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英 朱德全
新型城镇化是十八大提出的“四化发展”路径精神之一,目的在于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从而解决目前我国区域经济不均衡现状。 新型城镇化,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1]。 新型城镇化的推进需要职业教育的教育质量以及各项设施必须随时跟进,才能更好实现职教教育目标的应然诉求。
何为课程结构, 为何要进行课程结构变革,变革什么、怎样变革以及变革的价值如何等问题需要我们首先对课程结构内涵进行深层解读和充分认识。
课程结构是指把学生的在校学习时间分成各部分,在不同学习时间安排不同的课程类型,由此形成一个课程类型的组织体系[2]。 课程结构也指课程体系的构成要素、 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它体现为一定的课程组织形式。它既包括依据什么目标、组织什么内容的问题,也包括以何种形式来组织课程的问题[3]。由此可知,课程结构是指由不同的课程类型以一定的课时和比例按照一定的内容和组织关系所组成的,具有实现一定培养目标价值的课程体系。它是学校课程的载体和课程理念的价值体现,任何课改理念只有通过课程结构的变革才能得以体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7 年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指出,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内容是“面向实际的,适应具体职业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职业或行业,或某类职业或行业所需的实际技能和知识”[4]。 所以,职业教育的课程类型有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核心课程与边缘课程,选修和必修课程,直线式和螺旋式课程,显性和隐形课程等。 探究每一对课程类型间的内在联系是确立理想课程结构的基本前提。由于分类角度不同, 课程结构呈现不同的表现形态,例如,从专业角度可划分为传统的“三段式”结构,有政治、文化、专业和实习课程的类别;从学生发展角度,课程结构分为学术性、情意课程、活动和自我发展课程; 从职业需求的角度分为职业基础模块、职业技术模块、职业岗位模块和职业选修课程模块等。美国课程论专家麦克尼尔指出:课程流派、课程功能以及课程开发所处的层次是影响课程结构的三个重要因素。 所以,对于课程结构的构建和变革应该综合考虑上述三方面的要素。
进入20 世纪以来, 我国的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在规模和数量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但由于长期以来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体系与普通教育相同,文化课、专业课、实习课并存的“三段式”课程结构和必修为主、选修为辅的课程形态是目前各个职业学校课程形态的主流,单一课程结构的长期存在,主要表现为重理论、轻实践;重智育、轻德育;重书面考核、轻实践评价;重短期技能培养,轻长期素质培养;培养人才与市场需求相脱节;培养学生的知识面窄和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力差等,没有根据职教特征和规律来办学,从而呈现职教与普教趋同化现象,远离了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以职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使学校教育质量低下,培养的学生规格参差不齐,岗位职业能力弱,导致“学非所用,用非所学”, 市场需求与学校生源供应严重脱节和极度不均衡现象产生,造成人力资源和教育资源的极度浪费,上述现象产生的实质是学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的不均衡。教学工作作为职业教育的中心环节,其核心任务是提高教学质量,而教学改革作为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的系统工程,其根本问题最终根植于学校的课程结构设置与时代发展需求的不均衡,故切实解决课程结构问题,构建合理、科学和规范并且能与时俱进和灵活度高的课程结构是适应社会与职业学校发展之需,也是促进职业教育朝向均衡和自由发展的价值追求。
新型城镇化是十八大提出的我国现阶段城镇建设的发展理念和现实路径,是推动我国城乡统筹发展,区域互动,实现各项事业特别是职业教育自由、有规律地朝向科学与均衡发展的有效手段和关键环节,这种发展趋势需要着力解决和提高城镇人民的文化和科学水平,提高人民文化素养和技术水平,需求一批批既有文化素养、又有技术水平;既有技术,又懂理论;既有道德,又会管理的现代城镇居民,现代化的产业发展需要大量符合社会发展的掌握时代信息的人才,城镇化时代的发展趋势需要职业教育的大力和可持续发展,才能为其培养更多具备多种职业技术和专业技能的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与之匹配,故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培养符合时代需要人才规格的职业教育是时代发展所需,也是城镇化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
社会的发展需要学生具备现实社会需要的基本素质,成为合格的社会人以及适应未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的优秀职业人。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功底,过硬职业技能和广域关键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故构建科学的课程结构以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使学生具备优质综合素质是职教的价值追求。
首先,培养大量高级职业人才是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现实需求。教育的发展必须在符合自身规律的基础上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职业教育是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的教育,故其自身的发展必须从最关键的环节入手, 必须调整自身内部的课程结构,进行相应改革,才能跟上时代步伐,步入科学行列。课程结构的改革与发展是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课程结构的完善和科学化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备环节,是联系每个环节的中介,如何有效实施课程结构变革来促进职业教育的和谐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是职业学校的助推力,也是促进职业教育有效和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
其次,提高课改质量是社会急需人才的变化需要。当今的知识经济社会需要人们具备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具备适应各种岗位的关键能力,关键能力的发展和具备是适应未来发展的核心要素。而课程结构的有效构建与实施是促进各行各类职业学校能在规范化的课程领导下往职业导向方向发展,适应瞬息变幻的时代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职业教育院校必须紧跟时代步伐,有效改革课程结构,在培养学生广域知识的基础上,培养符合时代发展需要和适应社会转岗能力需求的功能,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
职业教育是为国家经济发展培养职业人才,解决就业压力现实问题的教育,其课程结构变革是职教规范和科学化发展的必然诉求,也是人力资源强国的发展需要,课程结构有效有序的均衡发展是实现职业教育均衡与自由发展良好态势与目标实现的有效路径。职业教育课程结构是决定教学过程优化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影响教育目标的有效达成和培养规格, 同时又是课程实施的载体,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故课程结构应按照职业岗位需要来进行科学与合理设置。虽课程类型多样,但基于职业教育的课程特点,课程结构变革价值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是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均衡发展;其次是协调好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和谐发展;再次是处理好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均衡实施;最后是注重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相得益彰以及国家、地方、校本三种课程的和谐统一。故均衡发展国家、地方、校本三种课程比例,协调学校内部选修课与必修课,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的课时比例与地位,依据时代发展和地方经济需要以及学校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特色,在符合实际职业教育要求的情况下,整合和协调不同类型课程,促进职业教育质量和培养规格的有效提升,是促进职业教育有效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路径。 其中,均衡实施是课型结构变革路径的发展范式;自由与选择发展是课程结构变革的发展形态与价值追求;均衡与自由是现实情况下学校职业教育课程结构变革的价值体现和最终追求;从初步均衡到自由发展是课程结构和谐发展的有效表征。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促进不同专业走向自由的发展之路,促进职业教育从不均衡到均衡,从低效均衡到高效均衡的发展路径,是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然选择和价值在现。
课程结构变革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包括课程结构计划,实施和评价三部分,本文拟就计划方面探讨课程结构的变革路径。
新型城镇化进程需要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课程结构的变革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需求。
首先,课程理念的科学化、课程标准的规范化。职业教育是一个多专业、多工种、多层次、多形式和多规格的教育体制,课程类别和门类繁多,课程要求、质量与规格的层次繁杂,其课程具有职业导向性,适应性、基础性、重点性与灵活性特点,如何提高操作的有效性, 提高课程变革的效度与信度,是目前教师面临的棘手难题。为提高课程结构改革力度,应该制定和出台相应的行业、部门标准文件,以课程理念或政策的形式来引领、规范、指导一线教师与教育实践者的操作行为,才能有效指引各种学科与不同专业课程的规范发展,为不同层次职业教育学校的发展提供引领和示范作用。
课程理念是指人们对于课程开发、实施、评价、管理活动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思想观念或哲学观点。 当前职业教育课程确立了“做人与做事双维度、社会与职业双向度”的基本理念[5]。《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到2020 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需要的精神。故作为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发展路径核心环节的课程结构,其课程理念的更新和完善是目前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应以“注重德育,发展专业和做事能力,全面和谐发展”作为课程发展理念,把课改理念付诸实践,提高课程结构变革效率,发挥效益,提高效能,以全面和谐发展的课程理念和可操作化的课程规范与政策引领课程结构的均衡与自由发展。 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职业技术教育全程;坚持“能力为重”,不断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力、实践力和创新力;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和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坚持 “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立体统一,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其次,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课程结构改革的发展航标。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其课程结构模式必须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岗位职业能力,面向岗位群集”为改革目标,在课程和专业设置的全程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能力为先,德育为重”的指导思想,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为目标,“提高关键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能力”为两翼,有针对性地推动学生学业和德行的协同发展,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理论双向同时发展的课程结构体系,以期培养全面发展的未来职业人。
因为课程结构明确了各种课程类型以及具体科目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差异和比例关系,故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预期目标只有通过课程结构才能体现出来。 在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中,依据不同标准,分为不同的课程类型,如上面提到的必修与选修课程、学科与活动课程、分科与综合课程、显性与隐性课程、核心与边缘课程、直线式与螺旋式课程等。 怎样构建合理的课程结构,才能更好适应新型城镇化对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需求是现在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应该为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服务,着力处理好以下课型间的关系以及解决课程内容的有效性问题。
1.和谐共生——不同课型的多方联动与均衡发展。首先,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均衡发展。职业教育普教化倾向的长期存在,使得职业教育的评价总是以普教的评价方式来考核学生的学习水平,关注学生理论基础,在课时和教师匹配上重视理论课程的教与学,实践课程的教学缺少规范化的评价标准和参照指标,以及实践场地局限、学校培养理念缺乏等缘由,使得实践课程的学习相对于理论课程而言要差很多,作为以培养技能和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职业教育,应该改变传统三段课程结构统帅的情况,从课程结构上做好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课时比例与师资的均衡匹配,在教学评价与学生能力考核方面注重提高实践课程的课时比例和地位,根据专业差异特点均衡设置理论课与实践课程,使其达到理论课与实践课至少为三比二的比例,才能让学生在实践的操作过程中去学习、理解和运用理论课程知识,让实践更好成为联系知识并转化为能力的桥梁, 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
其次,协调好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和谐发展。 基础课有通识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之分, 例如文化课、 数学课与英语课是属于工具性的基础课程,肩负着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发展奠基,而专业基础课是学好专业课的入门知识,是走进专业学科的文化基础,总之,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基本文化功底的课程,是学生未来发展的良好根基,是学好专业课的基础,所以其地位之重要是不言自明的,也是它足以长期受到重视的原因所在。专业课担负着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职责,是学生专业技能的根基,也是学生之间相互区别的重要依据,没有专业知识的扎实功底就无法进入专业领域里进行深入的学习,它是学生岗位适应能力的主要表现。但由于学生的在校学习时间有限,不可能学完所有的专业和基础课程,而且也没有能力和必要精通所有课程,所以,学校应该根据具体的学时安排和专业特点, 整合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课时、课型与比例,依据学生和专业发展方向,整合和缩小课程种类,构建符合学生发展的核心课程和综合课程, 尽量协调课程比例和课程内容的均衡, 实现基础课与专业课一比一的均衡发展与协同共生。 故职业教育学校必须调整好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关系,重点突出学生的语言、计算机和外语技能课程的培养,加强专业课程的学习,注重思想道德课程的渗透教育,使学生朝着基础知识扎实,专业功课突出,道德素养提高的良性目标发展。
再次,处理好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均衡实施。 必修课程是为保证所有学生的基本学力而开发的,要求所有在校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选修课程是为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而开发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的课程。必修与选修课程具有同等重要的教育功能和地位,只是基于学习时间的原因而暂时赋予其不同的呈现形态。职业教育课程类型以必修课为主,选修课为辅的课程结构在一定程度上突出必修课程的重要性,也体现其在学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但教育是以有生命个体的人为对象的教育, 必须尊重受教育对象的发展需要,人作为一个完整的个体, 它的发展具有个体的差异性,只有得到适应个体发展需要的符合自身发展规律的教育才能发挥更好的教育意义。 所以,选修课程正是基于发展学生个性和爱好为目的而开展的课程, 学校应该多提供和创造更多的选修课程,给学生学习和选修的机会。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之一就是培养为当地建设服务的职业性人才。选修的课程结构应该体现符合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专业特色,要丰富选修课程的层次、类型与存在形态,重视开足开齐课程,在时间上、空间上与时段上提供横纵向相互交错的立体课程网络,给学生和教师创造更多的学习和发展机会。
最后, 注重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相得益彰。显性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隐性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平时学校里学习的课程都是显性课程,包括我们前面根据不同分类依据所涉及的课程类型,如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核心课程与边缘课程、直线式课程与螺旋式课程等等。 一般而言,显性课程是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正式课程”或“官方课程”,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共同构成学校课程的全貌——“实际课程”[6]。 显性课程是学校学习的主要课程载体, 对学生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这是不庸置疑的。但是,学校的文化氛围,班级学习氛围,学校和班级的制度,同学间,师生间的关系以及学校和班级组织结构,人际交往关系等等所构成的小社会环境就构成了隐性课程的内容,隐性课程的弥散性与普遍性、持久性与不确定性等特点能促使显、隐性课程的相互转化和动态生成,故职业教育课程的教师必须增强反思意识,注重学生学习和生活以及校园文化环境的有利创设,不断构建对学生的学习有积极情感的课程,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意志的有效提升,使学校的显、隐性课程相得益彰,充分整合良好的课程资源,促进学生的良性发展。
2.课程内容整合化、课程实施操作化、课程衔接有效化。 职业教育的职业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但人类发展需要一些共性能力,故课程内容应以核心内容为主线,专业知识和通识知识有效实施的整体连贯制方案, 其构成应该兼顾以关建能力为核心,通识能力为重点,专业能力为突破口,德育知识贯穿主线的逻辑来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理论水平和自身发展能力,促进学生实践与创造能力的同时提高,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课程实施方案的制定必须以具体化和可操作化为原则,引领和规范教师的发展行为,以减少学校以及教师由于领悟偏差而产生的脱节现象,提高课程实施的操作和实效性。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应该注重课程内容的有效性和系统性,前瞻性与发展性以及衔接性,不同专业与同一专业不同方向的课程应该有横向广度的链接与纵向深度的交错,有专业知识与通识知识的相互贯通,有知识与能力,行为与态度以及思维与逻辑、操作等多向度和多层面的交织互动,使学生能在课型结构里找到适于自身发展的连接点与发展点,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与自身需要在不同节点上找到属于自身发展的兴奋点,故构建课程结构知识的立交桥网络能有效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有效发挥,提高整体综合素质,适应社会对多元人才的需要。
3.自由特色——校本课、专业课、实践课与隐型课程的特色发展。职业教育是培养职业人才的教育,必须以职业为导向来设置课程,紧跟时代发展动向及时调整课程结构,注入符合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服务需要的专业和课程, 故学校的校本课程、专业课、实践课与隐型课程的特色发展是学校长期发展和具有生命力的地方,在课程结构的设置上要注重校本课程、专业课、实践课与隐型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培养核心能力为目标,以个性发展为基点来构建体现均衡发展与自由特色的课程结构,促进学生最佳和最大化发展,才能让学校的教学体现特色,适应学校的长远发展。 职业教育学校的发展,应该注重学校特色与国家课程的统一与均衡实施, 更应该突出学校校本课程的教学和培养,因为必修课程是对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但学生和学校的发展更应该突出学校教育的特色以及为地区经济的发展服务,突出学校专业课、实践课与隐型课程的特色发展,突出选择性与自由性,就能更好促进职业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职业教育课程结构变革是职业教育自身特点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现实诉求,其独立性、基础性、灵活性、时代性、跳跃性以及实践性等并存的特点需要课程结构与之相互适应与调试,才能促进变革理念的实现,现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来探讨这一变革的立体路径。
1.课程政策的颁布与政府的有力支持。 十八大后,职业教育的发展被放在及其突出的位置,着力解决职业教育的发展瓶颈不仅需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还要政府结合我国国情以及地区经济与文化差异、地方特色,及时制定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政策与配套法规,及时响应与积极引领区域与职业学校的整体实施与协同联动,以期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有效达成与协同发展。
2.课型的多元整合与协同并存。 课型是课程结构的存在状态,不同课型的价值互补,能有效达到课型整体效能的有效实现与联动效应。职业教育的课型应以“能力为导向,面向岗位需求”,以“宽口径,活模块”的原则构建和整合职业教育的核心知识课程,采用“精选、整合、特色、渗透”的办法来构建其他类型的课程,核心组建能力模块课程,结合与职业岗位相适应的就业指导与德育课程体系,不断丰富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完善能力层次;以核心课程为主线,根据不同的专业特色,结合学校师资与设施情况,整合多样化的课程群,提供给学生更多的选择和学习机会; 以实践课程为主导,辅之以理论课程,丰富不同课型的呈现形态,增加选修和专业特色课程的学习机会等手段来促进多元课型的多态化发展,以期更好地实现预期的培养目标。
3.课程实施环节的规范与评馈结合。课程结构的变革依赖于每个教学细节的实施与调适, 各个环节的整合与规范是促进变革进度与效果的保障, 只有注重实施管理过程的监督、反馈与强化,实施“教师与学生两大主体的结合、 学校与企业两种平台的契合以及显性与隐性两类课程的融合” 来推动课程的实施保障[7],才能更好促进变革进程,发挥变革效能。
总之,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变革将往课程组织的平衡性、课程内容的一致性、课程结构的灵活性与选择性以及课程设计的信息化趋势发展。 其中,课程结构的灵活性将体现在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结合,分科化与综合化的并行,学术型与实用性的并重以及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统一上[8]。 只有构建均衡与选择、自由与共生的课程结构,才能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
[1]罗宏斌.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意义[N].湖南日报,2010-02-19.
[2]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37.
[3]侯作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研究[M].国际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39.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节选)[J].教育参考资料,1998(18).
[5]田玉伟.从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谈职业教育课程结构的选择[J].教育管理,2009(5):188.
[6]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310.
[7]吴析宸,朱德全.高职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结构分析[J].职教论坛,2011(30):51.
[8]靳玉乐,黄清.课程研究方法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256-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