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董耷覃
●余秋里在人民大会堂做工作报告。
●余秋里(左)深入基层调查研究。
●余秋里(右二)在基层检查工作。
●余秋里(前右二)与职工同吃同住在一起。
北京中南海丰泽园菊香书屋毛泽东主席的会客室里,1964年1月26日,坐着周恩来、陈云、邓小平、李富春、李先念等党和国家领导人。
“余秋里同志,你给我们讲讲大庆石油大会战吧!”毛主席对石油部部长余秋里说。
“主席,我们在松辽搞得这个石油大会战,能这么快的取得胜利,关键是靠‘两论’起家,靠学主席的《实践论》和《矛盾论》这两本书嘞。”余秋里回答道。
“哈、哈、哈,余秋里呀,我这两本小书有那么大的作用么?”毛主席爽朗地笑着说。
“主席,我觉得这两本书的作用是很大很大的嘞。”余秋里回答说。
“不过嘛,这个《实践论》比较好看,《矛盾论》比较难读。”毛主席说。
余秋里汇报“两论”起家,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时,毛主席高兴地赞许道:“秋里,你在军队里长期搞政治工作,总结出了一些好做法。现在,把这些经验又带到管理企业中去了,还有了新的创造和发展,这很好嘛。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势,是我们军队的优势,也是我们搞社会主义企业的优势,我们要继承好的做法,发挥这个优势。”
“没到现场,已估计到有各种困难和矛盾;到了现场,才知道困难和矛盾要比预料多得多。”余秋里深有感触地说。
勘探会战主战场临时调整,生产和生活准备不足,千头万绪,困难重重。为掌握实际情况,1960年4月初,余秋里和康世恩到前线调查研究。他们在萨尔图看见有成堆的人群麇集在荒原上。不要说摆开工作,就是吃住都没法安排。设备、器材、行李,沿着铁路两边,横七竖八地摆放了二三十公里,火车站的工作人员根本没有能力分类清理,只能是谁的东西谁去找。起吊设备不足,大型设备很难准时运到施工现场;有的运到现场,因水源不通也不能按时开工。
余秋里、康世恩听了三探区领导汇报,了解到会战人员素质相差悬殊。有的职工下了火车,不问吃住,先问岗位在哪里?有个处级干部,报到后却问,这里有没有中灶食堂?还有的人,下车后见条件这么苦,转身回家当农民去了。他们还发现,会战职工在思想和作风上,还保留着“大跃进”留下的大轰大嗡,“一粗、二松、三不狠”,抢速度忽视质量等老毛病。如果这种思想作风不解决,大会战将是一场浪费物资、浪费资源的大混战,好油田也可能弄成差油田。
面对困难和矛盾,余秋里想到了1959年12月,周恩来总理在东北经济协调会议期间的指示:“这次会战是一次大仗、硬仗,将会遇到种种风浪,重重困难。大会战的指导思想就是要用毛泽东思想指导一切,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会战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于是他便组织康世恩、唐克、吴星峰等领导成员,一连几天关起门来,阅读毛主席的《实践论》和《矛盾论》,还有《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
通过学习讨论,分析会战形势、任务和矛盾,他们认识到:在困难的时候、困难的地点、困难的条件下,进行这场史无前例的石油大会战,必然面临许多矛盾和困难。这些矛盾和困难,既有主观上的也有客观上的,有物质上的也有技术上的。
在这些矛盾和困难中,生产、生活条件上的矛盾困难,相对来说是暂时的,是可以逐步得到解决的;而从长远来说,从影响油田命运来说,起决定作用的主要矛盾和最大困难,则是如何搞清油田地下,掌握油田客观规律,科学地开发大庆油田。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在勘探开发中,我们就会成为盲目的、不清醒的糊涂人。过去,我们在这方面有经验教训,要避免在大庆会战中重蹈覆辙,就必须用毛泽东思想的认识论、方法论来指导我们的会战实践。
精准执法 综合施策 编制严打土地违法行为的“天罗地网”(韩超) .............................................................4-46
经过这样分析后,会战领导顿觉头脑清醒多了。同时也感到,如果组织油田职工学习《实践论》、《矛盾论》,以“两论”为武器,结合实际,分析和解决在会战中的各种矛盾和困难,对于做好各项工作,夺取会战胜利,必将起到重要作用。
1960年4月10日,会战领导小组以石油部机关党委的名义,做出了《关于学习毛泽东同志所著,〈实践论〉和〈矛盾论〉的决定》。《决定》中说:“我们正面临着会战——大规模的生产实践,在会战中,把别人的经验学到手,但又不迷信别人的经验、不迷信书本,我们要勇于实践,发扬敢想、敢说、敢干的风格,闯自己的经验。同时,我们在实践中要不迷失方向,就要掌握马列主义的理论武器,把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包括正确认识油田规律,使我们的实践具有更大的自觉性。”
为此,石油部机关党委决定,立即组织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干部学习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和《矛盾论》,并号召非党职工都来学习这两个文件,用这两个文件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组织我们大会战的全部工作。
学习“两论”的决定,得到了广大职工的拥护,全油田很快掀起了学习热潮。一开始,没有那么多的书,就到安达县新华书店去买。县里书店毛主席著作卖光了,又派人到哈尔滨、北京去买《实践论》和《矛盾论》的单行本。石油部机关还从北京买了几万册的单行本,派专人坐飞机送到哈尔滨,再运到战区,发到职工手中。干部读,技术人员读,工人也读。到了夜间,到处可以看到人们围着篝火学习“两论”的场面。
“千矛盾,万矛盾,国家缺油是最主要的矛盾;这困难,那困难,别人卡我们的脖子是最大的困难。”至此,会战大军的思想高度统一起来了。几万名职工和领导干部在一起深入学习“两论”,对“高速度、高水平”拿下大油田起到了重要的保证作用。
会战刚开始,面对1200多平方公里的长垣地下情况不清楚的矛盾和困难,油田领导按照“两论”思想,强调在勘探中,要老老实实,尊重自然规律,取全取准第一性资料。
1960年4月9日到11日,石油部党组在安达县召开第一次大庆油田技术座谈会,余秋里和康世恩轮流主持会议。开会第一天,主任地质师张文昭代表一探区汇报葡萄花的地下情况。他们根据已掌握的资料,编制了一张极大的地质预测图,并以红、黄、蓝三色区别油、气、水三类不同井情况。由于第一手资料取得不全不准,技术人员和探区领导都解释不清楚红、黄、蓝之间的内在关系。
“我们搞天然油已经10多年了,光在地面戳窟窿,不把地下情况搞清楚,吃了多少亏?要知道,油田勘探同战争中火力侦察一样,必须了解‘敌情’,重视地下,狠抓第一性资料,必须把地下油层搞得清清楚楚。这不是一般的工作方法问题,而是坚持不坚持辩证法的原则问题。”对此,余秋里提出了严厉的批评。
在部党组领导的启发下,与会人员认真地、实事求是地总结过去油田勘探、开发中的经验教训,明确了在大庆会战中,一定要把取全取准资料放在首位,作为认识油层、制定科学勘探开发油田的依据。
经过大家讨论,由李德生、童宪章等人归纳,总结出每打完一口井,必须取全取准的“20项资料和72项数据”,并要求在测井记录中做到“四全四准”。四全是:录井资料要全,测井资料要全,取芯资料要全,分析化验资料要全。四准是:测量压力要准,油气水计量要准,各种仪表要准,各种资料样样准。
“我们每一个参加会战的干部和技术人员,都要把原始资料时时刻刻、千方百计地去想法掌握好。这是我们搞石油人的责任!我们石油工作者的岗位就是在地下,我们的斗争对象是油层。这一点务必要牢记!”余秋里这锵锵有力石油人的经典语,回荡在大家的心中。
这“20项资料和72项数据”及“四全四准”,不仅成为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的基本要求,而且成为石油工业勘探工作中的一项基础法规和行动准则。在大庆会战中,广大职工认真按照这一法规要求勘探工作,认识地下情况。女地质员王晓云,有一次从钻井队背了几十包录取的砂样送回大队,到大队后发现丢了两包。她不顾天黑雨大和腿患关节炎,硬是冒雨摸黑从茫茫草原的小路上找回了丢失的砂样。
专门研究介形虫的工程师叶得泉,在简陋的条件下进行科研工作。有一次丢掉了两颗米粒大的介形虫化石,他硬是趴在地上用放大镜一寸土地一寸土地地寻找,整整用了两个多小时才找到这两个标本。而正是这两个介形虫标本化石,在识别萨尔图油层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3249钻井队王水华班,在钻井取芯时发现最后一筒少了1.31米,虽然在总计的取芯数量上也算合格,但他们懂得岩芯少一寸,了解地层就少一分科学依据。于是,他们连续工作26个小时,起下钻三次,终于把掉到井内的岩芯取了上来,使收获率达到99.3%。
1960年,大庆油田会战8个月,共钻探井91口,取芯3381米,其中油层378米;井壁取芯9181颗;砂样122819包;电测曲线长3200公里。为搞清油气储集规律,技术人员在木板房里,对大量资料进行上百万次分析试验和1700多万次地层对比。这么多的资料,在中国钻探史上是没有过的,对正确认识大庆长垣的本来面貌、核算油田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改变了过去靠少数资料加以推论,确定油田情况的做法把大油田快速拿了下来。
“好嘛,我看这个工业,就要这个搞法。向你们学习嘛!要学大庆嘛!”余秋里侃侃而谈,讲了3个多小时,毛主席兴致勃勃,插话20多次,还没有听够。大庆石油大会战是余秋里在和平时期“用思想来打硬仗”的经典之作。这一仗的经典和精彩程度,是无人可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