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扬
(西南大学 政治系, 重庆 400715)
全球化时代的今天,我国学术界围绕“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外交战略的争论一直持续进行,最根本的还是在于“韬光养晦”在今天的中国外交中是否可取,“有所作为”如何去更好地发展与创新。因此,根据今天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探讨“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外交战略,深刻认识这一战略的内涵、实质与持续性,对中国外交的发展仍具有强烈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而且,在“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的指导下,“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经历了不断发展和创新的过程,并运用于中国外交的实践,取得了重大成就。
20世纪80年代末,苏东国家政局动荡,执政党政权有岌岌可危的发展态势,而西方的和平演变战略也在触动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稳定性的神经,加剧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混乱。资本主义在对社会主义的斗争中处于上风,最终导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社会形势呈现复杂化态势。1989年9月,基于复杂动荡的国际、国内形势,邓小平在同中央几位负责人谈话时指出,中国应该“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不久又提出“善于守拙、决不当头,韬光养晦、抓住时机、有所作为”的战略方针,其核心是“韬光养晦、有所作为”。这一战略的提出与实施,对稳定当时中国政局、维护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产生了重要作用,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外交理念,为中国应对冷战后时代的国际局势指明了发展方向。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思想具有深刻的思想渊源与文化底蕴。“韬光养晦”,又作“韬光用晦”、“韬光隐晦”。唐朝黄滔在《知白守黑赋》记载:“圣人所以立言于彼,垂训于后,将令学者得韬光用晦之机,不使来人有炫实矜华之丑。”清代郑观应于1893年出版的《盛世危言·自序》中也提到:“自顾年老才庸,粗知《易》理,亦急拟独善潜修,韬光养晦”。其义类同“晦迹韬光”,亦即主张隐藏才华,不使外露。“有所作为”源自于先秦孟轲《孟子·离娄下》:“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近年来,美国国防部提出的《中国军力报告》认为,“冷静观察、沉着应付、稳住阵脚、韬光养晦、决不当头、有所作为”不仅表明“中国试图隐藏自己的雄心壮志,它也证实了中国的一项长期战略:即致力于GDP增长意图实现未来战略选择的最优化……。在北京看来,战略模糊,包括战略否认和战略欺骗,是一种可以影响外国政府政策以及该国普通公众和精英们的选择机制”。[注]“Report to Congress-Pursuant to the FY 2000 National Defense Authorization Act”, pp.7-8, http://www.defenselink.mil/news/Jul2002/d20020712china.pdf.把“韬光养晦、有所作为”视为“战略欺骗”,这完全不符合邓小平外交战略的本义,是对这一战略的误解。因此,我们需要正确认识“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外交战略的概念和内涵,以消除人们的疑虑和误解。
基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外交战略的时代背景,以及邓小平对这一外交战略的一贯意旨来理解,“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是指以“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善于守拙、决不当头,韬光养晦、抓住时机、有所作为”为基本战略,“韬光养晦”只是一种借用表达,其真实意图并不在于要卧薪尝胆以待反扑。邓小平所提出的“冷静观察”,主要是针对两种国际事态,即当时社会主义国家的动乱和国际形势的变化而言。“稳住阵脚”主要是基于三个基本设想,即:防止西方势力“要打我们的主意”;为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为了中国的社会主义旗帜能永久不倒。“沉着应付”包含着中国在对外交往中的四种对策思路,即:中国不怕孤立、制裁与封锁;中国有抵抗制裁的能力;中国坚持同所有国家都来往;中国永远不要当头。[注]程林胜:《坚持把中国自己的事情办好》,载《国际政治研究》,1995年第4期,第67页。从本质来看,“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成为“韬光养晦”外交战略的重要内涵。
“韬光养晦”是冷静、谦虚、谨慎,长期埋头苦干,集中精力干好自己的事情,不强调“以中国为首”。“有所作为”则指不应妄自菲薄,在国际舞台上必须发挥应有的作用。从宏观层次来看,“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是指谦虚谨慎,不说空话,多做实事,不张扬,不当头,不称霸;审时度势,量力而行,该作为,能作为的事情一定要做好。“不随便批评别人,指责别人,过头的话不要说,过头的事不要做”。[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20、375、363页。从微观层次来看,“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是寻求有利的环境,不断发展自身,谋求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邓小平认为,当今世界无论任何国家都面临着一个发展的任务。解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归根到底都要靠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20、375、363页。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泰然处之,埋头苦干,坚持苦练内功,利用机遇,推进自身发展,也要有所作为。邓小平指出,“在国际社会无所作为不可能,还是要有所作为。作什么?我看要积极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20、375、363页。。“韬光养晦、有所作为”要求中国努力争取一个长期和平的国际环境,以便集中精力抓好国内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努力提高综合国力,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康、社会公平、环境友好的社会主义国家,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做出自身的努力和贡献。
“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韬光养晦”不是被动消极的代名词,其表现形式不是退缩与软弱,而只是在严峻的形势下争取更为主动实施的一种战略。“有所作为”体现中国的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为更好实现中国的战略目标服务。中国充分利用一切时机不断发展和提升自己,是希望能在国内国际事务中实现“有所作为”,实现国家的发展战略目标。从某种意义上说,“韬光养晦”是手段,“有所作为”是目的,二者都服务于中国的总体外交战略。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的本质就是通过“和平发展”,以自身的责任感发挥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即“发展自己、影响世界”。时任国务委员戴秉国曾撰文指出,“韬光养晦”的主要内涵是“中国要保持谦虚谨慎”,“与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思想是一致的”。今天我们讲“有所作为”,比邓小平时代又进一步了,不仅要埋头做好自己的事情,还要有更加开阔的国际视野。在国内社会,我们不仅要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巩固其改革成果,也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在国际社会,中国有必要承担与自身实力相称的国际责任,诸如在经济、政治、军事、环境保护、科技创新等方面的责任。中国在国际社会中要以更大更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参与国际事务,并起到一个大国的建设性作用。“有所作为”的内涵发生重大变化的表现在于,20世纪90年代中国主要关注国家安全等核心国家利益,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国家利益的拓展,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重视不同层次和领域的国家利益,甚至是国际利益。
深刻认识“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概念和内涵,始终坚持这一外交战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反映了中国作为世界和平发展的力量,在国际社会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反映了中国外交战略的思想价值,根植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与“和平发展”、“和谐世界”的理念具有相通性、一致性;反映了中国不断追求国家利益的发展,通过有所作为,更好地维护和捍卫国家利益的存在与发展。
从“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内涵来看,它强调和平环境中发展自身,在国际社会实现自我作为,发挥建设性负责任的大国作用。这有利于优化我国外交环境,尤其是在处理中美关系、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以及非传统安全问题上,中国在其中立足于自我角色,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在很大程度上为中国赢得了良好的外交环境,通过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中国充分利用自身的“硬权力”与“软权力”,促进了全球性问题的善治。中国“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外交战略的实施与外交环境的优化呈现出非常默契的关系。良好的外交环境,又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赢得了可贵的机遇,中国充分利用这一战略机遇不断谋求综合国力的增长,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稳定,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根植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我国的“和为贵”及“满招损、谦受益”等思想具有一致性,在当代其价值体现与“和平发展”、“和谐世界”的理念具有相通性。一方面,中国在专注于国内社会发展;另一方面,中国在国际社会谦虚谨慎但又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的历史使命感同责任感更完美地表现出来。中国在治理世界金融危机、国际恐怖主义、生态环境、疾病传播、食品安全等方面都承担了重要角色,展现了良好的国际形象,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威望,提升了自身的影响力。中国的“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外交战略,致力于和平发展,决不会对任何一个国家构成威胁,相反,却为世界各国提供新的发展机遇,让世界人民共享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真正实现互利共赢。中国在与世界互动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的建设性作用,不仅接受了全球性的某些规则、价值与机制,同时也积极促成新的国际规则和价值的形成,赢得了世界的认可与尊重。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追求国家利益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期,“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的实施,有效应对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对中国的颠覆与和平演变,维护了中国的核心国家利益,即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中国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新世纪以来,我国国家利益的内涵和外延逐渐发生了变化,中国外交继续遵守“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尤其是为更好地实现国家利益,中国在更多的国际事务中真正做到了“有所作为”。中国不断拓展其自身的国家利益,更好地维护海外利益,机制建设将更加健全和完善。诸如中国对海外华人华侨利益的维护、对我国企业在国外投资的保护等就是鲜明的例子。全球化的发展,各国相互依存深化,催生了国际社会各行为体之间的共生性利益,即国际利益。中国在国际社会的积极作为有效地保护了国家利益与国际利益,促进了国家利益与国际利益的有效融合与发展。
“韬光养晦”虽在国际社会引起歧义与误解,但从根本上说,它与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核相一致,反映了中国人民谦逊、谨慎和低调的一贯作风,“有所作为”从本质上体现了中国脚踏实地的务实和实干精神。因此,我国外交将继续延续这一外交词汇并始终坚持在外交领域的实施和运用。21世纪以来,我国外交面临较冷战时代更为复杂严峻的国际安全形势;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过程中,社会主义制度在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与竞争中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现阶段我国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困境等,这决定了中国外交必须长期奉行“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战略。
后冷战时代以来,尤其是21世纪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国际安全形势的逐渐变化,安全研究领域被大大重新定义。传统的国家安全和稳定观念单纯强调国家领土主权完整、国家的生存,这在冷战时期国际上大规模的相互遏制政策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但这种安全理念已逐渐不适用于后冷战时代以来复杂的国际战略环境。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国家是最重要的安全涉指对象,国家安全为整个安全研究范畴确定了一个关键性的概念。在无政府状态的国际体系中,如何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则是主权国家的核心命题。国家的存在而免受外来威胁是国际社会主权国家面临的至关重要的规范议题。当前的安全问题虽然根植于某一国境内,但其实质性影响会超越国界,蔓延至整个地球村,进而威胁到整个世界的安全。安全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明显增加,传统主义者将国家作为安全问题的指涉对象,而非传统主义者则将安全问题的指涉对象扩展到了人类全体(或是人民)的范畴。诸如哥本哈根学派提出安全的指涉对象可以是国家(军事安全)、国家主权或者意识形态(政治安全)、国民经济(经济安全)、集体共识(社会安全)、物种和栖息地(环境安全),[注]Buzan, B., Waver, O., and de Wilde, J, “Security: A New Framework for Analysis,” in: R.D Lipschutz (ed.), On Securit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3, pp.22-23.既包括了传统安全也包含了非传统安全。尤其是,全球化的今天,国际社会更关注人的安全。
全球化的世界,生存安全与发展安全、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国内安全因素和国际安全因素交错互动,中国面临的安全威胁日益多元化。尤其是跨国性的非传统安全问题给国家和人民的安全带来巨大的冲击,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安全和稳定。今天,我们面临着层出不穷的安全问题,其形势日益严峻。在传统安全方面,领土领海争端的尖锐化、海上军事冲突的威胁、周边国家的核武装和核扩散问题。在非传统安全方面,国际恐怖主义、生态环境安全、食品安全、疾病的传播、海外公民与企业的安全等。在国内社会,我们也面临一系列安全因素的挑战,诸如群体性事件、民族分裂主义威胁等,这直接影响着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虽然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威望大增,但“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战略仍必须坚持。相对于20世纪90年代,今天的安全形势变得更为复杂,我国面临更为紧迫的安全压力和国际国内安全环境。一味地追求“有所作为”而放弃“韬光养晦”,对我国应付各种安全挑战是极为不利的。真正理解我国当前面临的安全挑战,才能真正懂得“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思想对当代中国外交的适用性与现实可行性。当今世界,国际挑战与日俱增,“韬光养晦、有所作为”仍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要继续坚持,并在坚持中不断优化。近年来,我国某些人士在对外交往中流露出一种虚骄之气,一些研究成果和媒体报道对国际形势和我国国际定位的判断也出现了过分乐观的偏向,这是十分值得警惕并予以纠正的。[注]王辑思:《中国的国际定位问题与“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思想》,载《国际问题研究》,2011年第2期,第7页。如果不坚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思想,甚至反其道而行之,只盲目追求国际社会的权力扩张,就会丧失良好的发展机遇,将会影响到我国的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因此,从安全的视角来看,今天的安全局势更困扰我国外交的发展,要真正做到中国外交的游刃有余,更需要我们潜心发展,做好自己的事情,继续奉行“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战略。当然,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我们在“有所作为”方面可以表现得更为主动积极,加强与世界的合作,以合作求安全。
20世纪90年代初期,苏东剧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与竞争加剧。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都有其自身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原则,二者在本质上是相互对立的社会意识形态。一方面,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和“西化”、“分化”和“弱化”战略不会发生变化。“西方国家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第三次世界大战。所谓没有硝烟,就是要社会主义国家和平演变……它们不喜欢中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44、311、3页。苏东剧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把和平演变的矛头直指中国。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依靠在全球经济、科技和军事等方面的优势,在同社会主义国家发展政治、经济和文化外交中,通过各种形式试图颠覆、演变社会主义国家,实现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资本主义如果不经常扩大其统治范围,如果不开发新的地方并把非资本主义的古老国家卷入世界经济的漩涡,它就不能存在于发展。”[注]《列宁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32页。在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宣扬资本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鼓吹资本主义经济私有制、传播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企图实现资本主义世界的“地球村”。“整个帝国主义西方世界企图使社会主义各国都放弃社会主义道路,最终纳入国际垄断资本的统治,纳入资本主义的轨道。”[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44、311、3页。另一方面,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要走向复兴,社会主义中国需要担当大任。苏东的垮台,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作为社会主义大国,中国必须不断增强自身的综合国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旗,肩负社会主义的高尚使命,不断推进社会主义运动的复兴和发展。在对待资本主义世界的和平演变中,社会主义中国需要保持高度警惕,要不断加强意识形态的稳定性。我们要“坚决抵制外来腐朽思想的侵蚀,决不允许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在我国泛滥”。[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44、311、3页。因此,要促进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中国必须承担重大的国际责任,韬光养晦,发展社会主义力量;中国必须在国际社会有所作为,以抵制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施的和平演变。
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的扩张。在“丛林法则”依然盛行的国际社会,全球化体现着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制度在国际舞台上的中心地位,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制度处于弱势地位,这是国际现实。因此,在两制并存的时代,资本主义制度处于攻势,而社会主义则处于守势。在当前国际政治环境中,社会主义要抢占对资本主义批判的战略制高点,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冷战后时代,虽然中国摒弃了以意识形态画线的冷战思维,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对立将会一直存在。某些人一味强调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合作,甚至是“融合”、“趋同”,这对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要推进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改变“敌攻我守”的发展态势,唯有发展才是硬道理,奉行“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战略,提高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和发言权,才能在“两制”的斗争与竞争中处于主动有利的地位。在当代国际社会,唯有继续坚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战略,立足于“发展才是硬道理”,才能改变“敌强我弱”的被动局面,在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从总体国情来看,中国目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正处于战略机遇期,中国的发展面临许多困难与问题,前进道路上充满荆棘与挑战。因此,我们更应该奉行“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现阶段我国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困扰发展的大局。我国领土尚未完全统一,民族分裂主义势力对国家造成严重威胁,“台独”、“疆独”和“藏独”是威胁中国领土完整与主权的三大现实威胁,存在合流之势并不断走向国际化,破坏力大增。在马克思主义占据我国思想文化主导地位的同时,社会思潮与舆论日益多元化,侵蚀着人们的思想,尤其是新自由主义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对我国价值取向构成重大挑战。中国软实力建设方面发展滞后,必然会造成硬伤害,严重制约中国的大国形象,中国声音在国际舆论中比较微弱。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社会不和谐因素逐渐凸显,诸如,由于人民利益内部矛盾的差异、社会分层的多样化而导致的群体性事件,其破坏性和影响力不可忽视,直接影响到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人、生态环境与社会之间的矛盾突出,生态环境恶化、老龄化现象严重,食品安全问题突出,公平与效率之间的矛盾影响到整个国家的发展,贫富差距悬殊,社会治理任务艰巨。虽然我国在2010年宣称GDP位居世界第二,但若按照实际GDP来算,而不是名义的GDP,中国相当于日本的三分之一左右。那种认为中国综合国力已超过日本与欧盟,过一二十年便将与美国平起平坐、共治天下的想法,是非常幼稚的。我国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的桎梏性因素,只有采取“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谦虚谨慎,不断前行,谋求自我发展,才是上策。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外交战略是国内、国际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盲目认为中国强大,应该放弃这一战略,过于强调自我力量,充好汉,打头阵,只会导致我国在国际社会树敌太多,不利于中国外交的发展;当然我们不能消极理解“韬光养晦”,否则容易陷入“无所作为”和被动。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外交战略是邓小平同志为21世纪的中国留下的重要的外交遗产,是一项长远的战略思维,而不是简单的权宜之计。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重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基于“两个一百年”的战略目标,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仍要“坚持韬光养晦”,同时要“积极有所作为”。中国国际战略学会会长马晓天在2011年国际战略学会年会上指出:中国要立足全局、着眼长远,继续贯彻“坚持韬光养晦,积极有所作为”的战略方针,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营造更为有利的安全环境。一方面,我们要坚持韬光养晦。首先,中国这些年综合国力有了很大发展,但还处于量变阶段上,并没有真正有质的突破和提升;从全面发展态势来看,国际体系依然保持西强东弱的局面,“西方中心论”并没有动摇,只是受到有限的冲击,对此,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其次,国际关系史的发展表明,任何后起大国在崛起期间内是一个高度敏感期,如果崛起国不领悟,面临的障碍和阻力会成倍、成几十倍扩大。对此,中国应该在和平发展期有正确的认知,决不可盲目乐观,更应该长期坚持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从“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向“坚持韬光养晦,积极有所作为”的转变,这绝非是字数的增加,包含着深刻的内涵,这是对国际力量格局和自身实力的清醒认识,表明“韬光养晦”将是一项长期的外交战略,必须持之以恒地贯彻好、维护好、落实好;“有所作为”前加上“积极”,更强调中国的主动性、创造性和能动性。中国作为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力量,更应该主动参与国际事务,积极维护本国国家利益和全人类共同利益,发挥负责任大国的角色与作用。
在维护国家核心利益问题上,中国不仅要有所作为,而且要积极有所作为。2011年9月,中国发表《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指出中国的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中国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当国家核心利益受到来自外部的威胁时,中国外交更要积极有所作为,尽一切力量捍卫和维护。因此,从“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向“坚持韬光养晦,积极有所作为”的演进与发展,更突出了中国对自身国家核心利益的高度关注与重视。对于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错误行径,中国政府应该坚定维护国家主权不受侵犯原则,在钓鱼岛问题上积极有所作为,这是由我国核心利益决定的。对于日本的挑衅,中国必须予以坚决而必要的回击,诸如钓鱼岛海域实施海空立体巡航,并使之成为常态化机制。中国需要在国际社会做好舆论宣传,显示坚定维护国家主权的意愿与决心,对日本觊觎我国领土领海的司马昭之心予以坚决批判与回击。在军事上,我们应充分做好战争准备,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要实现军队现代化,提升我国海陆空军作战的能力,付诸必要的行动来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在南海问题上,中国同样强调积极有所作为,突出主动性,在南海区域安全机制的构建和海洋安全维护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诸如从黄岩岛事件到划设防空识别区,到2013年底军事演习导弹试射等。
2013年10月,习近平强调,做好周边外交工作,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需要,要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周边外交,为我国发展争取良好的周边环境,使我国发展更多惠及周边国家,实现共同发展。中国外交的奋发有为战略由此形成,这是对有所作为外交战略的又一次创新与发展。奋发有为,即振作精神、有所作为。强调中国以崭新的国际面貌和进取精神,推动中国外交的发展,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从韬光养晦到奋发有为,并不意味着放弃韬光养晦,而是强调坚持韬光养晦,通过自我力量实现中国外交新的突破和发展。中国外交强调进取精神,奋斗精神,突出新理念、新做法,并不是说对韬光养晦的放弃或否定,而是在新形势下对坚持韬光养晦和有所作为提出的新要求和实施的新思维,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实现的创新和开拓。“奋发有为”的外交新政,是在坚持韬光养晦的基础上,积极寻求外交主动性、创新性和进取性,抓住机遇,把握机会,争取主动权的过程。今天的中国外交强调“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在奋发有为中实现制度创新,诸如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为中国外交实现更加奋发有为提供了有力保障。中国外交不仅积极主动,一改过去“问题反应式”的传统做法,更富有进取精神,以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展开外交活动。在处理与大国、周边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时,中国先巩固与俄罗斯、新兴国家和非洲的关系,再处理中美关系与周边外交。这种战略思维使中国外交占据主动,发挥主导作用,巩固和发展了与各国的和平友好关系,维护了稳定有序的国际环境。中国外交不是摒弃而是继续坚持韬光养晦,在维护自身核心利益的前提下,更加积极进取,强调有所作为,这是新时期中国外交的必由之路。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外交经历了发展变化和创新的过程,今天的中国外交是在承启“韬光养晦”,转型“有所作为”。20世纪90年代,该战略的重心更多集中于“韬光养晦”,那么新世纪以来,战略重心已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即转向“有所作为”,但都不意味着相互之间的否定。中国外交不仅立足于与自身紧密相关的国际事务,也在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中有所作为。中国积极推动倡导发展中国家命运共同体的主张,与世界共享机遇与繁荣;将更加积极参与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的处理,为维护世界稳定和安宁承担应尽的义务;中国坚定维护当代国际秩序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注]贺凯:《中国外交向“有所作为”转型》,载《世界知识》,2013年第14期,第57页。并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在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新境遇下,中国“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外交战略继续与时俱进,不断充实新内容,开拓外交新举措,从而更好地捍卫国家核心利益,维护世界和平。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一方面要不断强大自身,推进综合国力上一个新的台阶,另一方面,我们要切切实实地让周边与世界感受到,中国是和平发展的国家,中国的发展给世界带来新的机遇,中国的改革开放成果惠及整个世界,尤其是在改变世界发展面貌、消除贫困、促进全球性问题的解决上下大功夫,发挥负责任的大国作用。
总之,在全球化的今天,“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是我国外交战略的长期方针和政策,必须对它有正确的理解和认知,充分认识它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在新形势下不断实现新突破和新发展,向“坚持韬光养晦、积极有所作为”方向迈进。又一次的开拓创新,中国走向“坚持韬光养晦”,实践“奋发有为”外交战略。“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外交战略是不断发展和创新的外交思维,把它充分运用于中国外交,实现了我国外交的跨越式发展,取得了诸多非凡的外交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