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如烟,崔圣君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038)
随着科技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世界各国科技竞争日益激烈。为在未来竞争中占据先机,美国、日本、欧盟及其成员国、韩国、俄罗斯等近年来密集出台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和规划,对未来十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的科技发展进行了远景设计。2007年,南非发布《2008—2018:面向知识经济的十年创新规划》[1];2009年,德国制定《高技术战略2020》[2],美国出台《创新战略:推动可持续增长和高质量就业》[3];2010年,韩国出台《至2040年科学技术未来愿景与战略》[4],日本《第四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编制完毕;2011年,美国对2009年版的创新战略进行了更新和完善,出台《美国创新战略:保障经济增长和繁荣》[5],日本因为发生地震和核泄漏事件对2010年底完成的计划进行修改,并于8月出台新的《第四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6];2012年,欧盟发布了《地平线2020》规划[7],俄罗斯制定了《俄罗斯至2020年科技发展规划》;2013年,印度发布了指导未来10年的科技创新政策[8]。
2006年,我国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至2020年的科技发展方向。在规划纲要的指导下,我国相继制定了“十一”和“十二五”五年科技发展规划。21 世纪第2 个10年是我国科技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攻坚期,为此,本文对世界主要国家未来科技发展规划进行了分析研究,包括主要目标、重点领域以及保障措施等,以了解其未来科技布局,从而为制定我国“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以及下一个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科技创新能力是提升综合国力的根本,各国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均提出要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美国、欧盟、日本等科技发达国家和地区强调要保持已有的科技优势,新兴国家则提出要大力追赶,韩国、印度等甚至提出了至2020年要进入世界科技强国前五位的宏伟目标。
对科学研究的资金投入是对国家未来的战略性投资,在未来科技发展规划中,各国均提出要加大研发投资,美国提出的目标是把研发强度(研发资金占GDP 的份额)提高到3%,政府对基础研究的资助在2006—2016年的十年间要翻一番;欧盟提出的目标是到2020年把研发强度提高至3%;日本提出要把研发强度提高到4%,政府研发资助占GDP 的份额达到1%;韩国提出到2040年把研发强度提高到5%;俄罗斯提出到2020年将研发强度要达到3%,财政外研发经费占国内研发经费的比例提高至57%;中国提出至2020年将研发强度提高到2.5%;印度提出至2018年将研发强度提高到2%;南非提出至2018年将研发强度提高到2%。
各国目标的提出与各国的基础以及政府对科技的重视程度密切相关。图1 所示的是各国2010年研发强度[9]与2020年的目标值,从图中可以看出,发达国家确定的目标尽管较高,但由于现在的研发强度相对较高,实现目标的难度并不是很大,而发展中国家尽管确定的目标不太高,但一些国家要完成其目标还有很大的困难,如俄罗斯距离未来目标还有近2%的差距,南非和印度离未来目标的差距均超过1%。
图1 主要国家研发强度的当前值及2020年目标值
人员是科技活动的最核心资源,各国在未来科技规划中高度重视人员的培养和建设。面对本国科技人员短缺的局面,2011 版的《美国创新战略》提出要加强科技教育,提高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到2020年使美国拥有本科学位的人所占比例位居世界第一。印度提出要大力增加研发人员的数量,2013年《科技与创新政策》指出,到2018年,印度研发人员全时当量要比现在至少增加66%。最新数据表明,印度当前的研发人员为39.1 万名,到2018年,其研发人员将达到64.9万名。印度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年轻的劳动力,印度人均年龄仅为26 岁,要达到此目标应该比较容易,届时印度研发人员的数量有可能仅次于中国、美国位居第三。尽管当前日本(87.8 万人)、俄罗斯(84 万人)、德国(55 万人)[10]的研发人员数量高于印度,但由于其人口老龄化问题,其研发人员数量难以增长,甚至可能减少,因此,印度很可能在2018年超过这三个国家。俄罗斯则致力于科研人员的年轻化,提出到2020年让科研人员的平均年龄降至43 岁,39 岁以下科研人员占科研人员总量的比例提高至35%,从而让俄罗斯的科研人员充满活力和创造性。南非提出的目标是到2018年全时当量研究人员将达2 万名。
为实现快速追赶,中国、俄罗斯、南非等国家对于科技论文、引文以及专利等科技产出都制订了明确的目标:中国制订的目标是本国人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和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数均进入世界前5 位。俄罗斯的目标是本国学者发表的文章在“Web of Science”检索系统中所占的比例达到3%,被收录Scopus 索引数据库的本国科学家论文比重升至13%;俄罗斯学者的论文平均被引用频次每篇不少于5 次(2009年为每篇2.4 次);俄罗斯的三方专利数量至少达到2500~3000 项。南非制定的目标是南非研究产出占全球的份额将达0.7%,在美国专利局获得专利将达250 件。
从制定的目标来看,科技实力较强的国家不仅重视科技产出的数量,而且重视科技产出的质量,中国的目标是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数而不是论文数量,俄罗斯对论文平均被引用频次和三方专利提出了要求。而科技实力较弱的国家目前所提出的目标仍然停留在数量的层面。
2008年以来,为解决经济增速放缓或停滞、国家债务负担沉重、失业率上升、社会发展失序等严峻挑战与问题,世界主要国家面向未来的科技创新战略和规划都将促进经济增长和解决社会发展问题作为主要的战略目标之一。《美国创新战略》的副标题是保障经济增长与繁荣,突出了创新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欧盟《地平线2020》的目标之一是成为全球工业领袖;德国《高技术战略2020》中强调要利用科学技术解决德国所面临的最严峻的经济与金融环境挑战;印度《科学技术创新战略》将科学、研究与创新体系的贡献与包容式经济增长的目标相挂钩。
一些发展中国家在未来科技发展规划中还对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韩国提出,在科技的支撑下,到2040年,韩国的人均GDP 要达到60000 万美元以上;南非提出,至2018年,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要达到30%,国家从知识型产业获得收入的比例将大于50%;超过50%的企业进行创新;《俄罗斯至2020年创新发展战略》提出,到2020年,俄罗斯高技术产品(及服务)占世界高技术产品市场份额不少于5%~10%,高技术产品在国家GDP 中的份额要提高到17%~20%,创新产品在工业产值中的比例要提高5~6 倍,创新企业占全部企业总数的比例提升到40%~50%。而我国则提出,到2020年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
与以往的科技规划不同,各国近年来制订的未来科技发展规划突出的一个特点是强调了目标导向,即不再单独强调某一领域,而是首先确定国家的重大需求和目标,根据需求和目标确定重点任务和领域,以跨领域联合的方式进行突破和创新。
日本《第四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确定了三大任务:一是灾后复兴,二是绿色创新计划,三是民生创新计划。针对灾后复兴,日本确定的重点领域包括:被污染土壤与水质等调查与改良,恢复海洋生态系统,提升农林水产品安全性等的研发,加强地震、海啸等调查观测和灾区防灾减灾对策研究;继续强化辐射线监测等。针对绿色创新,日本确定的重点领域包括:可再生能源开发,完善基础核心与分散型两用能源供给体系,基础核心能源供应的高效化与低碳化,制造业、民生与交通、信息通信领域内的节能技术,能源利用的高效化、低碳化与智能化。针对民生创新,日本确定的重点领域包括:疾病预防方法,医疗信息的电子化、标准化,疫苗开发,早期诊断技术,内视镜的肉眼观测、三元映像法等成像技术,通过iPS 疾病细胞模型等探索全新药物的生命科学基础研究,推进核酸、药物传输系统等治疗方式的研发,再生医疗技术,研发针对癌症晚期患者减轻痛苦的医疗方式,等等。
欧盟《地平线2020》聚焦三大目标:一是打造卓越的科学;二是成为全球工业领袖;三是成功应对社会的挑战。为成为全球工业领袖,《地平线2020》计划提出要在关键的工业技术领域进行重点投资,包括:信息通讯技术、纳米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先进制造及加工技术和空间技术等。针对社会挑战,欧盟提出要整合不同范围、技术领域的资源与知识,开展从研究初期到市场化的所有研发活动。优先主题包括:人口健康和社会福利;食品安全、可持续农业、海洋和海事研究、生物经济;安全、清洁、高效的能源;智能、绿色、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气候变化,能效和原材料;包容的、创新的、安全的社会。
德国《高技术战略2020》根据国家重大任务制定研究和创新政策,确定了11 项“未来规划”,包括:碳中和、能源高效且适应气候的城市,能源供给的智能化改造,可再生原料替代石油,个性化医疗,健康饮食,高龄人士自主生活,2020年百万辆电动车,更有效地保护通讯网络,低能耗网络,便利地获取数字化的知识;未来的工作。针对每项重大任务,如碳中和、高能效且适应气候的城市,确定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效的各种技术和非技术措施,以达成此目标。
韩国《至2040年科学技术未来远景与战略》中提出了四大任务:一是与自然和谐;二是丰衣足食;三是健康;四是便利。为了达到与自然的和谐,韩国确定的重点领域包括再生能源新技术、高效能源技术、废弃物资源再生及矿产资源技术;为了能够丰衣足食,韩国确定的重点技术包括先进功能材料相关技术、新技术融合制造和生产技术,知识服务产业相关技术、制造业领域的生产用机器人技术、尖端农业生物技术、环境友好型先进物流技术;为了促进健康,韩国确定的重点技术包括传染病应对技术、有害物质管理技术、生活环境安全技术、新概念医药技术、大脑研究及脑疾病治疗技术、银色产业及无处不在的健康护理技术、应对未来战争的军事技术;为了更加便利,韩国确定的重点技术包括无处不在的网络技术、新媒体内容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新运输技术、智能服务机器人技术、安全和舒适的空间开发技术等。
为确保未来科技发展规划各项任务的落实,各国还制定了各种有效的政策与措施。
资金是开展科技活动的重要基础,很多国家对于科技发展规划给予了明确的资金保障。欧盟对《地平线2020》的资助为700 多亿欧元;俄罗斯联邦政府对《至2020年科学技术发展计划》的资助为1.6 万亿卢布,另外,俄政府还将在现代化资金中划拨部分资金补充支持该计划;日本政府对《第四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的资助为25 万亿日元左右。
除了资金保障外,一些国家提出要改革经费资助方式和管理办法,以提高科研资金的效率和效用。日本在《第四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中提出,要逐步将科研经费转移到省部委统一管理,达到统一化、简明化和合理化;加大竞争性资金力度;改革大学和公立科研机构的资金监管体制,彻底公开审查的结果。欧盟提出,要针对不同环节创新主体的不同需求,达到对创新的无缝支持。《地平线2020》既包括针对科研活动的研究与创新基金,针对人员的培训与流动基金,还包括针对管理机构的协调资金,针对中小企业的债券与股权投资基金。此外,还包括政府奖励和面向创新的公共采购,包括商业化前公共采购和面向创新型解决方案的公共采购。
产学研合作是把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一些国家的科技发展规划中提出要推进和加强产学研之间的合作,以便让科技成果的经济效益最大化。日本《第四期科技基本计划》提出:要推进产学官之间合作的进一步扩大:由大学及科研机构提供研发成果,政府参与强化与产业界和技术转移机构的合作;鼓励企业自己或与大学合作成立研发中心;完善评价机制,增加对市场贡献、成果普及、促进就业等定性评价指标;构建如筑波科学城等的集合产学官等机构功能的“生态场”。欧盟《地平线2020》强调要完善基于创新链的服务,包括概念设计阶段、试验阶段、应用阶段以及市场化阶段。俄罗斯为确保《至2020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顺利实施,制定了《促进科研体制发展子计划》,目标是促进高校研究活动的开展,鼓励校企合作、推动国家研究中心的发展。
加强本国创新人才培养、让更多的人接受科技教育和培训是很多国家未来科技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日本《第四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提出,要培养全方位的科技人才,强化研究生教育,培养独创性的优秀研究人员,培养科技创新接班人。《至2020年俄罗斯联邦创新发展战略》中提出,要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他们不仅能充分应用科研成果,还应具备将科研成果在社会各领域推广的能力。韩国《至2040年科学技术未来愿景与战略》提出,要加强科学技术人才培养和知识系统,加强对高级科技人才的培养,扩大英才教育。南非《2008—2018:面向知识经济的十年创新规划》提出,到2018年,全国大学中研究领军人物将达到210 人;到2025年,科学、工程和技术类高校入学人数达到26 万人,博士毕业生达5610 人。
吸引海外优秀人才也受到很多国家的重视。日本《第四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提出,要促进大学和公立研究机构接收海外的优秀研究人员和学生,完善研究奖金和奖学金资助体制;改革出入境管理制度,为海外研究人员的家庭成员提供方便的生活环境。《至2020年俄罗斯联邦创新发展战略》提出,要修订外国人出入境管理法,为外国人在俄工作消除障碍;设立引进世界知名学者到俄大学从事科研活动的专项资助计划。韩国《至2040年科学技术未来远景及战略》指出,要高度重视海外人才的作用。
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留住本国优秀人才是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关切。《俄罗斯至2020年创新发展战略》提出,要建立各种专项基金,提高科研人员工资待遇,为青年科学家建立住房建设基金,改善科研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科研人员的工资水平要达到当地平均工资水平的2 倍。
随着科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在未来科技发展规划中,很多国家均把国际科技合作作为重要的保障措施。
欧盟重视科技计划与非欧盟国家和地区的相互开放。欧盟《地平线2020》规划将维持开放申请的原则,在鼓励世界各地的优秀研究人员和发明家申请欧盟项目的同时,也鼓励欧盟参加第三国的科研计划。
日本重视国际知识产权和标准体系的建设,以强化日本的国际影响力。日本《第四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提出,要推进知识产权战略与国际标准化战略,强化国际标准化、性能评价以及安全标准制定等研发机构的功能,加强知识产权信息的网络化,培养国际标准化人才,构筑日美欧韩中各国间专利部门审查结果的共享体系。
俄罗斯《至2020年科技发展规划》指出,促进科研活动国际化,扩大国际科技合作,鼓励俄罗斯科研机构与国外机构合作。俄罗斯还制定了《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子计划》,目标是实施国际科技协定和其他国际项目。
韩国《至2040年科学技术未来愿景与战略》提出,要通过国际合作,构建全球开放创新体系。加强国际共同研究事业的主导地位及与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合作,加强韩国全球科技领导地位。通过国际科学商业带培育世界知识集群。
目前,很多国家的中长期科技规划普遍采用目标导向和任务导向,不再刻意划分重点领域推进创新。对比我国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我国提出了8 个具体的目标,11 个重点领域和68 个优先主题,16 个重大专项,27 项前沿技术和18 个基础科学问题,4 个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但重点领域、优先主体、重大专项、前沿技术是分别推进的,却没有与目标和任务很好地对应。当前,开放创新与跨领域合作创新已成为创新突破的主要形式,为更好地集成和利用国家资源,建议在研究制订新的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时要更加重视目标和任务导向,根据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确定重点任务,从多个领域的多项技术出发,协同给出问题的综合解决方案。
随着国际国内科技经济形势的快速变化,各国的科技发展规划和战略也在不断调整。日本《第四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于2010年12月编制完毕,因受地震影响和核泄漏影响,日本对原来的计划进行了调整,2011年8月出台的最终计划把灾后重建作为三大任务之首。美国2009年出台的创新战略着重解决金融危机问题,2011年美国出台的创新战略重心转移到如何促进经济增长与繁荣上。我国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距离出台已经过去7年的时间了,面对国内外形势的不断变化,有必要在“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中对其确定的目标进行更新和调整,如提高我国研发强度的目标。因为我国研发经费近年来快速增长,研发强度于2012年已经达到1.97%。按照这种趋势,我国研发强度2020年将超过2.5%。从世界主要国家未来规划可以看出,大多数发达国家确定的目标为3%,而俄罗斯的目标也确定为3%,为此,我国有必要在新的科技发展规划中调整研发强度目标。此外,我国还需要基于对规划的评估结果,根据世界重大科技发展趋势,围绕本国的重大需求以及问题,及时对科技发展规划进行更新和调整。
各国未来科技发展规划在确定目标和任务时均突出了本国需求和特点,日本是个灾害和地震频发的国家,第四期科技基本计划把重大灾害防治技术作为重点任务;日本和欧洲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他们在未来科技发展规划中均强调了与老龄化相关的技术;面对人口众多和人均收入较低的现状,印度新的科技政策强调了包容性创新和草根创新。我国当面面临的问题众多,包括产业结构、人口老龄化、环境污染等等,这些问题均需要科技创新加以解决。为此,我国在制定和更新科技发展规划时要突出本国需求和特点。
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各国科技发展规划中均强调要加大国际科技合作,提升国际影响力。日本第四期科技基本计划提出要强化国际标准化等研发机构的功能,培养国际标准化人才,构筑日美欧韩中各国间专利部门审查结果的共享体系。韩国提出要通过国际合作,构建全球开放创新体系,加强全球科技领导地位。欧盟提出要加强与非欧盟国家科技计划的相互开放,以提高科研成果的水平。作为日益走向世界中心舞台的中国而言,在未来科技发展规划中,我们要进一步强调开放创新,主动在全球进行科技布局,加大国际科技合作,逐步研究制定科技计划对外开放办法,加强在国际标准中的话语权,以提升我国科技在全球尤其是在亚洲区域的影响力。
[1]Depart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South Africa.Innovation Towards A Knowledge-Based Economy Ten-Year Plan for South Africa(2008—2018)[EB/OL].http://www.innovationeasterncape.co.za/download/sa_ten_year_innovation_plan.pdf,2013-08-23.
[2]Federal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Research.Ideas Innovation Prosperity.High-Tech Strategy 2020 for Germany[EB/OL].http://www.bmbf.de/pub/hts_2020_en.pdf,2013-08-23.
[3]A Strategy for American Innovation:Securing Our Economic Growth and Prosperity[EB/OL].September 2009.http://www.whitehouse.gov/administration/eop/nec/StrategyforAmericanInnovation,2013-08-23.
[4]冷伏海,王海燕,汪江桦.国外科技规划制定方法及其有效组织实施研究[EB/OL].http://ir.las.ac.cn/bitstream/12502/5765/1/12 科技第2 期.pdf,2013-08-23.
[5]A Strategy for American Innovation:Securing Our Economic Growth and Prosperity[EB/OL].February 2011.http://www.whitehouse.gov/innovation/strategy,2013-08-23.
[6]黄帅,杨荣斌,吴颖颖.日本第四期科技基本计划解读[R].科技发展研究.上海科技发展研究中心.2011(21).
[7]常静,王冰.欧盟“地平线2020”框架计划主要内容与制定方法[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12,27(5):53-59.
[8]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Government of India.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Policy 2013[EB/OL].http://www.dst.gov.in/sti-policy-eng.pdf,2013-08-23.
[9]曹健林.国际科学技术发展报告2013[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3,3.
[10]IMD World Competitiveness Center.2012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R].May 31,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