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威,刘 睿
(1.重庆理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院,重庆 400054;2.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重庆 401120)
马克思主义信仰、宗教信仰、民主党派理念、少数民族习俗,以及不同统战对象的思想文化,这些看似不相关的甚至在一部分人眼中是矛盾的方方面面,其实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里它们之间的关系更多是一种“和而不同、共生共存”的关系,它们的关系也会在求同存异中不断进行着类似生物界“物竞天择”的进化继而会达到“天下大同”。这些不同的思想文化普遍存在于我们的高校统战工作对象之中。本调查就是期望能够了解作为科学信仰的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统战对象的教育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现状等,以期创新高校统战对象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推动高校统战工作,繁荣统战文化。
1.调查目的
了解高校中统战对象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现状,对通过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来推进高校统战工作做进一步的探索,进而加强高校统战对象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工作。
2.调查对象
重庆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理工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西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广西师范大学、云南大学、河南大学、湖北民族大学、长江师范学院等部分高校民主党派、党外知识分子。
3.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和随机走访、座谈。发放问卷2 000份,回收1 869份;共计1 86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3.4%。
4.调查结果和结论
当前高校统战对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工作的整体状况良好,但仍有思想认识不到位、作用发挥不到位和工作不力等问题,加强高校统战对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工作仍是高校统战工作的重中之重。
1.性别
本次调研对象的男女性别比例为53∶47,比例比较均衡,可以避免性别比例误差导致的调研结果的性别差异过大等情况。
2.调研对象的主要分布
本次调研对象包括民主党派成员(6%)、党外知识分子(75%)、信仰宗教的师生(3%)、少数民族师生(9%)、港澳台同胞及海外侨胞(2%)、出国和归国留学人员(4%),以及到我国高校留学的华裔留学生等其他统战工作对象(2%),涵盖面比较完整,可以比较客观反映调研所涉及内容及调研结果情况。
3.宗教信仰及是否信教情况
本次调研的主题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情况”,所以对调研对象的宗教信仰及是否信教情况进行了调查,调研数据结果与中国不是宗教国家的国情比较吻合。除了少数来自少数民族地区及出生在少数民族家庭的(是教徒的占6%)外,大多数调研对象都是没有宗教信仰的(80%),这些党外知识分子比较相信科学教育,有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有志于成为党员的后备军。需要指出的两个特殊情况是:一方面,一部分非宗教信仰者因为网络、电视、电影或者生长在少数民族地区、身边亲朋等影响对宗教信仰“有点相信”(14%),甚至愿意成为宗教信徒;另一方面,来自少数民族地区及出生在少数民族家庭或来自非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知识分子在从小的科学教育尤其是在大学期间参加了党团教育活动之后开始主动放弃宗教信仰,转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部分少数民族知识分子开始加入中国共产党或开始申请入党,这是可喜并需要重点予以关注和鼓励的现象。
简言之,以上调研数据结果显示了本次调研对象的基本情况:男53%,女47%,男女比例比较平衡,可以避免出现性别倾斜而影响调研结果客观性的情况;调研对象分布及政治面貌、少数民族、港澳台同胞及海外侨胞、留学生等比例符合高校实际情况;已是教徒者6%、不是教徒者80%、有点相信者14%,宗教信仰及是否教徒也与中国宗教信仰人口状况总体情况相适应。
1.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教育理念与方法
调查发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就在于我们的教育理念与方法不够“与时俱进”、不够“喜闻乐见”。这是我们急需深刻反思的方面,也是我们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教育效果上能够取得突破的重要着力点,这可以成为我们下一步重点研究的课题。调查中只有不到30%的高校统战对象认为我们的教育理念与方法“很先进”或“较先进”,超过一半的高校统战对象(51%)认为“一般”,还有超过20%的认为教育理念与方法“很落后”或“较落后”。
2.关于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中的主体
高校统战对象认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中的主体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占65%,认为是教育者的占4%,认为是被教育者的占31%。可见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主体在高校统战对象的视野里已经从传统视野的“单主体”(教育者)明显地转变为“双主体”(教育者和被教育者),这既是对主体双方的尊重,也是确保我们取得教育实效的保证。
3.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硬件设施
高校统战对象认为硬件设施一般的占47%,认为较差的占23%,认为很差的占2%,认为较好的占24%,认为很好的只占4%。调查结果显示,很多高校都有专门的党员教育场地,如:民主党派学习活动室、青年红色根据地活动室等校内开展红色主题教育,以及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校内场所或者校外红色教育基地,如:重庆中国统一战线教育基地、中国民主党派陈列馆等。但是专门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场所和基地建设则相对落后或者不够完善,会影响教育效果。
4.关于学校的校领导参加较大型的活动及在发言中体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内容的情况
高校统战对象认为:大学校领导是一所大学包括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在内的党的各项教育活动的掌舵人和活动实施的表率,尤其是他们在大型活动中的一言一行都对整个大学文化的传承、统战文化的传播及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推动都有积极的意义。调研结果显示,大学校领导在这些方面是很“称职”的,对于推动高校统战文化发展及高校统战对象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活动的开展是十分强有力的推动因素。
5.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最主要的管理部门
认为是党委统战部的,占16%;认为是国际合作交流处的,占10%;认为是港澳台办公室的,占8%;认为是党委组织部的,占7%;认为是党委宣传部的,占6%;认为是党委学工部的,占6%;认为是人事处的,占5%。而42%的人认为: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不是某个部门的事情,而是集体行动、共同合作的一项系统教育工程,需要上述部门通力合作,同心协力。
6.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统战教育网等主题教育网站的关注情况
进入多媒体时代,网络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重要渠道和平台,很多高校都与时俱进创建了很多主题鲜明的教育网站来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如重庆理工大学的“青年红色根据地”、重庆邮电大学的“红岩网校”等。从调研结果(图1)可以看出:这些网站所开展的教育活动吸引了高校统战对象的关注,也收到了良好效果,这就为我们通过网络平台开展隐性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提供了与时俱进的机遇。
图1 高校统战对象对网站所开展的教育活动的关注情况
7.关于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主要内容对高校统战对象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大多数高校统战对象认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唯物主义、共产主义、自由而全面的人生追求教育这些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主要内容以及与之高度契合的理想信念、价值观、集体主义教育等对自己的“影响较大”或“影响很大”。这既是我们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成绩,也是我们深入开展教育活动的动力。
表1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主要内容对高校统战对象的影响 %
调查发现:大多数高校统战对象认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教育理念与方法较为“一般”,需要与时俱进;认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中的主体应该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双主体;对学校的校领导参加较大型的活动持“肯定”态度;认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不是某个部门的事,需要相关部门联合协作行动;“比较关注”学校主题教育网站;认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主要内容对自己的影响很大,持“积极肯定”态度。
1.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应包括三类最重要内容
高校统战对象认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最重要的三类分别是:“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唯物主义教育”,这与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主要内容和要求是高度契合的。这也说明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高校统战对象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有一定认识的,对相关知识也有一定程度的掌握。在我们以后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中,我们要继续努力,强化这些主要内容的教育,同时加强相关的“为人民服务教育”、“道德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等内容的教育。
2.应针对性地解决存在的问题
从调研结果来看,认为当前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还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缺乏科学管理机制”(占30%)、“措施不力、渠道不畅”(占25%)、“上级重视不够”(占23%)。此外,认为“硬件条件落后”(占17%)也对教育效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这些问题的梳理,可以让我们有的放矢地去解决问题,从而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效果,服务统战工作。
3.应采取高校统战对象喜闻乐见的教育和自我教育的方式
从调研结果来看,高校统战对象认为听学术报告(占29%)或统战文化讲座(占25%)、自己做统战主题教育报告(占17%)以及参加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占17%)对接受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影响较大,这些也是他们喜闻乐见的教育和自我教育的方式。因此,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活动中,通过在学术报告或知识讲座中体现或融入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内容,或直接开展主题学术报告及知识讲座,以及组织高校统战对象作为主讲人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相关的主题学术报告和政治理论宣讲,势必会成为我们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好方法和突破口。
4.应正确树立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理念
从调研结果来看,高校统战对象认为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最重要的理念是“平等交流”(占32%)、“以人为本”(占23%)两个选项。因此,在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工作时一定要“尊重群众”,走群众路线,以人为本,如此才能被高校统战对象真心接受。这也警示我们在开展教育活动时一定要避免简单的、灌输式的教育。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本题选“其他”占19%,选“管理服务”的占15%,这说明高校统战对象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理念还有不少的不同认识,需要我们反思和研究,也需要“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确保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工能够真正服务统战,凝聚人心,“同走群众路、共赴中国梦”。
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科学的信仰,是我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统战工作的重要思想武器。高校统战工作的对象包括民主党派成员、党外知名人士及遗属、党外广大师生、无党派人士、信仰宗教的师生、少数民族师生、港澳台同胞、出国和归国留学人员、到我国高校留学的华裔学生、海外侨胞及其眷属等,对他们的统战是我党高校统战工作的主要内容。目前,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科学的信仰,与各民主党派的党派理念及高校统战对象的多元思想甚至宗教信仰不是对立的,而是一种求同存异的共生共存的关系。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宗教信仰等终将会与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信仰殊途同归,为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所包容,进而“天下大同”。对高校统战对象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恰恰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包容性”所在,用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高校统战对象及力量”是我们当前“同走群众路、共赴中国梦”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不断创新统战工作的不竭动力。
[1]王叶林,田然.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方法论[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2(8).
(责任编辑 张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