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职教集团发展探赜

2014-02-12 15:51张颖庞鸿藻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职教成员校企

张颖,庞鸿藻

1.2.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天津 300350

职教集团是指由若干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职业学校及相关企事业单位以契约或资产为联结纽带而组成的职业教育办学联合体。职教集团是实现职业教育资源整合、融通、共享的有效组织形式和制度化平台;可以扩大职业教育校际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拓展校企合作方式,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促进中高职衔接与沟通;有利于改进政府对职业教育的管理模式。

一、我国职教集团的发展历程

我国职教集团最早出现是在上世纪90年代,国务院出台《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为早期职教集团的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上海、北京等城市在全国率先建成区域性职教集团。如,北京市西城区职教集团和苏州市旅游职教集团等。2004年教育部组织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集团研讨会,2005年国务院颁布了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召开了“职业教育为地方经济服务集团化运作模式”研讨会。同年,天津市与教育部签订了共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协议,成为全国唯一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教育部2006年职业教育工作要点》中要探索发展职业教育的新机制,进一步推动各地、各行业在整合和重组职业学校资源的基础上,组建区域性或专业性职教集团,开展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办学。至此,职教集团进入快速发展期,呈现多种组建模式发展的局面。有中高职联合的结构性集团;有以区域性为发展核心的区域性集团;有依靠学校原有特色和行业背景专业性集团;还有在组建原则上比较宽松的混合松散式集团。其中,相当一部分属于混合松散式集团,即由某一部门或职业院校牵头,以契约为纽带,由职业院校、行业组织、企业等多元化实体联盟。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支持一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学校建设,促进优质资源开放共享”;同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提出,组建特色鲜明的职业教育集团,促进优势互补、以城带乡的合作发展,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的对接。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鼓励多元主体组建职业教育集团,鼓励中央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牵头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开展多元投资主体依法共建职业教育集团的改革试点。这一系列政策再一次把职业人的目光聚焦在职教集团。

二、我国职教集团的发展现状

截止日前在全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统计与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统计数字全国职教集团107个。随着国家加快服务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导向,并伴随着职业教育发展的专业走向,职教集团发展也从沿海发达城市慢慢延伸至中西部城市。

尽管我国职教集团在规模上可谓高速发展,但内涵发展上不成熟,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

1.职教集团成员的法律关系不紧密

目前我国这种大部分的混合松散式职教集团多由职业院校为牵头人,联合企业组织、企业等结成联盟。联盟成员之间没有法律意义的隶属关系、保持原有产权性质、人事与组织关系不变,即虽然具有统一的职教联盟名称却没有紧密的法律身份,成员与集团的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层面难以界定。自然成员之间也有各自的利益要求,也不能过多干预其他成员的运行管理。各成员之间以情感、信任、契约为联系纽带,一旦遇到市场环境变化或是利益冲突,易产生较大的“离心力”,导致集团运行随意性大,运作效率偏低。

2.职教集团成员关注点不统一

虽然成立了形式上的集团,但成员相互之间权责法律制度缺位。究其原因主要是成员之间的关注点不同。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当然贯穿教学意识,把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改革、实践教学改革等教育关注点放在首位。与此同时,大部分企业作为经济体关注利润也无可厚非。虽然企业也认同人才质量对企业生命的重要性,但从实际运营上看绝大部分企业关注能从学校获得多少人力资源。反而能为学校服务什么,未来共同培养人才的意愿与投入感不强烈。

3.职教集团内校企缺乏深度合作

在2013年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有78%的企业表示与院校合作的目的是找到满意员工;63%的高职院校表示与企业合作的目的是解决学生就业问题。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校企结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同时也暴露了大部分加入职教集团的院校和企业的初衷还是停留在学生就业和人才招聘,而对教学过程,企业漠不关心。但学校方面则渴望借助职教集团的平台与企业真正紧密合作。例如,校企合作开发教材、课件、课程网站等相关课程资源。以便教学内容能够真正与行业接轨,企业中更多的行家里手和经验丰富的管理者们能从一线繁忙的工作中抽身来到课堂亲授技艺。同时校方也正在积极改革考评体系,逐步把行业为标准、企业标准融入考核之中。上述这些都需要校企能够进一步深度合作。

4.保障机制缺位

正是由于大部分职教集团自发结盟,以契约为纽带,成员之间的权利义务几乎是自觉履行。少数集团内部有运行管理制度,但也大都流于纸面了。所以学校往往热情投入,企业往往在利益共赢点上积极配合。但当企业或某一成员消极应对,其他成员也只是冷眼旁观。或是在资金、人力等方面的资源调配冲突时,没有有效解决途径。究其原因正是职教集团缺乏长效的保障机制。如何完善职教集团管理体制、劳动准入制度、技能证书与资格证书制度、高技能人才培养与投入机制已经上升成为社会焦点。同时,结构性失业预警制度、社会相关利益群体的沟通机制也亟待出台。

三、我国职教集团的发展探索

1.政策推动是职教集团发展的重要前提

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来看,政府在推动和促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持续稳定发展中作用明显。政府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管理和运行中主要起到统筹协调、宏观调控的作用。例如,用拨款、投资、税收政策,特惠政策,保障政策,购买教育与培训、激励政策及行政指令等,来支持集团的启动和运行,协调集团各方的利益,搭建合作平台,保障集团的正常运作。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已经列明上述相关政策,为职教集团的良好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职教集团已经着手设计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的职业教育顶层设计的政策以及具体落实推进、监督和问责举措。

2.法律护航是职教集团发展的必要保障

政府应建立相对完善的法律制度以规范职教集团的运行,明确职教集团各成员之间的法律关系。在某些特定前提下,职教集团可以具有独立法人地位,在注册登记、经营管理等方面有法可依、有律可循;赋予其相应的权利,自主优化整合内部的资源,组织集团发展战略规划,使集团内成员为相互依赖、共生共存、利益一致的关系。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明确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责任和义务,并制定强制性和激励性条款保证其认真履行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只有赋予职教集团独立法人地位,走出法律困境,才能真正摆脱集而不团的局面,才能更集中更优化的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更好地为职业教育服务。

3.机制保障是职教集团发展的核心动力

有了法律护航,更重要是让职教集团长效有动力的持续发展,所以有效地保障机制必不可少。目前国内职教联盟保障机制主要有以下方式。

①理事会管理体系。理事会最主要的作用体现在统筹各联盟成员的各种资源,可以定期召开理事会,建立职教联盟理事单位合作网络平台等,进而更有效地进行资源调控并发挥管理优势,加强有效沟通寻找成员之间利益叠加点,以实现职业教育的集约化。在集团内建立评价和激励机制,有计划地对校企合作进行全面的评估,保护和激发双方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指导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

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根据产业调整和升级带来的人才需求变化,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调整专业方向并整合优化专业资源,使人才培养目标与市场无缝对接;召集各成员对专业岗位群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分析归纳,进而共同开发课程,开发教材、制定教学计划、改革教学方法并提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③创业就业委员会。校企双方充分发挥内在优势,搭建创业就业合作平台,拓展创业就业渠道,创新激励保障机制,全面推进创业就业素质教育。

④共享人才资源库。在职教集团内,广泛积累不同类型的人才,实现职教集团人才资源的共享。让行业专家、企业能手顺利进入课堂;让课堂可以走出校园、走进职场。

⑤工作委员会。根据联盟的发展要求,承担事务性工作,着重对联盟进行社会推广,为联盟开发培训项目和承担横向研究课题提供保障等。

4.校企合作创新是职教集团发展的根源能量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业、企业的参与程度,行业、企业与教育机构之间合作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影响到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质量。要打破以往解决学生就业的传统合作,从办学之初的专业申报到专业建设提升,从接收学生实习、教师实践到“订单订制学生”,从提供职业环境、技术数据到合作技术研发,真正使学校和企业在多角度、多空间实现利益的共赢点,从而提升行业、企业在职教集团的积极性。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结合是职教集团发展的增长点

当前,我国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和技能型人才紧缺的矛盾越发突出。每到年初、年末,很多劳动密集型行业或企业都会出现“用工荒”现象。即使拥有一定数量的一线员工,但技术员工只占全部员工的1/3左右,其中技师和高级技师的比例仅占4%。而在发达国家,中高级技师的比例高达75%。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企业员工培训市场十分广阔。可见,非学历教育是职业教育的又一增长点。因此,非学历教育作为学历教育的有力补充。职教集团就为非学历教育提供了合作的平台。学校可以对企业的在职员工提供各种专项技能的短期培训,企业则可以通过为学校提供实训基地,配套实践教学资源来加强校企的联合。

6.国际合作是职教集团发展的未来趋势

在注重国内职业教育的同时,不少职教集团都已经积极开拓新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渠道,吸收和借鉴国外在管理模式、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的先进经验,积极引进国际通行课程,开发或引进国际通行文凭和职业资格认证。由此不仅可以促进学校专业办学能力跟上国际步伐,非学历教育的品牌效应也能得到拓展,从而综合实力得到增强。

[1]唐小艳,刘春光,罗汝珍,孟子博.职教集团发展之成效、困境与对策——以环境保护职教集团为例[J].现代教育管理,2011,(7):103-105.

[2]尹华丁.院校主导型职教集团组建与良性运行的思考与实践——以湖南建筑职教集团为例[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164-166.

[3]高进军.职教集团校企深度合作现状调查[J].教育与职业,2012,(1):32-33.

[4]章建新.行业主导性职教集团组建模式研究——基于公司集团与职教集团组建模式的比较 [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7):28-31.

猜你喜欢
职教成员校企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关于构建铁路职教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校企合作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探索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