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女子体操后备人才的培养现状研究

2014-02-11 08:35周容
体育时空·上半月 2014年1期
关键词:后备人才培养

周容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1-000-02

摘 要 本文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对我省女子体操后备人才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找出制约四川省女子体操发展的根本原因所在,并提出相应建议,希望能够通过此研究来最终改变目前我省女子体操发展的现状。

关键词 女子体操 后备人才 培养

一、前言

中国女子体操队自1953年11月17日在天津市重庆道100号正式成立以来也取得了一系列骄人的成绩。但和男子体操相比,整体实力相对逊色,在奥运会和世锦赛等重大国际比赛中,多将单项作为突破口。尽管我国女子体操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要想在这一项目上保持霸主地位,并巩固自己的地位,就必须重视和加强体操后备人才的培养,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优秀后备运动员队伍,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让年轻运动员顺利接班,才能使人才层出不穷。四川作为我国西部主要经济省市之一,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开发省市之一,其竞技体育发展将直接影响对西部乃至全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回顾我省在竞技体育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既令人感到欣尉又令人充满期盼。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成都、自贡、内江、南充、乐山、宜宾、泸州、达州等地市业余体操学校和省体操学校的女队教练员、管理人员以及四川省十运会的女子裁判员为调查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作者亲自发放并收回问卷,其中管理人员的问卷发放11份,回收10份,有效问卷10份,回收率91%;教练员的问卷发放20份,回收20份,有效20份,回收和有效率均为100%;对裁判员的问卷发放13份,回收12份,有效12份,回收率92%。

三、现状与分析

(一)培养目标现状与分析

四川省竞技体操人才培养模式是依据全省一盘棋、训练一条龙的原则进行选拔和输送的。传统的训练体制,即少年儿童业余体操学校、竞技体操学校和高水平专业队3个阶段相互衔接。然而在实践的培养过程中,各个阶段自成体系,每个阶段有各自的培养目标,在多年系统训练上又缺乏统一的延续的目标,在后备人才的衔接上容易出现技术和人力上的断档和错位。随着体操学校这种办学方式的出现,使得这种情况现在得到一定程度的改观,能比较好地解决衔接不紧的问题。

(二)训练经费来源现状与分析

经费是运动训练系统运行的基础。运动训练耗资较大,运动训练经费的多少是影响训练水平和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训练经费的筹集和合理使用是运动训练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各体校属于事业单位,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其经费主要来自于政府主管部门。随着我省经济的发展,原有的单一依靠财政来源的经费无法满足体校的发展。部分体校通过招收自费生、破墙开店、开办培训班等方式进行创收,但所占份额仍然不大。通过调查发现四川省体校的经费来源方式已经出现多元化的趋势。

(三)运动员年龄结构

在四川省运动会的体操比赛中将运动员分为甲、乙、丙、丁四个组别,甲组年龄规定女子为1998年出生,乙组女子为1999-2000年出生,丙组为2001-2002年出生,丁组为2003年出生。竞技体操的规则对运动员体能及技术方面都有高的要求,其淘汰率高使进入高规格训练的人数少,丙组和丁组过早地进入竞技比赛中,由于参加的人数多、金牌少,在考虑到孩子未来发展时不得不放弃,造成进入高层次训练人数减少。从2010 年第十一届运动会体操比赛的参赛人数看,我省女子体操在训运动员主要集中在丙组和丁组,其中丙组37人,丁组40人。甲组和乙组的人数明显少于丙组和丁组,分别为5、6人,两组参赛人数相加仅占总人数的12.5%。

(四)运动员地域分布

四川省包括18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3个市辖区,通过对参加第十一届四川省运动会体操比赛参赛队的统计中发现,我省运动会仅8个代表队参赛,攀枝花、德阳、西昌这些工业发达地区却没有队伍参赛,地域分布严重不均衡。在参赛队中,甲组、乙级组参加比赛的运动员人数远远低于丙组和丁组,其中参加甲组的代表队仅三个,乙组较甲组有所改善,仅一个参赛单位未参加,丙、丁组情况较好,全省八个代表队都分别派队员参加了比赛。

(五)教练员职称结构

职称的高低也是教练员水平高低的一种体现。当前,四川省女子体操教练员的职称状况 可以得知,高级教练员4人,中级教练员9人,占总人数的45%,初级教练员6人,1人为助理教练员,没有国家级教练员。可以看出,我省女子体操教练员高级职称人数偏少,中级职称的人数占了将近一半。

四、制约四川省女子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的因素分析

后备人才的培养必须遵循自身的发展规律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此对四川省女子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过查阅资料,咨询有关专家,在制定调查问卷的时候,针对不同人群提出了同样的问题,即“制约四川省女子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在回收的42份调查问卷中,通过对各级体操学校的管理人员、女队教练员以及四川省运会女子组裁判员的调查发现影响四川省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如图表所示:

五、建议

(一)加强对四川省女子竞技体操现在的分析,制定我省体操发展的整体规划。

(二)加强对全省业余体操教练员业务水平的辅导和指导。

(三)健全和完善在训运动员和教练员的激励政策。

(四)抓好四川省业余体操不同层面训练工作的经营与管理,制定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的完善、规范的技术等级标准、选材标准。

(五)加强完善体操后备人才的基地建设,加大对基础的投入和抉择力度。

(六) 完善运动员社会保障体系。

(七)加强体操的社会宣传工作,创造社会对体操的认识,拓宽体操的普及面。endprint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1-000-02

摘 要 本文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对我省女子体操后备人才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找出制约四川省女子体操发展的根本原因所在,并提出相应建议,希望能够通过此研究来最终改变目前我省女子体操发展的现状。

关键词 女子体操 后备人才 培养

一、前言

中国女子体操队自1953年11月17日在天津市重庆道100号正式成立以来也取得了一系列骄人的成绩。但和男子体操相比,整体实力相对逊色,在奥运会和世锦赛等重大国际比赛中,多将单项作为突破口。尽管我国女子体操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要想在这一项目上保持霸主地位,并巩固自己的地位,就必须重视和加强体操后备人才的培养,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优秀后备运动员队伍,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让年轻运动员顺利接班,才能使人才层出不穷。四川作为我国西部主要经济省市之一,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开发省市之一,其竞技体育发展将直接影响对西部乃至全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回顾我省在竞技体育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既令人感到欣尉又令人充满期盼。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成都、自贡、内江、南充、乐山、宜宾、泸州、达州等地市业余体操学校和省体操学校的女队教练员、管理人员以及四川省十运会的女子裁判员为调查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作者亲自发放并收回问卷,其中管理人员的问卷发放11份,回收10份,有效问卷10份,回收率91%;教练员的问卷发放20份,回收20份,有效20份,回收和有效率均为100%;对裁判员的问卷发放13份,回收12份,有效12份,回收率92%。

三、现状与分析

(一)培养目标现状与分析

四川省竞技体操人才培养模式是依据全省一盘棋、训练一条龙的原则进行选拔和输送的。传统的训练体制,即少年儿童业余体操学校、竞技体操学校和高水平专业队3个阶段相互衔接。然而在实践的培养过程中,各个阶段自成体系,每个阶段有各自的培养目标,在多年系统训练上又缺乏统一的延续的目标,在后备人才的衔接上容易出现技术和人力上的断档和错位。随着体操学校这种办学方式的出现,使得这种情况现在得到一定程度的改观,能比较好地解决衔接不紧的问题。

(二)训练经费来源现状与分析

经费是运动训练系统运行的基础。运动训练耗资较大,运动训练经费的多少是影响训练水平和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训练经费的筹集和合理使用是运动训练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各体校属于事业单位,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其经费主要来自于政府主管部门。随着我省经济的发展,原有的单一依靠财政来源的经费无法满足体校的发展。部分体校通过招收自费生、破墙开店、开办培训班等方式进行创收,但所占份额仍然不大。通过调查发现四川省体校的经费来源方式已经出现多元化的趋势。

(三)运动员年龄结构

在四川省运动会的体操比赛中将运动员分为甲、乙、丙、丁四个组别,甲组年龄规定女子为1998年出生,乙组女子为1999-2000年出生,丙组为2001-2002年出生,丁组为2003年出生。竞技体操的规则对运动员体能及技术方面都有高的要求,其淘汰率高使进入高规格训练的人数少,丙组和丁组过早地进入竞技比赛中,由于参加的人数多、金牌少,在考虑到孩子未来发展时不得不放弃,造成进入高层次训练人数减少。从2010 年第十一届运动会体操比赛的参赛人数看,我省女子体操在训运动员主要集中在丙组和丁组,其中丙组37人,丁组40人。甲组和乙组的人数明显少于丙组和丁组,分别为5、6人,两组参赛人数相加仅占总人数的12.5%。

(四)运动员地域分布

四川省包括18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3个市辖区,通过对参加第十一届四川省运动会体操比赛参赛队的统计中发现,我省运动会仅8个代表队参赛,攀枝花、德阳、西昌这些工业发达地区却没有队伍参赛,地域分布严重不均衡。在参赛队中,甲组、乙级组参加比赛的运动员人数远远低于丙组和丁组,其中参加甲组的代表队仅三个,乙组较甲组有所改善,仅一个参赛单位未参加,丙、丁组情况较好,全省八个代表队都分别派队员参加了比赛。

(五)教练员职称结构

职称的高低也是教练员水平高低的一种体现。当前,四川省女子体操教练员的职称状况 可以得知,高级教练员4人,中级教练员9人,占总人数的45%,初级教练员6人,1人为助理教练员,没有国家级教练员。可以看出,我省女子体操教练员高级职称人数偏少,中级职称的人数占了将近一半。

四、制约四川省女子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的因素分析

后备人才的培养必须遵循自身的发展规律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此对四川省女子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过查阅资料,咨询有关专家,在制定调查问卷的时候,针对不同人群提出了同样的问题,即“制约四川省女子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在回收的42份调查问卷中,通过对各级体操学校的管理人员、女队教练员以及四川省运会女子组裁判员的调查发现影响四川省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如图表所示:

五、建议

(一)加强对四川省女子竞技体操现在的分析,制定我省体操发展的整体规划。

(二)加强对全省业余体操教练员业务水平的辅导和指导。

(三)健全和完善在训运动员和教练员的激励政策。

(四)抓好四川省业余体操不同层面训练工作的经营与管理,制定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的完善、规范的技术等级标准、选材标准。

(五)加强完善体操后备人才的基地建设,加大对基础的投入和抉择力度。

(六) 完善运动员社会保障体系。

(七)加强体操的社会宣传工作,创造社会对体操的认识,拓宽体操的普及面。endprint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1-000-02

摘 要 本文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对我省女子体操后备人才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找出制约四川省女子体操发展的根本原因所在,并提出相应建议,希望能够通过此研究来最终改变目前我省女子体操发展的现状。

关键词 女子体操 后备人才 培养

一、前言

中国女子体操队自1953年11月17日在天津市重庆道100号正式成立以来也取得了一系列骄人的成绩。但和男子体操相比,整体实力相对逊色,在奥运会和世锦赛等重大国际比赛中,多将单项作为突破口。尽管我国女子体操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要想在这一项目上保持霸主地位,并巩固自己的地位,就必须重视和加强体操后备人才的培养,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优秀后备运动员队伍,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让年轻运动员顺利接班,才能使人才层出不穷。四川作为我国西部主要经济省市之一,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开发省市之一,其竞技体育发展将直接影响对西部乃至全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回顾我省在竞技体育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既令人感到欣尉又令人充满期盼。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成都、自贡、内江、南充、乐山、宜宾、泸州、达州等地市业余体操学校和省体操学校的女队教练员、管理人员以及四川省十运会的女子裁判员为调查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作者亲自发放并收回问卷,其中管理人员的问卷发放11份,回收10份,有效问卷10份,回收率91%;教练员的问卷发放20份,回收20份,有效20份,回收和有效率均为100%;对裁判员的问卷发放13份,回收12份,有效12份,回收率92%。

三、现状与分析

(一)培养目标现状与分析

四川省竞技体操人才培养模式是依据全省一盘棋、训练一条龙的原则进行选拔和输送的。传统的训练体制,即少年儿童业余体操学校、竞技体操学校和高水平专业队3个阶段相互衔接。然而在实践的培养过程中,各个阶段自成体系,每个阶段有各自的培养目标,在多年系统训练上又缺乏统一的延续的目标,在后备人才的衔接上容易出现技术和人力上的断档和错位。随着体操学校这种办学方式的出现,使得这种情况现在得到一定程度的改观,能比较好地解决衔接不紧的问题。

(二)训练经费来源现状与分析

经费是运动训练系统运行的基础。运动训练耗资较大,运动训练经费的多少是影响训练水平和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训练经费的筹集和合理使用是运动训练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各体校属于事业单位,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其经费主要来自于政府主管部门。随着我省经济的发展,原有的单一依靠财政来源的经费无法满足体校的发展。部分体校通过招收自费生、破墙开店、开办培训班等方式进行创收,但所占份额仍然不大。通过调查发现四川省体校的经费来源方式已经出现多元化的趋势。

(三)运动员年龄结构

在四川省运动会的体操比赛中将运动员分为甲、乙、丙、丁四个组别,甲组年龄规定女子为1998年出生,乙组女子为1999-2000年出生,丙组为2001-2002年出生,丁组为2003年出生。竞技体操的规则对运动员体能及技术方面都有高的要求,其淘汰率高使进入高规格训练的人数少,丙组和丁组过早地进入竞技比赛中,由于参加的人数多、金牌少,在考虑到孩子未来发展时不得不放弃,造成进入高层次训练人数减少。从2010 年第十一届运动会体操比赛的参赛人数看,我省女子体操在训运动员主要集中在丙组和丁组,其中丙组37人,丁组40人。甲组和乙组的人数明显少于丙组和丁组,分别为5、6人,两组参赛人数相加仅占总人数的12.5%。

(四)运动员地域分布

四川省包括18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3个市辖区,通过对参加第十一届四川省运动会体操比赛参赛队的统计中发现,我省运动会仅8个代表队参赛,攀枝花、德阳、西昌这些工业发达地区却没有队伍参赛,地域分布严重不均衡。在参赛队中,甲组、乙级组参加比赛的运动员人数远远低于丙组和丁组,其中参加甲组的代表队仅三个,乙组较甲组有所改善,仅一个参赛单位未参加,丙、丁组情况较好,全省八个代表队都分别派队员参加了比赛。

(五)教练员职称结构

职称的高低也是教练员水平高低的一种体现。当前,四川省女子体操教练员的职称状况 可以得知,高级教练员4人,中级教练员9人,占总人数的45%,初级教练员6人,1人为助理教练员,没有国家级教练员。可以看出,我省女子体操教练员高级职称人数偏少,中级职称的人数占了将近一半。

四、制约四川省女子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的因素分析

后备人才的培养必须遵循自身的发展规律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此对四川省女子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过查阅资料,咨询有关专家,在制定调查问卷的时候,针对不同人群提出了同样的问题,即“制约四川省女子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在回收的42份调查问卷中,通过对各级体操学校的管理人员、女队教练员以及四川省运会女子组裁判员的调查发现影响四川省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如图表所示:

五、建议

(一)加强对四川省女子竞技体操现在的分析,制定我省体操发展的整体规划。

(二)加强对全省业余体操教练员业务水平的辅导和指导。

(三)健全和完善在训运动员和教练员的激励政策。

(四)抓好四川省业余体操不同层面训练工作的经营与管理,制定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的完善、规范的技术等级标准、选材标准。

(五)加强完善体操后备人才的基地建设,加大对基础的投入和抉择力度。

(六) 完善运动员社会保障体系。

(七)加强体操的社会宣传工作,创造社会对体操的认识,拓宽体操的普及面。endprint

猜你喜欢
后备人才培养
中国篮球竞技后备人才现状调查与培养对策
中国排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大学生篮球联赛后备人才培养与参赛队伍建设研究
云南省投掷项目后备人才的培养研究
河南省乒乓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发展对策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