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兴华
旅行包,不会老
桂兴华
桂兴华,国家一级编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外散文诗学会副主席,中国散文诗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师范大学、上海电影艺术学院、上海电视大学兼职教授,桂兴华诗歌工作室理事长。出版有《美人泉》《红豆咖啡厅》《新年酒吧》《金号角》《靓剑》等专著。曾获得“纪念中国散文诗90年优秀作品集奖”等奖项。
我是凋零的金。正在成为最后谢幕前的一首回场曲。
曾经的招展不再。
枯的枯,烂的烂。
准备倒下。但总有一股倔强在支撑着。
虽然最艳的,永远是那片粉红。
但我这里有一种挣扎中的美。
好在还有这些折磨,才使得这片深秋的湖,不至于那么单色。
我听见了一些赞美。 听见了更多的叹息。
当然也听见了另外一些得意。
但我不是为这些赞美、叹息、得意活着的。
我,为我自己活着。洒下来的光,和穿过去的风:全是背景。
(2012年夏写于山东)
虽然你扬起的手臂,
使这块高地显得更高了。
但我知道:正因为地下有了千万条根系;你才挺起胸膛,抗住了疯狂的大雨!
你不是神。
而是同土地,组成了一个拆不散的阵营。
此刻,我并不仰望你。
只俯首,向着暗红而又贫瘠的土地鞠躬。
全靠这深藏不露的土地,才使你日夜高大!
(写于2014,4,15东川,第15届国际诗人笔会闭幕式)
周庄美食的代表“万三蹄”,起源于明代江南首富沈万三家。“万三蹄”和“往上提”是谐音,寓意是祝愿你有所发展。
一
奔跑着的千里江南,都浓缩在这只健美的猪蹄里了。
这皮色酱红的蹄,酥而结实,列队端上来了,谁不溢出喜庆之气?
这体态丰满的蹄,肥而不腻,满堂香开来了,谁不接受富足之意?
不一定。
我想起来了:一个站不稳的朝廷,就害怕被这一蹄,猛然踢倒。
君王的自尊,使得周围险情四伏。
稍不留意,就会被革职抄家。
官场上的开怀畅饮,醉意都在何日“往上提”。
朱元璋问:“这道菜何名?”
沈万三为避免说出“猪”字,一拍自己的大腿,说:“这是万三的蹄。”
那一夜,我如果在场,怎么回答?
你想“往上提”吗?
在那个浊酒无数的年代,不属于某家王朝的势力,休想。
演变至今,成了导游们讲不尽的悬念。
我猜不透这垂下的历史夜幕,究竟有多黑。
为什么宴请,往往与隐藏在杯底的心机有关?
甚至腰间的刀,都纷纷抽出嗖嗖的风。
到底谁配豪饮?谁该聚宝?
此刻:沿河小船上的船娘们,笑而无语。
二
一幅油画,终于使碧水流向了远方的远方。
使时尚,不停蹄地漫步在你的各个角落。
咖啡壶现煮着明代的传说。
酒吧又荡漾着异国的旋律。
刷新的墙,灯笼的红,和许多记录在一起“往上提”。
每晚,《四季周庄》的水乡实景演出,门票有价。
但石板街边,我听不够的九百多年的故事,无价。
古戏台上,吸引着我和四面月光的鼓声,无价。
春雨中,那一片片令人肃然起敬的瓦,都押着柳亚子、陈去病的南社之韵。
你的品牌“往上提”的时候,恰恰需要“往下沉”啊。
沉在粉伞下,昆曲轻波微浪的唱腔里。
沉在一处处农家大院,阿婆茶清淡、缠绵的夜色里……
(写于2012.7.13)
有些“错”,是无法挽救的。
历史无情。
是悲剧,就不用装饰了。
心境,在袅袅垂柳里破落。
陈墙旧亭。
唯有那曲美丽的绝唱,才使这古城小弄有了络绎不绝的感叹。
“红酥手”,仅仅留在路的上阕了。
恶的东风,使沉痛的更加沉痛。
此情的来和去,确实让人遗憾。
这遗憾,与宋井和葫芦小池同在。
遗憾过后,我在放翁的一卷卷线装的名篇里缓步……
《钗头凤》的墨迹,已无处寻。
忧郁,从来不是药。
在那个咽泪装欢的落花时节,放翁只能饮恨了。
而今天,唐婉们已有了融融的春。
找属于自己的一泓碧水和弯弯小桥吧!
伤心,已不是此刻的酒。
空瘦的,只剩下这些纤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