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涛
(山东省莱西市夏格庄镇中心卫生院,青岛266606)
针药并用治疗腰椎骨质增生腰痛急性加重的疗效分析
徐 涛
(山东省莱西市夏格庄镇中心卫生院,青岛266606)
目的 分析针灸和中药合并应用对腰椎骨质增生患者腰痛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4月的103例腰椎骨质增生腰痛急性加重期患者分成研究组53例和对照组50例。所有患者都使用针灸进行治疗,研究组同时给予中药内服。对比两组疼痛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疼痛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56%,高于对照组的66%,P<0.01,差异显著。结论 针灸和中药合并应用能有效的提高对腰椎骨质增生患者腰痛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效果。
针灸;中药;腰椎骨质增生;腰痛;急性加重期
腰椎骨质增生是我国目前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1],以往主要见于中老年人,随着不良生活习惯的增加,中、青年的发病也有明显增多的趋势。疼痛是该病常见的临床症状,急性加重期程度更为剧烈,患者多难以耐受。我们对53例腰椎骨质增生腰痛急性加重期患者采用针灸和中药合并的方式进行治疗,有关情况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4月的103例腰椎骨质增生腰痛急性加重期患者分成研究组53例和对照组50例。研究组中男28例,女25例;年龄47~75岁,平均(57.39±10.06)岁;增生确诊时间5个月至18年,平均(9.12±1.27)年;腰痛急性加重1~6天,平均(3.27±0.85)天;治疗前VAS得分8~10分,平均(8.53±1.59)分。对照组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48~76岁,平均(57.45±10.18)岁;增生确诊时间6个月至16年,平均(9.01±1.19)年;腰痛急性加重1~6天,平均(3.19±0.93)天;治疗前VAS得分8~10分,平均(8.49±1.62)分。
1.2 方法 所有患者都采用针灸进行治疗:患者面朝下,平躺,选择单边秩边、环跳、委中、风市、昆仑、绝谷以及增生部位的夹脊穴,常规消毒,根据体质选择相应的毫针,针体与皮肤呈75。角,针尖刺入,得气后留针,根据病情提插、捻转1~2min,留针10min后,再次刺激1~2min,每日1次;第2天取另一边相应穴位按相同方式操作。研究组患者同时给予中药口服,根据证型选择相应的中药,如瘀证以身痛逐瘀汤为主方,肾虚以肾着汤为主方,寒湿以麻黄附子细辛汤为主方等,并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加减。两组的治疗时间都为7天。对比两组疼痛的治疗效果。
1.3 疼痛治疗效果判定标准[2]采用VAS视觉模式评分对患者疼痛的治疗效果进行判定。治愈:VAS得分0分。有效:VAS分值下降3分以上且得分≤3分。一般:VAS分值下降1~2分且得分≤6分。无效:VAS得分≥7分。总有效=治愈+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里所有数据均由SPSS13.0数据分析软件处理而得,计量资料用(x±s)表示,差异性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的疼痛比较[n(%)]
腰椎骨质增生属中医学“骨痹”的范畴,认为其发病主要在于肝肾亏虚,经血不足,骨的濡养失衡,骨质异常生长所致。骨长时间的濡养失衡,使脉络痹阻,导致经络不通,不通则痛。故该病患者常有疼痛、腰椎变形等临床表现,部分因牵连神经可有神经系统缺损的临床表现,其中以疼痛最为常见,急性加重期更为明显,部分可出现活动受限的现象。针灸是我国祖传医学之一,对该病的治疗着重强调“脏腑经络”学说,在穴位的选择上常以“循经取穴”为原则[3]。秩边、环跳、委中、风市、昆仑、绝谷为治疗腰部疼痛的常用穴位,具有祛寒通络、益气除湿的功效;增生部位的夹脊穴具有疏通经气之功,有助于邪气的发散。同时针刺能刺激神经末梢释放内啡肽,该物质具有与吗啡类似的镇痛功能,对疼痛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是腰椎骨质增生腰痛急性加重期的常用治疗方式。
“肾主骨生髓”是中医基本观点之一,该病发病主要以中老年为主,身体机能都有不同程度的减退,肾气也逐渐走向亏损阶段,主骨生髓的能力也减弱,风、寒、湿等邪气也可伺机而侵,故证型常分为寒湿、肾虚、瘀血为主。我们根据此原理在针灸的基础上给予患者中药口服,与治疗前同疼痛差别不明显的另一组进行针灸治疗的一组相比较,行针灸和中药的一组疼痛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行针灸治疗的一组,P<0.01。说明针灸与中药的合并应用能有效的提高对腰椎骨质增生患者腰痛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效果,值得开展。
[1]赵耀东,赵中亭,韩豆瑛.背俞穴透刺夹脊穴治疗腰椎骨质增生60例[J].针灸临床杂志,2013,29(2):15-16.
[2]孙学东,姚华,姚杰,等.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膝关节炎[J].中医药杂志,2008, 27(5):361-363.
[3]郭礼.浅谈腰椎骨质增生的经络辨证[J].中医临床研究,2012,4(11):55-56.
10.3969/j.issn.1672-2779.2014.01.081
1672-2779(2014)-01-0128-01
��张文娟 本文校对:崔连香
2013-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