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杰
明代的陈敬宗须髯美丽,容貌端正,步态稳健,始终用老师的规范约束自己。在出任南京国子监祭酒时,他发现不少品学兼优的学生都想提前结束学业,好去出任“雜佐”之类的事务官儿。原来当时朝臣官俸微薄,连张居正那样的三公级重臣,年俸也不过百余两银子。至于司业、博士等清望之官更是穷困潦倒,家徒四壁。为了能走上发财致富的捷径,大家只好放低身段,去争取有更多发财机会的“杂佐”职位。
陈校长觉得兹事体大,放任不管的话,后果不堪设想。他急忙上书朝廷,请求在制度上制止这种投机行为。同时,他也明白,要想治标治本,彻底堵住欲望的无底洞,还需要以身作则。于是,陈敬宗立了教规,革除陋习。六个监馆有一千多读书人,每当开堂听讲,或设宴会餐时,都整齐有序,威严肃穆,像在朝堂上一样。士人稍有仪容上的失误,陈敬宗就让他们在堂下等待受责罚。从此,这些本不富裕的学生也开始用教师规范约束自己了。他们从陈敬宗那儿学到,“钱”远远不是人生的全部。
在面对高官诱惑时,官卑职小的陈敬宗又表现得如何呢?主动向他伸来橄榄枝的是权倾天下的大宦官王振。王振听说南京出了个行比孔子、颜回且方正不阿的奇葩校长,他急忙请人说情,想和陈敬宗见面。如果陈敬宗抓住机会,曲意奉迎一把,出将入相也未必不可能。然而,陈敬宗果断地拒绝了王振的“好意”。他的理由很简单:“我是一名教师,如果去拜见太监,今后还怎么面对学生?”王振不死心,送来大批锦缎、美酒,结果仍被陈校长拒绝。
身为官场中人的陈敬宗到底有着怎样的职业理想呢?当吏部尚书推荐他当司寇时,陈校长语重心长地说:“在我心中,与天下英才终日研讨才是最快乐的事,请您不要剥夺我的这种快乐!”
这位不爱财,不要官,对美色更“未尝一盼”的“励志校长”一生始终把求真、育人当成自己的人生目标。在他辞世后,朝廷破格给这个从四品的小官送上了“文定公”的美谥。试想,如果让他去给现代的学生做一次演讲,这位诲人不倦的老先生一定会底气十足地说:“没有资本、没有背景不要紧,大家只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就可以了!”与江苏“励志校长”宣称的“没资本还不学习?没背景还不学习?长得不帅还不学习!智商不够还不学习!”相比,陈校长更堪称楷模。
编辑 晓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