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敏
摘 要:原生态民歌作为中国民族音乐中的一朵奇葩,其音乐的独特表现力,展现出越来越浓郁的个性色彩。本文通过分析中国民族音乐特色,对原生态民歌的传承与现状、原生态民歌对中国民族音乐发展作用进行阐述。
关键词:原生态民歌;中国民族音乐;发展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1-0049-02
民歌是纯粹的民间口头音乐艺术,具有悠久历史与传承,并在传承过程中不断演变、不断丰富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进步,民歌曲调也呈现出不同风格特色。随着社会进步,民歌也因其具有自身具有独特艺术魅力而备受社会各界推崇和重视。
一、原生态民歌特色
原生态民歌是我国各族人民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以自然风貌、风俗人情为创作基调,体现原汁原味的民间歌唱形式,是中华传统非物质文化口头遗产的重要组成。这些歌曲,很多都是口头传唱,没有文字记录,语言曲调质朴传情,几乎都属于无伴奏演唱形式,一人或多人能够在没有乐器伴奏下,演唱出完美的艺术和声和标准的音调。这种自然和谐之音,成为最能打动人的心灵之音。原生态民歌是各族人们智慧的结晶,其传唱方式不仅仅是将生活语言直接拿来运用,而是讲究韵律,常以对称形式合辙押韵,这种乡村俚调主要在乡间田野、村寨祭祀、节日庆典中表现,在农人、船夫、赶脚人、牧羊者和广大妇人间流传。随着岁月走过,这种原生态民歌在音乐表现上也越发完善日臻完美。其古朴之风一直延续至今,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二、中国原生态民歌发展现状及历程
中国原生态民歌发展壮大还是最近几年,改革开放初期,单调的国内流行音乐随着港台、欧美流行音乐的蜂拥而至,在这股大潮猛烈冲击下,彻底黯然失色,成为无人问津,落后文化音乐象征,这里也包括民族音乐在内。随着改革大潮汹涌的平复,内地流行音乐再次发展,一些带有乡土气息的歌曲一经推出,就因其根植于本土乡情的音乐作品,再次引起民众对民族传统音乐的重视和接受。这也体现了中国人对传统音乐的认可和喜爱。同时,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欣赏水平的提高,对港台及海外流行音乐的新鲜感已经习以为常、成为过去,快餐式的流行音乐并没有长久的生命力,民族音乐艺术深厚的底蕴再次成为人们学习欣赏的文化方式。此时,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原生态民歌,如一朵靓丽的奇葩再次出现在舞台,走入人们视野,其独特的民歌特色,纯朴的表达形式,将人类最纯最真的情感从内心真情表露,从内心生出久违的艺术美感。原生态民歌是不染铅华、未加雕琢的歌曲演唱形式,能够让人们充分体会到了大自然真实原始的艺术声音,具有其他歌曲所无法比拟的艺术魅力。在这些原生态民歌中,以云南地区少数民族和藏族、蒙古族长调等原生态民歌,最为引入关注,成为这一时期异常活跃的原生态曲调。
现代社会文化娱乐越来越丰富,各种高科技手段与社会的有机结合,极大满足了人们体验接受新鲜事物的愿望。社会节奏和生活方式加快的同时,原生态民歌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并没有得到扩大,反而受到现实社会影响而落寞。一向以原生态演唱为生的歌者,为了生活,被迫外出打工,这也使在广大乡村中,曾经的山歌原唱参与者变得越来越少,很多有着口头相传的优秀原生态民歌逐渐在此期间失去传承而消亡。很多现代青年,都沉醉于现代流行音乐中,对传统原生态音乐兴趣不大,同时一些民间老艺人、老歌手相继离世,很多这些老歌手自我保留的曲目就此消亡。这种形势在现阶段十分严峻,为了培养新人,及时对传统老歌进行收集整理是当务之急。这是对中华传统文明的挽救,也是对世界文化艺术的贡献。
三、原生态民歌发展中的问题
原生态民歌有着很强的地域特性,其传播范围仅限民族区域内。这些原生态民歌多数以无伴奏演唱形式出现,很多地方口语被运用其中,如青海地区花儿民歌中,乾散(干脆、漂亮)、热头儿(太阳)、擦麻儿(黄昏)等等。这些语言风格在当地十分流行,但离开这里,就会因语言文化不同,很难流行开来。原生态民歌很多都具有一定的内容,在表现上将这些内容以叙事、描写、抒情等方式进行演绎,曲调多以高亢悠长舒缓为主,这些特点不是多数人掌握和喜爱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原生态民歌的传播。
传统原生态民歌因其产生发展的过程毫无人工雕琢可言,其质朴纯真体现出的是一种浑然天成的感觉。而现在民歌演唱都是经过学院派严格教学产生,音乐学院特别强调民族唱法的专业化、标准化。一切声乐训练和演唱都要按部就班的进行,教师会对每个唱法,各个音节进行逐步分析,强调演唱时气息的运用等专业讲解。这种教学方式和演唱方法与原生态民歌唱法产生明显的不同。原生态唱法体现的是自然和谐,没有统一的演唱形式和唱法个性。这种特有的性质不会被机械复制,这正是原生态民歌与现代流行歌曲不同之一。但这种特点,往往不被学院派专家的认可,不被社会媒体重视,其演唱者受到轻视,也得不到社会资金扶持和保护。在全国各种演唱比赛中,很少得到重视因而名次靠后。这种对原生态民歌的轻视,是传统思想对原生态民歌艺术的错误认识,严重挫伤了原生态歌手的积极性,也束缚了这种演唱形式的生存空间范围,对推广和普及都不利。这种思想也误导了大众对原生态民歌的看法。也使很多原生态歌手,不得不进入音乐学院进行深造学习,这种结果使得原生态歌手不论唱法和演唱内容都向着标准化、专业化靠拢,改变了原生态演唱风格,使得这种演唱失去了很多特有的艺术神采。
四、原生态民歌发展思路和对中国民族音乐的推动
中国原生态民族民歌音乐,是整个民族音乐体现中,以最原始的音乐形式存在,可以算作是民族民歌音乐之灵魂。它的存在,对中国现代民歌发展,是很好的借鉴。现代民族民歌音乐教学,太过于强调按部就班式教学,即所谓科学性、艺术性。强调各个条件的和谐统一,这样教学影响下培养出的音乐人才,会让我们感觉他们的共性而缺少各自特点,其实这样并不符合民歌特点。每个人的音乐才华毕竟不同,不能统一尺度来要求,而应因人而异,发挥各自特长,根据不同人的音质,培养个性丰富的歌手。在现有民歌创作上,应多多借鉴原生态民歌元素,创作出既能体现原始风味,又能符合现代人欣赏能力的中国民歌,为现代民歌创作提供优质的思想来源。原生态民歌的发展壮大,与社会各界大量扶持分不开,在多方努力下,原生态民歌音乐的影响力开始受到社会重视,这种源于生活,未经雕琢的原生态唱法开始频频出现与各大民歌演唱比赛中,并多次获奖。贵州侗族的原生态侗歌,远赴欧洲,其真实纯朴的原生态唱腔,在西方引起惊叹,被誉为“森林中的原始鸣唱”。借此东风,中央电视台自2004年开始,举办原生态民歌大赛,在2006年,甘肃原生态民歌 “花儿”被国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西北民歌的原汁原味特色彻底让人折服,成为中国民族民歌音乐作品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这种天然质朴的歌声,给人们以久违了的享受,同时也促进中国民歌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这种良好的社会环境给了原生态歌手极大的信心,同时也让各民族更加重视本民族文化艺术,更加关注对母文化传承、创作的激情。原生态民歌是一种有自己独特存留风格的民间艺术,未经各种修饰的纯天然音色。它的崛起不但使中国乐坛增加更多韵味,同时也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传统和丰富。这种独特的文化气质也为中国民族音乐在世界舞台增添更多的喝彩。
五、结语
原生态民歌,使人们再一次感受到民族艺术个性的魅力。同时,原生态民歌为中国民族音乐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创作之源,使中国民歌在借鉴传统原生态音乐素材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以不同风格内涵的民歌新曲展现民族艺术之风。
参考文献:
[1]周耘.中国传统民歌艺术[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3.
[2]居其宏.当代音乐的批评话语[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3]王冼平.原生态民歌集[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4]王士魁.中国民族声乐演唱实用教材[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
[5]罗艺峰.中国西部音乐论[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