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风吹过,春花绽放——读石晶博士《时风与艺风》

2014-02-12 15:55耿铁华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7期
关键词:民俗学月刊美术

耿铁华

(通化师范学院 高句丽文化研究院,吉林 通化 134002)

艺风吹过,春花绽放
——读石晶博士《时风与艺风》

耿铁华

(通化师范学院 高句丽文化研究院,吉林 通化 134002)

文章对《时风与艺风》一书从六个方面作了评价,一是填补了学界对《艺风》月刊研究的空白;二是以独特的视角对《艺风》月刊作者群及其作品进行了综合研究;三是体现了浓墨重彩的时风和艺风主题;四是给《艺风》月刊以准确的历史定位;五是《艺风》月刊构建了民间美术和民俗学研究发展的理论平台;六是研究方法科学、篇章结构严谨、运用资料翔实、语言简练流畅。全书通过对艺风社同人和《艺风》月刊在上世纪30年代中国美术发展进程中所作出重要贡献的探讨,进而引发对中国美术现代化进程的思考。

时风与艺风;中国美术现代化;贡献

时下的年轻人很少知道《艺风》是什么,那些美术专业的大学生对于《艺风》也是知之甚少,就连我们这些喜欢书画的半老文化人,对于80多年前的《艺风》杂志也是所知不多。因此,应该感谢石晶博士《时风与艺风》一书对于 《艺风》月刊(1933.1—1937.3)的研究成果,以及对于我们出生之前刊行的《艺风》杂志的隆重推介。老实讲,此前只是听一些书画界的朋友偶尔说起民国年间的美术刊物时,提及诸如 《美术》、《美术生活》、《故宫周刊》、《艺林》、《艺风》等等。后来承担了研究好太王碑及其拓本流传项目,在图书馆翻阅民国年间报刊杂志时,看到了一些残缺不全的美术杂志,对《神州国光集》、《美术》、《故宫周刊》、《艺风》产生初步的印象。读过了石晶博士的《时风与艺风》,使我对《艺风》的印象加深了,不仅仅是对20世纪30年代中国美术的发展状况有了进一步了解,对于一些画家及其作品印象也加深了,同时,对于《艺风》上刊登的考古文物和民族民俗研究成果和作品也颇感兴趣。

石晶和我可以算是忘年之交,我到通化师范学院工作不久便与之相识。那时,我们历史系和她们中文系同在文科楼,她们在一二楼,我们在四楼。当时老师和学生都不是很多,加之朋友的女儿在她班里读书,见面的机会也就多些。她给我的印象是年轻、漂亮、有朝气,爱读书、肯钻研、积极向上,聚会交谈时,颇有见解。2008年,她考取了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师从美学专家王确教授。我和王确教授也算是老熟人了——我在东北师大历史系读先秦史时,他在中文系读书。很巧的是,他的老师王中忱和我同住新三舍522室,他经常到我们宿舍,印象很深。2006年9月,东北师范大学60年校庆,时任文学院院长的王确告诉我王中忱同学聚会的地点,使我们分别25年后又一次相聚。后来,我和工作在清华大学文学院的王中忱教授分别被母校文学院和历史文化学院聘为博士生导师,见面的机会就多了。石晶博士论文《〈艺风〉月刊(1933.1—1937.3)研究》答辩时,王中忱是答辩委员会主席,他们对这篇博士论文的评价很高。这也是我为《时风与艺风》一书写作书评的主要缘由。

《艺风》月刊由艺风社主办。1933年1月1日,艺风社在杭州成立,由孙福熙、徐悲鸿、张书旂、陈树人、汪亚尘等人发起组织,孙福熙为第一任社长。艺风社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重要的美术团体,当时杭州、上海一带的知名画家如方君璧、陈抱一、常书鸿、钟敬文、黄苗子、李宝泉、梁锡鸿、李东平、曾鸣、顾一尘、李金发、吴作人、滕白也、张大千、潘天寿、王一亭、关良、丰子恺、胡藻斌、俞剑华、沈迈士、倪贻德、方人定、俞寄凡、姜丹书等均为主要成员,会员最多时达六百余人。《艺风》月刊于同日创刊,杭州艺风杂志社编辑出版,上海嘤嘤书局发行,孙福熙任主编,刊名由广东岭南派画家高剑父题写。《艺风》自1933年1月1日创刊至1937年3月停刊,历时四年零三个月,共出版了46期。杂志为16开本,内容丰富,图文并茂,一开始就将“专业画报”确定为出版方向,在图片的选取上以艺术品图片为主,刊登中外绘画、雕塑作品,格调与品位较高,力图区别于其他画报大量采用美人、明星、交际花照片的庸俗化倾向。同时刊登有价值的理论文章和国内外绘画、书法、雕塑等有关艺术活动,国内外书画家及其作品,国内外艺术界及社团交流动态等。《艺风》月刊还开辟了多期理论专刊,设有艺风社举办的各届全国美术展览会专刊和批评专号,关于人类学、考古学、民族学、民俗学的特辑,民间文艺专号、超现实主义专号、现代艺术专号等。这些专号上发表的重要理论文章成为研究20世纪30年代中国美术史及民俗学、民间文艺学的重要史料。①《艺风》月刊不仅是美术家发表作品的园地,也是一些作家发表作品的平台,其中不乏清新隽永的散文、游记。鲁迅先生和他的朋友也在该刊上发表过作品。其中的书画作品多用道林纸精印,在80多年前应该是较为豪华的刊物了。多年的战火硝烟,风雨剥蚀,使得各大图书馆很难见到保存完整的《艺风》月刊了。《时风与艺风》书中的目录就算很全的了。为了查找这些零散残缺的刊物,石晶用了三年多的时间到各大图书馆查找、翻阅、阅读、筛选、分类、整理,几乎耗尽了所有的休息时间,无论是节日,还是寒暑假。假日里我几次去学校,经过她的办公室,她都在阅读、整理、编写,有时连吃饭都顾不上。这种废寝忘食钻研的劲头,令我十分感动。

《时风与艺风》一书分为五章,另有前言、结语、附录、参考文献和后记,共计35万字,全面地概括和总结了《艺风》月刊的成就、作用与影响。从刊物的创办开始,通过对作者群的分析,彰显其特色,进一步阐明在构建民间美术与民俗学理论过程中的推动作用,在中国美术发展社会背景下,助推了汹涌的大众艺术的风潮。刊物上发表的一系列颇有价值的理论文章,围绕着“中国美术道路前途”展开讨论,对于中国美术发展方向、流派、前景的总结和评估,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最后,根据大量的史料和深入的研究,对《艺风》月刊的学术价值、时代意义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历史定位,这是目前见到的第一部对《艺风》月刊进行全面、系统、综合研究的学术著作;是对20世纪30年代中国美术有影响的美术家及其作品的细致分析,重点介绍和深入研究的案内与引得;同时也是对20世纪30年代中国美术流派形成与发展趋势的概括和总结。其风格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石晶博士极具慧眼,在20世纪30年代上百种美术期刊中选择了《艺风》月刊进行研究,深入探索20世纪30年代中国美术现代化的足迹,从全新的视角建立对20世纪前期美术文化的认识,体现了美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参与那个时代的精神创造,与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之关系,完成了对 《艺风》月刊(1933.1—1937.3)的研究,出版了专著《时风与艺风》一书。在近现代美术史及其资料研究的一些著作中,对于《艺风》月刊的介绍和评价大都是概括性的、简洁的白描。如阮荣春、胡光华的《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一书,谈到了《艺风》月刊通过开辟艺术专号,发表文章和美术作品,向国内外宣传介绍西方现代美术的情况。刘宽之的《中国美术的现代化:美术期刊与美展活动的分析(1911—1937)》一书中,对艺风社举办的美术展览进行了重点介绍。许志浩的《中国美术期刊过眼录(1911—1949)》对《艺风》月刊进行了介绍和评价:认为“该刊具有质量高、历史长两大特点,成为中国美术期刊出版史上最重要的一份期刊。”许志浩在《中国美术社团漫录》中将艺风社作为最重要的团体进行介绍和评价:“成立于1933年的‘艺风社’,它是由孙福熙、徐悲鸿、张书旂、陈树人、汪亚尘等人所发起,社长孙福熙(1898—1962),该社并出版《艺风》月刊(上海嘤嘤书局发行),1933年到1936年12月为止,共出版了4卷,该社成员主要来自杭州、上海和南京,当时知名画家几乎都加入,并在上海、杭州、苏州等地举办过画展。”这些著作的某些章节只是将《艺风》月刊作为重要历史资料进行介绍,或以为佐证,还缺乏全面、深入、综合地研究,其引用、介绍和评价往往缺少深度而流于浅显和片面。从这一点上说,《时风与艺风》一书无论是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是内容的定量和定性分析上,都超出许多。另外,从对民国年间美术期刊杂志的个案研究情况看,研究成果也不多。只有徐翎的博士学位论文《〈艺林〉杂志研究》,孙明媚的硕士学位论文《上海美专校刊〈美术〉杂志研究》,汤静的硕士学位论文《〈良友〉画报与美术传播》三种。②很明显,徐翎的博士学位论文《〈艺林〉杂志研究》可以称得上是专门研究《艺林》杂志的著作。从篇幅上、内容上、结构上,或从视角上、研究深度上都远远超过另两位的硕士学位论文。石晶的博士学位论文《时风与艺风》与徐翎的博士学位论文《〈艺林〉杂志研究》相伯仲,都是民国年间美术期刊杂志个案研究的代表性著作,也可以称之为《艺风》、《艺林》综合研究的第一部著作。因此,石晶博士论文《时风与艺风》的出版,应该是对民国年间美术期刊杂志个案研究的重要成果,也是对《艺风》月刊研究的填补空白之作。

第二,以独特的视角对《艺风》月刊作者群及其作品进行综合研究。《时风与艺风》书中的第二章专门对《艺风》的作者群进行剖析,进而探索刊物的特色。据作者统计,《艺风》月刊共有1245位作者,其中发表文章累计在10篇以上的主要撰稿人有45位。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于作家、学者 、画家的学术论文和作品进行计量学分析研究时,一般将发表同类题材的论文或作品5篇(幅)以上的称为重点作者,将发表同类题材的论文或作品10篇(幅)以上的称为核心作者。那么,在同一期刊杂志上发表10篇(幅)以上作品的可以肯定是该期刊杂志的核心作者。因此,石晶博士通过归纳、列表对《艺风》月刊的45位作者的年龄结构、教育背景、职业背景的分析,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可以看出,在《艺风》月刊上发表文章的核心作者中,82.5﹪年龄在40~50岁之间,正是他们艺术积淀走向成熟的时期,作品的水平较高。在45位作者中,有23人曾接受过国内的高等教育,占核心作者的51.1﹪。毕业学校以上海美专、复旦大学、杭州艺专、北京艺专、浙江省立师范居多。有27人曾在国外留学,接受西方科学体系下较严格的教育和训练。较高学历的作者群代表着当时中国美术发展的趋势和水平。在45位核心作者中,任职于学术界 (包括一些高等学校教授及各大报刊主编、编辑等)的有32人,占核心作者的71.1﹪。供职政界的占13.3﹪。大多数人从事美术教育和美术研究,他们以《艺风》月刊为基地,搭建起中国美术普及与提高的平台,对于中国艺术的发展和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根据作者和他们的作品,进一步揭示出刊物的方向和特色。正如书中总结的那样:《艺风》月刊在1933年1月至1937年3月发行期间,分别就美术界有影响事件及具有先锋意义的美术团体、民间文艺开辟专刊,影响深远,值得肯定。这是超现实主义的专刊,现代艺术的专刊,艺风社展览会的专刊,民俗学的专刊。其特色为:主旨鲜明——使我们体味人生的艺术风趣。利用春的专号,激发人生的力量,“有了力量,要抗日,要什么,都可以应付了”。内容丰富,每期都刊登大量国内外艺术作品,还刊发理论文章、艺术评论、作品介绍、通讯消息、各类常识等。在众多刊物中,形成并保持着自己的风格——绘画、照片精美,插图较多,文章精短,材料丰富,图文并茂,受到读者的好评。值得称道的是,《艺风》月刊鲜明的爱国主义主题思想,在内忧外患的艰难时期,坚持抗日主张,声讨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号召艺术界同仁积极行动起来促进和平,反对侵略战争。以主编孙福熙为首的艺术家、作家旗帜鲜明地反对日本侵略罪行,声援全国抗战,这种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第三,浓墨重彩的时风与艺风主题。作者在第四章用“时风唤起艺风潮”作为标题,以较大的篇幅,大量的美术作品,阐述艺风社和《艺风》月刊助推风起云涌的美术展览,引领一个时期的美术潮流,这正是本书的中心所在。因此,作者倾注的热情和笔墨,伴着大量的优美画作,将人们带入80年前的一次又一次热烈的美展,一波又一波的艺术大潮之中。《艺风》月刊作为艺风社主办的刊物,宣传报道各种美术展览会是其重要工作之一,特别是对艺风社主办的四届全国性大型展览会更是投入了极大的精力,效果也是非常显著的。《艺风》月刊通过对展览会的宣传报道和讨论,不仅扩大了自身的影响,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对美术展览会主办理念的宣扬。可以说,艺风社举办的四届大型展览会之所以产生巨大影响,与《艺风》月刊的努力是密切相关的。1934年6月3日至10日,艺风社在上海中华学艺社举办第一届美展,收到美术作品747件,参观者达2万人。本届展览会的展品因兼收并蓄,水平不一,有年轻人不是很成熟的画作,也有不少名人的佳作。徐悲鸿、方君璧、潘玉良、孙多慈、孙福熙、滕白也、张书旂、汪亚尘、容大块等名家名作,令人大开眼界。1935年5月19日至22日,艺风社第二届美展在南京中央大学举行。收入目录的作品822件,加上没来得及编号入目的总数在850件。本届展览会有两个特点,其一是儿童画作首次参加成人美术展。其二是将纯粹美术与实用美术相提并论,颇有创新。徐悲鸿不仅有参展作品《谢寿康先生像》,而且还为展览会献词。1936年6月3日至10日,艺风社第三届美展在广州中山图书馆举办。南京中国美术会、上海中国画会、南京中央大学、杭州艺专、北平艺专、上海美专、新华艺专、苏州美专等团体参加,诸多画坛前辈、名人均有重要作品参展。登记编目的作品931件,参观者达到5万人。1937年5月,艺风社第四届美展在北京太庙举行。时值抗战爆发前夕,形势危迫,而且《艺风》已于3月停刊,因此没能记录美展的作品和情况。通过四次美展,加之《艺风》月刊推出的展览专号,展出了各种风格流派的美术作品;汇集了各家各派的理论和评论文章;深化了美术理论,提高了创作能力和水平;扶植和培养了一批年轻的画家、艺术家,为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四,经过比较研究,给《艺风》月刊以准确的历史定位。通过将《艺风》与早于其创办的《美术》杂志(1918.10—1922.5)作纵向比较,发现其间有一定的的历史渊源,尤其是创刊人员和核心撰稿人及在中西艺术交流上可谓一脉相承。如果说,20世纪20年代的《美术》杂志已经有意识地打破中西艺术交流之间的壁垒,尝试走中西结合之路,那么,到了20世纪30年代,中西合流的艺术时代,《艺风》月刊同人则对国外现代绘画艺术做了详细而又全面的介绍引入。相比较而言,《艺风》在中西艺术交流的范围上更广,领域更宽泛,对被介绍对象的艺术精神思考和体悟更透彻,对中国艺术道路和前途的探讨更臻于成熟。再通过将《艺风》与其同时期创办的《美术生活》杂志(1934.4—1937.8)作横向比较,《美术生活》所倡导的“艺术大众化”和艺术实用的态度,与《艺风》月刊的办刊宗旨不谋而合,这与当时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艺术大众化思潮密切相关。20世纪30年代,正是左翼美术兴起,美术大众化思潮进一步深化的重要时期。同时也受到了国内政治时局的影响,日本帝国主义侵华行动加剧,发动“九一八”事变,在国家民族生死存亡之际,《美术生活》与《艺风》都发挥了艺术改造社会的功能,激发国民的爱国热忱,凸显救亡图存的办刊思想,都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但在坚持学术性和理论深度方面,《美术生活》杂志则不及《艺风》月刊,因此,《艺风》月刊更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艺风》月刊与民国时期其他美术刊物相比,不仅在时间跨度和发行期数上领先,而且在艺术问题的探讨、理论性建设方面的贡献也是其他刊物所不及的。可以说,《艺风》月刊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美术刊物中,理论最新颖全面、专业性最强、思想最活跃的刊物,学术价值是巨大的。

第五,书中明确提出,《艺风》月刊是构建民间美术与民俗学研究发展的理论平台。《艺风》月刊以传播中国民间美术为己任,重视人民大众在生产生活的实践中获得的艺术灵感,完成美术作品。这些作品来自民间,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也是中国绘画的源泉。钟敬文、赵循伯等发表文章,阐明什么是民间美术,民间美术的产生及其价值;倡导艺术家要重视民间美术及其作品,探索民间美术的题材和内在特征,总结民间美术的发展及其成果,向民间美术学习,向民间艺人学习,反映人民大众的喜怒哀乐,创作出更多更好更受人民大众欢迎的艺术作品。在调查、整理、研究民间美术的基础上,《艺风》月刊的学者开始了民俗学研究的历程,《艺风》也成为中国民俗学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平台。中国民俗学的著名学者钟敬文先生就是以《艺风》月刊为阵地,开始了中国民俗学的探索之路。早在1918年,刘半农、沈尹默等学者在北京大学建立歌谣征集处,发表《北京大学征集全国近世歌谣简章》,是为中国民俗学的滥觞。在歌谣运动风起云涌的形势下,钟敬文开始关注全国各地的歌谣、传说、故事及风俗习惯,进行搜集、记录、整理,发表了多篇随感。1926年出版了第一部《民间故事》。之后陆续出版了《客音情歌集》、《马来情歌》等,引起当时著名学者胡适的注意。1930年夏,在杭州发起成立了中国民俗学会,提倡收集、研究民俗,同时从民族学、文化史和社会学等多角度进行考察、搜集、研究民俗及民间艺术,从而再次掀起了继北京大学、中山大学之后民俗学运动的第三次高潮,也使杭州成为中国民俗学研究的重镇。《艺风》创刊以后,钟敬文以此为重要阵地,对民间文学、民俗学理论进行深入探讨研究,先后在《艺风》月刊上编辑了三期民俗学专号——《民间专号》(1933.11.15)、《人类学考古学民族学民俗学专号》(1934.12.1)、《民间文艺专号》(1936.1.1)。还在刊物上开辟了《民俗园地》,发表一批民俗学的文章,使《艺风》月刊成为当时民间艺术、民俗学理论探讨交流的重要宣传阵地。时至今日,这些研究成果依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学术价值和启迪意义。

第六,《时风与艺风》一书在研究方法、篇章结构和写作语言方面也不乏可圈可点之处,还有一些精彩的句子和段落,令人感悟。关于研究方法,作者在《引言》中提到主要采用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考据与阐释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对于研究社会科学杂志的作品与文章是十分重要的。定量分析是从数量的多少研究作品和文章的选题、内容、方向,进一步揭示研究成果的积累以及发展趋势。而定性分析则是从思想的高度、理论的深度和广度,展示作品和文章的水平,评价刊物的质量。两者结合,使得研究结果更具有合理性、科学性。至于考据与阐释相结合的方法,对80多年前的刊物进行综合研究是必不可少的。比如《艺风》月刊的停刊时间的问题。孙福熙在1957年《美术》(5月号)上发表的《深切体会了新时代的幸福》一文中谈到:“《艺风》于1933年1月创刊;从1937年起,铁路广告费停止了,但还用历年积余,多维持了三期,1937年3月停刊,离抗日战争还有三个月。”可是,在许志浩《中国美术期刊过眼录(1911~1949)》和《中国美术社团漫录》,亦或其他学术论文中,均认定《艺风》月刊于1936年12月停刊。国家图书馆对《艺风》月刊的出版时间也认定为1933年~1936年。这就需要对当事人的回忆、记录进行考证,还要寻找完整的《艺风》月刊。查遍全国各大图书馆,目前尚未见到1937年的刊物。对于一些作者和作品的相关细节,也需要考证和研究之后,方能进行阐释。此外,作者还熟练地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于《艺风》作者群统计、分类,并以列表的方式,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的结论更加令人信服。这种方法在20世纪50年代被用于历史研究,称之为计量史学方法,多用于经济史、人口史、家庭史、妇女史等方面。在为《艺风》月刊进行历史定位时,还运用了比较研究的方法。将《艺风》与早于其创办的《美术》杂志(1918.10~1922.5)作纵向比较,再将 《艺风》与其同时期创办的 《美术生活》杂志(1934.4~1937.8)作横向比较,进一步凸显出《艺风》的特点、风格,从而给予恰当科学的定位。

《时风与艺风》一书的结构、章节安排合理,资料翔实,语言简练、清新、流畅,反映出作者经过几年的努力探索和研究,信心更加充足,心态更加平和。作者在每个章节的开头或结尾,都会有一些经典的总结,这是经过反复推敲、研究的结果。在《引言》一开始,作者写道:“历史是无情的,某些曾经煊赫一时、影响瞩目的出版物,经过岁月的冲洗,早已淡出人们的视野。历史又是有情的,一些曾经受到忽略、受到淹没的书刊,拂去时间的尘土,又重现它的价值。”深情而富有哲理的开头语,把人们引入《艺风》创刊的时代。

《时风与艺风》附录的《艺风》月刊目录(1933.1~1937.3)和艺风社三届美展作品、作者目录颇有价值。它为只见过零散刊物或难以见到刊物的读者和学人,提供了解和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不仅仅对美术界,对于民俗学界、考古学界的研究者也是难得的参考。我曾在博物馆工作多年,对于古代文物、佛教造像、石窟壁画等很感兴趣。1934年12月1日出刊的《人类学考古学民族学民俗学专号》,既有国外的考古发现,也有国内的文物遗迹。其中秋子的《朝鲜民间传说》、《高丽俗谜》是较早涉及半岛文化的文章,与我研究的高句丽历史与考古有一定的联系。在翻阅两个目录时,无论是月刊目录,还是三次美展目录,都没有发现当时很有影响的著名画家刘海粟的作品。众所周知,徐悲鸿和刘海粟两位美术大师之间有过分歧和恩怨。前一段曾经读过 《徐悲鸿一生》、《蒋碧薇回忆录》、《沧海》、《海粟大传》、《世纪恩怨》③等书,对于徐悲鸿与刘海粟之间的恩恩怨怨有所了解。两位都是为中国美术教育做出杰出贡献的大家,代表性的作品及在各自绘画领域内的影响都是巨大的,这也是有目共睹的。他们的分歧既有人生旨趣、处世态度、从艺道路、绘画流派、风格等方面的因素,也有外界有意无意拨弄、夸大的成分。然而,从《艺风》月刊发表的作品,艺风社三次美展的作品目录看,缺少刘海粟的作品,不能不是一大缺憾。《艺风》月刊创刊于1933年1月,艺风社第一届美展在1933年6月,正是在徐刘交恶之后不久。1932年11月3日《申报》刊登了《徐悲鸿启事》,徐刘恩怨就此肇始。11月5日《申报》刊登了《刘海粟启事》,徐刘之争势同水火。11月9日《申报》再次刊登《徐悲鸿启事》,徐刘恩怨进一步升级。刘海粟准备反击时,竟然忍住了。也许如其回忆,收到了蔡元培和梁宗岱的信,到此为止,这无论如何,也是难能可贵的。算起来,距离《艺风》创刊不足两个月,距离艺风社第一届美展也只有半年多,徐悲鸿积极参与的刊物和活动,刘海粟是不会参加的——当时双方的火气还都没有消。想不到《艺风》月刊的目录和三届美展的目录,成了徐悲鸿与刘海粟之间恩怨的又一佐证,这也是阅读石晶博士《时风与艺风》意想不到的另一重要收获。

注释:

①关于《艺风》月刊内容的介绍及有关评价均摘引自石晶博士的《时风与艺风》一书。以下不另注明。

②《艺林》1928年1月《艺林旬刊》创刊,1929年1月《艺林旬刊》改版为《艺林月刊》,1942年10月《艺林月刊》停刊。杂志主办者为中国画学研究会,研究会创建于1920年5月。是20世纪前半叶最大的中国画社团。《美术》杂志创刊于1918年10月,至1922年5月停刊,是上海美专编辑发行的第一本校刊。《良友》画报1926年创刊于上海,目前公司总部设立于香港,分别在上海、北京及深圳设立办事处。

③ 廖静文:《徐悲鸿一生》,山东画报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3月版。蒋碧薇:《蒋碧薇回忆录》,学林出版社,2002年6月版。简繁:《沧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8月版。石楠:《海粟大传》,上海远东出版社,2007年1月版。荣宏君:《世纪恩怨》,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同心出版社,2009年6月版。

Artistic Wind Blowing,Spring Flowers Blooming-Reading Dr.Shi Jing's Shi Feng and Yi Feng

GENG Tie-hua
(Research Center of Gaogouli and Northeast Nation,Tonghua Normal University,Tonghua,Jilin 134002,China)

The article evaluates a book Shi Feng and Yi Feng from six aspects.First,filling the academic blankness on studying the Yi Feng monthly magazine;Second,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authors and their works of Yi Feng monthly magazine by a unique perspective;Third,reflecting era atmosphere and artistic theme;Fourth,accurate historical positioning the Yi Feng monthly;Fifth,the Yi Feng monthly constructed a theoretical platform f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folk art and folklore;Sixth,research methods were scientific,chapters structure were rigorous,the materials were informative,languages were concise and fluent.The book discussed the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of Yifeng mass organization and the Yi Feng monthly in the Chinese art development process in the 1930s,triggering the reflections on Chinese art modernization process.

Shi Feng and Yi Feng;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 fine arts;contribution

I206.7

A

1008—7974(2014)04—0139—06

2014-06-08

耿铁华(1945-)吉林集安人,教授。

(责任编辑:章永林)

猜你喜欢
民俗学月刊美术
画与理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民俗学学科点简介
画与理
创意美术
画与理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总括*
《六十种曲》中元宵习俗的民俗学、戏曲学意义
试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民俗学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