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阳
(山东省招远市玲珑中心卫生院,招远8475011)
生苓汤治疗急性肾炎100例
徐春阳
(山东省招远市玲珑中心卫生院,招远8475011)
肾炎;生苓汤;急性期;中医药疗法
弥漫性肾小球肾炎简称“肾炎”,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根据病程不同,临床将之分为“急性肾炎”和“慢性肾炎”两类。“急性肾炎”多发生于年轻人,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症状日趋加重,可发生一些并发症,如心力衰竭、高血压脑病以及尿毒症等,造成严重后果,所以急性肾炎的早期治疗至关重要。近年来,笔者在临床上收治急性肾炎患者100例,为避免使用抗菌素、利尿剂等所产生的毒副作用,采用了纯中药自拟生苓汤治疗,收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0例患者中,男66例,女34例;年龄4~8岁者10例,8~20岁者56例,21~30岁者30例,31~50岁者4例;临床表现为颜面或全身浮肿,小便黄赤量少,或咳喘、恶心纳减、头晕目眩、腰酸乏力,舌红,苔薄黄或黄腻,脉细弦数。体征为尿蛋白阳性,尿镜检有红细胞及管型。
1.2 治疗方法 治以滋阴清阳,清热利水,应用自拟生苓汤。方剂组成:生地黄15g,茯苓15g,山药12g,泽泻12g,连翘15g,益母草30g。随症加减:咳喘加麻黄3g、生石膏30g;咽痛加板蓝根21g,桔梗6g;恶心加竹茹12g,清半夏12g,陈皮10g;纳减、腹胀、面黄加黄芪15g,防己12g,木香10g;眩晕加夏枯草15g,钩藤15g,菊花10g;小便红赤,镜检红细胞较多者,加金银花21 g、蒲公英30 g;浮肿消退、尿蛋白持续不消者,加黄芪15g,女贞子15g,蝉蜕6g;手足冷者,加附片3g,肉桂3g。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1.3 疗效标准 痊愈:症状和体征消失,尿蛋白阴性,尿镜检无红细胞及管型;有效:症状和体征消失,尿蛋白微量或(+),尿镜检有少许红细胞及管型;无效:症状、体征、尿蛋白、镜检均同治疗前。
2.1 临床疗效 本组100例中痊愈86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7%。服药时间:一般20~40天,最少12天,最多60天。
2.2 典型病例 例1:患者,女,16岁,1990年4月20日初诊。一周前咽部疼痛,经用青霉素治疗,咽痛消失,就诊前一天出现眼睑浮肿,小便黄赤,观眼睑及下肢浮肿,小便黄赤,量少,头晕,纳减,舌红,苔薄黄,脉细弦数。查血压140/110mmHg,尿检:蛋白(+++),红细胞(+)。证系阴虚阳亢,热蕴水停。治宜滋阴潜阳,清热利水。方用生苓汤加减,生地黄15g,茯苓15g,山药12g,泽泻12g,连翘15g,益母草30g,仙鹤草30g,夏枯草15g,钩藤15g,菊花10g。服上方4剂,小便通利,颜面及下肢浮肿消失,纳食不香,继上方加清半夏10g、佛手10g。10剂后复诊。二诊(5月10日),食欲渐增,眩晕轻微,稍感腰酸。查:血压110/ 70mmHg。尿检:蛋白(+),红细胞少许,继上方加减:生地黄15g,茯苓10g,山药12g,泽泻10g,连翘15g,益母草15g,黄芪15g,女贞子12g,蝉蜕3g。服上方6剂,症状均除,尿检正常。继用上方巩固疗效,后连续三次复查,尿检均正常。
例2:患者,男,47岁,1991年7月15日初诊。颜面及下肢轻微浮肿2天,伴头晕腰酸,口干,小便略黄,舌红苔薄黄,脉细弦数,查血压150/100mmHg。尿检:蛋白(+),红细胞(+),透明管型少许。证系阴虚阳亢,热蕴水停。治宜滋阴潜阳,清热利水。生苓汤加减,生地黄15g,茯苓12g,山药15g,泽泻12g,连翘15g,益母草30g,白茅根30g,夏枯草15g,钩藤15g,菊花10g,木香10g。服上方2剂,颜面及下肢浮肿消退,仍感头晕腰酸,查血压140/70mmHg,继用上方10剂。头晕减轻,稍感腰酸,查血压140/96mmHg,尿检正常。继前方加白芍12g、女贞子15g,服上方10剂后,头晕消失,腰酸也除,血压130/80mmHg,后尿检复查未见异常。
急性肾炎以浮肿,少尿,血尿,高血压及蛋白尿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病的发生多因风湿热毒入侵,在正气虚弱的前提下,外邪循经入肾,热蕴伤阴,水气不化所致。本病的主要病位在肾,可涉及肝、脾、胃、肺、膀胱、三焦等脏腑。外邪可直接影响及肾,造成气化无权,关门不利,水湿潴留。对于浮肿的论述,《内经》中早有记载,如《素问·水热穴说》“勇而劳夺,则肾汗出,肾汗出逢于风,内不得入脏腑,外不得越于皮肤,容于玄府,行于皮里,传为脏腑,本之于肾,名曰风水。”从肾论治急性肾炎,则其临床症状和化验检查均可得到较圆满的解释。如热毒侵袭于肾,肾失主水之功,水气泛滥于肌肤,故出现水肿;肾精外流,则出现尿蛋白;热毒蕴结膀胱,灼伤血络,因而出现血尿;眩晕则因肾阴亏损,水不涵木,肝阳上亢所致。
肾为水头之脏,内寓元阴元阳,此属无形之水头,易匮乏不足,无有余太过,但如外邪侵肾,使肾之阴阳失调,可产生有余之水头,治疗时不可拘泥“肾无实证而无泻”之说法。急性肾炎是一种虚实夹杂的病症,它既有肾阴不足的一面,又有热毒蕴结,水气不利的一面,治疗当以滋阴、清热、利水三法兼顾。根据滋阴、清热、利水的原则,我们拟定了“生苓汤”,方中以生地黄滋阴补肾;茯苓、泽泻利水消肿;山药益肾健脾,固摄精气;连翘清热解毒;益母草活血利水。本方补中兼清,虚实兼顾,久服无害。
急性肾炎临床常见四种情况:①以浮肿为主要临床表现:一般服药2~6天后水肿消失,继用本方,蛋白尿大多经10~20天消失;②以血尿为主要临床表现,此时在生苓汤中加凉血止血之品即可。血尿的消失比蛋白消失的时间稍慢。一般需服药20~30天;③个别患者经治疗后,浮肿及蛋白尿均消失,但血压稍高,可在生苓汤中加夏枯草、钩藤、菊花登平肝之品,继服10余剂后,血压大多可降至正常;④少数病人在浮肿消失,血压恢复正常后,蛋白尿持续不消,可在生苓汤中加黄芪、女贞子等益气养阴药,蛋白尿可消失。
10.3969/j.issn.1672-2779.2014.01.084
1672-2779(2014)-01-0131-02
��张文娟 本文校对:张文娟
2013-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