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强国战略下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刍议

2014-02-11 13:55张翠苹张宏伟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4年1期
关键词:奥林匹克校本体育

张翠苹,张宏伟

1 “文化的体育”是高校体育建设的方向

1.1 文化强国呼唤体育文化

建立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是十七届六中全会确立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大方向。这一大政方针在之后的党的十八大会议上被进一步确认。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1]体育是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在健身、健心、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安顿和序化人的情感方面发挥的作用是任何文化都不能取代的,因此,发挥体育在构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中的正能量,意义深远。

1.2 高等教育诉求体育文化

高等教育是国力强大、民族昌盛、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承担着培养人才、发展科技、服务社会和传承创新文化的重要任务;高等教育作为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一流的高等教育,必须有一流的学校文化作支撑。2012年教育部在《高等教育专题规划》中指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大学文化。丰富大学文化的内涵,统筹推进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建设。积极发挥文化的育人作用,推动大学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创造性思维,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扬弃旧义,创立新知,并传播到社会、延续至后世。”而在当代大学生中,由于信仰缺失和功利化思潮所致,不少人陷入一种“困顿”的精神状态,消极萎靡。他们急需健康的精神食粮来提振元气,体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能够承担起这样的重任,因而构建和谐、向上的高校体育文化,迫在眉睫。从文化的视角来讲,对高校体育进行“文化”的建构是高等教育的诉求,也是高校体育可持续发展的诉求。

2 校本体育是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基础

2.1 校本体育的提出

文化具有传承性,因此任何一种文化的成熟都不会一蹴而就,学校体育文化的形成也是如此。如清华体育文化的形成,就缘起于1912年清华提出的“德智体并重”的育人方针。而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口号,又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清华师生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目前,众多高校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体育文化。高校体育必须先有体育制度作保障,因为在它的约束下,才能养成习惯,并逐步形成自己的体育文化。而要达到此目的,校本体育的构建,是行之有效的路径,也是基础工程。

“校本(school-based)”的含义是什么?华东师范大学郑金洲在《走向校本》中这样解释:所谓校本,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是指要以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在学校中,是指要树立这样一种观念,即学校自身的问题,要由学校中的人来解决,要经过学校校长、教师的共同探讨、分析来解决,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诸种方案要在学校中加以有效实施;[2]基于学校,是指校本体育的构建,要在基于学校教育场的基础上来实现。“场”最早被用于物理学,被认为是物质存在的一种方式,具有能量、动量和质量,能传递实物间的相互作用,如引力场、电场、磁场等。学校体育教育场是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通过各种教育媒介和教育活动,进行相互作用和影响,达到信息能量的转换和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的教育形式。

2.2 校本体育与和谐育人

校本体育是学校体育的落脚点,它是立足于本校,通过学校自身体育制度的约束,把学校体育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等要素细化和优化,在凸显学校特色、层次特色和办学特色的基础上,由本校教师集体研究而构建的具体化、可操作化的学校体育实施系统。校本体育具有四个特点:一是体育教育的整体性。学校体育教育场是一个整体,场中任何组成部分都只有在场中才有意义,才能表现出最佳功能;二是体育教育的动力性。这种动力性反映在教育场中诸因素之间相互需要、依存和影响的关系中;三是体育教育的动态性。表现为教育场永远处于从平衡到不平衡、再到平衡的不断循环上升的过程;四是体育教育场的开放性。学校体育教育场能积极地与外部发生信息、能量的交换,产生新的不平衡,进而产生新的活力。

校本体育不同于体育校本课程。“基于学校”为本质特征的体育校本课程,是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的有益补充,它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相辅相成。[3]校本体育是一个实施系统,校本体育课程的研发是这一系统中的组成部分。从教育哲学的视角来看,校本体育涉及到了人精神世界的三个层面,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我的关系,通过制度的保证和丰富的活动形式形成大学生完整的精神世界,是和谐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健康第一”是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核心

3.1 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现状令人堪忧

我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的持续下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相关资料显示,自1985年以来,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连续18年呈下降趋势。进入21世纪后,这种态势非但没能遏制,反而愈发突出。在6到18岁的学生中,肥胖生高达15%,一些学校甚至突破了30%,同时农村肥胖学生的比例也有上升趋势。过去在一些中老年人身上才出现的如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等病症,现在青少年身上也时有发现。教育部公布的2002年学生体质与健康监测报告中指出:学生体质与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体能部分指标继续呈下降趋势,反映肺功能的肺活量继续下降,超重及肥胖学生明显增多,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仍然居高不下。尽管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学校体育不能充分发挥出其增强学生体质的作用密切相关。

3.2 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是体育文化的核心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是高校体育文化的核心。毛泽东同志1917年在《体育之研究》中强调:“体者,为知识之载而为道德之寓者也,其载知识也如车,其寓道德也如舍。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不准挤占体育活动时间和场所;举办多种多样的群体性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也把“健康第一”作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并明确指出:“学校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首先应该是健康第一”。这不仅表明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学校体育工作及青少年身体健康的重视,也说明关注健康是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之一。

4 奥林匹克文化是高校体育文化的组成部分

4.1 奥林匹克主义是奥林匹克文化的精髓

奥林匹克主义(Olympism),通常称之为奥林匹克理想(Olympic idea),它所体现的行动是奥林匹克运动(Olympic movement),它的意识形态是奥林匹克精神(Olympic spirit)。这个概念是由皮埃尔·德·顾拜旦(Pierre De Goubertin)提出的。1991年,国际奥委会第一次给奥林匹克主义明确定义:“奥林匹克主义是将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种品质均衡地结合起来,并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种人生哲学。它将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为一体。奥林匹克主义所要建立的生活方式是以奋斗中所体验到的乐趣、优秀榜样的教育价值和对一般伦理基本原则的推崇为基础的。”[4]奥林匹克主义作为奥林匹克文化的核心,对高校体育指导思想的定位意义深远。

4.2 充分发挥奥林匹克文化的育人功能

(1)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奥林匹克文化是以西方文化为主体的多元文化体系。文化的多样性是文明多样性的体现,也是文化进步的重要标志。正如胡锦涛主席访问耶鲁大学所谈到的“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主要动力”。譬如在奥林匹克运动中体现的自我挑战和公平竞争精神,是当代人自我完善和社会交往的基石,也是现代人拥有自信和战胜困难的强大生活动力;奥林匹克运动中的人生哲学,也是人类史上近乎完美的生活哲学;奥林匹克文化中强调的和谐思想符合现代伦理中的自由、健康和积极的特点。其丰富的教育内容,对人个体的发展是有利的。[1]

(2)身心和谐发展的生活理念。奥林匹克强调体育与智力协调发展的观点,从古希腊时代就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亚里士多德把人的灵魂区分为植物的、动物的和理性的三部分。其中植物的灵魂是最低级的,它主要表现在身体部分,指的是身体的营养、生长和发育;动物的灵魂表现人的本能情感和欲望等方面;而理性的灵魂是高级的部分,它主要表现在思维、理解和判断等方面。柏拉图认为:“体育运动的道德价值比身体价值更大,罪恶就是来自不良教育以及不健全的体格。现代奥运会的创始人皮埃尔·德·顾拜旦说:“体育至少在身心两方面都能取得效果,当一个人在发展肌肉力量时,他同时也在培养他的品质和意志,总之一句话他在塑造人类。”[6]奥林匹克文化对个体和谐发展的追求,不只是单纯的理性教育,也不是单纯的语言文字符号的逻辑转换,而是通过体育运动的方式来实现。这种实现方式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身体直接参与,即通过身体练习,将身体活动与思维活动有机结合;二是体力与智力活动相结合,达到智力、情感、意志活动相统一的目的;三是身体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在负荷的作用和刺激下,使人的身心经历一个“平衡—失衡—调节—平衡”的过程,从而达到身心和谐发展的效果。

(3)对公平法则的遵从。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人们遵从一个共同的法则,而这个法则还必须是公平的。只有这样,人们才能信服它,才能按照法则的要求去想问题做事情。古代奥林匹克运动对公平法则的遵从是很严格的。全体运动员和裁判员在开赛前都要面对宙斯神宣誓,这个仪式是非常严肃的。包撒尼雅斯曾这样写道:“最有可能的作用就是让有邪念的人心存恐惧”。对越雷池者的处罚当然也是很重的,如奥林匹亚第一宗行贿案的罚金曾经建造了六尊宙斯神像。[7]现代的国际奥委会和各国奥委会对违背公平竞争者进行严厉的惩处也已经形成一套非常完善的体制,有效地打击了违背公平竞争者的气焰。如孙葆丽教授所说:“奥林匹克堪称一切竞争的典范,它使人们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新闻媒体的传播,用公平、平等、自由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去迎接社会生活的改革和变迁,它为人类社会构筑了一个公平竞争和规范竞争的模型,这是一个平等得使每一个人都乐于接受,通俗得使每一个每一个人都能够接受的模式”。[8]

5 北京奥运精神是高校体育文化的补充

5.1 北京奥运精神的产生

《北京2008年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国际奥委会协调委员会最终报告》中指出:“奥运会的体育和社会遗产让奥林匹克运动最终得益于北京2008:奥运会越来越具广泛性,在促进不同文化和信仰的人们相互理解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促进了奥林匹克运动的普及和不同文化的融合。这是一个伟大的遗产,因为世界体育的重心和中心开始向东方移动!”

北京奥运会创建了一个特殊的教育场,在这个场景中,生发了北京奥运精神。关于这一点刘淇的《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全面兑现承诺》讲话中有详细阐述。《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公报》也明确地将“北京奥运精神”写入了文献。北京精神是什么?是“为国争光的爱国精神、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9],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奥林匹克文化的结晶,是国人在这个特定的“奥运场”中群体道德情感的升华。

5.2 北京奥运精神的时代价值

科学的进步不能自行解决人的道德问题,反而往往会使人自身陷入危机,所以,有识之士在竭力呼唤人文的回归。中国传统文化和奥林匹克文化共同孕育的北京奥运精神,具有独特的价值趋向和思维方式。它是人民的精神食粮,是根治现代文明病的重要手段。

其一,北京奥运精神体现了爱国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祖国至上”是中国体育界的光荣传统。北京奥运会是成功的奥运会。为什么能够成功?最根本的是中国人拥有满腔的爱国热情。从申办到举办奥运会,中国经历了太多的挫折和灾难:藏独的分裂,东突势力的破坏,恐怖分子的威胁,还有百年不遇的自然灾害等,这些都没有吓倒中国人。残疾姑娘金晶在火炬巴黎站的传递中面对突如其来的藏独分子的冲击,毫不畏惧,誓死保卫圣火,她那残弱的身驱捍卫的就是爱国主义精神。为了保证奥运会的顺利举办,在比赛期间举国上下不知有多少人加入到了奥运安保志愿者的工作之中,他们中有农民、工人、学生、教师、干部、解放军和武警指战员,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确保奥运平平安安,这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

其二,北京奥运精神弘扬了中国“德性”文化。中国文化是以明礼求善为旨趣的伦理型文化。伦理道德在中国社会环境中历来被高度重视。它已经渗透到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之中,成为中国文化的核心内容。道德修养被视为中国人立身处世的根本,如政治上讲的“为政以德”,文学上讲的“文以载道”,个人成长上讲的“孝悌为本”等都体现了这样的追求。中国“德性”文化表现在体育活动方面,就是强调“君子之争”“尚德不尚力”,如习武者就非常讲究“心偏拳不正”“武德比山重,名利草芥轻”。同时,中国伦理道德还呈现出整体主义的特色,注重民族、国家、社会乃至“天下”的整体利益。每个个体无论什么情况下首先要考虑的是个人对群体的责任和义务,这对于主张“精英至上”强调参与者“个人身份”的奥林匹克运动,对于西方个人主义,都会有积极的启示意义。此外,北京奥运会“人文奥运”的理念和所倡导的“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的文明行为,内涵丰富,也体现了中国的德性文化把个人与集体融合在一起的和谐共生的思想,因而,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使得中国“德性”文化得以弘扬和发展。[10]

文化的体育是高校体育建设的最高层面。没有文化的体育是低级的体育,是无序的体育。要搞好高校体育工作,就要从文化入手,通过体育制度的创建和实施,逐步形成自己的文化品牌。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高校体育和谐育人的正能量作用。

[1]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张宏伟,张翠苹.实用校本德育指南[M].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12.

[3]冯小军.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涵义与实施[J].体育学刊,2008(6):63.

[4]国际奥林匹克文员会.奥林匹克宪章[M].北京:奥林匹克出版社,1991.

[5]张翠苹,詹万生,张宏伟.奥林匹克和谐价值的凸显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6):12.

[6]张宏伟,张翠苹.人文奥运的教育价值[J].教育科学研究,2007(7):11.

[7](美)托尼·佩罗蒂提.天体奥运[M].肖雪译.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

[8]孙葆丽.奥林匹克运动的人文价值[A].北京:2008奥运国际论坛2005大会论文集[C].2005.

[9]胡锦涛.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10]张艳萍,张翠苹,张洪志,等.北京奥运精神遗产对高等教育的启示[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0(4):512.

猜你喜欢
奥林匹克校本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头脑奥林匹克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头脑奥林匹克
头脑奥林匹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