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农资》评论员 赵光辉
国庆长假时间充裕,可以宽泛地读些东西,但总是不由自主地回到农业主题上。这期间读到一篇雷通明先生写于20多年前的文章《从土壤学观点谈现代农业》,他是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土壤学博士,对美国农业发展的历史的研究很能启发我们的思路。
美国作为世界上的农业大国,有很多表象背后的真相并不为人知。第一个真相就是美国农业好像“举重若轻”,其实是暗中咬牙使劲。一般人以为美国农业人口只占其总人口的2%,但是与农业生产直接及间接有关的全部计算在内,就资金及从事工作的人力而言,仍是美国庞大企业之一。这就解释了美国农业庞大生产能力的来源。
第二个真相就是美国农业也曾经挣扎在发展思路的选择上,人们发出美国农业何去何从的疑问!上世纪80年代美国农业暴露的问题有很多:如土壤冲刷导致大量表土的流失、土壤及水源的污染引起健康问题、能源问题、家庭农场破产导致农村城镇凋零的问题等。如伴随着美国农业的现代化,美国因土壤冲刷而丧失的表土量大得惊人。根据美国水土保持局当时公布的数字,假如将美国每年表土流失量装入火车货车厢内,这一列车的长度将绕地球十八圈。以至于有位美国人说,美国把粮食输送到别的国家去,也该将别国的土壤运回到美国来。
有专家将美国的农业发展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期在20世纪30年代之前,以传统生产方式为主;第二期是20世纪30年代后到80年代的化学式农业;第三期是20世纪80年代正开始的 Conservation tillage(水土保持耕作),开始采用非化学性的各种生产方式。
让人感叹的是:20世纪80年代作者曾经呼吁,要以美国农业现代化的问题为前车之鉴,寻求自己的途径。但我们仍然避不开类似美国农业第二期的全面化学化的发展过程。这里面既有中国人口多吃饭是第一要务的国情现实,也有无法选择超越历史给你提供的发展台阶的无奈。比照美国农业发展的大致里程,目前我们正处在美国曾经的第二期、第三期之间,很多转型阶段的问题相同,其发展思路也值得我们思考。其中一个核心就是重视土壤的健康和可持续利用。今天我们也同几十年前的美国人一样经历了土壤危机、食品安全危机,认识到有健康的土壤,才能生产健康的食物;有健康的食物,才有健康的国民。因此围绕土壤的工作对象最终是人。那么化肥行业是不是也要时刻考虑到最终对人的影响呢?在这个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农业组织方式变革的新时代,我们从未来出发,向历史借鉴,有责任为今天和子孙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健康农业之路。
中国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西方谚语说“只要你吃东西,就与农业有关”,这一点上,我们的认识是一致的。中国人的祖先为我们积累下很多优秀的农业生产经验,这是我们的宝藏。今天中国农业又积累了几十年现代化发展的家底。美国农业这个弯能转过来,中国的农业转型也一定能实现,我们有这个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