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系统理论的企业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过程模型构建

2014-02-06 08:42罗小芳李柏洲
中国科技论坛 2014年3期
关键词:合作伙伴产学研过程

罗小芳,李柏洲

(1.江苏科技大学,江苏 镇江 212003;2.哈尔滨工程大学企业创新研究所,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1 经典创新过程模型综述

在创新过程模型的构建研究中,不少国外学者提出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概念模型[1-5]。

1.1 创新共生模型

Schimidt-TiedoSchman 的创新共生模型(见图1)包含三个阶段:①研究开发过程;②生产制造过程;③市场化过程。三个阶段相互融合构成整个创新过程。

图1 创新共生模型

1.2 创新过程的链环模型

Rosenberg 和Kline 创新链环模型包含5 条链(见图2):①创新活动的中心链;②中心链的反馈链;③创新活动知识链中知识与研究间的联系,体现了运用知识解决创新活动中问题的过程;④科学发现导致链;⑤创新推动科学发现。

图2 创新的链环模型

1.3 交互作用创新过程模型

Rosenbloom 和Malechi 在改进链环模型的基础上,将技术创新看成是利益相关者的组织间各种类型交互作用的结果:一是组织内部产品研发和反馈过程,二是组织与外部其他组织之间的合作交互过程,构建了交互作用创新过程模型(见图3)。

图3 交互作用创新过程模型

1.4 集成创新过程模型

Bernstein 基于对澳大利亚9 家生物技术企业和一家权威行业机构的案例研究,提出了集成创新过程模型 (见图4),模型中同时包含技术推动和市场拉动作用,创新过程集成了3条链:创新过程核心链、管理-结构链、交流控制链。

图4 集成创新过程模型

通过对经典模型的分析发现:创新过程模型的研究是一个逐渐趋于完善、系统的过程。创新共生模型较全面地总结了创新的基本过程,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一个较完整的分析框架,但是其模型中忽视了知识、管理、制度等因素,且忽略了外界环境对创新的影响。创新过程的链环模型开始注意到知识等因素的重要作用,交互作用创新过程模型及集成创新过程模型不仅关注企业内部知识、管理、制度等因素,还强调外界科学技术及市场环境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但是,进一步分析发现:现有的创新过程模型研究还存在以下局限性:①创新过程的划分过于笼统,研究过程缺少系统性和逻辑性,忽视了创新过程中很多关键要素及关键要素间的动态关系。②注重于一般创新过程的研究,适用于一般性的创新,但对于原始性创新等较高层次的特殊性创新,指导作用有限。因此,本文以系统理论的思路和逻辑来构建创新过程模型,重点解决三个问题:①全面地解释创新过程,按照系统运行逻辑全面归纳创新过程中的关键要素;②摆脱静态研究方法的束缚,利用动态性的视角研究创新关键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同时注重创新过程与微观环境、宏观环境间的交互性;③以企业原始性创新过程为研究对象,构建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过程模型。

2 基于系统理论的企业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过程模型

2.1 系统性描述

原始创新作为自主创新的最高层次,与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不同,要求企业的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必须是企业自有的,不能采用集成、引进等方式获得初始技术。对于实力较强的企业,可以采用独立研发的形式获得原始核心技术,而对于自身资源和能力还未达到原创要求的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研发以获得核心技术是重要途径。为了区分原始创新过程与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过程差别,将原始创新过程描述为如图5 所示的过程[6],图5 中虚线框内的内容体现了原始创新与其他类型创新过程的主要差别。

图5 企业原始创新过程

企业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是企业在自身资源和能力有限的条件下,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来获取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具体表现为通过利用企业内外部资源,开展侧重于在应用基础研究或高新技术领域获得独有成果,并将该成果实现市场化过程的活动。根据概念,企业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是一个系统,该系统至少应该包含以下基本内容:①地域空间范围及边界的开放性。产学研合作创新系统与区域创新系统均具有边界开放性,两者的区别在于区域创新系统存在地域空间范围,是区域内的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等组织间的合作创新,而产学研合作创新系统则具有地域空间范围的开放性,不仅仅局限于区域内,企业可根据自身需要,与区域内、区域外甚至国内外其他组织建立合作关系。②系统中的创新单元包括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政府、中介机构等,企业是创新主体,其他组织活动围绕企业的创新活动展开。③创新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空间结构是由系统内不同创新单元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构成的。④创新系统功能由系统内组织结构和空间结构及其与外部环境的交互作用实现,系统功能实现的同时,也对外界环境(社会、经济、环境)产生影响。⑤创新系统的运行及可持续性创新活动的实现通过系统内创新单元的相互作用、系统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来完成。因此,图5 中的原始创新过程实质上只是体现了原始创新的一个流程,如果仅从这个角度出发,描述企业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的过程,不能体现企业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的开放性及系统性,模型的构建需基于更加系统的理论及逻辑进行。

系统分析法以整体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和结构性原则为基础,是系统理论在管理和决策实践中的常用工具[7-8]。根据系统理论,任何系统都是由相互联系的若干部分(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9-10]。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过程由若干个创新关键要素组成(如创新主体、创新过程、创新成果等),具有特定的结构,并能对企业和社会产生效应(如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社会生活的改善等)。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过程中各个关键要素之间相互联系,且与外界环境之间存在着动态交互作用,所以,在分析并构建创新过程模型时,可以采用系统分析法作为主要研究工具。

将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过程作为一个系统,按照系统逻辑,分为输入、处理、输出和反馈、系统升级四个组成部分,分别对应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过程中的选择过程、运行过程、绩效评价过程及演化过程。企业通过选择学研合作伙伴及合作模式,将外界(学研方及外界环境)可利用的资源输入系统,经过创新系统内部的知识生产、风险管理、收益分配等活动,形成企业的创新成果及产出,对企业创新绩效的评价能直接反映企业创新活动的效果,间接反映企业合作伙伴及合作模式选择的合理性,实现系统的输出和反馈功能。原始创新活动将改变企业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形成新的序参量,通过系统升级功能实现系统的演化,形成新的企业结构,适应新的内外环境,实现企业的持续性创新。整体上,选择、运行、评价、演化四个过程按照系统逻辑不断推进,同时,各个过程中的关键要素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整个企业原始创新过程。

2.2 模型构建

本文在系统理论基础上提出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过程模型(Selection,Operation,Evaluation and Evolution Model,SOEE),如图6 所示。

(1)输入: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选择过程。输入过程是企业的资源整合过程,企业主要通过选择学研合作伙伴及合作模式,将企业外部资源(学研方基础研究能力及外部环境资源)输入系统,选择过程具体包括学研合作伙伴的选择及合作模式的选择。合作伙伴的选择会对合作创新过程产生重要影响,最佳合作伙伴的选择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合作创新的成本及创新风险,而且还能有效提高组织的反应速度,帮助企业随时掌握市场动态并及时作出策略调整[11-13]。合作模式的选择是进行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第一步,适宜的合作模式是产学研良好结合的基础,将直接影响产学研合作创新的进一步实现及创新效率[14-16]。在企业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过程中,合作伙伴选择及合作模式选择是合作创新的开端,两者的选择是否合理将决定着企业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的成败。

学研合作伙伴的选择是企业原始创新的开端,也是企业利用外部资源的重要机制。伙伴的选择过程包括选择投入、伙伴评价、建立合作关系等过程,选择投入是进行伙伴评价及建立合作关系的必要前提;对合作伙伴的评价包括技术实力、资源水平、知识产权情况、信任沟通程度及相容性水平等方面[17-18];建立合作关系是企业进行伙伴评价后的结果。同时,企业伙伴选择过程还会受到学研方参与原始创新的意愿及企业原始创新能力的影响,高校和科研机构基于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降低R&D 风险等目的,更愿意将原创成果转让给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企业或与其开展合作创新[19]。

图6 基于系统理论的企业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过程模型

合作模式反映了企业在开展原始创新过程中与学研方的合作方式,在我国企业自身资源和能力有限的条件下,选择合理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是企业有效利用外部资源的关键[20]。企业原始创新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主要包括共建经济实体模式与技术并购模式,共建经济实体模式是指企业从消费者的潜在需求中发掘创新方向,以此为目标寻找合适的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合作,在具体合作中协调产学研各方的资源优势,以法律规范下的协议或者合同为依据,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组成长期合作经济实体,其主要特征是在整个原始创新过程中,企业与学研方将共同出资、共担风险、共享利润。技术并购模式是指一些具有资源优势的大企业,为了迅速实现企业的经营战略,在对消费者潜在需求进行挖掘的基础上,直接并购一些具有原创技术的研究机构,其主要特征是企业在并购之前与学研方达成协议,支付给学研方一笔资金作为收购条件,收购之后,原研究机构的原创技术和人员都纳入企业,为企业所用,企业完成后续的原始创新工作,独自承担创新风险,独享创新收益[21]。

在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选择过程中,合作伙伴的选择与合作模式的选择相互融合,企业合作伙伴的选择是企业合作模式选择的基础。同时,在不同合作模式下,企业合作伙伴选择的侧重点会存在差别。

(2)处理: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运行过程。处理是在确定了合作伙伴及合作模式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系统的运行过程,是创新过程的核心环节,包括知识生产、风险管理及收益分配等要素。科技与经济协同发展的要求,导致知识生产模式由模式I 向模式II 转变,突破了知识生产局限于大学及学科的限制,体现了参与组织的多样性及异质性,产学研合作能有效地促进知识的生产和应用,从而促进企业原始创新的顺利运行。产学研合作创新过程的风险不仅包含创新本身的风险,还包含了由于合作双方匹配情况、遵守承诺情况而导致的合作风险,风险管理能有效避免企业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过程中的创新风险及合作风险而造成的创新活动的中止、撤销和失败,大大增加创新成功的可能性。在企业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过程中,合理地度量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中介组织等创新参与主体的贡献,制定公平合理的收益分配方案是合作创新成功的关键,收益分配是企业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运行中的另一个重要因素[22-23]。

原始创新是一项高风险的活动,风险管理效率决定了创新的成功率。但是,企业的创新资源有限,不可能花费过多资源和精力用于创新风险的防范和管理,只能对其中最主要、发生概率较大的风险进行处理,主要风险的识别是企业原始创新风险管理的关键。

收益分配方案是企业原始创新中的重要激励机制,是激励高校、科研机构、中介组织等主体参与企业原始创新的关键。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收益分配方案既要全面地将各个创新主体纳入其中,又要根据各主体对创新的贡献差别对待,体现“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原则。

知识生产、风险管理、收益分配三者间相互融合,存在互动关系。风险管理贯穿于知识生产的全过程,是知识生产的保障;收益分配是知识生产及风险管理后的环节,是企业持续性知识生产的保障;不同的知识生产类型需要不同的风险管理机制及收益分配方案的配合。

(3)输出和反馈: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绩效评价过程。输出和反馈是经过输入、处理后,输出创新结果并反馈创新效果的过程,具体表现为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绩效评价过程。创新绩效不仅包括企业原始创新的效果及效益,还包括企业原始创新管理及投入,企业原始创新的效果及效益是创新产出的直接表现,原始创新管理反映了企业创新过程的内部流程,原始创新投入反映了企业的学习与成长,与企业的未来发展密切相关。从原始创新效果、原始创新效益、原始创新管理、原始创新投入四个维度进行绩效评价,体现了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滞后性指标和领先型指标、内部绩效和外部绩效角度之间的平衡,能较全面地反映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型原始创新绩效状况。创新绩效直接反映了企业原始创新的成败,间接反映了企业合作伙伴及合作模式的合理性,企业可以根据绩效评价结果调整企业的原始创新战略及方向,调整合作伙伴及其合作关系,绩效评价结果将对整个原始创新过程形成反馈。

(4)系统升级: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系统演化过程。系统升级主要表现为系统的演化,是企业持续性创新的保障。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系统是一个开放的非线性的演化系统,其演化具有自组织性。系统的自组织演化是指在系统演化进程当中,在远离平衡点的非线性范围内,通过与外界环境不断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当外界的条件达到一定的阈值时,系统的发展演化从无序的混乱状态,经过自组织演化成为一种新的有序状态。序参量可以用来描述系统的有序程度,主宰着系统的演化[24]。在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过程中有两个重要的状态变量:企业的原始创新能力及企业的原创成果。一方面,在产学研合作系统的形成及企业原始创新系统的发展过程中最关键的变量为企业的原始创新能力,即高校、科研机构在与企业合作前要考察其是否具备相应的原始创新能力(将基础研究成果产品化、市场化的能力),同时,企业原始创新能力也是推动系统中子系统不断演化的动力。另一方面,提高企业原始创新能力的基础是企业的原始创新成果,只有拥有一定数量及质量的原创成果,企业才能实现将原创成果产品化、市场化的过程,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原始创新能力。而且,原始创新成果是产学研合作系统中创新主导地位由高校向企业转移的承接点,是企业原始创新系统的子系统演进中的重要状态变量。因此,企业原始创新能力与企业原始创新成果成为推动系统演进的本质,其中,企业的原始创新能力是系统演化的序参量。

2.3 模型的系统特征分析

图7 SOEE 模型的系统特征

在SOEE 模型中,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过程是一个包含输入、处理、输出和反馈、升级的超循环系统(见图7)。输入、处理、输出和反馈过程形成一个循环的闭环系统,系统升级将保证闭环系统的持续性,形成超循环系统。输入即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选择过程,通过合作伙伴及合作模式的选择来实现内外资源的整合,为企业的知识生产做准备;处理即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运行过程,企业通过知识生产来实现原始创新,风险管理有利于提高创新成功率,收益分配为创新的持续进行提供保障;输出和反馈即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原始创新的绩效评价过程,通过绩效评价体现企业原始创新的输出成果,同时,前次创新的知识和经验反馈作用于下一轮的选择过程及创新,使企业更加高效地开展原始创新活动。企业原始创新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每一轮原始创新中,企业从外部宏观、微观环境中获取资源和信息,同时,创新活动也影响着外部环境,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过程将促使系统的演化,实现系统升级,企业将通过原始创新由产业链的低端进入高端,或者产业链不断升级及跨越式发展[25],形成企业的持续性创新。

[1]Schmidt-Tiedoman K J.A new model of innovation process[J].Research Management,1982,(3):136-154.

[2]Rosenberg N,Kline S.An Overview of Innovation[M].Washington D.C:National Academy Press,1986.

[3]Rosenbloom R,Smyers M B.Rethinking the Role of Industry Research[M].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6.

[4]Malechi E J.Technology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Dynamics of Local,Regional,and National Competitiveness[M].Essex,UK:Longman,1997.

[5]Bernstein B S.An integrated innovation process model based on practices of Australian biotechnology firms[J].Technovation,2006,26(5):561-572.

[6]苏屹.我国大型工业企业原始创新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22-23.

[7]Henderson R.Underinvestment and incompetence as responses to radical innovation:evidence from the photolithographic alignment equipment industry[J].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1993,24(2):248-270.

[8]Iansiti M,West J.From physics to function:an empirical study of R&D performance in the semi-conductor industry[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1999,16(4):392-397.

[9]张光前,张米尔.基于系统观的技术集成过程模型研究[J].管理科学,2008,21(4):31-36.

[10]Prencipe A,Fredrik T.Inter-project learning:process and outcomes of knowledge codification in project-based firms[J].Research Policy,2001,30(9):1373-1382.

[11]陈剑,冯蔚东.虚拟企业构建与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12]毕丹.产学研合作伙伴选择研究[D].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7-9.

[13]银路.基于能力异质性的企业产学研合作伙伴的选择[D].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7.

[14]李岚.产学研合作模式选择的博弈分析[D].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

[15]赵兰香.产学研合作的创新机制[J].科技导报,1995,(4):44-46.

[16]王国红.泰国产学研合作模式选择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

[17]Hamel G,Prahalad C K.Strategic intent[J].Mckinsey Quarterly,2001,53:36-61.

[18]Seungwha C,Harbir S,Kyungmook L.Complementarily,status similarity and social capital as drivers of alliance formation[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0,21(1):1-22.

[19]Glaister K W,Buckley P J.Task-related and partner-related selection criteria in UK international joint venture[J].British Academy Management,1997,8:199-222.

[20]张春辉,陈继祥.考虑内生溢出与R&D 投入的创新模式选择[J].中国管理科学,2011,19(3):26-32.

[21]马宁,王立.企业主导型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5,(23):244-248.

[22]肖丁丁,朱桂龙.产学研合作中的知识生产效率——基于“模式II”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2,30(6):895-902.

[23]刘荣,汪克夷.企业合作创新风险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及应用[J].科技与管理,2009,(7):132-135.

[24]孟琦.战略联盟竞争优势获取的协同机制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34-63.

[25]王发明,毛荐其.基于技术进步的产业技术协同演化机制研究[J].科研管理,2010,31(6):41-48.

猜你喜欢
合作伙伴产学研过程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分不开的合作伙伴
聚焦IBIS全球合作伙伴——Carstar及Mitchell公司
中国品牌战略合作伙伴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政产学研用”: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探索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CHIP全球合作伙伴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