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韬
作者:汤韬,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网络管理科科长,讲师,研究方向为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计算机网络(678400)。
随着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被引入教育领域,其在转变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调动学生积极性等方面的作用愈加明显,课堂教学不论观念、模式还是内容、方法,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新时代背景下,现代教育技术为教育领域注入一股新的活力,成为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教育技术,就其本质而言是现代信息技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改变教学理念、合理安排教学计划、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设计、丰富教学内容,从而积极促进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2]。现代教育技术是以电化教育为基础并不断发展而成的,在发展过程中广泛吸收了先进的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以及教育方法。
新课改以来,现代教育技术在我国课堂教学中运用得愈加广泛,逐渐成为课堂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线教师要想掌握好现代教育技术并将其付诸教学实践,就必须深刻理解及把握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内涵,尤其是关于现代教育技术的两个误区与迷思必须予以厘清。
第一是必须准确区分电化教育与现代教育技术。当前许多教师依然错误地认为现代教育技术就是电化教育,其实不然,现代教育技术是基于电化教育发展而来,包含了电化教育而不仅限于电化教育。
第二是正确看待电化教育与现代教育技术二者之间的联系。当前依然有许多教师错误地认为电化教育与现代教育技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发展阶段,电化教育就是利用电视、投影、多媒体等技术辅助课堂教学,而现代教育技术则是利用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辅助课堂教学,电化教育被现代教育技术所取代。其实,电化教育发展的新阶段包括了多媒体组合课堂教学以及多媒体个别化交互教学等,通过先进教育思想及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指导,当前这些都已经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正看待电化教育与现代教育技术二者的关系,其重点并不在于科学技术水平发展情况,而是在于教育理论、教育思想以及教学理念的转变。
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电化教育理论基础是技术的工具论,将各种媒体、技术作为教育教学的手段与工具,通过使用各种媒体技术将教学内容形象化,从而使学生明白易学,提高学习效率,最终提升教学质量。然而此种教学理念依旧因循传统教师主导型的教学模式,教学流程依旧处于“满堂灌”式教学。而现代教育技术则从更高的角度审视教育教学活动,摒弃了技术工具论的观点,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从教育理念、教学计划、教学设计、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多角度、全方位地改变教育教学活动。
与电化教育相比,现代教育技术着眼于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现代化,并非仅仅在教学活动中利用现代技术。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是先进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包括以人为本、建构主义等系统科学的教育理论,其技术范围包括了诸多信息技术,诸如多媒体技术、音像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以及卫星通讯技术等[3]。电化教育向现代教育技术过渡的过程是一个扬弃的过程,其中合乎时宜的教学思想、教学形式以及教学方法等不能完全抛弃。尤其是基于我国国情,电化教育中的一些教学方法、教学经验在许多地区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依然有一定的使用必要,呈现出较强的生命力,对于经济技术落后地区的教育现代化进程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教育体制改革进程的推进,全国范围教育领域也要积极实现多媒体技术向教育信息技术的转变,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更加灵活自如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在深刻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内涵的基础上,必须积极将其引入课堂教学实践,从而不断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首先,在现代教育技术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各种教育技术的功能及优点,从而灵活运用教育技术。教师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前,必须对幻灯片、音频、Flash、计算机网络等进行充分了解,尤其是各种教育技术的特有功能及优点,从而在具体教学活动中相互取用、优化整合,发挥出教育技术的最大功能。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实践中,教师在了解教育技术功能、特点的基础上正确掌握应用方法,将教育技术置于教学资源的大背景下进行研究,不仅要注意其增强教学效果的良好一面,同时要对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局限性进行分析,这样才能避免应用教育技术的盲目性,最终形成多种技术的整体优势,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4]。
其次,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及完善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方式。鉴于现代教育技术引入我国教育领域的时间不长,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必须不断探索现代教育技术如何与课堂教学更好地融合。尤其是当前信息环境背景下,探索如何更好地将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将现代教育理论贯彻于教育教学过程,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内容,这无疑将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在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及发散性思维方面大有裨益。
再次,在教学实践中有必要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素质。当今社会瞬息万变,为了跟上时代步伐,教师也必须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接受与学习新的知识,尤其是对现代教育技术相关知识的了解与掌握十分重要。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操作能力,教师才能更好地在教学活动中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实现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创新,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从而实现过程与结果的统一。
具体而言,提高教师教育技术素质包括两个方面。
其一是指切实提高教师教育技术意识。要提高教师教育技术意识,就必须使其清楚认识到现代教育既是引发的教育思想变革、教育体制改革以及教学模式创新等,用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武装教师。教师也须更新自身教学理念,树立信心时代下的新型教育观以及知识观,从教师主导型的教学模式向启发式教学模式转变,从而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激发其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在自我发现、自我探索中提升自我。
其二是指加大对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相关知识培训,提升其教育技术应用操作水平。校领导应积极鼓励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同时制订配套的教育技术培训方案,对一线教师及教学行政人员等做好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工作,培训范围包括现代教育技术所带来的教育思想及教育理论的变革、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内涵、教育技术的具体操作、教育技术结合课堂教学例谈等。同时,学校还应为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实验新教学形式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持及资金投入,从而积极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及应用。
新课改背景下,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一线教师只有深刻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内涵,并积极将其引入课堂教学应用实践,才能不断完善我国教育体制、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1]陈小波.浅析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小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改进[J].学周刊,2011(10):44-46.
[2]王琦.浅谈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23):33.
[3]张倩.关于教育技术学学科定位的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6):25-27.
[4]南国农.教育技术理论研究的新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