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子颐,徐军英
(九江学院图书馆,江西 九江 332005)
一个人的阅读史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他的精神成长史。书籍的教育力量能决定一个人的发展和归宿,读书对一个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起着关键的作用。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阅读什么和怎么阅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本文拟探讨如何阅读的问题。
面对一本书,读者的第一个念头往往是:我要不要读它?读这本书对我有益么?会给我带来快乐么?只有少数读者会进一步思考:我该怎样读它。其实,怎样读书是一门艺术,面对不同的书有不同的阅读技巧,一个善于读书的读者,能够通过想象、推理、比较、记忆、思考以及做各类笔记来吸收、消化该书作者期望通过文字或其他符号传递的知识、信息。善于读书的读者能够最终将一本书的精华变为他自身智慧的一部分。阅读价值观能影响读者粗选到即将阅读的书籍,而阅读技巧则会决定一个读者留下什么书来“细嚼慢咽”,这正是阅读技巧的价值所在。
阅读的过程包含心理过程和生理过程,阅读的效果取决于阅读者的阅读心态和阅读技巧,以及期望达到的阅读目的。因此,我们必须了解与阅读主体、阅读对象相关的几个关键知识。
美国教育家艾德勒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提出增进阅读的技巧之前必须了解阅读的四个层次,按由低到高排列分别是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阅读的层次是渐进的,第一层次的阅读并没有在第二层次中消失,第二层又包在第三层次中,第三层次又在第四层次中,第四层次包括的所有层次的阅读。
(1)基础阅读:一个学习阅读的阶段,由阅读准备(认字,词汇增加)到阅读文章,就具备了基础的阅读能力。如果能自己阅读自己学习,意味着开始成为一个成熟的阅读者。
(2)检视阅读:进入真正思考性阅读,主要是系统化略读,了解书的架构和主题内容以及重要观点。
(3)分析阅读:全盘阅读,理解性阅读,专注地阅读,直到阅读者吸收消化。
(4)主题阅读:最有收获的阅读,是思考与比较的阅读,是伴随主题分析的阅读,读者从此书出发,继续阅读该主题涉及的其他很多书。
(1)泛读:阅读视角宽广,采集每个方面的知识,从自然科学书到社会科学书,从论说方面的书到娱乐消遣方面的书,都拿来粗读,这样的阅读有利于提高读者一般的知识素养,增加信息量。不时还能捕捉到一两本值得精读的书籍。泛读有了一定数量累积后,才可能读透那些值得精读的书。
(2)精读:对相关专业的书,提升智慧,增加理解力的书,一般拿来精读。这样的书几乎都需要读者专注阅读,运用恰当的阅读技巧,高出原有理解能力水平来读,新知识地方,需要借助工具书来阅读,而且应当做些笔记。精读是最重要的一种阅读方式。
(3)通读:对报刊从开篇到末章浏览一遍,不期望记住多少内容,只要对时事动态、技术发展现状等了解大概情况,一般运用速读方式。快速通读后可对重点部分再细读。
(4)跳读:跳跃地阅读,将暂时不能领会的内容搁置一旁,着重阅读可以理解并感兴趣的段落。等到阅读完毕,通过思考融会贯通,重新“咀嚼”难点部分。
(5)速读:这种阅读方式经常寓于其他多种阅读方式之中,在这里之所以单列,是因为速读讲究技能,不仅是阅读观念问题,而技能是需要学习和训练才能牢固掌握的,本文后面部分会着重论述。
(6)略读:简略阅读,即看标题、作者简介、前言、引言、序言或导语卷首语,目录、后记以及评述文章,达到了解书中基本观点,大致发生的事实就算完成阅读任务的一种阅读。
(7)重读:好书就是那种随着年龄增长,每读每有收获的书,也是可以不断重复不断领悟深意的书。重新阅读,即在粗读的基础上重新精读,在精读的基础上比较性选读。
(8)写读:指读书过程中摘录,写阅读体会,圈出优秀段落,一本书读下来,时间可能花了不少,但记忆深刻,笔录详尽,收获多多。写读常常也包含在精读的阅读方式之中。
(9)序例读:读书前,先熟悉书的序言与目录,熟悉内容概要及写书纲领和目的。读书后,重读书序和凡例,加以巩固。
(10)选读:读者阅读目标非常明确时,一般用这种方式阅读,在一本书乃至若干本书中挑选需要阅读的部分。选读是主动性阅读。还可以在好书重读时候使用。
读者想从一本书中采集到什么,感悟到什么,记住什么,就会自觉地用各种方法来阅读。但书是分类别的,自觉性地随意阅读不代表是科学的有效阅读。以下介绍的是各类书在大多数情况下应当运用的阅读方法:
(1)阅读实用型的书:大多采用精读、写读、重读的阅读方法。
(2)阅读想象文字:大多采用泛读、选读、跳读的阅读方法。
(3)阅读故事、戏剧与诗歌:大多采用泛读、通读、速读、选读的阅读方法。
(4)阅读历史书:大多采用序例读、通读、略读的阅读方法。
(5)阅读科学和数学:大多采用精读,写读的阅读方法。
(6)阅读哲学书:大多采用精读、写读、重读的阅读方法。
(7)阅读社会科学书:大多采用泛读、序例读、通读、速读、选读的阅读方法。
阅读技巧也是阅读艺术,有着严谨的美感,也有着因读者个体思维方式和阅读心理的不同而特有的延展性。以下简单介绍几种阅读技巧。
即现代最流行的“SQ3R”读书法。该阅读法最早兴起于美国衣阿华大学,后来盛行于英国及其他欧洲各国。大部分教育心理学家认为,这种阅读方法配合人的大脑接收信息,效果很好,可以促进阅读者迅速记忆陌生的知识并能深刻理解它们,是一种贯穿了推理、比较、记忆、思考的阅读法,一般用于对一本好书的精读,步骤如下:
(1)浏览:先阅读书的提要、目录,序言、后记,大致理清全书思想脉络,论述的整体框架。
(2)发问:这本书的作者想传达给读者怎样的资讯和观点,作者的观点能否认同,你打算从书中学习到什么。读这本书是能增加讯息量,还是增长智慧,还是增进理解力。
(3)阅读:通篇精读,思考中重复阅读重点、难点。做好三种笔记:结构笔记、概念笔记和辨证笔记,借助能找到的工具书或其他辅助材料,将一本书的主旨完全“咀嚼消化”。
(4)复述:即“回忆印象”。合上书本,回忆整本书内容,看看前面的发问有没有找到答案,是否正确理解这本书的主要观点,是否与作者达成了一致的看法。这样不但可以判断出阅读效果,并且还能强化对新知识的记忆。
(5)复习:大约在完成复述后的一、二天内重新对重点难点温习一遍,隔若干天可重复一次,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再次从中提升智慧和理解力。
存在于阅读的全过程,激发出大脑潜能,令左右脑同时开发,相互协调配合,最大限度地拔高阅读效能,达到读者的阅读预期目标。这种阅读由三个部分组成:
(1)全脑快速阅读:传统的音读是从左脑输入信息,速度慢。全脑快速阅读是视读法,把文字当作图,从右脑输入信息,全脑处理。由于全脑处理而省去了发音和听觉器官的活动,因而大大提高了阅读速度。
(2)全脑图示阅读:讲究凝练性、形象性、整体性和美学性。是一种以“图”析“文”的阅读,它也是从右脑输入信息,全脑处理。图示是展示文章的“屏幕”,学习文章的“导游图”,是阅读教学的微型形象课文。
(3)全脑反刍阅读:语感训练。通过诵读领悟法、触发意会法、语境揣摩法、比较推敲法、练笔感受法等,从整体上培养对语言的敏感。形感训练。通过说文解字法、幻化图画法、角色扮演法、想象作文法等,培养对形象的敏感。语理训练。语理是指语文理法,即语法、修辞、文章、逻辑等法则。语感训练和形感训练偏重于右脑,语理训练偏重于左脑。左右脑协调,就能提高阅读效率。
(1)加强集中力:运用禅的呼吸法等,使脑处于a波的状态。此时,因头脑处于松弛而又集中的状态,能将来自外部的情报最鲜明地烙印在脑中。反之,如要将已经输入头脑的情报再次反应出来(想起),a波的状态也是最适合的。
(2)扩大视幅:目的在于一眼就能把握住书的整个一页。通过锻炼眼机能,扩大视野,提高图像的认知力。
(3)消除音读:使阅读文字变为看文字。阅读的时候,关键在于要克制文字不由自主地在头脑中发音的毛病。
(4)机能的活化:即便是速读,对内容的理解也能达到熟读以上的程度,提高记忆力,判断力。
图书馆员既要成为职业型读者,又要成为倡导终身阅读的教育者。图书馆员掌握了阅读技巧,可以快速甄别书籍的优劣,帮助读者从浩瀚的“书海”中挑选好书;图书馆员掌握了娴熟的阅读技巧,就能指导读者在阅读中学习阅读技巧。对于读者来说,总是希望阅读效能越高越好,即能在有限的时间内阅读到更多的好书。因此,图书馆馆员首先应该做一个有活力的阅读者,成为学习阅读技巧的先行者,广泛阅读,进而成为一个博览群书的学者,成为知识海洋中的导航员,这样才能在指导读者阅读中体现图书馆员的价值。正如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劳动的独特之处,就在于我们的教师是为未来而工作,今天在孩子身上所培养起来的要在几年之后,甚至几十年之后,才会成为一个成熟人的公民性、道德和精神面貌的因素”。一个拥有使命感的馆员,指导读者有效阅读,让读者能体验到增长知识的快乐,就是为“读者的未来”工作的馆员。
[1] 张康华,赵岚,徐军英.素质提升阅读水平 阅读促进素质提高[J].图书情报工作,2012(1):141-144.
[2] 艾德勒,范多伦.如何阅读一本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3] 蔡汀.走进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