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卢克·埃里克森 作者为英国著名农村土地问题专家
土地私有化必然导致耕者无其田
文│卢克·埃里克森 作者为英国著名农村土地问题专家
海外许多研究机构、学者,知名的入卡托研究所,均持支持中国及其它国家的土地私有化的态度,并认为私有化是消除贫困与社会不稳定的解决方式。
这些乌托邦式的分析观点较为一致,认为土地私有化、土地集中到少数优秀农民手中以及多数农民城镇化,将会提高农村地区的效率和生产,促进国家的总体发展,最终实现繁荣昌盛。这一观点建立在对美国发展模式的线性和有限的分析之上,表明了他们几乎不了解中国迥然不同的历史与现实,同时也显示出这些观点背后的政治设想与企图。
在中国,经过流血斗争已经建立起一种最佳发展模式。在这一发展模式背景下,这些问题的答案远远超出土地私有化本身所具有的内涵,并对以经济增长促发展的公理提出挑战。然而,对于为了谁而发展、谁在促进发展、如何发展以及发展所要达到何种目标这些关键问题,在热烈的讨论中却几乎没有提及。
资本主义的竞争动力,在应用到全世界的农村社会时,一定会使得农民迅速出售其土地,并导致土地集中到少数人手中,剥夺了多数人的唯一生存之本。特别是在新自由主义倡导国家不对社会福利进行投资,农民愈加贫困的背景之下,情况更是如此。包括中国在内的土地私有化不是承诺“耕者有其田”,而恰好相反,将会导致“耕者无其田”的最终结果。这便是新自由主义所谓“土改”的悖论。事实证明,这种“土地改革”与世界上多数穷人的利益形成直接冲突。
假如对社会发展重新定义,不仅包含经济增长指标,还应包含生活是否有保障,能否获得住房、食品、医疗、教育及社会保障。也许人们对土地私有化的评估完全不同。如果这种重新定义还包含资源的可持续使用、清洁的环境、参与社会关爱、个人与群体的发展机遇以及个人的自主权力,那么新自由主义关于经济增长的理论范式所存在的不足就会更加清晰。
中国土地私有化极有可能带来负面的结果,城市和农村的多数民众将更加贫困,更加依赖这些土地私有化的主要受益者——富裕和有权势的精英人士。通过土地私有化而强制实施脱离实际的自由市场计划,不仅将使中国的贫民和环境遭受灾难,整个世界都无法幸免。尽管世界大声呼吁终结新自由主义的失败实践,世界依然如故,这就是事实。
虽然土地私有化被奉为农村贫困的解决方式,但是大量的证据表明,新自由主义的土地改革会带来大量的农民失地、土地集中、社会分化加剧、农民加速向城市迁移、城市贫困加剧以及城市工资下降等后果。在中国,数以亿计的农民工已经融入全球经济,因此土地私有化过程可能将导致全球工作和环境水平的下降。贫穷的失地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无法避免遭到中国以及世界的精英阶层的掠夺。土地私有化可以增强中国作为世界资本工业平台的吸引力,但从长远来看,却几乎无法提高农民和工人的利益。
假如土地私有化得以实现,那将加剧广大农民的失地状况。为了获得医疗、教育和其它生活必需品,他们被迫出售赖以生存的田地。农村现今的权贵(村干部及其家族和朋友)通过土地私有化进一步增强农村的原始积累。与中国城市发展进程相同,他们会逐渐成为新的地主阶级。
此外,土地开发、基础工程建设以及为农村产业发展提供空间,稀有的土地资源不断集中到少数人手中,多数农民更加贫困。随着农民贫困的加剧以及失地导致社会福利不断恶化,农民走投无路,只有涌入城市。即使找不到工作,他们也无法回到农村,无法拿回赖以活命的土地。
农民被剥夺生存选择权,只好接受最危险的工作,几乎丧失所有权利。同时,这也会产生对仅存土地的过度使用,导致环境恶化、森林砍伐以及草场被毁等恶果。农民被迫到边远地区违法开垦土地,而国家会以环保的名义立法进行干预,禁止农民的这种行为。但是,拥有大量土地的权贵们的“科学管理模式”成为土地私有化经济中的楷模,法律也予以承认。在如此奇特的悖论中,土地改革的受害者却成为罪犯,被剥夺正常公民权利,进而被边缘化。当人们只剩下劳动力出卖时,失地农民便失去了现在他们仅有的生存之本,也几乎丧失了全部权利,更加贫困与走投无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