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城市中“负空间”类型与对策概述

2014-02-07 03:19
重庆建筑 2014年2期
关键词:消极空间设计

覃 朗

(西南民族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现代城市中“负空间”类型与对策概述

覃 朗

(西南民族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存在于城市中的负空间是在建筑物之间起着过渡与衔接作用的空间,是设计师在定义了各种功能空间之后所遗漏的空间,也是藏有各种消极因素与隐患的空间。该文按照其不同的位置和特点对负空间的种类做了归纳与分析,并且从设计层面上提出了多个改善的要点与策略,有助于降低消极负空间的影响,提升城市空间质量与居住舒适度。

负空间;消极空间;空间激活

0 引言

“负空间”最原本是指物体之间的空间,是一种“留白”。然而在我们的城市里,它却有更复杂的含义:一方面,这些城市中的负空间是建筑物之间的过渡与衔接空间,也是设计师在定义了各种功能空间之后所遗漏的空间,例如城市空间中一些夹缝、边角和在建筑物之间被设计所忽略和轻视的空间,也可能是功能和意义不明确的空间,它们不断地随着周围社会生活和环境的条件而产生变化,不断地混杂着各种被临时赋予的活动和意义,最后呈现出设计者与建设者始料未及的形态。另一方面,由于这些没有被设计的空间的低质量,以及其产生的混乱和衰败,大多数人将他们视为混乱和丑陋的角落,也就是“负能量空间”。而事实上,“负空间”很大程度上与“负能量空间”划上了等号,由于他们被设计所忽略,这些空间甚至变成了城市中阴暗的、混乱的、危险的、藏污纳垢的,或者是被彻底遗忘的存在,对城市环境和生活产生着消极影响。

1 城市负空间的种类与特点

在现今城市的快速发展与更新过程中,伴随着越来越多充满活力的城市空间,负空间也在无声无息地累加着,并对人们的城市体验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消极作用。按照不同位置和特点,这些负空间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1 建筑物之间的衔接地带

出现在建筑物之间衔接地带的负空间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邻近建筑物之间由于间距要求而不得不留出的缓冲空间,特别是山墙与山墙相对的空间,由于其尴尬的尺度,无法被定义明确的功能,因此也无法受到设计者的重视,它们大多作为交通空间的一部分或是布置上了消极的绿化。其另一种是建筑与周边空间的关系——包括场地与场地、场地与周边交通之间的关系——没有被处理好,从而诞生了一些消极的衔接空间,这些空间要么脱离人们的视线和管理,容易成为藏污纳垢的角落(例如堆放垃圾的死角),要么不适宜于人的停留与有效使用,变成空白的空间浪费。

1.2 交通附属空间

随着城市的扩张与私家车的普及,繁重的交通压力促使了交通设施的大力发展,立交桥、城市高架桥、轻轨、地铁、下穿隧道几乎已经成为每个大城市顺畅运作的必需品。由于交通所要求的高效流动性和便捷性,它们的场所精神与质量也是最低下的,因此也是最容易产生消极空间的地方。巨大的高架桥以及立交桥之下压抑的空间(图1)、被铁路割断的空间,越来越多的昏暗封闭的下穿通道,包括市区内对停车的需求所产生的临时停车空间,这些交通的副产品正蚕食着城市的绿地和人们的活动空间。而由于易受噪声和空气污染的影响,比起单纯因设计的不足而无法得到有效利用的空间,它们给人带来了更多不悦的感受和不良的心理影响。

1.3 质量低劣的公共空间

公共空间本来应是城市中功能与意义明确的正空间,是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城市城市面貌的最佳展示场所。而正因为它的重要地位,不当的公共空间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会尤其凸显。尺度失衡、缺乏相应支持设施的广场,粗制滥造的滨水空间,消极的、缺乏参与性的绿化,缺乏安全度和乐趣的步行空间,这些快餐般粗略草率的,或者仅仅是差强人意的公共空间设计,未能有效地激发起公众的参与意愿,实际上是对城市有限空间资源的一种极大浪费(图1)。

图1 成都二环路高架桥桥下空间

1.4 荒地与废弃空间

近些年来中国快速的城市化和城市更新,使得城市的新旧交替活跃,在这个过程中,一些空间和场所由于过时和老化,已经不再延续曾经的功能,或者它们所具有的功能已经不再适合于新时代的需要,由此而产生了一些被废弃的空间,它们有可能是已经失去人气、只剩下躯壳的老旧的居住区、办公楼或者厂房,存在于城市的夹缝中,成为了一些城市边缘人群的落脚处。有些则是建筑物也不存在的一块块荒地,尚未被赋予任何功能。

1.5 屋顶

高层建筑无疑是彰显城市文明的标志,而城市高层建筑的兴起使得人们真正开始注意到建筑的第五立面,当我们可以站在更多的制高点上俯瞰城市的时候,城市被隐藏起来的一面也暴露无遗,建筑群的屋顶所组成的景观开始影响着城市的形象和人们的视觉愉悦度,但它们仍然是设计师和建设者们还未足够认识到的空间。没有得到足够设计重视的建筑屋顶,特别是一些有年代的多层居民区楼房,其屋顶杂乱不一的形态和风格、凌乱的违章搭建物,一些不能上人的屋顶更是对顶面毫无处理,堆满建材和杂物,使得它们像是城市肌理中一块块黑色的破旧补丁(图2)。

图2 某居民楼屋顶

很大程度上来说,消极的负空间是基于人们对空间的消极感官与心理体验而界定的,他们可能出现在城市的任何地方,存在形式也并不是绝对的。但从设计层面上来看,它们所拥有的一些共通的消极特质让人感到不愉悦,从而削弱了,或是无法足够地鼓励或支持一些积极的使用意愿。这些特质包括但不限于:极低的可达性(包括视线的可达),缺乏有意识的设计(包括美学设计)与管理,空间本身的利用价值低,安全度与安全感低,不友好的界面和尺度,污染等等。通过总结与分析这些问题,就能够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和改善的策略。

2 改善负空间的设计策略与要素

消极负空间的出现有多重原因,因此虽然设计师的策略和手法无法解决消极负空间的所有问题,但是设计确实能够很大地避免或改善负空间所带来的消极感受。改善应该从理性分析和实际情况出发,不同特点的负空间需要不同的策略和手法,以达到不同程度的改善目标。总的来说,最理想的目标是从根本上激活其空间价值,使其得到充分的利用,并积极地引导和提升人群在此的活动频率和质量。然而,对于一些难以实现真正利用的负空间,目标则是如何将其消极因素和不愉悦感减少到最低。

因此,针对负空间所具有的常见问题,将各项设计要素与策略罗列如下,这些要素之间往往是互相关联和促进的,一个好的激活负空间的方案也往往结合了多个要素,以求达到最佳效果。

2.1 增强其可达性

某些负空间的利用率低或者没有得到利用主要源于其极低的可达性,当人们无法到达甚至无法发现这个空间的时候,它必然会沦落到无人问津的地步。建筑物之间的衔接空间处理,例如一个住宅区内,设计师应将景观和场地设计作系统的考虑,有意识地组织空间组团,而不是将它们当作建筑的填补部分,这样有助于对空间形成较强的整体意识,一方面减少破碎的,无意识空间的形成,一方面能够将空间串连起来,纳入一个整体流畅的系统中去,强化其互相联系,以借用空间本身的吸引力来引导人们到达和均衡使用[1]。而对于那些难以具备实质的可达性的地方,例如高架桥下的空间,也应降低其穿越的难度,加强视线的贯穿,有效避免阴暗孤岛的形成。

2.2 提升安全度与安全感

城市空间的安全感也和它的公共性、开放度和通达性成正比。一个处在建筑物山墙面之间或者处在建筑物背立面的负空间,因为其空间的封闭和周围视线的不可达性,将会降低人们的安全感,而实际上这种偏僻、封闭空间也确实会为不良行为提供便利。因此,原则上应该尽量杜绝这些具有隐患的空间的存在。但是,加强空间本身的存在感和通达性在某些情况下是更好的选择,因为明确界定空间的性质有助于减少人们感受上的迷茫[2]。例如:清楚地界定可供行人穿越快车道过街的空间,通过拓宽过街路口、设置警示标志、改变路面颜色等措施来加强机动车对这个空间的注意力,能够提升穿越的安全度。再者,清楚地界定住宅周围公共与私密空间的特质,从开放的公共空间到更为安静隐蔽的私人院落前的空间,通过植物的遮挡和错位布置入口,能够提升住户的居住安全感。

2.3重视自然光与照明

人是趋光的动物,对黑暗逼仄的空间有天生的抵触,因此缺乏足够照明也会产生消极感受。在一些地下空间里,地下过街通道、下穿隧道等,若能够设计一定的引入自然光的开口,将显著提高空间质量。足够的、优美的人工照明也能够缓解不适感。例如,在厦门的地下通道中,有将照明和装饰手法结合起来,在墙面上绘制彩绘,或者将美术作品做成灯箱,为一个乏味的地下通道加入了如同展览空间般的观赏体验。照明的重要性也适用于夜晚中的城市,某些城市空间,街道、小巷、临街绿地等在白天也许是平常的,但到了晚上,由于缺少照明而变得过于黑暗,便会变为引发人们不安感的负空间。

图3 地下通道的充足照明与装饰艺术

2.4 营造友好美观的界面

图4 某高架桥桥墩绿化处理

图5 老成都民俗公园一隅

负空间的消极元素很多时候可以借由提供愉悦的视觉感受来弥补和抵消。城市空间都是由周围不同的建筑物的外表皮界面所围合的,这些表皮会很大地影响人们对于空间本身的感受。例如,城市高架桥下巨大的水泥桥墩由于其超常的巨大尺度和会给人特别生硬与压抑的心理感受,这种感受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缓解:(1)种植爬藤植物覆盖水泥表皮,软化视觉感受(图4);(2)改变水泥色调。使用白色或其他较浅颜色涂饰表面可减轻体量的厚重感,并使桥下空间色调更加明快;(3)增加细部,适当赋予建筑化的装饰,有助于分解巨大的体量与尺度,增加美感;(4)利用其充裕的表面,适当布置广告灯箱与艺术展示、城市公益宣传等等,能够活跃其压抑氛围,转移人们对不适空间的注意力[3]。在国外,很多建筑山墙面上的彩绘和艺术处理在活跃建筑的封闭界面的同时,也为城市空间增色不少,并极大地刺激了人的愉悦情绪。

2.5 发掘其潜在价值,赋予空间新的功能

通过对周边人群活动与需求的分析,可将一些新的功能结合在负空间中,以赋予空间崭新的活力和作用,将其转变为有实际意义的正空间。例如,很多城市对于城市高架桥下巨大的空间浪费都有独到的利用方法,根据其可达性与周边需要的不同,可达性较高的桥下空间(例如高架桥的尽端处,或没有快车道的匝道下部),按照对周边需求的分析,除了可以营造有设计感的绿化区外,还可以改造成为运动区、菜市场、公共厕所这些没有太高空间质量要求的便民设施。而可达性较低的空间,也可以作为停车场、市政管理用房等使用[3]。赋予其新的功能的目标如果得到了仔细的前期策划和良好的设计,能够从根本上激活空间,实现空间的可持续利用,是值得大力提倡的做法。例如,成都市人南立交桥桥下的老成都民俗公园,就是利用立交桥转盘之下的充裕空间,改造成了为周围市民休闲的文化公园,赋予了老成都的文化意向,加上一些配套的商业店铺和服务设施,原本无人问津的负空间,现在每到周末的时候都会聚集高的人气,成为了一个良好的空间激活的典范。

2.6 重建人性化的空间形态与尺度

图6 尺度宜人和有设计感的积极绿化

一个大而无当的空间容易造成人心理上的疏离感,不利于引发人们的参与意愿。一些城市或景区忽略了尺度感和人的需求度,盲目设立超出尺度的广场、街道或公共活动空间,反而会因无法聚集足够的人气而变成消极的存在。因此从实际出发建立宜人的人性尺度,可让空间更易感知,增强空间的亲和力。改善这类空间的方法主要是将其细分为尺度合适的小空间,并系统组织这些小空间之间的节奏和序列关系,准确定义每个空间的特点、功能和氛围,组织好人群的活动流线,有利于让空间得到与之相适的利用率[4]。例如,在老成都民俗公园建立之前,人南立交桥下虽然有宽阔的空间,却因为没有经过定义和设计,而无法引发任何活动,但经过分隔空间和组织流线,桥下形成了参观游览空间、休闲空间、公共室外剧场、零售业等等各种功能,并且通过设计手法模拟出了小尺度的成都民居与街巷景观,有效地激发了人群相应的活动需求(图7)。

图7 老成都民俗公园还原小尺度传统街巷意象

2.7 控制污染

噪声、尾气、垃圾、杂物、杂草等各种污染,是加重城市负空间的负面效应的不良因素。由于负空间常常比较隐蔽又受到忽略,更加容易积聚污染物,进而陷入一种恶性循环。这需要一个有效的市政管理加强对这些空间的管理和清扫,完善责任制度,防止其成为城市的新污染源。而对于那些因无法避免地受到噪声、尾气污染而难以提高使用质量的交通附属空间,就要考虑加强绿化遮挡的策略。

3 总结

城市是有机的统一整体,正空间和负空间共同构成着整个城市空间。当建筑师和城市设计师在不断地赋予城市中的正空间以各种功能和意义时,负空间是随之诞生的,但它们往往无法成为设计和建设的主角。在我们不断强调正空间的质量的时候,却忽略了负空间的作用,对它们充满模糊和敷衍的态度。有着消极因素的负空间会损害人们对于正空间的感受,甚至影响到整个城市的形象和城市生活的舒适度,因此建筑物所伴随的负空间也是评价其空间质量的重要因素。一个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不应只关注到如何发展正空间,也应致力于改善、弥补和提升那些消极的负空间,有意识地将这些空间往积极的方向引导。

而在现在整个中国快速发展、快速建设更新的时代,所伴随的未经细致推敲的设计也无处不在,消极的负空间在大量涌现,渐渐成为值得关注的城市问题之一。对负空间的理解和关注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和评估某些设计方法和建设决策。正空间的不当设计和建设往往会带来难以缓解的负空间。因此,从根本上减少消极负空间的考量持续地要求我们为未来的宜居城市思考出全新的设计方法与思路。随着经验与认知的积累,良好的全面的初期设计和富有远见的考量有助于将城市的各种消极空间降低到最低限度,这无疑将比后期用各种手法来弥补其缺点更加有效。

[1]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第三版)[M].美国:Westview Press,2006.

[2]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金衡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3]沈宇杨.城市高架下部消极空间的改进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9.

[4]杨·盖尔.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5

责任编辑:孙 苏

施工经验

施工中土方回填厚度

土方回填的厚度,按有关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应在达到基坑回填标准后开始回填。每层的回填要检查填筑厚度、含水量控制和压实程度。填筑厚度及压实遍数应根据土质以及压实系数、所用机具确定,如无试验依据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土方回填厚度的质量要求

表1中的分层厚度应指回填土虚填的厚度,而不是指夯压后所达到的压实厚度。在施工时,有些施工现场就存在这个问题,把分层厚度理解为夯压后的厚度,而使整个基坑的回填质量下降,甚至满足不了基坑回填后的承载力要求和造成基坑的沉降。更有甚者,竟将整个基坑无论多深一次性回填满后再进行夯实,那更是不可取的。回填土是这样,回填其它材料如级配砂石等,也同样是这个道理。

(摘自:《建筑工人》。请作者速告地址,即付稿酬。)

Typ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Negative Space”in Modern City

Negative space in city is the space which plays a transitional and cohesive role among buildings.It is also the space,with kinds of negative factors and hazards,which is missed by the designer after all other functional space is determined.The types of negative space are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in accordance with location and features.Plenty of improvement points and strategies are presented from design level to reduce the impact of negative space and enhance urban spatial quality and living comfort.

negative space;passive space;space activation

TU-024

A

1671-9107(2014)02-0012-04

10.3969/j.issn.1671-9107.2014.02.012

2013-11-07

覃朗(1985-),女,四川成都人,研究生,助教,主要从事城市设计和城市社会空间研究。

猜你喜欢
消极空间设计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让自己发光
家庭教育:你种的是积极树还是消极树?
“消极保护”不如“积极改变”
论消极治理与农民上访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