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是现代文学的第二个十年的代表作家之一,其代表作《边城》无意讲述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也不醉心于揭示其性格的复杂矛盾性或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文中人物性格纯粹、单一,且始终未变。人物在美妙自然与人性美的阐述下退居至次要位置,成为点缀明丽的山水画面及美好人性而存在的客体,不再是画面构建的核心,而成为意境营构的一部分。
分析沈从文的经历可以发现,能够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并保持着自然、淳朴、平和的人性才是构成其欣赏并追求的理想境界的重要一环。他对具备传统美的社会一直深深向往并渴望建立。在创作《边城》这部作品时,他将这种理想进行了完美、全面地展示,在作品中构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桃源世界。小镇茶峒生活环境和谐宁静、世风人情古朴淳厚、自然景色山清水秀、加上善良诚挚的平民百姓,这足以构成一个使人向往的人间仙境。在这个理想的世界里,虽然也可能会存在误会,但欺骗与狡诈却绝对不存在,即便是误会也会在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得到宽容与谅解。《边城》中小镇茶峒依山傍水而建,它是那么美丽而和谐,这里的山路和溪流如弓的弦与背一样互为依托,互为映衬地存在着。这里的河水清澈见底,即使深可行船处游鱼也是清晰可见,甚至计数得出。这里虽然瓦是乌黑的,墙是泥黄的,但它们的位置却又那么妥帖地与周围环境谐调地存在,加之岸边人家多种杏桃,家家俱可沽酒的民风,为读者展现出一个美不胜收的世界,给人以愉快的情感体验。同时,在文中环境的宁静和谐与人性的健康优美互相映衬,如同美丽的寓言一样,展示出作者理想世界的美与魅力,并将这一环境中的气氛烘托到极致。
小镇茶峒美丽的自然风景,清静安宁的生活环境,淳朴善良的民俗风情,忠诚厚道的村民百姓,正如一个令人向往的理想世界,作品中这类描写随处可见。
《边城》中对人与人关系和谐的社会给予了歌颂。在作品所构建的理想世界中,随处可见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在沈从文作品中有重要体现,这也是其追求的理想社会生态图景,执着追求“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边城》是和睦融洽的人与人关系的集中体现。如:对于过渡人执意要给的钱,管船人为了心安,用这些钱托人买来茶峒出产的上等草烟、茶叶,烟草挂在自己腰带边,对需要的过渡者慷慨赠予;茶叶则用大缸泡好,以给路过的人解渴。再如文中对顺顺的描写,虽然他的脚略有毛病,甚至影响到走路,但并不妨碍其泅水,而且为人是那么公正无私、洒脱大方,慷慨而又能济人以急,对于过往的船只,失事破产船家、过路退伍士兵、游学文墨人等,但有求助,无不倾力相帮。这也使得他赚来的钱极容易地花了出去,无法同贩油商人一样富贵发达起来。再如,当老船夫死后,城中的杨马兵对翠翠说:“不要哭了!不要哭了!你爷爷的心事我全都知道,我会把一切安排得好好的,对得起你爷爷。我会安排,什么事都会。我要一个爷爷欢喜,你也欢喜的人来接手这只渡船!不能如我们的意,我老虽老,还能拿镰刀同他们拼命。翠翠,你放心,一切有我!……”在这个桃源世界中,人与人的关系显得如此质朴、和谐与融洽;人与人之间尊重和爱护,甘苦与共,不分贫富,不讲地位,均诚挚相待,和善相亲,充满关爱与真情。翠翠与二佬兄弟执着纯朴,顺其自然的男女之爱;翠翠祖孙,船总父子孝顺敬爱的血缘之情;老船夫与邻里关系友好和睦的相处等,处处显示出真实的、和谐的人际氛围,这是未经现代社会污染过的理想世界,是作者一心向往执着追求的理想的人际关系。沈从文认为,人性只在大自然中健康成长,在与世无争的环境里,保留着人与人外在的人情美、内在的心灵美,才能和谐地表现出来。他用如行云流水、舒卷如风的叙述节奏,熟练而激情昂扬的本色文风,讲述着边城人的和谐,创建了一个“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理想世界。
小说从始至终对自然景物美的描写是不惜笔墨,在文章起始部分就对小城茶峒的美进行了描述,将可入诗入画的理想世界呈现于读者面前。茶峒这座小城,凭山依水,风景秀美,在清翠山竹的映衬下,在花香鸟语的氛围中,丛立的小白塔,古朴的吊脚楼别致、和谐地矗立着,加之溪流中的过河渡船、竞赛龙舟、迷人水云,以及动人的歌声,共同构筑了美轮美奂充满生机的美丽小城。这种美更胜过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作者以独特的审美视角,把绮丽多姿的乡村风光,坦诚勇敢、富有活力的乡村人民表现得淋漓尽致,使读者对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共处感同身受。一切的一切都显得如此纯洁明净,文中洋溢着作者对于中国古老乡村社会的怀念与追忆,讴歌了未受畸形都市文明污染的自然美。
在《边城》这部小说构建的世界中,健康自然随处显现,文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那么善良,甚至常常善良到只为别人着想而把自己忽略。作者通过细腻的笔法,把人物的善良、生命的美而真进行了描述,并将纯真与善良、爱与美进行融合。在他笔下《边城》中每一个人物身上,人物形象的美都会被尽量表现出来,这种美是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作品中翠翠作为女主人公无疑是作者这种文学观念的代表:翠翠身上体现出聪明、善良、乖巧、天真无邪等诸多优点,甚至可以说,她的身上集中体现了女性所应具备的所有优点。她是大自然的女儿,是爱与美的化身,在阳光、清风的沐浴下,翠翠尽展健康之美,她因自然的照拂而皮肤黑黑的,因整日与青山绿水为伴,心灵纯净、明眸如水。这种健康美使得她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为人天真活泼、乖巧可爱,犹如山间黄鹿一样,从不想残忍事情,也从不发愁、动气。每当有迎亲的花轿过渡,她总是抢着做船夫,“目送这些东西走去很远了,方回转船上,把船牵靠近家的岸边,且独自低低地学小羊叫着,学母牛叫着,或采一把野花缚在头上,独自装扮新娘子。”沈从文对翠翠纯情、朴素美的描写,让人过目难忘。而秀拔出群、勇敢强健、勤快大方的傩送和平易近人、勤劳踏实、身体强壮的天保同样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两个年青人皆结实如小公牛,能驾船,能泅水,能走长路。凡从小乡城里出身的年青人所能够作的事,他们无一不作,作去无一不精。”两兄弟虽然生于小康之家,但是却不浮华、不矫情,从不仗势凌人,平和、大度、阳光、健康的形象美深深打动了读者。
风俗是一种经过千百年的历史流传下来的人们约定俗成的东西,它常常比具有强制性的法律更为管用。现代人在秩序严谨的法律约束下,犯罪的行为依然屡禁不止,而在《边城》这部作品中,不懂法律的边城人,却只依靠相对简单的风俗习惯就能够和平相处,显现出了湘西这片土地未受外界污染的淳朴的风土人情。作者主要从节日风俗、文化心理风俗、婚姻风俗三个方面来为我们展现茶峒小城乡情风俗的美。一、节日风俗热闹之美。茶峒人最重要的也是最热闹的三个节日是端午、中秋和过年,中秋节,青年男女整夜对歌表达爱意;元宵节要舞龙、耍狮子、放烟花,到处锣鼓喧天,一片欢乐;但是当地最隆重的娱乐活动还数赛龙舟,在端午节,当地的妇女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个王字,全家出城到河边看赛龙舟,鼓声如雷,两岸人人呐喊助威,热闹非凡,赛船过后,城中的戍军长官还把三十只绿头长颈大雄鸭放入河中,进行捉鸭子大赛,“船与船的竞赛,人与鸭子的竞赛,直到天晚方能完事。”作者用平白如画的文字如行云流水般娓娓道来,给我们展现出一个热闹又充满诗意的湘西风俗画卷,充分体现了茶峒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二、文化心理风俗淳厚之美。茶峒人对生活持一种淡然、从容的态度,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这是因为茶峒人生长于自然,热爱这自然、信奉自然,对于遭受到损失,沿河吊脚楼的人家认为这是“自然的安排”,无话可说;大佬死了,傩送说“我命里或只许我撑个渡船”,老船夫则说这是天意;对于翠翠父母的悲剧,老船夫认为“谁也无罪过,只应由天去负责”。边城里的民众正是以这种淳朴的风俗和习惯为约束和谐地相处,甚至都很少发生口角。文中唯一的口角发生在一个过渡人与老船夫之间,究其原因还是一个不收钱,而另一个非要给。可以说边城人做事就是要“求个心安理得”,这种淳朴的民风是小说中美的重要体现。三、婚姻风俗独特之美。茶峒人的求爱方式非常独特,所谓的走车路和走马路。车是车路,马是马路,各有走法。走车路由父母作主,请了媒人来正正经经到心仪的女子家登门提亲。走的是马路,是由自己做主,站在渡口对溪高崖上唱歌给女子听,通过独唱或对唱的形式相识相爱。男女爱情延续了原始的自由形态,浪漫而美好。
小说中的人物个个真性情,周身充斥着人性之美。这是因为他们都是纯真的自然之子,绿水青山给了他们纯净剔透的灵魂和似水的柔情,也铸就他们刚烈的个性。爱、憎、欲望、甚至是死亡都是赤裸裸的自然。小说中的人物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无忧无虑地成长着,湘西的水土滋润了他们的生命,启迪了他们的灵魂。他们都有着善良纯朴、乐于助人的至善至美的人性。他们的天真纯朴是不被外来的世俗的东西所破坏的,也丝毫没有被这世俗所侵蚀,仿佛是一块没有经过雕琢的美玉。美贵自然,沈从文正是从翠翠与傩送之间执着、纯真、淳朴的爱情上找回了这份自然的人性之美。沈从文笔下两个人的爱情既没有山盟海誓,也不够轰轰烈烈,有的只是“遵从古礼”的淳厚人性和合乎自然的朴素纯情,是自然的,纯粹的,不夹杂丝毫世俗气息。傩送为了追求纯真的爱情,拒绝了碾坊甘心选择渡船,为翠翠在月下唱歌表达爱意;翠翠对待爱情也一样执着,当天保为了成全翠翠和傩送的爱情离开家乡不幸身亡,傩送赌气远走他乡,她便决定默默守候着渡船,痴心等候爱人的归来,“也许永远回不来了,也许明天回来。”能够体现湘西人民自然淳厚人情美的还有天保和傩送之间坦诚相待、互助互爱的兄弟亲情,两人同时爱上了翠翠,对她身份地位及陪嫁等问题毫不在意,而只是爱她的善良、质朴和聪慧。对于两兄弟同时爱上一位姑娘的尴尬情形,两人既没有虚伪地谦恭礼让,也没有采取抵毁对方、抢先下手等卑鄙手段,而是用当地流传下来的风俗,以相约对歌的方式求爱,谁先得到回答谁就得到翠翠的爱情,在这求爱过程中深深体现出兄弟间的手足情深和崇高人性之美。
拥有饱经沧桑理性与成熟的中老年人,与青年人的热情和冲动相较,他们身上更可体现出厚重的人性美。文中年届七十的老船夫,几十年如一日地忠于职守撑船摆渡,从不间断。端午节举行龙舟大赛,他也很向往,但强烈的责任感使他不愿、也不能离开渡船,因为到城里看龙舟的乡下人一定会乘黑往家赶,他必须耐心地守在船边等候、并载他们过河。当过渡客人对老船夫诚恳与负责精神所感动时,他却觉得自己这样做平常得很,是理所当然的。顺顺作为船总,虽然在地方上是有一定身份的人物,但他还是要求儿子在做任何事情时都应与人同甘共苦;尽管与老船夫地位悬殊、地位有异,但他同样将老船夫视作家人。当老船夫悴然离世时,他放下心中对老船夫的一丝埋怨,无微不至地照顾着翠翠并积极地为老船夫筹备丧事。
在《边城》这部作品中,在这偏远的小城,即使是妓女,也恪守着她们人性的底线,她们出卖的只是肉体而非灵魂,在内心深处仍保存着人性的爱与纯真。文中对妓女是如此描述的:由于地处风俗淳朴的边地,即便作妓女,也是那么地浑厚,对不相熟的人,做生意时需得先交钱,再关门撒野,相熟之后,钱便不是主要的问题了。商人是妓女维持生活的重要经济来源,但却多与水手产生感情。感情好的,在别离时还会发誓约定“分手后皆不再胡闹”;尽把自己的心紧紧缚定在远远的那个人身上。尤其是妇女情感真挚痴迷,当水手过了约定时间而不回来时,就常常会梦到船靠了岸,那人从船跳板到了岸上,直向她身边跑来。或白天有了疑心,在梦中见那水手不理会自己,并向另一方唱歌。性格强一点的,便手执菜刀,直向那水手奔去;性格弱一点的,接着就在梦里投河、吞了鸦片烟。他们生活与一般社会虽然疏远,但欢乐与眼泪,爱恨得失也是真实地存在于这些人的生活中。她们的爱也便与常人有了相似之处,爱若是全身心地投入便也会忘了一切。……重义轻利、自约守信,这妓女另类的人性美也在作品中得到展示,不能不说这是作者对作品里诠释美的组成部分。
沈从文的小说淡化情节,重视自然风景的描写和意境氛围的渲染,淡化了时间,突出了空间,将创作诗歌、散文的方法渗透于小说创作中,并以这种鲜明风格而自成一家。其自觉不自觉地在作品中描绘出奇丽的风景、美丽的人性和绚丽的生命。其对“美”的描写在他以《边城》为代表的很多作品中都有所体现,这使得其作品中更多地散发出美的气息。
[1]李锦英.论边城的美与人性的美——重读沈从文的《边城》[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
[2]龙宇帆.《边城》——纯美的湘西世界[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3]陈霞,沈祖良.《边城》——怎一个“美”字了得[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11).
[4]刘颖.《边城》中无处不在的美[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5).
[5]朱玉红.浅谈《边城》之美[J].文学教育(上),2010(12).
[6]冯祖强.自然美与人性美的完美结合——浅谈沈从文小说《边城》所创造的美[J].教师,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