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德翻译语言观对德国浪漫主义时期翻译理论家的影响

2014-02-10 12:00雪,刘
关键词:洪堡荷尔德林异化

王 雪,刘 蕾

(天津大学文法学院,天津300072)

赫尔德(Johann Gotftfried Herder)是德国启蒙主义运动和浪漫主义运动的先驱,他涉猎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特别是对语言和翻译问题的研究颇有建树,在这方面的代表论著主要有《论语言的起源》(Treatise on the Origin of Language,1772)和《近代德国文学散论》(Fragments on Recent German Literature,1768)。在《论语言的起源》一书中,赫尔德驳斥了语言起源于上帝的谬论,认为语言是人类发明的,语言之间存在着可译性,任何用语言编写的文献,包括圣经在内都可以被解读或阐释。在《近代德国文学散论》一书中,赫尔德论述了翻译的难题所在主要来自于民族和个人之间的思维差异、概念差异和文化差异,并提出解决翻译难题的两种方法:即“宽松法”和“适应法”。赫尔德提倡译者优先选择“适应法”,并认为采用“适应法”不仅可以准确再现原文的意义,还可以扩充目的语语言,这是译者的职责和任务。他就如何实施“适应法”提出三条原则:第一,译者必须具备阐释知识和技能,准确阐释原文的意义;第二,译文要忠实于原文的语义内容,如果源语言与目的语言之间存在概念差异,译者可以采用“变通法”去克服这一差异;第三,为了达到忠实于原文的语义内容之目的,译文应保留原文的音乐形式。赫尔德关于语言和翻译问题的论述涉及了翻译目的、翻译方法以及语言之间的可译性等翻译行为所面临的根本问题,其理念新颖,认识方式独特,从而影响了德国浪漫主义时期众多的翻译理论家和实践家,特别是对施莱尔马赫、洪堡特和荷尔德林翻译思想的形成产生了根本性的作用。下文将详细论述赫尔德对施氏等人的影响并分析其影响的原因和特征。

一、赫尔德对施莱尔马赫的影响

施莱尔马赫是德国浪漫主义时期著名的阐释学家、柏拉图(Plato)语录的翻译家。在翻译界,他通常被认为是异化翻译理论的创始者。事实上,施氏的异化翻译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建立在赫尔德翻译语言观的基础上[1]。根据西方翻译史记载,施氏在1813年在其所撰写的“论翻译方法”一文中提出,“有两种翻译方法可供译者选择,一种是尽可能地不扰乱原作者的安宁,让读者去接近作者;另一种是尽可能不扰乱读者的安宁,让作者去接近读者[2]。前者是指,译者像源语言作者那样说话和写作,使译文保持异域风貌,异国情调,读起来像译文。后者是指,译者像目的语言作者那样说话和写作,使译文完全符合目的语文化的意识形态和创作规范,读起来不像异族作品。这两种翻译方法后来被认为是“异化”与“归化”翻译方法的最早提法。实际上,施氏的这一思想完全继承了赫尔德的翻译思想成果。从史料上看,赫尔德早在1768年在其专著《近代德国文学散论》中就提到译者采用的翻译方法有两种,即“宽松法”和“适应法”。“宽松法”是指目标文本的语言和思想允许与源文本的语言和思想有所偏离;“适应法”是指目标文本的语言和思想要适应源文本的语言和思想[1]。他认为,采用“宽松法”会使译文通顺流畅,读者感觉不出是在阅读译作;采用“适应法”会使译文从最大程度上保留异族语言和文化,读起来像异族作品。通过对比不难看出,施氏对翻译方法的描述与赫尔德的描述非常接近。“作者接近读者”与“宽松法”是一种归化的翻译方法;“读者接近作者”与“适应法”则是异化翻译方法。因此,无论从时间顺序上还是从理论所体现的合理性上,赫尔德的“宽松法”与“适应法”才是“归化”与“异化”翻译理论的最初来源。施氏的“作者接近读者”与“读者接近作者”只不过是赫尔德的“宽松法”与“适应法”的不同的表达而已,更贴切地说,是对赫尔德翻译思想成果的“改善”或“改进”[3]。

但是在这两种翻译方法的选择上,施氏比赫尔德更加推崇异化翻译方法(读者接近作者),他认为理想的翻译就是要保留原文的“相异点”,译者必须尊重异质[2]43。他说:“实现‘异化’的办法关键在于语言的可塑性,即便目的语中一些词语的习惯用法和语言所表达的概念与原文无法通约,但是语言的可塑性使得译者应当有可能变通目的语词语的习惯用法,使之尽可能再现原文概念所要表达的思想”[4]。采用这种翻译技巧翻译出来的译文可读性差一些,但是它却有着积极的价值,因为它不断的使读者意识到原文概念的陌生性和感受到所使用过的翻译技巧。施氏所提到的翻译技巧就是赫尔德的“变通法”,“变通法”是赫尔德实施异化翻译方法(适应法)的策略。赫尔德同样认为这种方法不仅有助于保留原文概念的陌生化,而且有助于扩充目的语语言。从这一点上看,两位理论家的观点极其相似。虽然赫尔德赞成异化翻译方法,但是对其他翻译的合理形式又持开明态度,并表示愿意接受可能出现的多种形式。他认为在一个特定的情形下,最适宜的翻译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此情形下的作者、文本类型和译者的目的。这表明赫尔德在提倡“异化”翻译方法的基础上,并不排斥其他翻译方法的可操作性[1]。

由此看来,施氏的翻译理论清楚显现出赫尔德思想的痕迹,只不过施氏在推崇“异化”翻译方法上比赫尔德更为激进,但他的思想从未脱离赫尔德翻译理念的土壤,正是在借鉴和吸收赫尔德翻译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施氏形成了自己的翻译理论。

二、赫尔德对洪堡特的影响

洪堡特是德国浪漫主义时期著名的语言学家,他在语言与翻译方面的一些研究成果与赫尔德有直接的关联,他继承了赫尔德的语言的可译性理论,并在二元思辨的基础上提出了语言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之说。他说;“在语言中,普遍性和个别性协调得如此美妙,一方面,整个人类只有一种语言,另一方面,每个人都有一种特殊的语言[5]。这表明,洪堡特将语言视为一个充满种种矛盾对立、但又不失其终极统一性的研究对象。他深信人类语言,一方面,是统一的、同一的,具有普遍性;另一方面,人类语言又千差万别,样式各异,具有特殊性。

洪堡特对语言特殊性的认识使他相信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在原则上存在着不可译性,他认为每一种语言就是一种精神文化个体,人类精神文化与语言的产生和使用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类的精神文化不同,其语言形式也不同。洪堡特所指的精神文化是指人的思维方式,也就是说,人的思维方式与语言的使用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的思维方式不同,语言形式也不同,思维影响语言,并决定人的语言结构和图式方式。思维方式不同的人认识世界的图像和方式不同,由此彰显了人类语言的个性和特殊性,正是这种特殊性的存在造成语言之间在原则上的不可译性。

另一方面,洪堡特深信语言普遍性的存在使得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成为可能。他认为,人类在本性上就有追求整一和全体的倾向,人类乃是一个整体,这在语言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在语言中不仅有一种整一和全体的追求,而且还有一种内在的信念,相信人类虽然有种种隔离,种种差异,但在其源始本质上,在其最终的规定中,人类乃是不可分的一体[6]。这表明语言的差异在洪堡特那里应该说只具有相对的意义,是同一之中的差异,因为语言从表面上看千差万别,样式各异,但其本质归根到底是同一的。正因为本质上是同一的,人类语言就具有普遍性。由于语言普遍性与共性的存在,语言之间又是可译的。

阅读洪堡特的理论之后,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赫尔德的可译性理论,就不难发现洪堡特与赫尔德之间的关联。赫尔德在论及语言的起源时提到,语言不是由神灵创造和赋予的,而是人类情感的表达并源自人类的灵魂深处。任何用语言编写的文献,包括圣经在内都可以被解读或阐释,这表明语言之间存在着可译性。但他同时承认译者在阐释和翻译时将会面临巨大的挑战,特别是考虑到人类的思维差异不仅存在于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文化的民族之间,而且存在于同一历史时期和文化的个人之间。在很多情况下,这些不同层面上存在的差异给翻译带来巨大的难题,因此不同语言间的翻译是困难的。尽管人类思维差异造成翻译的困难,但是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是可能的。他强调说:“各种各样独特的人的语言是在人的同一神圣本质的范围内运动着的,一切民族的语言都是神圣的人性的语言的可能性的独特表现,因此各民族的语言虽有差异,但决不是不可逾越的,决不是各民族无法相互理解的障碍[7]。”在赫尔德看来,人类虽有种种差异,但其本质是同一的,因此语言之间存在可译性。

上述论证表明,洪堡特和赫尔德都承认语言、文化和人类思维的个体差异对翻译造成的巨大困难。但他们的结论却不同:洪堡特坚持“语言的可译性和不可译性”的立场,而赫尔德持语言的“可译性”观点。相比而言,洪堡特的语言可译性与不可译性思辨式二元理论更科学。反之,如果没有赫尔德播下的思想种子,洪堡特不可能收获新的思想。洪堡特的语言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与赫尔德的翻译的可译性的关系既是继承中的发展,又是发展中的继承,这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必经之路。

三、赫尔德对荷尔德林的影响

荷尔德林是德国浪漫主义时期颇具影响的思想家和翻译家,他的翻译实践及翻译理念深受赫尔德的影响,他采用极端“异化”的翻译方法翻译了悲剧诗人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和《安提戈涅》以及抒情诗人品达的诗歌。荷尔德林最显著的做法是通过追寻源语和目的语的词源,其目的是设想通过进入源语与目的语中每个词最根本、最本源的词义,从中找出两种语言之间最强的对应关系。在翻译古希腊经典作品时,他大胆地在德文中运用希腊文词源和词义,比如,希腊文,“Τíδ''εστι;δηλοíçγ'αρτικαλχαíνουç''εποç”(那是怎么回事?你的话显得晦暗。)被译为“Was ists,du scheinst ein rotes Wort zu färben?”(那是怎么回事,你似乎把一个红字着色?)。希腊原文“καλχαινουç”本义为呈暗红色或者使之呈暗红色,引伸义为呈黑暗烦乱状[8]。荷尔德林通过对词语本源的利用,强行将希腊文句法、字词本义移到德语中。这样不仅在目标语中创造出大量新词和概念,而且在某种意义上实现了扩充目的语语言之目的。

荷尔德林的这种异域化、陌生化的翻译方法秉承了赫尔德的“适应法”。赫尔德提倡优先选择“适应法”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在目的语中创造出新奇的概念和音乐形式,他认为这是译者的责任。在翻译莎士比亚的《暴风雨》时,为了揭示原文特有的表达方式,他模仿原诗的形式,并采用音乐效果类同于原文的德语词汇,比如,把英语的sea-change(海的变化)分解成动词 Wandeln(变化)和名词 Zaubermeer(海)[9]。赫尔德这种刻意地模仿原文形式在目的语中创造出许多新的表达方式。而荷尔德林也正是建立在词源学方法的风格上通过模仿原文的句法、字词以及思维习惯,在目标语中创造出了新词和新的说法。可以说,赫尔德的“适应法”在荷尔德林那里得到继承与发展。荷尔德林采用“建立在词源学方法”上的翻译风格与赫尔德的“适应法”都是异化翻译的一种手段,其目的是借助翻译架起一道人类可以共享的文化桥梁,通过这座桥梁输入外来元素,扩充本民族语言,与他者文化对话,达到丰富自我民族文化之目的。

四、影响的原因和特征

第一,影响的原因。19世纪前后,浪漫主义思潮席卷下的德国译坛最为活跃,最突出的一点便是翻译家们对大量世纪名著的翻译介绍,例如:施莱尔马赫翻译了柏拉图的哲学作品;洪堡特和荷尔德林则翻译了许多希腊名著;其他翻译家也各自从不同的角度选择了高层次的著作进行译介[10]。与此同时,大量的翻译活动促使他们对翻译问题进行严肃的思考,他们开始从语言学等相关学科来探讨翻译问题,如语言之间是否存在可译性;翻译方法的选择—异化还是归化;异化翻译与语言的扩充等问题。而赫尔德有关语言和翻译问题的探讨恰恰触及了他们所关心的问题。在这种学术氛围下,赫尔德的翻译语言观成为他们探索新的翻译理论的指路明灯。施莱尔马赫基于赫尔德的“宽松法”与“适应法”提出了异化与归化的翻译方法;洪堡特在赫尔德翻译语言观的影响下提出了语言之间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之说;荷尔德林在赫尔德翻译理念的启发下采用极端异化的翻译方法翻译了古希腊作品以此扩充德意志语言宝库。可见,正是三位理论家在积极寻求新的理论框架来指导和规范翻译活动的同时在赫尔德那里找到了结合的契机。

第二,影响的特征。首先,他们的翻译理论都具有哲学思辨的色彩。赫尔德是一位集语言学家、阐释学家于一身的哲学家,追求各学科之间精神的整体性和内在的统一性,他运用语言哲学和阐释哲学的方法论去探讨和挖掘翻译中最本质的问题,使其翻译理论颇具理性和思辨性。在继承赫尔德翻译语言观的基础上,洪堡特提出了语言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之说,施莱尔马赫则提出了翻译的两种途径——异化与归化,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试图揭示语言与翻译内在的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他们的观点包含了强烈的哲学辨证成分。荷尔德林推崇异化翻译,试图探讨具有普遍意义的翻译途径,从而把握翻译行为的本质和精神,体现了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识,因此具有思辨性意义。其次,他们对翻译理论的研究达到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境界。赫尔德本身是一位翻译家,他翻译了莎士比亚等人的剧作,正是他翻译莎士比亚剧作的经验加之他本人强烈的哲学方法论意识构成了其翻译理论资源。在他的影响下,施莱尔马赫、洪堡特和荷尔德林在进行翻译实践的基础上,对翻译行为本身进行积极的思考,纷纷提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翻译理论模式。他们对翻译的思考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打通了理论与实践连接的通道,由此改善了以往翻译实践与理论脱节的状况。

五、结 语

综上所述,施莱尔马赫、洪堡特和荷尔德林的翻译理论成果都是在继承和吸收赫尔德翻译语言观的基础上形成的。在赫尔德的影响下,他们的理论不仅呈现出哲学思辨的色彩,而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关联。赫尔德翻译语言观之所以对德国浪漫主义时期翻译理论家施氏等人产生如此重要的影响,归根结底是因为他以其特有的认识方式和角度提出了许多翻译行为所面临的根本问题,而这些问题留给后世无数问题又提供了无数启示。在今天看来,他所提出的问题仍需学者们做更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1]Forster,Michael.Johann Gottfried von Herder[EB/OL].http://plato.stanford.edu/entries/herder/ ,2012-02-15.

[2]Munday,Jeremy.Introducing Translation: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M].London/New York:Routledge,2001:43.

[3]Forster,Michael.Herder’s Importance as Philosopher[EB/OL]. http://philosophy.uchicago.edu/faculty/files/forster/HerdersImportance.pdf,2012-02-15.

[4]Forster,Michael.Friedrich Daniel Ernst Schleiermacher[EB/OL].http://plato.stanford.edu/entries/schleiermacher/,2002-04-17.

[5]姚小平.洪堡特:人文研究和语言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64.

[6]孙兴周.论威廉姆·洪堡的语言世界观[J].浙江学刊,1994(4):50-54.

[7]卡岑巴赫.赫尔德传[M].任 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179.

[8]刘皓明.荷尔德林后期诗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6.

[9]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增订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106

[10]许 钧.当代法国翻译理论:第2版[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184.

猜你喜欢
洪堡荷尔德林异化
删除一个“科学巨人”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海德格尔的荷尔德林阐释进路
从异化看马克思对人类解放的设想
一个人就是一座科学馆
诗人的诗人:荷尔德林
荷尔德林和德意志的命运
洪堡的科学发现之旅
海德格尔的诗人与世界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