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紫砂壶的分类及特性 葛 涵

2014-02-12 14:27江苏宜兴宜兴214221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4年5期
关键词:宜兴陶艺紫砂壶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纵观宜兴紫砂数百年的发展史,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文环境,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不断地被熔炼、升华的壶艺文化独树一帜并流传至今。

以紫砂壶为主要形式载体的紫砂陶,无疑是伴随着茶文化而出现的,也是茶文化走向极致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是我国具有优异民族传统的实用工艺美术陶瓷,有着长久的历史和很高的艺术成绩,在国内外享有良好的声望。人们经常谈论到紫砂传统,到底何为紫砂传统?所谓传统,我想一定程度上是指紫砂的本体语言及其扩展。

因本人长期从事紫砂壶创作,故对国内外陶艺一直较为关心,发现国内外、各产区各有特点,各有各的的传承,材质不同的,差异就大些;材质相近的、相同的,差异就小些。国外陶艺,除了一部分日用器皿形制及其延伸,题材有某种传承借鉴外(在烧成、原料处理、制作手法等方面保留、发展了一些现代陶艺所需要素),比重较大的是偏重于观念形态思维的陶艺作品,它们同现代艺术、前卫艺术有更多的联系及相近类似之处,渲泄的是当代社会状态中的某些思潮与个人情绪,是一种张扬个性的过程或结果,或是在探讨陶瓷材质某种潜在的可能性和不同状态。它们没有固定的程式,不受制约。由于现代媒体交流的便捷,在创作上的交互影响比较明显,虽具体的形制有异,但大的观念、思路、审美是相近的,它们构建的是一种新的语言,也就是现在人们普遍认知的“现代陶艺”。

随着对紫砂学习研究的深入,对传统的理解和积累,有些东西是不能割裂的,譬如传统,这是紫砂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延续、发展的需要。你可以做各种尝试,但紫砂现代陶艺创作不一定要成为无本之源,仅仅停留在表面形式上。关键不在于题材是否实用,手法是否传统,而在于创作审美是否有现代性、创造性和个性。人们完全可用传统题材、手法来表达现代理念和情感。

紫砂艺术门类的形成,是一个顺序渐进和逐步完善并不断发展的过程,符合自身规律和发挥了自身优势。它的造型是从日用陶器的壶、罐等渐变分离独立出来的,从早期有紫砂器雏形痕迹的残片、局部如嘴、钮、盖等可明显感觉到,随着社会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变化,尤其是茶的制泡饮用方式变化而导致了壶——紫砂主要门类产品的发展。与之相适应,紫砂原料也逐步从其它日用陶瓷中分离出来。在长期实践中人们逐渐锁定和选取适宜于它的原料,进行必要的处理和配制。造型、制作、实用多方面的考量总结使之脱开于原来生活中的日常用品坛坛罐罐的形象。不施釉及使用性,迫使其表面进行特别处理,因而泥性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同时原料的选取也定格于一定的范围,形成某种惯例。泥性、功能、制作诸般要求综合体现的过程也就是本体语言的形成过程,不要忽视了这个过程,它的影响和作用是巨大的,它在国内外、圈内外的地位形象也是由此确立的。

从供春、时大彬至陈鸣远,紫砂的基本语言已经成型。传统分类为花货、光货、方货、筋瓤货等,实际上也可分为自然形态和几何形态两大类(其中包括一些抽象的自然形态如供春壶等)。数百年来在此基础上发展、改变、扩容、锤炼,到裴石民、王寅春、朱可心、顾景舟、蒋蓉等人,紫砂已定格于一定的语言方式,传统已积累得非常丰厚。几何形态的作品自不必说,即便仿真作品,虽然它是以写实为主旨,但还是要用紫砂自己特有的方式进行转换处理,包括雕塑及其它类型一些产品,一枝一叶犹如戏剧的一招一式,形成程式化,以保持自己的“味”。如玉器感、局部连接的触摸和谐、敦厚朴实、中庸的东方文化底蕴等,从而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本体语言。感觉明显独特,区别于其它陶瓷。

总 结

正由于先辈们对传统的重视和继承,紫砂才能如此丰厚并发展到今天这种盛况,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而且它将在紫砂今后的发展中同样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并关系到紫砂独立形象和自身价值的问题。同时又不能将紫砂传统仅仅局限于一些具体的制作方式和手法,封闭自己。要吸收新思想、新理念,丰富创作内涵和审美,要放到社会文化的大环境中去思考,敢于突破旧框框和传统的局限,探求个人风格,发展它,为它扩容,我们壶艺家创作的紫砂壶才会更符合当今社会的审美观,不被社会淘汰,紫砂之花才会永驻不败。

[1]《紫砂泥材质特点》

[2]《阳羡砂器精品图谱》台北淑馨出版社

[3]《宜兴茶壶的造型与纹饰》 美国谢瑞华 刊于台湾《中国茶壶大观》

猜你喜欢
宜兴陶艺紫砂壶
宜兴釉陶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此时无声胜有声——论紫砂壶“谦德提梁”的创作
大巧若拙,大拙至美——浅谈紫砂壶“供春”的传承与创新
论紫砂壶“洞天福地”的创作
紫砂壶的自然意趣——紫砂壶“怡情”创作漫谈
“疯狂”的陶艺
圆桌
当代陶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