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与区域产业转移的耦合关系研究——以皖江城市带为例

2014-02-06 08:42
中国科技论坛 2014年3期
关键词:皖江子系统服务业

张 苗

(1.安徽大学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026)

1 引言

产业集群按其成长机制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原生型和嵌入型[1]。无论是原生型还是嵌入型产业集群都需要从产业转移中吸取能量,以此推动自身产业集群的升级。可见,研究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与区域产业转移两系统之间协调发展程度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评价两个子系统发展的协调性,为系统之间良性协调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耦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的现象,是在各子系统间的良性互动下,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动态关联关系[2]。耦合作为一个物理学概念,现在被广泛地应用在生物学、地理学、环境学等领域。近些年一些学者也将其运用到区域经济学领域,谭玉成利用1993—2007年环渤海经济圈的时间序列数据建立金融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耦合关系发展评判模型[3];张沛东利用2006年全国29个省份的截面数据研究了区域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耦合协调度[4];黄瑞芬利用2000—2009年山东省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了山东省海洋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模型[5];毛广雄利用淮安市1999—2009 的时间序列数据定量分析淮安市承接产业转移与产业集群的耦合程度[1]。经过众多学者的实践,说明耦合协调度模型具有较强的操作性,稳定性以及较为广泛的适用范围。因此,本文试图借助这一理论,将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与区域产业转移看作两个系统,构建两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度模型。该模型旨在揭示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与区域产业转移耦合的动态发展水平;识别现代服务业集聚与区域产业转移子系统中贡献最大的因素;探索模型参数对耦合协调度的影响。

2 研究区域

皖江城市带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滁州、宣城、六安九个市(2011年8月22日原地级巢湖市的居巢区、庐江县并入合肥市),共59 个县(市、区),土地面积7.6 万平方公里,人口3093.59 万人,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10348.53 亿元,分别占安徽全省的54.51%、44.99%和67.63%。作为泛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组成部分,2006年皖江城市带便被纳入中部地区崛起战略重点发展区域,在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中发挥着重要的纽带和辐射作用。之后为了进一步探索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新模式,国务院于2010年1月12日,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全国首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可见该区域在国家产业转移战略中的重要意义。另外,作为承接我国新一轮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皖江城市带还肩负着创建全国现代服务业基地、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任。“十一五”时期,皖江城市带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达到30.8%,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8%,增幅高出传统服务业1.8 个百分点,服务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年累计完成2.08 万亿元,年均增长32.9%,服务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年均增长45.1%。综上所述,皖江城市带不仅是全国承接产业转移的先行区,还是全国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基地,该区域具备的这种特质正是我们选择其作为研究对象的重要原因。

3 资料与方法

3.1 数据的预处理

指标之间由于各自量纲及量级的不同,存在不可公度性[6]。为了方便我们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需要对采集来的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以此消除数量级和量纲不同带来的影响。这里我们采用极值处理法,见公式(1)和(2)。

其中,xij代表第j 个指标在第i年的取值,分别代表第j 个指标在所有年份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0,1]。

3.2 方法

(1)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为建立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区域产业转移系统的综合指标体系,我们参考了大量学者的研究成果,并形成了一个初步的框架。在此基础上,又结合主成分分析和显著性水平对指标进行筛选。但是鉴于区域产业转移、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数据的缺失,本文采用了一些替代指标。

区域产业转移的指标选择主要从承接地实际承接绩效的角度出发,包括投资带动、经济增长、工业化推动三个层面的效应。现代服务业集聚的指标选择主要从五个方面考虑,包括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成长能力、基础条件、公共环境以及比较优势[7]。最终的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相关数据来源于2005—2011年《安徽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以及安徽省统计局、安徽省知识产权局。对于现代服务业的分类,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观点。本文认为现代服务业包括现代物流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与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教育、文化、体育与娱乐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十大类,其中现代物流业、金融业、商务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等面向生产的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核心产业。具体指标和指标之间的关系见表2 和图1。

(2)权重的确立。我们使用熵值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即根据每个指标的观测值所提供信息量的大小来确定指标权重。计算步骤如下:

第j 个指标在第i年的特征比重:

第j 个指标的熵值:

指标xj的差异性系数:

指标权数:

其中m 代指标的个数,n 代表年数。

(3)耦合协调度模型。

其中C 为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与区域产业转移子系统的协调度,K 为调节因子(一般2≤K≤5,为了增加区分度,这里取K=5),f (X)代表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子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g(Y)代表区域产业转移子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可利用公式求出;D 为两个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度;T 为反映两个子系统整体协同效应的综合评价指数。α 和β 是子系统发展水平权重,一般取α=β=0.5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分析了三组不同参数水平α=β=0.5;α=0.4,β=0.6;α=0.6,β=0.4 对模型影响。经过比较发现,三组参数计算出的耦合协调度虽然略有不同,但是结果显示的整体趋势是一致的)。十种类型取决于两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4]。

表1 区域产业转移—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系统的综合指标体系

图1 区域产业转移与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子系统之间的关系

表2 现代服务产业集聚与区域产业转移子系统耦合协调度评价标准

4 实证结果及分析

4.1 单个子系统的发展水平

根据2005—2011年的面板数据分析可知,产业转移子系统中经济增长效应的权重是最大的,这说明该指标对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子系统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投资的带动效应和工业化的推动效应。从具体指标来看,三种效应中新增城镇就业岗位(0.115773) (万个)、地区工业产值占生产总值的比例(0.114885) (%),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0.114874) (%)的影响最大,总计34.5531%。从时间序列角度来看 (2005—2011年),区域产业转移子系统呈N 字型曲线,在波动的过程中螺旋式上升。曲线的这一特征与新增城镇就业岗位、地区工业产值占生产总值的比例,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三个关键指标的变化有关。这一结果也再次验证了产业转移的相关理论:①区域产业转移对就业的影响是显著的,它为产业承接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②伴随着产业和劳动力的转移,所在区域工业化进程加快,地区工业产值显著提升,产业结构得以优化。③产业结构优化必然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升。从皖江城市带的具体情况来看,该地区承接的产业种类,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承接此类产业可以帮助产业承接地吸纳更多的劳动力,特别是农业劳动力,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城镇的就业问题,但是此类产业的转移往往也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考虑到产业转移的可持续发展,皖江城市带开始放慢转移速度,着重提高转移质量,坚持绿色承接、高端承接。承接项目的精简必然会影响吸纳就业的能力,产业结构调整的效应和经济运行质量趋于平稳(见图2)。

图2 产业转移子系统综合指数的发展趋势

图3 现代服务业子系统综合指数的发展趋势

模型的计算结果同样揭示了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子系统的情况,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 (0.051802) (%),非农人口所占比重(0.051755) (%),金融业区位商(0.051546)。总的来说发展水平、基础条件、比较优势是影响该系统最重要的因素。在关键因素的影响下,皖江城市带现代服务业子系统的发展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具体来说:①虽然从规模上看皖江城市带现代服务业发展呈上升趋势,但从结构上来看,却呈下降趋势,这说明现代服务业在皖江地区经济中影响力没有显著提升;②皖江城市带的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区位环境等基础条件因素虽然不直接对现代服务业发展产生影响,但从长期来看,这些因素对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产生间接的影响;③比较优势是衡量现代服务业综合实力的重要因素。基于2005—2011年的数据,现代物流业、商业服务业在皖江地区专业化程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说明该产业有一定的外向度,属于皖江地区专业化部门,且专业化水平逐年提升。另外,值得我们关注的是模型中影响力较大的金融行业。虽然目前该产业区位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它的专业化水平增长速度是递增的,发展潜力巨大(见图3)。

4.2 两个子系统协调度的发展水平

通过分析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以及与区域产业转移的关系,我们创建了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与区域产业转移的耦合模型。耦合协调度D 在0~1 之间取值。耦合协调度越大,表明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与区域产业转移系统发展的总体水平越高,也表明两个系统之间以及系统内容各要素之间达到良性互动耦合关系。根据表2 的协调度评价标准,我们可以将两系统的耦合演化过程划分轻度失调、勉强协调、初级协调、良好协调四个阶段(见图4)。

当耦合协调度为0.30~0.39 时(2005年),系统处于轻度失调状态。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水平 (0.164977) 与区域产业转移的发展(0.092977)都处在较低的水平。这一时期区域产业转移的规模很小、速度缓慢;转移企业同质性高、替代性强、竞争激烈,无法形成横向或纵向的协作关系;转移产业单一,主要以沿海和江浙地区失去竞争力的劳动、资源密集型企业,和资源密集型、高污染型生产环节为主。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也处于萌芽时期,两系统之间几乎没有互动。

图4 区域产业转移与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子系统耦合趋势

当耦合协调度为0.50~0.59 时(2006年),系统处于勉强协调阶段。这一时期区域产业转移的速度得到提升(0.308864),加之政府部门的重视,相关政策的倾斜,大批百万元、亿元以上产值的企业进驻当地产业园,产业集聚效应得以初步显现。转移企业之间的差异性以及以分工协作为基础的合作关系的发展,从横向、纵向上丰富了转移产业。区域产业转移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现代服务业的崛起,两者间的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关系显现出来,但是由于此阶段现代服务业的综合水平还不高(0.269484),所以两系统之间的互动是有限的,时常有矛盾产生。

当耦合协调度为0.60~0.69 时(2007—2009年),系统处于初级协调阶段。虽然这一时期转移企业仍然以附加值较低的加工、制造工序环节、劳动密集型加工、装配价值环节和资源密集型、高污染型生产环节为主,但是相关部门在行业和企业的选择、筛选上更加谨慎和规范,将可持续的产业转移、绿色产业转移提上日程。同时现代服务业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特别是与制造业产业转移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此阶段的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吸引产业进行转移的重要支撑力量。

当耦合协调度为0.80~0.89 时(2010—2011年),系统处在良性协调阶段。这一阶段,随着经济环境和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产业转移正逐步由工业领域向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延伸和渗透[8]。现代服务业从承接产业转移的支撑力量逐步发展为承业产业转移的核心内容,这一转变也将进一步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推动区域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从时间序列上来看,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与区域产业转移的耦合协调度是在不断优化的,这说明2005—2011年皖江城市带出台的与现代服务业、产业转移相关产业政策是合理的,有效的。

5 结论

文章借鉴物理学耦合度函数构建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与承接区域产业转移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两者的协调发展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发现,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与区域产业转移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在2005—2011年不断优化,从轻度失调、勉强协调、初级协调,最后发展到良好协调,有力地带动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另外,利用三组参数(α、β)计算出的耦合协调度基本一致,这说明参数的变化对耦合协调度模型的影响是有限的。事实上,参数变化只影响到2006年的耦合协调度的所属类型。

在两个子系统中,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子系统更加稳定,所以相关部门应该进一步强化承接产业转移的配套服务,也就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作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突破口,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又是重中之重。目前皖江城市带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整体规模较小,还没有形成功能完善、特色明显的集聚区,这也使得生产性服务业对现代服务业以及区域产业转移的贡献度大打折扣。结合文章第四部分的分析,建议如下:①科学合理划分生产性服务业不同的功能区域,通过规划布局、政策引导和必要的财政支持等形式,促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协调发展,支持生产性服务业实现区域性集聚;②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生产性服务业生存环境。具体包括合理配置商务、商业、文化、休闲、会展、餐饮、酒店、娱乐、住宿等区域配套设施;加强供水、供气、公交等公用事业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维护管理;完善交通集散、信息网络、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综合配套设施[9];③引导工业企业通过管理创新和业务流程再造,逐步将一些非核心的生产性服务环节剥离为社会化的专业服务,培育壮大研发设计、管理咨询、广告营销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

[1]毛广雄.产业集群与区域产业转移耦合机理及协调发展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9,(10):69.

[2]Vefie L.The Penguin Dictionary of Phys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Press,1996.

[3]谭玉成.环渤海经济圈金融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耦合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

[4]张沛东.区域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耦合协调度分析——基于中国29 个省级区域的实证研究[J].开发研究,2010,(2):47.

[5]黄瑞芬.环渤海经济圈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环境资源耦合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

[6]彭云飞,沈曦.经济管理中常用数量方法[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

[7]李朝鲜,李宝仁.现代服务业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8]谢海东,万弋芳.江西承接产业转移的经济绩效分析[J].特区经济,2009,(11):169.

[9]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上海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十二五”规划[EB/OL].2010.http://www.shanghai.gov.cn/shanghai/node2314/node25307/node25455/node25459/u21ai615225.html.

猜你喜欢
皖江子系统服务业
不对中转子系统耦合动力学特性研究
皖江城市带社保费征管机制优化研究
GSM-R基站子系统同步方案研究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驼峰测长设备在线监测子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动车段(所)控制集中仿真测试平台中TDCS/CTC仿真子系统的研究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皖江头上第一桥——记望东长江公路大桥精品工程打造过程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