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视角下的高职学生就业研究

2014-02-06 12:31杨小永
职教论坛 2014年2期
关键词:生源供应链节点

□高 雪 王 荣 杨小永

从1980 年初职业大学建立到现在,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历了20 多年的发展历程。 在国家大力发展高职教育的正确方针指引下,高职教育得到了飞速发展, 高职院校和高职学生数量大幅度增长,高职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但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高专院校原本就在办学条件、教育资源、政策扶持、社会影响力等方面与之有很大差距,生源的锐减更使高职高专的招生压力空前巨大。而就业情况向来是高等院校综合素质的核心评判指标,就业情况恶化必将会给高职院校的后续招生和自身的长远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怎样才能帮助高职高专院校大学毕业生解决就业难的问题,此课题亟待研究。 大学生就业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但我认为最为关键的是就业能力的培养。 何为就业能力? 就是大学生通过大学期间的学习与实践而拥有的获取社会工作的能力。 如今,伴随着科技水平的飞速发展,求职者若想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并且能够适应工作日新月异的变化要求,必须增强自身的就业能力。换言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但是在现实中,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却是社会需求(市场)与高职高专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存在脱节的现象,高校生产(培养)出来的“产品”不能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存在着热门岗位人员空缺和待业毕业生不能上任的矛盾状态。

企业生存,要以市场为导向。 企业希望以最少的成本、最高的效率赢得最完美的市场,那就需要分析各个节点的影响因素, 供应链管理应运而生,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某个企业并不是唯一的受益者,而是所有供应链中的企业群体共同受益。 而与任何一个企业、组织一样,高等教育自诞生之日起,供需的问题就相伴产生,供应链是天然存在的。 所以,在高职院校的就业能力研究中注重市场的导向性作用,将供应链管理方式运用其中是本文的研究方向。

一、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及发展

上世纪80 年代前后出现了“供应链”的概念,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定义,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定论。 Handfield(1998)认为,供应链包括了从原材料阶段一直到最终产品送到最终顾客手中与物品流动以及伴随的信息流动有关的所有活动[1]。

供应链管理概念最早起源于迈克·波特1980年发表在《竞争优势》中“价值链”的概念。目前国际公认的有关供应链管理的定义有:美国Copacino 认为供应链管理是管理从物料供应者一直到产品消费者之间的物料和产品流动的技术[2]。Dornier(1998)认为供应链管理本质就是在追求企业合作的效率,以较少的产品前置时间与营运成本的最佳,来获取企业营运的竞争优势。

有关供应链管理的研究虽然萌芽较晚, 但在90 年代后期已被作为一门学科来发展。 近年来,在各个学科和专业几乎都引起了国外学者的广泛研讨,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供应链概念产生后短短不到30 年的时间里,伴随着全球制造的出现、科技的日益进步、企业竞争的日益加剧,它在制造业管理中已经得到了普遍的应用,成为最具代表性的新管理模式。 一些著名的国际企业如IBM、DELL、HP 等公司在这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我国对于供应链管理的研究起步比较晚,大致可以从20 世纪90 年代进行划分,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物流方面是供应链管理的研究主体,同时也对供应链管理的相关概念和基本方法做出了初步研究;第二阶段,也就是90 年代以后,我国开始了逐渐深入研究供应链管理的脚步,研究对象扩展到了供应链的构建结构模型、实施方案、设计相关的应用策略及信息系统等环节,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在我国有了纵深的发展[3]。

二、教育(就业)供应链相关理论

马永红曾在2004 年一文中提出高等教育的组织机构同任何一个企业一样,从其产生之日起,供需的问题就已经存在着, 供应链是其天然属性,只是供应链形态有所不同。“大众化教育”呈现出一种基于市场经济环境下供应链的形态。[4]高等教育的发展及其管理运作,必然离不开对其自身供应链的管理和运作。

国内学者孔康伟及王海勇提出,如果在高职教育的课程建设中实施敏捷供应链管理,那么就可以使高职教育更适应市场、更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变化,并能较好的满足各方的利益诉求,双方同向信息,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在企业的共同参与下,产学合作自然水到渠成。

三、高等教育供应链模型构建及分析

如今, 供应链管理模式早已被广泛采纳并应用。供应、采购、制造、销售、客户接受这五个基本节点组成的供应链可以表示产品的产生全过程。

对于一个刚刚进入大学的新生而言,高校担负的责任就是把其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通过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培养,使其综合能力得到提高,最终以较高的素质走向工作岗位。高等教育的全过程可以描述为从学生入学→受教育 (被培养)→毕业→就业, 这个链条类似一个企业对产品的加工过程。由此可见, 教育过程和生产过程有着极大的相似性。因此,国内一些学者指出,高等教育和任何一个企业或者组织一样,存在着先天的供应链条。

高等教育供应链与企业供应链相比也具有与其相对应的节点,即高等教育适龄学生(类似原料供应)、高等学校的招生(类似原料采购)、高等学校对于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类似产品生产制造)、就业(类似产品的销售配送)、用人单位(类似产品市场/客户)。

需指出的是,高等教育供应链与企业相比还是具有特殊性的。首先,与企业的盈利目的不同的是,高等学校是非盈利机构,甚至可被视之为社会公益机构。 与企业片面注重市场反应不同的是,高校除了关注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市场反应)以外,还更加关注的是教育对学生本身素质能力的提升效果(产品质量高低), 这就使现实中的高等教育供应链呈现出一种双向性的特征,这种特征在很多的环节均有体现[5]。 另外,与产品不同的是,高等教育供应链上的原料(生源)、产品(毕业生)都是具有自主意识和自身需求的特殊产品,此链条上“生产”出来的“产品”必须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又能作为独立个体的实现自身的需要和价值。

高等教育供应链的供应节点为“需要购买高等教育教育的需求群体(生源)”,此节点作为高等教育供应链的开端,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可以说,一个高校的生源如何,从很大程度上说高校自身是无能为力。 以高职院校为例,由于高等院校有不同的层次, 不同层次的院校接收学生的类型也是不同的,在我国高考录取批次和录取分数上本科院校均优于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的生源与本科院校相比存在先天不足。很少有高分考生会主动选择高职院校。但要指出的是, 虽然高职院校在生源方面与本科院校无法抗衡, 但想在同层次院校中优先选择优秀生源,高职院校本身还是有很大努力和提升空间的。

高等教育供应链的采购节点为“招生(学生择校)”。 这里要强调的是,采购节点并不是单纯的研究高校对学生的“购入”,相反在一定程度上,各高校在纷纷扩招的现实状况下有由原来的 “买方市场”逐步变为“卖方市场”的趋势。 学生自我意识明确,尤其是现在的高校适龄学生群体已变为90 后,他们是有强烈自主意识的一代,他们有明确的主观愿望。 所以在真实的招生环境中,学生与高校经常是双向选择的状态, 尤其是考分较高的优秀生源。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吸引生源最有竞争力的卖点就是良好的就业状况,高职院校想要有良好的“原材料”输入必须以良好的输出为保障,这是各高职院校办学的主要依托。良好的就业口碑是提升高职院校社会声誉的根本,所以必须改变“重招生、轻就业”的做法才能从输入源头的质量上得到提升。 另外,高校的所处地域和招生宣传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生源的主要因素。

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学校的整体办学能力、就业能力息息相关。良好的就业是高校得到优质生源的一大卖点,所以招生与就业是相辅相成的。 供应链条中不是一味地从下游向上游输出,该节点上就受到上游就业节点的影响。

高等教育供应链的生产节点为“教育培训”,这是一条把原料变为产品的核心节点。我国高等教育存在三个层次,分别从高往低是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专科教育。高职教育,属于最低的专科教育层次。 不同的教育层次面向的市场需求方是不同的,不同的需求方对于就业能力也有不同的要求。高校在进行教育培训的时候要注意面向市场需求的层次,确定适合本层次的就业能力培养。

高等教育链中的销售节点是“就业”环节,这是十分重要的节点,它是“教育培养”和“社会需求”之间的桥梁。该节点的功能最佳状态是按照社会需求对人才的相关要求,将高校教育产品(毕业生)适销对路地销售出去,既满足社会需求群体要求,又同时具有将社会需求反馈至学校的双重功能[6],进而调整高校培养人才的模式及办学理念,调整相关专业及课程设置,使教育培养环节得到进一步改善。

高等教育供应链的终端是“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群体)”,是高等教育产品输出的目的地。 社会和招聘单位的需求在高校教育中两方面都应该充分考虑到,可以说只局限单位本职工作、社会适应性差,个人需求无法满足及社会打拼尚可、但就业能力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两类毕业生,可以说都不是该供应链上的合格“产品”。投放社会是产品的最终流向,所以社会对毕业生的要求就是高校培养的目标,尤其是高职高专院校对人才的培养更应该注重社会需求。所以高校应该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及就业竞争力为目标,在专业设置、制定培养方向、就业指导三方面齐抓共管。

四、供应链管理对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意义

(一)有利于高职院校就业能力培养目标明确化

与国外职业教育相比,我国的高职教育起步较晚,并且中专层次学校是我国绝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的前身。因此,高职高专院校显得“先天不足”,相较之本科院校及其他类型的院校,高职院校的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都显得比较薄弱,而且与实践教育相比高职理论研究更是严重滞后。 甚至,传统的中专式教育至今仍存在于很多高职高专院校中,一成不变、不合时宜的教育思路严重制约学校的长远发展。培养合格、有用的人才是学校的第一要务,应当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同时,着眼于学校、学生的特殊情况,注重特色立校、特色育才。市场切入点模糊、没有科学准确的办学定位、培养不出市场需要的特色人才,是造成学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 而研究高校教育供应链、高校就业供应链对于高校把握培养人才的目标定位有重要意义,目标准确才能培养出适应市场的高素质人才。

(二)有利于高职院校课程设置合理化

研究教育(就业)供应链能对市场及社会需求反应更加敏感、迅速,学校若能准确把握并对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进行灵活、务实的调整必将显著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把学生视为一个经学校生产(培养)后的“产品”,培养过程中应关注市场现状。针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的需要,纠正过去高等教育、包括高职教育在内的只注重现有师资、不注重市场需求的弊端。 以供应链管理思想为依托,倡导“订单式”培养,甚至可以实行弹性学制,加大教学管理的灵活性。 时刻关注供应链下游(用人单位)的相关要求,对教学计划、安排实训实习及时做出灵活的调整,以实现客户需求作为高职学生培养的首要目标从而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三)有利于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有效化

国内的经济体制自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经济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经济模式也逐渐从传统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全面实现。 新形势下,经济若想得到固定和长远发展, 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缺口是巨大的,高素质人才提供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高职高专教育, 在高职高专教育中做到对学生的就业研究,可以有效指导学生就业,才能培养出大量适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在当今社会潮流下,高职高专教育应受到高度重视,以就业为导向是高职高专教育的本质,它是一种特殊的高等教育,而这种特殊高等教育的研究核心就是如何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教育供给与社会需求两者是否平衡,其重要的衡量指标就是高职高专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其反映得相当客观且直接。因此,研究高职学生的就业问题,寻求提升就业能力的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高职院校的教育布局是否合理,就业指导机制是否合理。 做好供应链视角下的高职学生就业研究,对于解决高校学生的就业问题有很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1]陈国权.供应链管理[J]. 中国软科学,1999(10):103-104.

[2]任宏娥.供应链理论在职业教育的应用[J]. 华章,2012(26):195-196.

[3]李正军,文春风.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研究[J].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55-58.

[4]王连云,孟囡,姜利波.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分析与建议[J]. 华章,2013(1):229-232.

[5]刘恋.高校学生就业影响因素的供应链视角探究[D]. 北京化工大学,2007.

[6]农郁祺.市场导向下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研究[D]. 广西师范学院,2010.

猜你喜欢
生源供应链节点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CM节点控制在船舶上的应用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解锁西贝供应链的成功密码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基于AutoCAD的门窗节点图快速构建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概念格的一种并行构造算法
跨省生源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