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双 魏萍
作者:刘大双,博士,江苏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焊接技术;魏萍,江苏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实习研究员,从事高等教育研究(212003)。
国务院曾召开常务会议,明确指出将引导一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应用技术的高度重视。焊接技术与工程作为一门在实践中产生并不断发展的工科专业,从不曾脱离过具体的生产应用。因此,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教学要求以培养学生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为基础,强调应用技术实践,强化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然而,该专业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常常难以适应企业应用技术要求[1]。考虑到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是大学教育理念付诸实践和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桥梁[2],结合焊接教学培养实际,遵照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本文提出以应用技术为导向的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课程改革与建设。通过工学结合,突出实践教学,开发融“教、学、用”为一体的课程体系,重视学生焊接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以满足经济与社会对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人才的旺盛需求。
应用技术的导向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工学结合,崇尚一技之长”;二是“提升应用技术人才培养质量”。应用技术为导向对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有着全新的要求。
1)要求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课程的授课内容与实际工作能力结合更加紧密。应用技术要求学生学以致用,具备一技之长。这就必然要求焊接专业的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工程实际,为达到技术应用能力不断提升之目的,以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增强为内涵,精心设计培养方案;并以应用为导向,全面构建教学内容体系,从而要求课程理论、例题、模型等更具有应用背景和工程实践价值。
2)要求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在培养模式上,立足焊接实际应用,着眼于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焊接理论素养,还要提高焊接技术动手能力,要“拿得起焊枪,焊得出焊缝”,将应用能力落到实处。
对照焊接应用技术对其课程的内在要求,现阶段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课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课程知识体系与应用结合不够紧密 当前课程体系中,虽然实践环节的教学课时已有较大提高,但是除一定量的停留在计划中的“名义实习”课时外,真正可用于学生实践的学时仍显不足。当前,大量的公共课、理论课仍占据了较大的学时比重。以江苏科技大学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为例,目前该专业相关的实践环节课程有生产实习、焊接操作实习和毕业设计。这几门课程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内容设计上,限于课时及现场条件,学生往往走马观花,动手环节有限,整体上跟不上焊接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不断发展中的焊接技术对学生应用能力的更高要求。
课程实践流于形式 课程实践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现阶段,高校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和对强化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往往还只是雾里看花,一片朦胧。其次,实习基地往往做成花架子,成为形象工程,中看不中用。究其缘由,这一方面归因于改制后的企业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的倾向,另一方面也由于校企等相关方对焊接技术实践经费的投入、人力的投入以及情感的投入有限。再次,实践环节往往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学生实践分数一般简单依据实习报告水平评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焊接课程实践的最终效果。
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 现有授课方式一般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灌溉式的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缺乏交互式的探讨环境。由于课程内容包含大量的实验、理论模型等,仅依靠学生的想象力不足以支撑起现场教学的“高楼大厦”。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教学效率,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教师采用多媒体授课。但是,课件往往只照顾到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容易造成教师在授课时对多媒体的过分依赖,间接导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无法得以充分发挥。
授课教师工程应用能力薄弱 在教师队伍中,能够完全适应实践实训要求的人数所占比例并不高。现实情况是,从事理论授课的教师大多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任教的,缺乏一定的实践操作经验,短时间内尚不能成为行家里手,存在难以胜任相关实践指导工作的可能。而应用色彩极强的焊接技术与工程教学若仅从理论层面进行讲授,期间缺乏必要的实践指导环节,显然不利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增强应用技术的时效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创新的教学内容,才有创新的教学行为。教学内容更新滞后,禁锢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相关工科高校应紧跟时代发展潮流,结合焊接应用实际要求,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提高焊接应用技术的实效性,按照具体问题、实际案例和工程项目组织教学内容;形成学生主动参与课程实施全过程的机制,改变过去学生被动接受焊接知识的现状。学生通过问题分析、讨论和企业项目的参与、与教师的沟通、与同学的合作,提高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
持续建设实践课程,提高学生应用技术能力 实践课程是实现应用技术导向作用的重要途径。为了将工学结合落到实处,应持续强化焊接实践课程的改革。实践教学是将所学基础知识融会贯通、综合运用的过程,是承上启下的必要环节。焊接实践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焊接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途径。
1)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加大力度资助校外焊接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并制定合理可行的考核制度,使之真正成为学生走向社会生产实践的“前哨站”。
2)加大实践教学环节财政资助力度,逐步健全用于实践教学的配套设备及设施,以实现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实践教学中的推广应用以及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实施。
3)不断丰富各种形式、不同层次的焊接教学活动,将各类工程实践活动、创新实践训练、学科竞赛活动、学术前沿讲座、社会实践、公益活动等作为第二课堂模块纳入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并与学分挂钩。同时,配备理论水平较高、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切实加强对学生课外活动的指导。
不断丰富教学模式,激发学生职业认同热情
1)加强理实一体化教学法(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通过设定教学目标、制定教学任务,让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以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从而充实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最终提高教学质量。这样也能有效克服以往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
2)师生共建教学模式。在多媒体授课过程中,尤应注重动画、工程案例等方面的展示,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学术讲座等多种焊接教学方式。这种“以生为本、以师为主”的教学模式有效促使授课内容与(焊接)职业实际紧密结合[3]。
3)建立以传统教学为主,多种教学方法共同增强教学效果的复合教学模式。如采用问题互动法、案例互动法、探索发现法、情境教学法等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做到言之有物,切合生产实际。强化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及多方面技能的训练,从而提高焊接人才的培养质量。
鼓励教师深入企业,保证应用技术教育质量 以应用技术为导向的焊接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授课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授课教师不仅要具备深厚的焊接理论功底,还需具备丰富的焊接技术实践操作经验。所谓“名师出高徒”,要培养出“高徒”,先得培养出“名师”。因此,学校应多鼓励教师走出校门,多与外界接触,掌握最新的实践资讯。采用职称评定等激励措施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强化对在职在岗教师实践教学环节的培训。总之,只有一流的焊接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能够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流焊接技术应用型人才。
自工业革命以来,焊接技术已历经上百年的经验积累和应用技术提升,取得长足进步。蓬勃发展中的我国制造业对焊接应用技术人才提出越来越高、越来越接地气的要求。根据国务院对工科高校人才培养的最新要求,结合焊接课程实际,以应用技术为导向,改革焊接技术与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有利于焊接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从而加强应用技术型焊接人才的培养,促使我国从“焊接大国”早日蜕变为令人骄傲的“焊接强国”。
[1]陈少平,王文先,孟庆森,等.本科生国际焊接工程师资格培训认证初探[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79-81.
[2]林健.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2011(5):1-9.
[3]魏萍,刘大双.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环节中实践能力培养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4(11):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