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壁鸠鲁的快乐思想新论

2014-02-12 04:53黄忠晶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论者终极感官

黄忠晶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东阳 322100)

伊壁鸠鲁的快乐思想新论

黄忠晶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东阳 322100)

有关人生快乐的思考是伊壁鸠鲁学说的重要内容。在伊壁鸠鲁那里,作为幸福生活的终极目的,并不是快乐,而是身体无痛苦和灵魂无烦恼。他既不提倡享乐,也不提倡禁欲;他认为,快乐和理智是不可分开的;没有理智就没有快乐;不少论者对此有种种误解。还有论者认为,伊壁鸠鲁关于快乐的思想是消极的,他抹杀了对于快乐的创造,把集体和社会的快乐置于一边,对大众是一种愚弄和麻醉。这些指责毫无根据,是完全错误的。

伊壁鸠鲁;快乐;痛苦;烦恼

有关人生快乐的思考是伊壁鸠鲁学说的重要内容,论者多把它称为“快乐主义”,也就是说,在他们看来,伊壁鸠鲁是把快乐放在人生的首位,快乐高于一切。细观伊壁鸠鲁的有关论述,笔者认为这种看法是不确切的。

伊壁鸠鲁说:“要认识到:在各种欲望中,有的是自然的,有的是空虚的。在自然的欲望中,有的是必要的,有的仅仅是自然的。在必要的欲望中,有的有助于幸福,有的有助于身体的摆脱痛苦,有的有助于维系生活本身:在所有这些中,正确无误的思考会把一切选择和规避都引向身体的健康和灵魂的无烦恼,既然这是幸福生活的终极目的。我们做的其他一切事情,都是为了这个目的:免除身体的痛苦和灵魂的烦恼。”[1]

他还说:“当我们获得这一切后,灵魂的所有风暴就平息了,人们就不再被匮乏所驱动而四处寻找其他什么‘好事’来满足灵魂和身体,所以,只有当我们在缺少快乐就感到痛苦时,快乐才对我们有益处。当我们不再痛苦时,我们也就不再需要快乐了。”[2]

由此可见,在伊壁鸠鲁那里,作为幸福生活的终极目的,并不是快乐,而是身体无痛苦和灵魂无烦恼。如果一定要给他的思想加上“主义”二字,那也只能说是“身体无痛苦主义和灵魂无烦恼主义”,而不是快乐主义。

伊壁鸠鲁再接下来的一段话理解起来较为费解,要更加仔细地琢磨:“正是因为此,我们说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开端和目的,因为我们认为快乐是首要的好,以及天生的好。我们的一切追求和规避都开始于快乐,又回到快乐,因为我们凭借感受判断所有的好。”[3]

有论者据此,认为伊壁鸠鲁还是把快乐放在第一位,作为幸福生活的目的。表面上看似乎是这样,而与他前面说的话相矛盾;但仔细分析可以看出,这个矛盾是不存在的:这里伊壁鸠鲁所说的快乐就是欲望的满足,满足欲望是人的天性,所以他说“快乐是首要的好,以及天生的好”;值得注意的是,他说“快乐是幸福生活的目的”,而没有用“终极目的”这个词,也就是说,幸福生活离不开人的欲望的满足,但不是所有的欲望满足即快乐都能够导致幸福生活。只有搞清楚了这一层意思,我们才能读懂他接下来的话:“正是因为快乐是首要的好和天生的好,我们不选择所有的快乐,反而放弃许许多多的快乐,如果这些快乐会带来更多的痛苦的话。”[4]显然,从幸福生活的目的看,伊壁鸠鲁仍然是把无痛苦看得比快乐更为根本,尽管无痛苦也是一种快乐状态。

伊壁鸠鲁接下来的话仍然需要我们作细致思考:“我们认为有许多痛苦比快乐要好,尤其是当这些痛苦持续了长时间后带来更大快乐的时候。”[5]这段话似乎也跟他前面的话相矛盾:不是说“无痛苦是幸福生活的终极目的”吗?怎么又为了“更大快乐”宁可不去规避痛苦呢?哪里还有比“无痛苦”更大的快乐呢?这里唯一合理的解释是:这个“更大快乐”是指“灵魂的无烦恼”。幸福生活的终极目的是身体无痛苦和灵魂无烦恼,然而如果需要在这两者中再作出选择,伊壁鸠鲁的意思是,如果能够导致灵魂无烦恼,他宁可让身体的痛苦继续存在。

作了这样一些分析之后,我们再读接下来的话,就很好理解了:“所有的快乐从本性上讲都是人的内在的好,但是并不是都值得选择,就像所有的痛苦都是坏的,但并不都是应当规避的。主要是要互相比较和权衡,看它们是否带来便利,由此决定它们的取舍。有的时候我们把好当作坏,有的时候又把坏当成好。”[6]伊壁鸠鲁这里说的,是通过理性的选择,来决定最能实现幸福生活终极目的的做法。

既然并非所有的快乐都值得选择,而快乐就是欲望的满足,那么在伊壁鸠鲁看来,哪些欲望是应该满足的呢?他说:“在所有的欲望中,有的是自然的和必要的;有的是自然的但不是必要的;有的既不是自然的也不是必要的,而是由于虚幻的意见产生的。”按照第欧根尼·拉尔修的解释,第一种情况,欲望的满足是为了去除痛苦,例如渴的时候想要喝水;第二种情况,欲望的满足不是为了去除痛苦,只不过是种类变化的快乐,例如,同样是“喝”,却变化为奢侈的宴饮;第三种情况,例如想要满足“戴上王冠,被树立雕像”的欲望[7]。

有论者说:伊壁鸠鲁“认为欲望有三种:自然而必要的,例如食欲;自然而不必要的,例如性欲;不自然又不必要的,例如获得政治权力的野心。”[8]持类似观点的论者还有不少。这种分类是不符合伊壁鸠鲁本意的。就食欲即吃喝而言,“渴了喝水”是食欲,“奢侈的宴饮”也是食欲,伊壁鸠鲁认为前者是自然而必要的,后者是自然而不必要的。就性欲而言,不能笼统地说伊壁鸠鲁认为它是自然而不必要的。伊壁鸠鲁确实说过,“性爱对人并没有好处;如果不受其伤害的话,那已经是谢天谢地了。”[9]该论者就是据此认定伊壁鸠鲁把性欲看成是自然而不必要的。伊壁鸠鲁还有一段类似的话,不过更为详细一些,我们来看一看:“伊壁鸠鲁对一个年轻人说:我从你的信中得知你的天性使你过分地沉溺于性爱。这么说吧,只要你不违反法律或社会习俗或干扰邻居或搞垮身体或花光钱财,你可以跟着天性走,做你想要做的事情。但是,你几乎不可能不受到这当中起码一种问题的困扰。性爱从来也没有对谁有过什么好处过;如果它不伤害一个人的话,已经是侥幸了!”[10]最后说的一句话跟上面所引的类似,而这句话有一个前提,就是它前面的一些话,它是从那里得出的。这个前提就是,伊壁鸠鲁是在谈论一个具有“过分沉溺性爱”天性的年轻人。即使这样,他还是建议对方跟着天性走,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也就是说,伊壁鸠鲁的态度是,性爱不仅是自然的,在不过分的情况也是必要的;如果过分了,就可能伤害到自己。这跟食欲的满足是一样的:吃吃喝喝在不过分的情况下不仅自然而且必要;如果过分了,讲究到奢侈浪费的地步,就可能造成损坏肠胃、耗费钱财等伤害自己的后果,那就是虽然自然却没有必要了。因此他说:“没有任何快乐本身是坏的,但是某些享乐的事会带来比快乐大许多倍的烦恼。”[11]

伊壁鸠鲁认为,自然而必要的欲望之满足,以“身体的由于匮乏而产生的痛苦全都被消除”为限度,此后“身体的快乐就再也不会增长了,只能在种类上变换花样。”[12]而这一点是比较容易做到的。因此,他认为奢侈的财富对于人们是毫无意义的,“就像水对于已经倒满水的杯子毫无意义一样。”[13]

有论者说:“伊壁鸠鲁学派认为,能快乐还是尽量追求快乐,因为人生毕竟只有一次,何况追求快乐本身并不是不道德的事情。”[14]从我们前面对伊壁鸠鲁思想的分析看,这样来概括他关于快乐的学说是不准确的。伊壁鸠鲁认为一个人应该追求的终极目的是身体无痛苦和灵魂无烦恼,对快乐的追求应该服从这个目的,并不是无论什么快乐都值得追求的。

还有论者说:“伊壁鸠鲁哲学则明显受到了东方享乐主义的影响,尽管他的本意并非是要人们纵情声乐,但从其哲学理论看来,伊壁鸠鲁关注的确实是个人的快乐,有一种个人主义的倾向。”[15]相反的评论也有,有论者认为:“伊壁鸠鲁在性方面实行禁欲主义。”[16]类似的观点认为,伊壁鸠鲁“主张的是人以自身的理性对内心的情欲予以最大限度的压抑与束缚”[17]。

笔者认为,这两种看法相反的评价都是不正确的。首先,我们从伊壁鸠鲁的有关论述中,看不到任何提倡享乐的观点,相反地,提倡有节制地满足欲望、不去追去享受的观点则比比皆是。他说:“当我们说快乐是目的的时候,我们说的不是那些花费无度或沉溺于感官享乐的人的快乐。那些对我们的看法无知、反对或恶意歪曲的人就是这么认为的。我们讲的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烦恼。快乐并不是无止境的宴饮狂欢,也不是享用美色,也不是大鱼大肉什么的或美味佳肴带来的享乐生活,而是运用清醒的理性研究和发现所有选择和规避的原因,把导致灵魂最大恐惧的观念驱赶出。”[18]伊壁鸠鲁在这里已经把话说得很清楚了。

其次,伊壁鸠鲁也不提倡禁欲主义。他认为因匮乏而导致身体痛苦的状况必须消除,人的基本生理需求必须予以满足。为此,他说:“如果贤人穷了,他也会去挣钱,但是仅仅通过他的智慧。”[19]挣钱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那些自然而必要的欲望。他主张一个人要过简单的生活,同时又说:“简单生活也有一个度。不注意这个度的人所犯的错误和陷入奢靡生活的人所犯的错误一样大。”[20]在他看来,过分节俭和节制导致的恶果是不能满足那些自然而必要的欲望,跟奢侈挥霍的生活方式一样,无法让人过上真正幸福的生活。这里他反对禁欲主义的态度是十分鲜明的。

有论者指出,伊壁鸠鲁认为,“对人来说,更根本的东西,不是理性,而感觉才是判断善恶的标准,没有作为终极目的的外在的至善,人的天性就是要追求快乐,快乐是最高的天生的善。”[21]笔者认为,这是对伊壁鸠鲁思想的极大误解。首先,伊壁鸠鲁认为,快乐和理智(理性)是不可分开的;没有理智就没有快乐:“快乐的生活离不开理智、美好和正义的生活:理智、美好和正义的生活也离不开快乐。如果缺乏了其中的一样,比如缺乏了理智,那么虽然一个人还过着美好的和正义的生活,他已经不可能过上快乐的生活。”[22]其次,真正意义上的快乐,是灵魂的无烦恼,而这只有通过理性的思考才有可能:“无论拥有多么巨大的财产,赢得多么广的名声,或是获得那些无限制的欲望所追求的东西,都无法解决灵魂的紊乱,也无法产生真正意义上的欢乐。”[23]

有论者虽然承认伊壁鸠鲁是用理性来节制快乐,却不认可他的做法:“伊壁鸠鲁试图用一个快乐将感官快乐和理性节制和权衡所带来的快乐调和起来。他一再解释说,感官快乐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好,不过单纯追求它们就会带来种种不便。因此我们唯一的方式就是动用理性来避免这些不便的到来。他应该清楚,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单纯追求第一种快乐而带来痛苦这样的问题,节制所需要针对的只能是那些社会性痛苦。因此,可以说伊壁鸠鲁对这两种快乐的调和从根本上来说并不成功。”[24]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要搞清楚:追求感官快乐不会带来痛苦吗?例如,吃得过饱、过好会损害肠胃,还耗费钱财,这不就造成痛苦吗?正因为感官快乐有一个度的问题,而对于度的把握则要靠人的理性来作选择,所以伊壁鸠鲁“将感官快乐和理性节制和权衡所带来的快乐调和起来”,这里“不成功”是在什么地方?笔者没有看出来。所谓“节制所需要针对的只能是那些社会性痛苦”,该论者的意思是跟追求感官快乐没有关系,笔者认为不对。例如,追求奢侈挥霍的生活,这是感官快乐,但这就需要大量钱财,需要这人去为金钱而拼搏,为此而耗费精力,损害身体健康,造成许多烦恼,甚至破坏与他人的关系,这就变成所谓的“社会性痛苦”。所以说,这两种快乐本来就是紧密而不可分开地联系在一起,何来“调和不成功”之说?

在评价伊壁鸠鲁关于快乐的思想时,有论者认为,一、“他的快乐论是消极的而非积极的,是短暂的而非长久的。”二、“他又把逃避现实的不幸与灾难当作快乐本身,抹杀了快乐的另一方面内容,那就是创造快乐。”三、“他在谈快乐时,主要是针对个人的快乐,把集体的、社会的快乐置于一边,反应了小生产者狭隘的快乐观。”四、“他鼓吹‘自足’、‘安分守己’、‘安贫乐贱’,对平民大众也是一种愚弄和麻醉。”[25]

关于第一点,伊壁鸠鲁的快乐论是消极的而非积极的吗?笔者认为不是。它要求的身体无痛苦,是要人们满足那些自然而必要的欲望,争取自己生存的权利;它要求的灵魂无烦恼,是要人们不怕神灵,不怕死亡,更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至于“是短暂的而非长久的”,笔者不太明白该论者的确切意思:是说伊壁鸠鲁的快乐论本身存在的时间短暂而不长久,还是说它所说的快乐是短暂而不长久的?如果是前者,显然与事实不符,因为我们现在还在讨论它;如果是后者,也与事实不符,因为快乐的短暂或长久都是相对而言,伊壁鸠鲁并未一概而论。

关于第二点,伊壁鸠鲁是“把逃避现实的不幸与灾难当作快乐本身”吗?身体无痛苦是满足那些自然而必要的欲望,同时规避其他不必要、不自然的欲望,这里不存在什么逃避不幸和灾难的问题;灵魂无烦恼是对神灵和死亡采取一种理性态度,如果说死亡是一种不幸的话,那也是直面和正视这一不幸,而不是由于恐惧而逃避它。至于该论者指责伊壁鸠鲁没有“创造快乐”,笔者只能说,这是由于他不赞同伊壁鸠鲁的快乐思想所致;在他看来,身体无痛苦和灵魂无烦恼还算不得是快乐,那么他所理解的“被创造出来的快乐”就是伊壁鸠鲁认为需要节制的不必要、不自然的欲望。

关于第三点,说伊壁鸠鲁只讲个人的快乐而把集体、社会的快乐置于一边,笔者认为这是不通的说法。快乐本来就是每一个人的事情,所谓“集体、社会的快乐”是什么意思?是整个集体或全社会所有的人在同一时间一起乐、一起哈哈大笑吗?这样的情况是不会有的。如果每个人都感到快乐,那么整个集体或社会就会充满快乐的氛围,仅此而已。说伊壁鸠鲁的快乐思想是“反应了小生产者狭隘的快乐观”(顺便说一下,该论者所写“反应”一词用错了,应为“反映”),其理由是伊壁鸠鲁只谈个人快乐,这是一个缺乏分析和根据的结论。

关于第四点,伊壁鸠鲁提倡“自足”,怎么就是“对平民大众的一种愚弄和麻醉”呢?伊壁鸠鲁说:“自足的最重要的意义就是自由。”[26]他所说的自足也并不是“安贫乐贱”,他明确指出:“我们认为独立于身外之物的自足是重大的好,但并不因此就只过拮据的生活。”[27]这种自足也不是所谓的“安分守己”,伊壁鸠鲁指出,一个懂得真正快乐而自足的人“嘲笑被人们视为万物的主宰的东西——所谓命运。”[28]该论者作出这样的判断,显然并没有仔细阅读并思考伊壁鸠鲁论述的有关内容,显得十分草率,有望文生义之嫌。

伊壁鸠鲁的快乐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其中不乏对我们有深刻启迪的地方;当然,要达到这种效果,前提是准确把握其内涵,而不能偏离甚至歪曲了他的思想。●

[1][2][3][4][5][6][7][9][10][11][12][13][18][19][20][22][23][26][27][28]伊壁鸠鲁,卢克莱修.自然与快乐——伊壁鸠鲁的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8]徐国栋.伊壁鸠鲁学派的快乐主义、边沁功利主义与英国法人性假设的形成[J].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3,(2).

[14][16]丁智琼.快乐即幸福”和“有德即幸福”——伊壁鸠鲁学派与斯多亚学派幸福观之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3).

[15]顾锋强,李艳萍.晚期希腊哲学伦理化转向探索[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1).

[17]田方林.重新审视伊壁鸠鲁辩证的伦理思想[J].延边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2).

[21]张广生,田琳琳.文化、文明与自然——伊壁鸠鲁主义的政治哲学[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10).

[24]牟春.快乐的双重含义——伊壁鸠鲁的快乐伦理学[J].晋阳学刊,2008,(8).

[25]唐土红,喻权良.伊壁鸠鲁的快乐论及其伦理反思[J].伦理学研究,2006,(3).

B502.31

A

1009-6566(2014)01-0106-04

2013-10-16

黄忠晶(1949—),男,江苏沛县人,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研究员,教授,研究方向为哲学、社会学、社会思想史。

猜你喜欢
论者终极感官
Facing emotional impact of a warming planet 直面全球变暖造成的情感影响
阅读理解两篇
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
感官训练纸模
感官训练纸膜
终极发明师
终极发明师
终极发明师
康德是相容论者吗?
终极擂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