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春鸽
(诸暨市人民医院,浙江 诸暨 311800)
昏迷患者PICC留置期间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边春鸽
(诸暨市人民医院,浙江 诸暨 311800)
目的:分析昏迷患者留置PICC期间发生并发症的原因,提出预防措施,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昏迷患者PICC留置期间发生的并发症。结果堵管、导管脱出、意外拔管、导管断裂、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较意识清醒患者高。结论采用肘上穿刺,适当应用镇静剂,做好陪护人员的宣教,加强巡视等可降低昏迷患者PICC 留置期间的发生率。
导管插入术;并发症;昏迷;护理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auses of common complications for the comatose patients during PICC time. To put forward preventive measures in order to decrease the incidence rate. [Method] The cause of common complications of the 87 cases of comatose patient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during PICC time. [Result] The incidence of Pipe blockage, catheter evisceration, unexpectedly drawn tubes, catheter cleavage and mechanical phlebitis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conscious patients. [Conclusion] Adopting elbow aspiration, using tranquilizer properly, educating the caregivers well and strengthening inspection tour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rate of comatose patients during PICC retaining time.
Keywords: catheterization; usual complications;comatose;nursing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具有创伤小、留置时间长、保护患者静脉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可导致PICC 并发症的发生。一旦发生并发症,则给治疗带来不便,增加患者痛苦与经济负担,同时也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本文针对昏迷患者PICC留置期间容易发生的并发症进行了原因分析,提出了预防方法,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本院共成功进行PICC置管536例,昏迷患者87例。其中,男49例,女38例,年龄32~71岁;癌症晚期支持治疗11例,颅脑外伤及术后49例,脑血管意外27例;留置时间15~135天,平均53天;经贵要静脉穿刺56例,经正中静脉穿刺13例,经头静脉穿刺18例;在留置期间发生堵管共20例(23.0%);发生导管脱出8例(9.2%);发生意外拔管的4例(4.6%);发生导管断裂的1例(1.1%);发生机械性静脉炎的22例(25.3%)。
1.2 材料
均采用美国Agron公司生产的导管,其中5F 的73例,4F的14例。
2.1 PICC堵管
2.1.1 原因分析 文献报道PICC堵管率高达21.3%[1],而昏迷患者的发生率更高[2],主要原因有:部分患者置管侧肢体不自主活动导致体外导管机械性折叠;昏迷患者不能配合,其置管侧肢体肌张力增加、用力活动、呕吐、呛咳等,导致血液返流;病情危重,使用药物品种多,有时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易发生药物沉淀、混浊等;神经内外科的患者常常使用甘露醇以减轻颅内压,如没有做到使用前后冲洗,则加大了堵管的机率;如遇液体滴空、微泵用药时速度慢、输液管路脱开时则血液易返流而致堵管机率增加。本文20例堵管中有12例放置气切导管,平均每0.5~2小时需进行气管切开吸痰一次,还有3例神经内科的大面积脑梗塞患者不行自行咳痰,吸痰后或是用力咳嗽后胸腔内压力增加,致血液返流后凝固,也是昏迷患者堵管机率增加的原因之一。
2.1.2 预防 针对以上原因,我们对患者陪护人员做好相应宣教工作,如:置管侧肢体不可长时间置于屈肘的姿势,必要时用腕部约束带;当置管侧肢体有过肌张力增加、用力活动或呕吐、呛咳后,观察导管内有无血液返流现象,如有则需进行处理;使用多种药物或甘露醇等药物时,及时冲管,注意药物配伍禁忌;液体即将滴完或输液管路脱开时应告知陪护人员及时夹闭输液器或呼叫应急铃让护士来处理。护士应加强病房的巡视,观察PICC导管液体滴速的情况,有问题时及时处理;护理人员对于微泵用药小于15mL/小时的用药则应每6~8小时用无菌生理盐水冲管一次,并正确进行导管的冲管封管等维护。
2.2 导管脱出、意外拔管、导管断裂
2.2.1 原因分析 昏迷患者意识不清,部分患者双上肢活动不受大脑支配。本组87例中,4例患者用另一侧手将导管拔出5~30厘米不等,进行情况评估后2例拔管,2例作中长导管使用;4例患者因置管侧肢体躁动后出汗致透明敷贴松动而固定不牢致脱出3~10厘米,评估后作中长导管使用;还有4例则完全拔出,其中一例是使用双手部约束带患者用嘴将导管咬出。1例浅昏迷患者由于通宵烦躁不安,陪护人员疲惫不堪,没有发现患者用置管侧肢体用力摩擦防坠床的病床扶拦,夜班护士每2小时巡视一次病房,04:00发现导管正常,等06:00巡视病房时,发现PICC导管只留外露的一段,里面的一部分不翼而飞,最终摄片示管子已进入体内,最后在上级医院放射科介入协助下将导管取出。
2.2.2 预防 躁动的昏迷患者应加强看护,对陪护人员作好宣教,必要时进行适当上肢(或胸部)约束,汇报医生后适当使用镇静剂;护士应做好PICC的妥善固定,发现敷料潮湿松动应及时更换,加强巡视病房,尤其是夜间等高危时段的巡视,发现患者有以上安全隐患时及时处理。
2.3 机械性静脉炎
2.3.1 原因分析 PICC上肢血管的选择不应与脑中风累及的患侧肢体同侧[3],故我们常将PICC置于健侧肢体。由于部分躁动患者无法配合,其不自主的活动常导致血管与导管摩擦过多而致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有研究证实[4],穿刺部位的剧烈活动可导致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本文22例机械性静脉炎中,经贵要静脉穿刺7例,经头静脉穿刺9例,经正中静脉穿刺6例,全部出现在肘关节部位,还有3例患者沿置管静脉走向向上蔓延至上臂,于穿刺后第2~10天出现症状,应用湿热敷及喜辽妥软膏后均好转治愈,没有因机械性静脉炎导致拔管的病例。
2.3.2 预防 尽可能选择肘上血管穿刺;选择合适的导管型号;避免多次穿刺损伤血管;穿刺后置管侧上肢沿穿刺静脉走向预防性湿热敷;对躁动患者适当约束,必要时使用镇静剂。
昏迷患者病情危重、变化快、病程长、并发症多,用药品种多且用药时间长,PICC由于其留置时间长,安全性高,操作简便等优点,减轻了患者因反复静脉穿刺而造成的痛苦,降低了使用刺激性药物对血管造成的损害,保护了患者血管,为昏迷患者顺利康复提供了有利条件。但由于昏迷患者的一些特殊性,林鹏[5]等认为除外不正确的封管方法、血液高凝状态,胸腔压力大也是导致血凝性堵管的原因,本文中23.0%的堵管率高于袁玲[6]等报道的17.0%的堵管发生率。陆霞[7]PICC意外脱出与拔管的比例报道为2.56%,本文为13.8%。蔡红丽[8]认为,脑卒中患者认知能力低下,时有烦躁不安、不易制动,易将导管拉扯,且常有肢体肌张力增高和四肢躁动现象,导管更易被患者意外拔出,其报道52例脑卒中患者有6例发生导管断裂;1例患者因烦躁不安在输液过程中拉扯导管致导管部分断裂。李慧[9]等认为,神经外科的管道脱落率与患者的精神状态的特殊性有关。邓莹[10]等认为,肢体不恰当的活动可引起机械性静脉炎,本文中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为25.3%,远远高于陈星玲[11]等报道的7.7%的发生率。张秋娥[12]、潘群等[13]认为水胶体、止痛消炎膏可以预防PICC置管后的机械性静脉炎。总之,在昏迷患者PICC置管期间,必须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PICC导管的作用,减少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从而使PICC导管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工作中。
[1]Stocker M,Berger TM,Arterial and centrel venous catheters in neonates andinfants[J].Anaesthesist,2006,55(8):873-882.
[2]杨祝萍,饶秋萍.外周中心静脉导管非正常拔管的原因分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8(19):90.
[3](美国)输液护理学会.输液护理操作指南[M].上海,爱琅医疗器械技术咨询有限公司(译制),2011:41.
[4]邓莹,钟筱兰.PICC置管的风险分析与护理研究进展[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6):961-962.
[5]林鹏,林鹿,马淑英.385例PICC置管患者相关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科学,2012,8(12):134-138.
[6]袁玲,陈扬,李善萍,等.健康教育图示卡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血栓性堵管中的作用[J].中华临床营养杂志,2009,6(17):178-180.
[7]陆霞,张娜,粱雪娇.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导管意外脱出21例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J].临床误诊误治,2012,12(24):100-101.
[8]蔡红丽.老年脑卒中PICC置管患者导管断裂原因分析及对策[J].温州医学院学报,2012,6(11):593-594.
[9]李慧,刘义兰,张远,等.神经外科PICC管道脱落风险评估及应对措施[J].健康必读杂志,2013,8(8):384.
[10]邓莹,钟筱兰.PICC置管的风险分析与护理研究进展[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6(31):961-963.
[11]陈星玲,李良.晚期肺癌患者PICC置管化疗的健康教育[J].重庆医学,2009,38(7):883-884.
[12]张秋娥.水胶体敷料预防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3)1629-1630
[13]潘群,袁玲莉,陈蓉.止痛消炎膏预防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11):1240-1241.
AnalysisandpreventionforcommoncomplicationsofcomatosepatientsduringPICCretainingtime
BIANChunge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Zhuji ,Zhejiang 311800,China )
R472
B
1672-0024(2014)02-0033-03
边春鸽(1974-), 女, 浙江诸暨人,本科, 副主任护师。研究方向:PICC置管、临床护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