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旅游开发的民族文化传承模式研究

2014-02-12 12:52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民族服饰开发者旅游者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8)

一、文化旅游开发

(一)文化旅游开发

文化旅游开发根据文化旅游的基本属性,文化旅游开发是指开发主体将潜在文化资源开发成现实文化资源,将文化资源开发和组合成文化旅游产品,最终形成文化旅游产业的动态过程。具体是由政府、企业等社会组织主体,通过对文化相关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文化旅游产品,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经营和管理活动。

(二)文化旅游开发对民族文化的影响

1.对旅游者的影响

在民族旅游活动中,旅游者根据个人阅历、教育背景、兴趣爱好等自身差异,自主选择感兴趣的民族文化产品,通过参观静态、实物民族旅游产品,参与体验动态性、互动性的民族文化活动,让自己有身临其境和身心沉醉的感受。对民族文化的完整体验,有助于旅游者全面认识民族文化内涵;选择自身感兴趣的民族文化内容进行旅游体验,有利于旅游者加深对民族文化内涵的认知和感受。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有目的进行民族文化的认知和学习,都能促进民族文化持续传承。文化旅游开发中科学合理地利用、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内涵,根据旅游者的心理需求,设计生产相应的文化旅游体验产品,不仅在满足旅游者需求的同时,而且有实现民族文化传承的效果。

2.对旅游地的影响

(1)有利于促进旅游目的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文化旅游的开发,首先可以拉动旅游目的地经济的发展、增加经济收入和促进招商引资力度;其次可以改变当地单纯以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形成以旅游业为首的第三产业和与之相关的第二、第一产业共同发展的新产业格局。文化旅游开发有利于目的地加强与外界的横向联系,通过经济的发展最终改善当地人们的生活环境。

(2)有利于促进旅游目的地社会文化的发展

民族文化是旅游目的地最重要的旅游资源,为了更好地进行文化开发,必然要求重视对民族文化的挖掘、收集和整理,采取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文化旅游的开发有助于强化目的地居民的自我文化认同感,为了更好地进行文化旅游开发,他们自觉地保护、修葺和恢复原有的民族文化资源。通过对民族文化采取保护、开发、利用一体化一系列科学举措,不仅使当地旅游业更具特色、更具魅力,而且也为民族文化的传承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

二、文化旅游开发中民族文化传承的模式

民族文化传承模式是旅游开发者根据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多种形式的民族文化旅游活动,社区居民作为旅游接待服务者或社区自然人参与到民族文化旅游活动中。旅游者在民族文化旅游活动中,通过参与、体验、学习等方式感知民族文化内涵;民族文化旅游活动的开展一方面可以促进社区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与旅游者的外部认可一同增加社区居民的民族自豪感,并由此促进社区居民自觉、主动学习与掌握民族文化内涵。

1.物质民族文化的传承机理

(1)民族饮食文化

民族饮食文化在直接利用型开发模式中的传承主要是通过向旅游者展示原生态的饮食过程,以其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给旅游者全新的内心感受;在整合提升型、集合开发型开发模式中,通过浓缩当地各个民族饮食文化,由旅游接待服务者统一向旅游者展示。旅游开发者要求旅游接待服务者学习、掌握饮食文化的内涵和烹饪技巧;在历史复原型开发模式中,为了扩大旅游客源市场,必须对当地民族饮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研究,才能制作曾经消失的菜肴。在不同开发模式中对民族饮食文化的研究、探索、制作等过程,不仅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促使旅游者学习当地饮食文化,为旅游开发者和社区居民带来经济效益,而且促进民族饮食文化的发展和交流,实现民族饮食文化的传承。

(2)民族建筑文化

建筑为旅游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场所,民族建筑不仅是民族文化旅游开展的基本服务设施,而且是民族文化旅游的重要旅游资源。在直接利用型、原地开发型开发模式中民族建筑就是直接利用当地的建筑群,旅游开发者必须以“保护第一”的原则对其进行规划开发;在整合提升型和集合开发型开发模式中,旅游开发者必须对当地原生民族建筑文化进行详细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民族建筑物进行统一修建,运用创新思维把各个民族特有的民族建筑组合在一个景区;在历史复原型开发模式中旅游开发者通过查找历史资料、文献等方法,通过对历史古建筑进行维护、重建,创造新的旅游资源。生态博物馆的开发模式中,民族建筑要求原汁原味地保护原有民居;在其他旅游目的地中,除了修建生态博物馆和生态旅游点,还可以修建具有本民族建筑文化风格,更适合现代生活要求的民族建筑。在保持不同民族建筑特点的同时,既传承了民族文化又改善居住环境。

(3)民族服饰文化

日常生活中民族服饰较少或者无法在当地居民身上出现,如何传承民族服饰文化,是民族文化发展中值得思考的问题。在直接利用型和原地开发型开发模式中,大部分旅游目的地居民并不经常身穿民族服饰,除非是直接参与文化旅游相关活动时和举行民族节庆时,通过安排社区居民或旅游接待者穿着民族服饰等方式向旅游者展示;在整合提升型和集合开发型模式中,出于营造“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氛围的需要,旅游开发者要求旅游接待服务者必须身穿民族服饰,在这一过程中就要求旅游开发者了解民族服饰文化的内容,设计符合民族特色的民族服饰,旅游接待服务者掌握民族服饰文化的内涵,更好地向旅游者进行展示和介绍;在历史复原型开发模式中旅游开发者通过研究历史文献和资料,尽可能设计生产随着社会发展消失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款式、图案、花纹等,让旅游者全面了解当地民族服饰文化的内容,促进了民族服饰文化的传承。

2.非物质文化的传承机理

(1)民族歌舞文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知识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者对文化内涵的追求越来越高,独具特色的民族歌舞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精华之一,为旅游者呈现制作精美、体现民族文化内涵的民族歌舞表演,才能满足旅游者的内心需求。在直接利用型和原地开发型开发模式中,旅游开发者通过安排组织社区居民或旅游接待者为旅游者表演民族歌舞,满足旅游者的视觉需求;在整个提升型和集合开发型开发模式中,需要根据各个民族的歌曲特色进行设计编排,开发出体现各个民族歌舞特色的旅游节目,让旅游者获得全面的心灵感受,旅游接待者学习掌握民族歌舞技巧和动作要领,都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当地民族文化内涵;在历史复原型开发模式中,旅游者通过创新编排历史上的民族歌舞,创作消失的民族歌舞,只有不断完善民族歌舞文化,才能让旅游者更全面地认知民族歌舞的文化底蕴。

(2)民族民间工艺文化

民族民间工艺、技艺等是一项科学技术,是民族群众制作生产生活用品的方法和手段,是民族文化中富有生活气息的文化事项。民族民间工艺、技艺文化是具体通过制作手工艺品等进行表现,具有参与性强,传承时效久的特点。不同文化开发模式中旅游开发者通过组织民族技艺者进行展示,挖掘、恢复消失的民族民间技艺;社区居民自发学习民族民间技艺;旅游接待服务者主动、被动地学和旅游者主动地学习传承民族民间技艺。

(3)民族节庆文化

民族节庆是各项民族文化最集中的表现之一,是全面展示民族文化的最佳载体。许多平时难见的民族文化现象,通常会出现在民族节庆上,而且民族节庆涉及的文化类型多样,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民族节庆活动作为文化旅游的重要部分,对旅游目的地的经济、文化等产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民族节庆文化具有时间性,特别在直接利用型和原地开发型开发模式中得不到持续的举行,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不高,传承民族文化的力度自然不强;在整合提升型和集合开发型开发模式中,旅游开发者规划设计让各个民族节庆活动持续地举行,突破时间的限制,让旅游者随时都能参与民族节庆活动;在历史复原型开发模式中,旅游开发者通过挖掘全新的具有民族特色的节日,生产设计全新的民族节庆活动,吸引更多的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提高旅游者对民族文化的认知,旅游接待者通过学习、掌握旅游开发者设计的旅游活动,能增强他们对当地民族文化的了解,通过挖掘新的民族节庆文化,有助于丰富民族节庆文化内涵。

民族文化作为旅游资源具有独特性、丰富性和区域性等特点,随着文化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许多地区的民族文化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文化旅游开发的不同模式中,民族文化选择适合自身特色的开发模式进行传承,旅游者、旅游开发者、社区居民和旅游服务接待者在文化旅游开发所营造的文化环境以及与相应文化产品的接触当中,在不同程度上对民族文化形成了主动传承、被动传承或自觉传承,由此形成有利于民族文化传承的模式。文化旅游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在于文化旅游开发改善文化生态环境,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最终旅游和民族文化都能得到可持续发展。

[1]杨寿川.云南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来仪等.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开发走向市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3]吴忠军,陆军.民族旅游节庆策划研究——以桂林龙胜各族自治县为例[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9):117-121.

[4]徐菊凤.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理论与实践的若干问题[J].旅游学刊,2005,20(4):67-72.

[5]唐晓云,吴忠军.论西部民族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一个文化经济学的视角[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55-59,68.

猜你喜欢
民族服饰开发者旅游者
喀拉峻风景区旅游者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研究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
传统茶元素与民族服饰设计的融合探讨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
旅行社未经旅游者同意安排购物属违约
“85后”高学历男性成为APP开发新生主力军
16%游戏开发者看好VR
浅论生态旅游者的分类与识别方法
等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