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庆祝+王玉
收稿日期:2013-09-09
作者简介:陈庆祝,东莞理工学院国际学院教授;王玉,东莞理工学院莞城校区管委会副主任。(广东东莞/523106)
摘 要:香港高校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香港高等教育近20年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的因素之一。香港理工大学是一所定位于培养能干的专才和负责任的社会公民的应用型大学,在香港理工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中,适用人才与全人教育结合的培养目标、与大学发展目标一致的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完善的质量保障与监督体系可以为内地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香港;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我国很多学者都对“人才培养模式”这个概念做过研究。1998年在教育部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普通高校教学工作会议上,时任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同志曾对这一概念做过阐述。他认为,所谓的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就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及实现这些培养目标的方法或手段。它具体可以包括四层涵义:(1)培养目标和规格;(2)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整个教育过程;(3)为实现这一过程的一整套管理和评估制度;(4)与之相匹配的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
香港高等教育近20年来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从2004年起,英国教育组织(Quacquarelli Symonds,QS)与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共同推出了年度全球最佳大学排行榜——泰晤士高等教育-QS世界大学排名;从2009年起QS又推出了QS亚洲大学排名。以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为代表的香港高校在历年的排名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进入了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香港高校的成就取决于多种因素,这里仅以香港理工大学(以下简称“理大”)为例,对理大的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质量保障与监督体系作简略的考察,以期对内地应用型大学提高办学水平有所启示。
一、香港理工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考察
1.“适用人才与全人教育结合”的培养目标
香港高校都有自己明确的办学宗旨,如理大的宗旨是“培育学生成为能干的专才和负责任的社会公民”。“适用人才+全人教育”是理大的人才培养目标。
香港高校对培养社会的适用人才的重视首先得力于香港教育体制的设计。在香港,有八所受特区政府资助的大学。特区政府对八所大学财政拨款的依据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简称“教资会”,英文是University Grants Committee,UGC)向特区政府提交的咨询报告。教资会是香港特区政府辖下的一个非法定的独立咨询团体,虽然它没有实际的拨款权力,但它提交的拨款计划98%以上会被特区政府采纳。特区政府每年在八所大学中投放大约15000个左右的资助学位。而每三年一个周期,教资会会从八所大学受资助的学位中收回7%的名额,这些名额会在各大学申报的新专业中被重新分配。分配的依据是新专业是否符合各受资助大学的使命和定位、是否有利于香港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另外,香港的行业商会、专业团体和雇主的评价以及毕业生的反馈也是教资会的重要参考依据。香港高等教育的这一制度设计促使各大学要根据自身的特点,灵活地设置满足香港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培养受社会欢迎的适用人才。否则,受资助的学位数就会逐年减少,从而影响大学的整体发展。而在每所大学内部,新专业的开办也有严格的申报程序和评议规则,新专业申报特别需要得到工商界和行业协会(如香港工程师协会)的认可,以期使自己申报的专业在教资会的综合评价中具有竞争力。
全人教育是香港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另一个特色。全人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和能力,包括独立学习和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自我管理的能力,主动获取信息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解决学习与其他事物之间的矛盾的能力,积极主动做事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寻求帮助的能力,领导和驾驭事物的能力等。在全人教育方面,理大有深刻的体会。理大的学生在专才方面深受社会和雇主的赞扬,但仅有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要求,从个人发展的潜质来看,理大的学生后劲不足,缺少团队领袖的才能和全球化的视野。为此,近年来理大逐渐确立了全人教育的理念,在课程设置、学生活动、校园文化、社区活动等方面全面推行全人教育。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在所有专业的一年级新生中推行全面的通识教育, 也称“大学基本要求”(General University Requirements ,GUR)。理大的GUR课程共30学分,分三大块:(1)语言与交际要求(Language & Communication Requirements,LCG),包括中文、英文,共9学分;(2)模块要求(Cluster-Area Requirements,CAR),包括人的本质、人际关系及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与全球化,历史、文化与世界观,科学、技术与环境四个模块,每个模块各修3学分,共12学分,其中应有6学分是“与中国相关”的课程(designed as “China-related”);(3)其他课程,包括领导能力与人际关系、新生入学教育、服务学习各3学分,共9学分。在理大通识教育的三大块课程中,模块要求部分(CAR)涵盖众多的课程,为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课提供了充足的课程资源。如理大在四年制的2012—2013学年上学期,CAR四个模块的课程涉及面相当广泛,共有22个学系参与,开出了126门课程。[1]
2.与大学发展目标一致的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
受香港特区政府资助的八所大学都依据自身的条件,确立了各自的定位、抱负和使命,另外每所大学还与教资会商定自己在香港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承担的角色。大学的抱负是一所大学的发展愿景,使命和角色是愿景的具体化和实现愿景的手段与途径。香港高校内部的专业设置、教学内容、课程体系都与该大学的定位、抱负、使命相一致。如理大的定位是“培养能干的专才和负责任的社会公民”的应用型大学。理大的抱负是:成为一所提供首选课程、培育首选毕业生的首选大学。理大的使命是“透过以下途径,发展以专业为基础的卓越学术水平”:①提供以应用为本的课程,让毕业生能学以致用;②进行切合工商界及社会需要的应用研究;③提供理想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全面发展学术以及个人的才能;④与工商界及专业团体发展密切的伙伴关系;⑤为在职人士提供进修课程,以利终身学习。这五个途径可分别用英语字母P、R、I、D、E代表。
我们可以通过理大工程学院的一份关于“专业学习成效”(Programme Learning Outcome)的报告,了解理大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是如何与理大的抱负、使命相一致的。这份报告是关于机械工程学(荣誉)工学士学位(BEng (Hons)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专业学习成效的分析。[2]报告的第一部分是序言,列举了理大的抱负和使命。报告的第二部分包括:①阐述了机械工程专业的三个培养目标:为学生提供机械工程专业广泛的基础知识(目标1);帮助学生获得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的能力(目标2);培养在工程实践中具有全球的、社会的、伦理的和专业意识的毕业生(目标3)。②列表分析三个培养目标与实现理大使命的五个途径(这五个途径分别用P、R、I、D、E代表)之间的契合度。如果契合度过低,这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就不能对理大的使命有所贡献,那么这个专业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如表1所示,标示为X的就表示存在契合度)。③阐述通过本专业的学习,学生将达到12项学习成效,这些学习成效细分为“专业知识与技能”(professional/academic knowledge and skills,PAK)和“专业视野与现场技能”(professional outlook and workplace skills,POW)两组。④列表分析12项学习成效对三个培养目标的贡献度(如表2所示)。第三部分是课程贡献图,列出了该专业30门必修课和19门选修课课程对12项学习成效的贡献度。如果一门课程对12项学习成效没有贡献,则本课程就没有开设的必要。
表1 机械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与理大使命的契合度
表2 机械工程专业学习成效对专业培养目标的贡献度
这份报告的逻辑关系可以简化为:理大使命(The University Mission) ——专业培养目标(programme objectives) ——学习成效(learning outcome)——课程(subjects)。前者是后者的依据,后者是前者的具体化。由此可以看出,理大的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的基本原则,就是所有的专业及其课程最终要与理大的总体使命和抱负保持一致,从而为实现大学的目标作出贡献。
3.完善的质量保障与监督体系
香港高校的质量与监督体系主要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外部系统。外部的质量保障与监督由三个单位分工负责。教资会及辖下的质素保证局(简称“质保局”,Quality Assurance Council,QAC)主要负责对特区政府所资助院校的学士学位及以上课程进行教学质量保障;香港学术和职业资历评审局主要负责对未获自评资格的院校尤其是私立学校的副学位课程进行认可;联校素质检查委员会则负责对教资会资助院校所开办的自负盈亏的副学位课程的质量进行检查和保障。
从2008年4月至2011年3月,香港质保局(QAC)对特区政府资助的八所高校进行了为期三年的首轮质素核证(类似于内地高校的办学水平评估)。核证前,大学向质保局提交院校报告,质保局会委托一个评估小组对大学进行实地评审。评审后,评估小组向质保局提交《××大学质素核证报告》,报告“载列质保局评审小组的核证结果,并辅以详尽分析和评论”,主要在质量保证方面向院校提供意见和指引,包括赞扬良好做法、赞同院校作出的改善,以及建议可改善之处。“赞扬”可以当作鼓励,“建议”绝不能置之不理,因为质保局随后会一直盯紧院校。接受核证的院校须在18个月内向质保局提交《××大学跟进项目进度报告》,对质保局核证报告中的“建议”和“赞同”一一回应。如香港理工大学于2010年10月接受核证,质保局于2011年6月发布《香港理工大学质素核证报告》,报告对理大提出9条赞扬、4条赞同、9条建议。赞扬包括“与工商界长期维持深厚关系”、“课程设计加入专业实务元素”等。建议则要求香港理工大学“检讨大学本部教务委员会与专业及持续教育学院的关系,确保该学院课程水平与本部相同”等。理大于2012年12月向教资会及质保局提交了《香港理工大学2010年质素核证跟进项目进度报告》,报告指出:“理大十分重视核证的结果,为严格跟进评审小组的赞同项目与改善建议制定了工作计划。我们很高兴在此报告,就评审小组在核证报告中所关注的各个项目,理大已取得重大的进展。”[2]正因为教资会及质保局对特区政府的教育拨款有重要影响,所以受核证的大学高度重视质保局的质量保障建议,从而确保了政府可以对香港的高等教育质量进行有力的外部监督。
第二个层次是大学内部系统。为实现自身的使命,香港各高校在大学内部都建立了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以理大为例,理大的教学质量保证制度包括专业、教师和学系三个范畴。在专业方面,理大开办的所有新专业都要经过严格的程序和论证。开办新专业的学系首先要向学院院务委员会提交可行性计划,该计划包括专业目标、课程结构、教学安排、市场需求调查、学系顾问委员会意见、毕业生可获取的专业资格等资料。在院务委员会获批后,再依次报校教务规划委员会、校教务委员会审核。获批后,学系准备“最后的专业文件”(Definitive Programme Document,DPD)进行专业确认的程序,开始推行新专业。如果是申请政府资助的专业,最后还要获得教资会的批准。在理大,所有专业每年须提交一份“专业年度检视报告”(Annual Programme Review Report),报告包括本专业上一年度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专业建设的省思检视、申请和入读本专业的学生资料分析、学生的学业绩点分析、毕业生就业情况、学系学术顾问建议、学生反馈意见、专业学习成效评估、本专业的主要任务或问题、下一年度计划共十项内容。[5]另外,学院每六年对各专业进行一次全面、宏观地评估,以检讨专业目标、课程结构是否仍能符合社会和业界的需求。在教师方面,有一个专门的委员会负责教师的任用和提升,理大还为教师进修创造条件,致力于教师学术水平与教学水平的提高,从而为教学质量提供保障。另外,理大规定所有教师都要接受学生的问卷调查(Students Feedback Questionnaire, SFQ)的评估,教师在问卷调查中的得分成为系主任对教师进行业绩评估的重要依据。在学系方面,学系每年要提交年度质量保证报告,咨询由校外专业人士组成的学系顾问委员会的意见,每年由外地资深教授担任的学术顾问向院长提交学系发展报告,每六年一次由海外学者进行学系的全面评估,通过上述措施来保证学系的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
二、香港理工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香港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上取得的成绩是多方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多种因素的合力作用。在外部因素方面,特区政府在办学经费上的高投入(特区政府将超过五分之一的财政支出投入到教育),以教资会、教育统筹委员会为主导的良好的顶层设计都为香港高校的发展提供了舒适、宽松的外部环境。而大学章程确立的自治管制、追求卓越的学科专业建设、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为香港高校的发展提供了内在的支持。内地高校所处的环境和机遇与理大有诸多差异,学校的发展不能做简单的类比,但理大的人才培养模式依然可以对内地高校的发展有一定的启示。
1.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大的定位是一所应用型大学,内地许多高校正致力于建设高水平的应用型大学,因此它们在办学的定位上有一定的相似性。质保局在《香港理工大学质素核证报告》中,“赞扬理大的抱负和使命清晰明确,并获得校董会、管理层、全校师生和其他相关人士广泛支持”,“赞扬理大与工商界长期维持深厚关系”,“赞扬理大以基础稳固的概念模式在本科课程(即本科专业,笔者注)推行果效为本教育……有效推动有关各方参与其事”。[3]质保局对理大的赞扬中有三点值得我们学习。第一是“建设高水平的应用型大学”的定位必须真正获得全校师生的认可,这样才能凝聚全校的力量,使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贯穿在学校办学的各个环节。第二是切实加强与地方各产业界的联系。虽然有的高校聘请了业界人士担任大学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委员和实习基地的顾问,但他们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应像理大那样,在新专业开办、课程设置、专业评估中赋予这些业界人士足够的话语权,甚至是开办新专业的否决权。第三是将应用型人才培养落到实处,每个专业要有“可核实的证据”以显示是否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推行“效果为本”的教育。
2.关于通识教育。由于内地的特殊情况,内地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在总体结构上不能做大的调整,如通识课中应保证思政课的比例、保留教育部明确开设的其他课程。对比理大的全面通识教育,我们的通识教育依然有改进的地方。一是增加通识课中选修的比重,给予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充分的选课自主性,同时必须通过相关的措施(如院系的自主分配机制),鼓励各院系结合自己的专业研究成果开出更多的可供选择的通识课,使之涵盖更多的学科门类,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提供支撑。在此条件下,还可以将原有的部分通识课列为不计学分但必须通过的科目,为真正的通识教育腾出学分空间。二是理大的新生入学教育(Freshman Seminar)值得我们借鉴。理大将“新生入学教育”列为通识教育的一门必修课程,安排一个学期的时间,占3个学分。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按照大专业分类进行,有对学系和专业的介绍,更多的是设计与专业相关的话题,引导学生参与、讨论,英文“Seminar”就有研讨、讨论的意思。其他如香港科大还招聘大二学生作为志愿者参加新生入学教育,与新生组成一个个的小组,师兄师姐现身说法,增加新生对专业的认知。虽不能笼统地质疑内地高校入学教育的实际效果,但许多内地高校将入学教育安排在新生入学军训之后的短暂时段,这种安排肯定影响新生对专业的认可。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应适当增加入学教育的时间,丰富入学教育的内容,设置与专业相关话题引导新生的参与讨论,并规定相应的学分。
3.关于专业设置。专业设置是学校总体办学目标的具体体现,专业设置应与学校的定位、使命相一致。与香港高校相比,内地许多高校存在专业老化、滞后的缺陷,有的新专业开办的依据是现有的师资力量而不是社会需求。2012年10月,教育部公布了新的本科专业目录,规定普通高校增开目录内的专业将由申报改为备案制度。这一规定给普通高校结合自身的定位、扩大办学自主权、合理地进行专业布局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对于新增专业,内地高校可以借鉴理大的做法,应该在专业培养目标与学校总体发展的关系、师资力量、招生人数、与以前专业的关系、与校内及其他高校相关专业的关系、相关行业协会的态度、现有学生的调查、就业市场数据、行业发展预测、政策发展导向等方面进行严格地申报和论证,以保证新专业具有发展前景和市场竞争力。对于现有专业,不妨每隔几年进行一次校内自我评估,对于与学校发展目标契合度不高的专业应适当压缩甚至淘汰,以集中资源发展特色专业。
4.关于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核心要素,是对人才培养过程的静态表达。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的设计对实现培养目标至关重要。在课程体系中,香港高校对通识课的学分有统一的要求,如理大的通识课程统一要求修满30学分、香港科大统一要求修满36学分、香港大学要求54学分、香港城市大学要求30学分。在通识课的课程设置上,各校除了对语言与交际的课程(英文和中文)有统一要求外,剩余学分由学生在3—4个领域任选,这些领域大致分为人文与艺术、社会与组织、科学与技术等。在部分内地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各个专业的通识教育课程的学分不同,而课程设置区别更大但又必选,没有体现学校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的统一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同样可以借鉴香港高校和欧美大学的通行做法,通过绘制课程贡献图(Curriculum Mapping),即通过检视每门专业课程对培养目标的贡献,以此确定专业课程的设置。因此,内地的应用型大学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应以“应用”为主,“切合所需”,在知识和能力之间更侧重于能力的培养。
(感谢香港理工大学中文及双语学系石定栩教授、香港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系张镇顺博士为本文提供了部分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1]BEng (Hons)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 Programme Structure[EB/OL].http://www.polyu.edu.hk/me/en-US/UndergraduateFulltimeProgrammes/index,2013-07-25.
[2]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理工大学2010年质素核证跟进项目进度报告[EB/OL].http://www.ugc.edu.hk/chs/qac/publication/report/report.htm.
[3]香港质素保证局.香港理工大学质素核证报告[EB/OL].http://www.ugc.edu.hk/big5/qac/publication/report/report.htm.
(责任编辑 陈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