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螺者

2014-11-23 18:35崔国发
散文诗世界 2014年6期
关键词:通感散文诗想象力

崔国发

吹螺者

崔国发

吹螺者波动与起伏:呜——呜——散乱如雨。被螺声沐浴,是一种幸福。在大海边,你掀起了一绺绺音乐的触须。最是那一声感人的倾吐

叩响了金属。站在海涛出没的地方,口吐大蜃之气,万种情愫凝聚,从你的螺孔溢出,如飘忽的鸥鹜。和雄风紧紧相握。顷刻,你的喉管里抑扬顿挫:呜——呜

螺!那一种声音如火如荼。开放了所有的海面所有的蓝色海域。有一只雪鸥,自峰谷间冲浪而起。捕捞心间散佚的音符,那一声声螺号,唤醒了海魂

使所有的渔者相识相知,使所有的智者大彻大悟。

(选自崔国发著《黎明的铜镜》,河南文艺出版社2012年10月出版)

[陈志泽 赏析]

读崔国发先生的散文诗《吹螺者》,我的眼前出现渔人仰脖吹奏螺号的雄姿、天空中奔涌着的缤纷色彩,听到如火如荼的声音,触摸到一种金属的清脆而坚硬的品质……诗的通感手法运用得如此自然美妙、出神入化令人由衷赞叹。这是缘于对生活的观察、体验烂熟于心和透彻散文诗艺术神髓的动人表达。

“做”而又不太“做”,既是艺术的境界,又是生活图景的写真与升华,这是作品的宝贵启示。联想我们常读到的缺少生活、艺术积累不足而刻意追求诗化的过于造作的作品,我佩服作者驾驭散文诗艺术的良好创作状态。具体点说,我佩服作者想象力的丰富与独到,而艺术想象力是一位作家才华的主要标志。前文提及的“通感”只是本篇作品艺术想象力的表现之一,还有之二、之三……例如,浓缩与跳跃,充分体现散文诗的得天独厚和灵活多变。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吝啬到一个形容词都不用,只让人物在一个个意境中凸显出形象,让形象“说话”。

我们来读读开头的句子:“吹螺者波动与起伏:呜——呜——散乱如雨。被螺声沐浴,是一种幸福。在大海边,你掀起了一绺绺音乐的触须。最是那一声感人的倾吐”。“呜——呜——”的螺声是实写的,形容其为“散乱如雨”的虚笔就得来全不费工夫的轻巧与传神了。随即一个跳跃——“被螺声沐浴,是一种幸福”是按捺不住的情感倾诉,有点散文笔法夹叙夹议味道。“在大海边”壮阔的背景下,吹螺者吹出的螺声直接转化为“掀起的一绺绺音乐的触须”,显然比起螺声的实际描绘,跃然显出连绵不断的、浪漫潇洒的、敏锐的音乐效果。在“站在海涛出没的地方”的雄浑动感背景下, “口吐大蜃之气,万种情愫凝聚”的螺声“从你的螺孔溢出,如飘忽的鸥鹜”,作者深谙衬托的艺术,把吹螺者的激情、气魄,大气地抒写了出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者竟然把螺声描绘为“飘忽的鸥鹜”,听觉转化为视觉形象,格外新颖独特,一篇作品有这么一两处就全盘皆活了。作者意犹未尽,还补上一笔:“和雄风紧紧相握”,更是别开生面。而螺声“开放了所有的海面所有的蓝色海域。有一只雪鸥,自峰谷间冲浪而起”,而且还是一种“捕捞心间散佚的音符”的行动!如此宏大,如此大幅度的跳跃和转移,为人物的刻画与塑造起到了很好的映衬和铺垫作用。

与其说《吹螺者》全篇塑造的是吹螺者的形象,寄寓深刻的哲理,更恰切地说,它很好地象征一个热爱生活、勇敢进取的开拓者、领导者。

猜你喜欢
通感散文诗想象力
散文诗八骏
通感修辞很美妙
通感:一扇让诗人不老实的门(外一则)
通感(外一篇)——孔武仲《乘风过洞庭》
有一种守望等待你来陪伴(散文诗两章)
想象力
例谈“通感”修辞手法
散文诗漫议
当代散文诗的“突兀”艺术
6月,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