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大学生校园志愿服务的心理探析

2014-02-06 12:31□秦
职教论坛 2014年2期
关键词:志愿志愿者校园

□秦 喆 杜 琼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院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的管理工作凸显的问题也愈来愈多,特别是高等职业院校,普遍存在着招生人数多,从事学生管理工作专业人员少的特点。 因此,如何在大学校园开展有条不紊的学生管理工作愈来愈引发高等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在大学校园内建立多样化的大学生校园志愿服务队伍,不仅将志愿服务精神与大学生活息息相关的校园紧密结合,不用耗费太多的社会成本,“低成本、高效能”让大学生在校内就可以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而且对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促进高校的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营造全新的校园文化氛围,形成一种校园特定的历史传统等都有积极的作用,更是高等职业院校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力量。

一、高职大学生校园志愿服务概述

大学生志愿者是我国志愿者的主力队伍之一,志愿服务已经成为最受大学生欢迎的时尚话题与行为。一般意义上的大学生志愿者基本从事校外的志愿服务,他们是由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并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在校大学生组成,利于课余时间,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资源、善心为他人、社区、社会提供非营利性的、非职业化的援助[1]。 志愿服务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体现了个人对生命价值、社会和人类的一种积极态度,一旦形成就具有强大的道德约束力,能不断地激励大学生主动投身其中,并进一步转化为自身内在的行为准则和价值目标,无形中形成了其特有的影响力和召唤力。

大学生校园志愿服务,遵循“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准则,秉承“在实践中成长,在服务中成才”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团体或个体形式在大学校园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开展校园志愿服务,打造青年大学生统一、完整的人格品质, 让志愿活动成为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学以致用、培养兴趣、挖掘潜能的桥梁,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为大学生提供一条全新的实践锻炼途径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是发挥高职院校个性化育人的理想方式。

大学生校园志愿服务活动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开展的校园志愿服务形式大体可以分为四类,分别为:知识与智力服务、体力服务、捐款捐物服务、技能服务。 具体来讲,服务涵盖的领域有:各类社团开展的活动、班主任助理工作、义卖、爱心捐款、义务劳动、党团活动、公益讲座、学生管理岗位事务协助、校园治安、校园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文艺演出、体育训练、退伍兵学生参与国防教育管理等。这些实践活动使大学生的道德行为得到了锻炼、培养和巩固,并促进逐步形成较为一贯的倾向和稳定的特征。

二、高职大学生参与校园志愿服务的心理动机

心理学上认为:需要、动机、行为之间有着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即人的行为是由动机支配的,动机是由需要决定的,这是人的心理状态的共同规律。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青年期,精力充沛,充满热情。很多大学生都愿意付出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为他人服务, 他们参与志愿服务工作的积极性非常高。校园志愿服务是大学生在自觉、自愿基础上,自主选择的行为,能够有效的调动大学生参与校园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更能充分发挥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没有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甘愿在校园里奉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开展志愿活动,动机就是为了帮助他人,促进自我的进步。 这种心理动机分别表现在“利己”和“利他”两个方面。在“利己”方面,大多数大学生参与校园志愿服务是为了使大学生活更加充实,增长见识,锻炼自己,多认识朋友和师长,有成就感和满足感,可以让自己更快地成长和成熟起来。 在“利他”方面,可以协助老师完成工作,帮助有需要的同学。利己是务实的理性选择,利他是志愿精神的核心思想,两者的有机结合,是校园志愿服务得以开展和延续的动力所在。

三、高职大学生校园志愿服务的心理分析

(一)自我认知的改变与内化

班杜拉的相互决定论认为:个体的行动是由主体的认知能力、环境和行为这三个因素交互作用形成的,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2]。 大学生参与校园志愿服务工作, 就是大学生的主体认知能力、服务环境与服务行为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过程。 在这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大学生在校园里亲身体验和广泛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提高了自身的认知能力、学习能力和自我调节的能力,这个过程改变了单一的课堂学习教育模式,在校园内部增加了实践、实习、认知的课程机会,对于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积极的影响,具有实践育人的作用,同时也会促进大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群体心理的成长与交往技能的提高

Tajfel 的群体认同理论认为:个体对自身角色的认同受到其所在群体及其特点的影响,并在对群体形象的自觉维护和改善中表现出向心性[3]。 大学生校园志愿服务团体,是大学生中有共同志趣且优秀的学生自发组织的团体且有指导老师参与指导,在大学生中具有广泛的号召力和向心力,属于大学生中优秀的群体。 作为参与活动的大学生,一旦能够了解并投入从事校园志愿活动群体,就能够积极参与其中, 并在活动过程中强化对志愿服务的认知,获得校园志愿服务的规范、操作等要求。基本上所有的校园志愿服务活动其实就是与人打交道的过程。 在校园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大学生具有相同的身份,很容易产生融洽的合作关系。 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通过彼此之间的接触和交流,可以逐渐构建起彼此之间的人际关系网络,人际交往能力可以在志愿服务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次数的增多,人际关系网络也将越来越大,进而可以从人际关系网络中获取更多的社会资源。

(三)自我认同与角色定位的形成

Erickson 的人格发展理论认为:青少年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一个积极的角色认同。角色认同是个体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对自我的界定,包含外界和他人对个体自我心灵建构的影响与互动,也就是外界标准引发的对个体自我的规定和要求[4]。 大学生选择参加校园志愿服务活动,实际上是在校园里就做好成为一种“职业人”的心理准备和能力准备,是对自己人生所开展的自我明确定位的具体规划,包括形成自我期望和明确自我实现的目标。大学生有独立的自我意识, 通过自我选择参与校园志愿服务, 在志愿活动中难免会出现各种不可预期的问题、矛盾和困惑,大学生通过学习处理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可以端正大学生的处事应变能力,为以后融入社会解决所面临的更多问题做好准备。参与志愿活动的过程可以帮助大学生逐步获得和确定清晰和稳定的认识,帮助大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我参与校园志愿服务的真正目的和意义,在校园中净化自己的心灵,进而指导其在走出校园后认识纷繁复杂的社会。

四、提升大学生校园志愿服务工作队伍心理成长的途径

大学生校园志愿服务具有教育性与发展性。从教育的角度而言,校园志愿服务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大学生以主体身份参与在校道德教育的过程,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校园志愿活动,培养和锻炼大学生的服务能力、 奉献精神和整体素质,最终达到培养大学生道德意识、道德情感、专业技能、个人能力、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育人目标,是一种在显性的活动中开展的隐性素质教育。与一般意义上的志愿服务不同,校园志愿服务最大的优点在于它的延续发展性。无论是校园知识与智力服务、体力服务,还是捐款捐物服务、技能服务,只要形成一定的组织规模, 每年都会自然延续开展,具有很强的组织性和实效性,且具有校园文化的历史传承。不仅可以让学生在校园实践中培养志愿服务的理念,探索发展自己的能力,而且在学生走出校园步入社会后,将促使学生更加积极投入到社会志愿服务中。 通过校园志愿服务,能够培养和塑造出更多的优秀大学生志愿者,进而推动中国志愿服务事业的长远发展。 因此,依托大学生校园志愿服务工作,重视大学生的心理成长,站在大学生的角度考虑志愿服务工作所能带给他们受益和成长,将大学生自身的发展有效地整合在志愿服务工作中,吸引大学生参与到其中,才能凸显校园志愿服务的隐性教育意义,有利于其良性发展。

(一)朋辈教育,现身说法

大学生在参与校园志愿工作之前,一般都会考虑志愿工作能否带给自己成长。在招募大学生校园志愿服务新成员时,必须让大学生看到校园志愿服务工作会带给他们的成长和收获。 实际上,很多大学生就是因为看到身边同伴在校园志愿服务工作中成长和成熟起来而产生加入工作队伍的愿望。因此,通过身边已经参与校园志愿服务工作的同学现身说法,介绍校园志愿服务工作的基本情况、开展流程及组织管理,以及以往开展工作的感受和如何使个人受益等信息,让更多的想要参加志愿服务工作的同学有个全面的了解,做好思想准备,对于校园志愿服务工作的可持续开展是至关重要的。

(二)个性化培训,因“才”、因“岗”施教

建立长效和健全的培训制度是校园志愿服务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根据校园志愿服务工作的不同类别和服务领域,因材施教,因岗培训。 如:对于知识与智力服务和技能服务,骨干的培养是组织发展的基石。通过邀请专业老师对大学生志愿者骨干进行培训,提供岗前培训、岗期指导,岗后督导的方式,同时,举办各类专业技能的培训,提高大学生志愿者队伍骨干的业务能力,加强志愿服务工作专业化的建设; 对于体力服务与捐款捐物服务,集中培训团队成员,通过邀请有经验、有能力、有成绩的大学生志愿服务优秀工作者介绍经验、 交流方法,在实际活动中发现人才,培养一批热心校园志愿服务的骨干,采取传帮带的方式,以实践性临场指导为主,融服务、学习和个人成长于一体。

大学生希望从志愿服务工作中获得心理成长,可一旦在志愿服务工作中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或困难或与其自身发展相冲突时,难免会出现心理困惑。因此,在实施个性化培训的基础上,开展一些具有前瞻性和发展性的心理素质课程,如:设计自我探索、团体素质训练、危机事件处理、挫折应对、职业心理等内容的心理辅导, 矫正心理落差及失衡,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引导正向的情绪体验和行为是很有必要的。

(三)定期经验交流总结会,强化校园志愿行为

心理学家斯金纳的强化论指出:行为要得以巩固,需要在行为发生之后进行强化。 校园志愿服务能给大学生带来心理成长,但参与志愿服务的大学生却并不一定能体会到这种成长。 因此,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开展经验交流总结会就显得尤为重要。开展经验交流会时, 以指导老师或团队骨干为领导者,带领团队成员进行经验交流和总结,过程中除了总结志愿活动本身的得失,还要让志愿者畅谈自己的校园志愿者活动中的心得体会。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使志愿者宣泄志愿服务中的不良情绪,还可以使志愿者清晰地意识到校园志愿服务工作带给自身的成长和收获,更能让指导老师或团队骨干认识到志愿服务工作的不足,及时进行处理和改善,从而起到进一步强化校园志愿行为的效果。

(四)完善机制,保障与激励并行

校园志愿服务队伍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一套完善的保障与激励机制。 首先,高校学生工作管理部门应划拨必要的活动经费,专款专用,保障大学生志愿者的权利,这样大学生就不用为了开展工作所需的经费四处拉赞助而影响学业和校园志愿服务的顺利进行。 其次,高校志愿服务团体应该出台与国家法规相匹配的志愿管理条例,规范校园志愿服务流程,充分保证志愿者招募与录用、培训、监督到考评管理都有据可循,确保活动安排、服务内容、推优评优等方面都公开透明。

此外,有效的激励是动力之源。 虽然从理论上讲:大学生校园志愿者是自主自愿选择校园志愿服务,没有任何物质报酬,但是,大学生正处在成长过程中,他们渴望得到尊重、荣誉和赞许,获得自我满足。 因此,必须对大学生校园志愿行动给予必要的激励和鼓励,激发大学生的参与热情。 根据校园志愿服务的业绩,高校应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给予表现优异工作队伍和个人及指导老师相应的精神及物质奖励,如:每学年进行大学生校园志愿服务先进团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评比表彰;将大学生志愿者行动的效果以量化的形式计入综合测评, 与评奖、评优、入党挂钩;建立参与校园志愿者行动与就业优先推荐制度等,强化志愿行为,树立榜样,使大学生可以在校园志愿服务中获得尊重和满足,从而更好地推动校园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

[1]刘珊,风笑天.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类型及问题[J].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15.

[2]贠天祥.大学生志愿者活动育人实效性分析[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71.

[3]王玺.大学生志愿者的角色认同与压力应对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2):149.

[4]高志利.大学生志愿者角色认同感的实证研究[J].教育探索,2012(3):44.

猜你喜欢
志愿志愿者校园
志愿者
我志愿……
我是志愿者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为志愿者加油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我是小小志愿者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