贸易条件方面处于劣势的情况,使得我国出口普遍受到国外反倾销调查。一旦商品出口价格比本国市场或者成本支出低,就有可能认定为存在倾销。不算贸易壁垒情况的存在,我国市场不科学的商品出口架构、粗放型贸易增长方式、过分追求产品数量而忽视产品质量及削价恶性竞争模式,这些都导致我国产品出口价格并没有得到提高,反而出现下跌,从而加剧了我国价格贸易条件劣势状况,使得我国贸易条件呈现逆向发展态势,进而导致出口价格偏低,使得我国出口商品经常受到他国反倾销调查。

我国加入WTO以来,这一局面基本上逐年增加、持续发展。从2001年到2009年,我国商品出口反倾销事件数量由原来的53件上升到75件,并且其他国家对我国企业进行反倾销调查的数量也在持续增加,其占全部反倾销数量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多。2001年,这一比例为14.48%,发展到2008年,这一比例提高到35.10%。但是,2008年在全球货物贸易出口数量中,我国货物出口数量所占的比例只是8.9%。由此可见,我国受到的反倾销调查比例和货物出口数量所占比例严重不匹配。

自从加入WTO以后,我国总是受到反倾销调查,受到的调查数量最多,这表明世界反倾销调查基本上都会指向我国,我国也将因此受到很大的伤害,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出口交易,使得一些商品出口渠道受阻,缩小市场份额,严重者就会离开全球市场,直接或间接地造成无法估计的资源浪费,减少经济收入。而且,对反倾销进行税收上缴,加重了商品出口支出,削弱了商品市场竞争实力。反倾销还会对我国资金流入条件、工作与社会声誉产生不良作用。

2. 忽视本国生态条件与资源以求实现贸易增长

我国进口商品主要以资源类为主,并且这一比例不断增加,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占据主要位置,进出口商品结构的不科学使得我国在实现贸易增长过程中严重忽视了本国生态条件与资源。我国对外出口产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需要投入较多的原料,成本损失较高,盈利水平不高,这是其代表性特征。况且,这些产品占出口产品的比例不低,如矿物燃料、原料制成品、高耗能金属制品及低端机械装置等,它们会对自然环境产生巨大的作用,导致生态恶化,并且损耗过多的自然资源。在2009年自然资源损耗数量中,标准煤为28.5亿吨,与2008年相比,增多了4.0%;煤炭耗费数量为27.4亿吨,同比增加3.0%;原油损耗3.6亿吨,同比增多5.1%;天然气损耗807亿立方米,同比增加l0.1%;电力使用34 502亿千瓦小时,同比增多5.6%。

虽然我国主要进口工业制成品,但是对于初级产品特别是资源类需求数量不断增多,进口数量表现为持续上升态势。从矿物燃料及相关原材料角度进行分析,其进口数量占初级商品总数的比例不断增加,从2001-2008年间,由38.18%提高到46.70%。大多数主要能源及原料,如石油、矿石等都是我国经济水平提升的必备资源,现在更多地依赖于进口。过多追求数量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出口水平提升,扩大出口空间,改善购买力贸易条件。但是,这不是长久之计,也没有实现可持续发展,会造成生态环境的极大破坏,消耗更多的自然能源。单单从我国排放工业废气值进行分析,从2000年发展到2009年,这一排放值持续上升,并有不断增多的发展态势,2000年的排放值是138 145亿立方米,2009年则上升到436 064亿立方米,与2000年相比,增加了2.16倍。这种不顾本国生态条件、过度损害自然资源以求实现贸易水平提升的做法,严重威胁了我国社会与经济的良性运行。

3. 过度依赖对外贸易

我国货物贸易条件出现逆向发展态势,使得我国在加入WTO以后越来越过度依赖对外贸易。2003年,我国对于外贸的依赖程度已经达到50%,发展到2007年,这一比重增至66.3%。特别是对出口交易的依赖程度一直维持稳定,呈现不断提高的发展态势,除了最近遇到全球经济危机之外。2007年,我国的这一比重超过全球平均值14.57个百分点,比世界经济大国,如美国、日本等国家要高出许多。这一定会对我国外贸发展产生不良后果。

外贸依赖程度和购买力贸易条件变动态势呈正相关关系,提高出口产品数量与质量不但可以改善我国购买力贸易条件,也会增加其对外贸的依赖水平。然而,过度依赖外贸经济使得全球市场深深地影响我国经济水平,削弱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可获得的利润收入,增大我国经济面临威胁的危险。我国主要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商品附加价值不高,因为商品没有较强的独特性,供求变化弹性比较强,在国际市场上必须依靠低价进行竞争,这种粗放型生产方式导致商品自身价值不高,没有核心竞争力,广泛出现数量增加、价格依旧不变的情况。假如我国价格贸易条件持续处于劣势地位,那么已得到好转的购买力贸易条件也不会持续改善。所以,尽管贫困化增长还没有在当前的我国经济中存在,但仍然有发生这种情况的潜在因素。

我国主要的资源因素架构是存在众多人力,但缺乏一定的资金,技术能力不强,自然资源相对不足。解决这一问题,不仅要充分考虑当前我国人力资源的有利条件,运用先进科技水平与治理方式,对以往的劳动密集型行业进行调整与完善,从而提升商品科技含量与资源利用水平,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转型,而且还要不断累积资金与技术,提高生产要素发展层级,对其进行重组分配,提升教育水平,增加科技资金支出,培育高科技人员,借鉴国外最新科技研究成果,增强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水平。

转变贸易增长方式,使其从粗放型变为集约型生产,应该要更加重视产品质量,并将其作为主要竞争方式。我国对外贸易中出口商品数量增多但是商品价格不高的主要因素就是因为这些外贸公司为了得到占据更大的市场,不惜进行低价恶性竞争,扩大了商品出口市场,增加了产品数量,但并不重视商品价值与其所获得的经济利润。

具体地说,应遵循我国与国际产品质量管理规范安全生产,加强品牌观念,提升出口商品价值与品牌知名度;提升商品加工级别,提高商品价值与科技水平;完善国家机关及有关贸易机构的管理机制,更好地服务于外贸经济,出台有关商品质量及技术行业管理规范,减少公司进口原料的支出,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削弱其对国外先进科技装置的依靠程度,使得我国在进口商品市场上拥有一定的商品价格商议权,进而减少进口产品资金支出,从而缓解我国价格贸易条件恶化发展态势,逆转我国贸易条件逆向变动局面。

四、对策性的建议

1.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产业结构决定着我国外贸商品架构,我国是劳动力大国,根据这一有利条件,我国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但是在当今全球市场上,这一产业结构不存在核心竞争力。我国的贸易方式主要是加工贸易,这就使得我国进口商品主要是各种原料及半成品,出口的主要是工业制成品,这一贸易结构使得进口产品价格不断抬高,出口产品价格持续下跌,加重了贸易条件逆向发展态势。所以,充分利用有利条件,以此为基准发展核心竞争力,重新组合我国产业结构,推动其优化转型。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提升,还要加大自主知识产权投入,提升自主创新水平,增加科学技术含量,加快产业结构转型步伐。国家要出台有关高新技术行业帮扶优惠制度,增加对其的支持力度,提升资金支出利用率,鼓励科技创新,增强其在全球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实力。一般来说,能够借助某些优惠政策,协助公司获得更多的融资,还能够在税收上进行照顾,减免税款,或者降低征收税额,如关税、进口增值税,支持公司自主研发,也可以与国家项目合作,共同研发各种高新技术。而且,应用高科技对传统产业进行优化重组,利用科技创新实现我国产业结构转型,这是符合我国国情的。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提升,也需要让那些加工贸易单位进行科技创新,提高技术含量,以全新的姿态参与经济全球化。自从我国加入WTO以后,其主要的贸易手段依旧是加工贸易,众多公司并没有品牌意识,忽视构建自有品牌,更不要说拥有专利了,它们主要是对进口原料或半成品进行加工制造,科技含量不高,商品价值较低,这些单位要主动扭转这一局面,积极地进行自主创新,更新企业发展理念,努力适应世界产业结构变革,不断提升产品加工层级,从而获得更高的外贸利润。

2. 科学规划外商直接投资

我国加入WTO以后,外商直接投资数量不断增加,并且其直接投资单位产生的进出口额度一直是我国总体进出口数量的一半以上。因为外商资金基本上倾向于加工贸易,所以其商品也以劳动密集型为主[5]。一些外商直接投资公司还会对价格进行转移操作,造成原料及半成品进口价格居高不下,也使得成品出口价格不高,这严重影响了我国贸易条件,使其逆向程度加重,让价格贸易条件更处于劣势地位。所以,我国要科学规划外商直接投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进行自主创新,避免这些外商单位对定价进行转移操作,努力提升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外贸发展产生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对于我国价格贸易条件的改善。科学规划外商直接投资需要对已有的产业结构进行重组升级,以便吸引更多外国资本投入。支持外商在高科技行业及制造业的资金注入行为,重点利用外商投资公司拥有的先进技术,使其产生溢出效应,在借鉴外国先进技术、吸收国外资本的基础上,推动自主创新,将外来技术进行分解、研究,进行模式再造,从而转化成本国生产力;逐步开放外国资本可以投资的产业与行业,在第一、三产业中也引进外资,在保障工作人群流动稳定的基础上,适度削弱外国资本流向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趋势,降低其所占比例。

与此同时,科学规划外商直接投资还要制定外资公司在我国经营的标准,对外资公司进行监督,避免其存在定价转移现象。其对定价进行转移操作使得我国进口商品价格指标数值不断上升,也造成我国出口商品价值指标数值不断下降,进一步加重了我国价格贸易条件的劣势发展态势,还会阻碍我国经济发展,威胁我国民族产业正常运行。所以,国家要出台相关治理对策,规范外商投资行为,对其进行有效管理,避免出现转移定价的情况。

3. 提升我国在外贸大宗商品中的地位

在全球范围内,我国需要进口众多大宗商品,是最大的商品消耗国家,也是进口大宗产品数量最多的国家。但是,在大宗产品进出口交易中,我国并没有占据有利地位,没有话语权[6]。因为我国没有产品定价及商议的权利,在大宗商品交易中必须以较低的价格出口商品,面临着商品进口价格持续上升的劣势情况,这激化了我国货物贸易条件出现逆向发展态势。要想改变这一局面,一定要提升我国在大宗商品外贸交易中的地位。

这需要完善市场经济机制,健全现货与期货市场管理规范。取消行业壁垒,支持民营资金流向主要产品交易场所,形成有序竞争的经济格局,提高国家货物市场透明度与开放性;开发最新期货贸易种类,扩大贸易规模,使得大宗商品在期货交易中占据一席之地,削弱国家对外贸公司进行国际期货贸易的约束条件;要加强公司间合作,增加商业谈判资本。要想防止出现我国公司进口价格过高、出口价格过低的情况,不受外国资本冲击,就要在本行业中的重点单位或者专业部门的带领下,加强单位间的合作,对抗外来冲击。一些单位组织或者进出口部门也应该支持我国公司在与其他国家公司进行合同签订过程中尽可能多的运用本国自主报价部门提供的数据,这可以让这一报价机制在全球范围内获得认可,以增强其在外贸交易中的定价权。

[1] 林林,周觉,林豆豆.我国贸易战略选择与“贫困化增长”[J].国际贸易,2002(6):11-18.

[2] 赵玉敏,郭培兴,王婷.总体趋于恶化——中国贸易条件变化趋势分析[J].国际贸易,2002(7):23-28.

[3] 范良聪,黄秋萍.改善我国贸易条件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国际贸易论坛,2004(3):23-25.

[4] 黄满盈.中国价格贸易条件波动性研究[J].世界经济,2008(12):28-36.

[5] 庄丙.FDI流入的贸易条件效应:发展中国家视角[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85-89.

[6] 赵晓梅.中国计算机制造行业的自我选择和出口学习效应[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1):85-88.

(责任编辑、校对:孙尚斌)

A Study of Chinese Adverse Changes in Terms of Trade after Joining WTO

ZHAO Xiao-mei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Economics,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Beijing 100029, China)

Since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the purchasing power of trade condition has been improving while the price terms of trade has been deteriorating. It is very clear that these terms of trade show adverse trend. This trend is related with several factors such as the pattern of trade growth, the way of trade, commodity structure of import and export and FDI. In order to correct the adverse trend of trade in China, the paper gives som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Firstly, the capability of innovation should be enhanced and the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should be promoted; secondly, a reasonable guide to FDI should be given to regulate the behavior of foreign companies; finally, the voice in the trade of bulk commodity should be raised.

terms of trade; purchasing power of the trade; trade structur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processing trade

F740

A

1009-9115(2014)03-0113-06

10.3969/j.issn.1009-9115.2014.03.029

2013-09-25

赵晓梅(1979-),女,河北昌黎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学。 -113-

猜你喜欢
态势逆向数值
逆向而行
体积占比不同的组合式石蜡相变传热数值模拟
数值大小比较“招招鲜”
铝合金加筋板焊接温度场和残余应力数值模拟
逆向思维天地宽
2019年12月与11月相比汽车产销延续了增长态势
汇市延续小幅震荡态势
我国天然气供需呈现紧平衡态势
县乡一体化探索呈加速态势
带凹腔支板的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