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慧
(扬州大学 文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0;南京师范大学 泰州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在中西方文化中,“蝴蝶”意象已经承载了太多的隐喻,有超脱物外、自由空灵的逍遥人生(庄周梦蝶),惊天动地、比翼双飞的忠贞爱情(梁祝),神幻感人、撕心裂肺的生死之隔(陈启佑《永远的蝴蝶》),亦有寄寓痛苦而绝望的魔幻爱情谶语(马尔克斯《百年孤独》)。也许蝴蝶由蚕而茧、由茧而蝶的神奇蜕变给人以循环往复的永恒轮回之感,也许翩跹而舞、轻盈空灵的舞姿与人世间恍惚迷离唯美虚幻的飘摇零落感相通,使得蝴蝶作为一个文化原型积淀在人类集体无意识的深处,成为永恒常新的触媒。[1]
“寻找” 是结构电影的经典模式和永恒主题,因为不断地被演绎而富有哲学意味。如今,“寻找”已经内化为现代人的精神结构,构成一个当代普遍的文化主题,它反映了人类面临的生存困境,并时刻警醒人类对自身进行审视和反思。法国电影《蝴蝶》将许多人生的哲理与隐喻,有条不紊地编织进简单而清新的故事情节,将深刻的“寻找”主题融于轻松的温情和明澈的山水之中。这是一部充满魅力和希望的电影:剧本聪明巧妙,举重若轻,在一老一少寻找“伊莎贝拉”的旅途中娓娓道来,美丽的画面、诗意的对白、轻缓优美的旋律,流泄着法式的烂漫。这来自法国的“心灵课堂”,在当今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奢华的视听盛宴为冲击力的商业大片横行的电影市场,犹如一幅恬静的山水田园画,涤荡心灵,引发人们对世界、对人生、对社会的无尽思考。
电影以寻找“蝴蝶”开始,“伊莎贝拉”是以西班牙女王Isabella命名,被誉为全欧洲最美丽也是最罕见的蝴蝶,蓝绿色的双翅璀璨无比。据说它只有3天3夜的寿命,来到世上不吃也不喝,只为寻找爱侣,之后便在夕阳的黄昏中悄然死去。同时,“伊莎贝拉”也是丽莎妈妈的名字。所以作为片名,“蝴蝶”充满了浓厚的隐喻色彩。这般璀璨罕见并笼罩着女王光晕的蝴蝶亦如我们人生的诸种追求,寻找“伊莎贝拉”,就是寻找人生稀有珍贵而又稍纵即逝或者因为太过熟悉而熟视无睹的东西,有着“所谓伊人”的美好憧憬,也有着“在水一方”的艰难险阻和可见不可捉的朦胧飘忽。
朱利安的儿子本来很优秀,朝气蓬勃,健康向上,但25岁忽然患上重度精神躁郁症并企图自杀。电影虽然没有明确背景,但这“忽然”应该不是没有缘由的。小丽莎曾经问过朱利安“你没有太太吗”?朱利安回答,“我岂止一个太太,我有7个太太,我杀光她们再丢进煤炭炉烧了。” 这当然是朱利安对丽莎的不耐烦,但我们可以想象儿子生活的家庭环境——爱的缺失。朱利安偶然带来的蝴蝶给病重的儿子带来笑容,大自然总是以自己的方式会给人们带来精神安慰。于是朱利安一次次给儿子带来各种各样的蝴蝶,这是一个不善言谈的父亲对将要失去的儿子的深深的爱。其实,人们并不是缺失爱,缺失的只是对爱的表达和对表达的漠视。
儿子临死前想见一见画册上那只长着蓝绿色翅膀的蝴蝶“伊莎贝拉”,但这个愿望最终没有实现,更遗憾的是朱利安在儿子死后的十几年都没有找到它,这个珍奇的物种好像在人间消失了。“伊莎贝拉”成为朱利安心中永远的痛。对儿子来说,“伊莎贝拉”是他对生命的最后希翼和留恋。对朱利安来说,寻找“蝴蝶”不仅是兑现对儿子的承诺,弥补儿子爱的缺失,更意味着自己父爱的救赎。
丽莎在一个父爱缺席的环境中长大,残酷的现实让丽莎有着同龄孩子更强烈的渴望,她渴望被爱被关怀,但是很多个晚上丽莎都是一个人孤独地在漆黑的家里度过,她会因为梦中的金丝雀站在她手掌上不肯离开而欣慰,认为金丝雀是因为爱她才不愿意离开她。
偶然的一个机会,小丽莎走进了朱利安的家,走进那间“密室”,看到纷飞的蝴蝶。这是一个神秘奇异的世界,一个游离于钢筋混凝土的大都市之外的“桃花源”。这个世界让丽莎神往,朱利安将要去寻找的“伊莎贝拉”,更让丽莎心醉神迷。机智的丽莎用一句“多么希望能看见一座高山,看见真的小鸟在空中飞翔和能挤出鲜奶的牛群,还有蝴蝶……”打开了表面冷酷严肃的朱利安内心的温情,与朱利安一起踏上寻找“伊莎贝拉”的旅程。这是一个从来没见过蝴蝶的小女孩对大自然的向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同时,我们也可以把这看作是丽莎试图用自己的力量引起母亲注意的一次大冒险。[2]因为孩子总会用自己的办法让忽略遗忘她的大人重新注意到她,以获得更多的关注和爱。
由于爱的缺失或缺席去寻找,而最终又迷失在所寻找的答案中,在“末日审判”来临之际,似乎谁都是一具待罪之身。
影片的结尾,丽莎神秘兮兮地贴着朱利安的耳朵说:“我妈妈的名字,也叫伊莎贝拉。”朱利安抬起头对她微笑:“啊,那我们都找到了它。”
朱利安说,“其实爱很简单,就是这么简单的三个字……”
丽莎的妈妈被朱利安说服,贴在丽莎的耳畔,轻轻私语。母女俩终于幸福地拥抱在一起,场面温馨感人。爱,原来就这么简单。
但是,爱,就这么简单吗?
朱利安又幽幽地说,“……可是我却从来没有对儿子说过。”
看到丽莎和母亲幸福地拥抱,我们感动之余,总还免不了会担心。本身缺失母爱和家庭温暖的人,是否能将“爱”和“被爱”演绎得完满呢?既然爱如此简单,朱利安为什么却从来没有对儿子说过?丽莎在父爱缺席和母爱缺失的情况下选择热爱篮球,用朱利安的话说,这其实是丽莎寻求帮助的信号,朱利安本人对于蝴蝶的钟爱又何尝不是一个寻求帮助的信号?“伊莎贝拉”不但寄托了人类全部的“爱”和追求,而且作为“中间物”,转移了寻爱而不得的苦痛。这“中间物”的出现,也许只能说明一个问题:爱,其实并不简单。
现实生活中,人类有着太多的生存困境:生活与艺术、金钱与幸福、战争与和平、自由与死亡等,这些相互矛盾而又相互依存的困境是简单到只要有“爱”就能解决的吗?片尾曲中有这样一句,“为什么会有魔鬼又会有上帝?”上帝和魔鬼总是相伴出现,势不两立而又互为一体。上帝默许并放任了魔鬼对人类进行诱惑,这是上帝对人类的考验,结果证明人类并不是上帝想象的那样意志坚强。所以,人类受到了惩罚。上帝赋予人类爱和爱的能力,并用爱编织起各种情感,但是上帝也随时准备着收回这种爱,让人类世界处于缺失和空白状态。
电影中最令人回味的恐怕还是那关于“末日审判”的预言。丽莎入睡前要听故事,朱利安于是藏身于床单后,就着昏黄的灯光,用手影的方式,惟妙惟肖地讲了动物界及整个人类世界生存的残酷。最后人类和动物统统都上天堂吧,因为上帝也没办法,谁让自己只用了一天时间创造了人,如果多用些时间,人类可能更完美些。是上帝自己的手,同时制造了美丑与善恶。所以面临“末日审判”,似乎谁都是一具待罪之身,就连上帝本人都无法幸免。
史铁生在他的哲理小说《命若琴弦》里表达过相似的人生困境:无论弹断1 000根琴弦还是弹不断,生命都不会圆满。弹断了,生命成为一张白纸,所有的希望、期待、努力和信仰瞬间坍塌。弹不断,虽还有期待,但更多的是目标没有实现的遗憾。而且,琴弦的数量不断增加,不停筑高生命的围墙,变成一种无法企及的高度。生命将一直处于“在路上”的状态。[3]
生活中,我们寻找“爱”的真谛,寻找亲情、友情,我们追问复杂的人性的内涵,寻找不可言说的欲望的指向,甚至寻找仇敌与怨宿,但所有的追问和寻找最终归于一片迷惘,结束于一串无休止的省略号。
至此,寻找似乎没有了结果。然而,殊不知在寻找的路途中身心都已在不经意间得到回归和救赎。因为生命的意义并不只在于结果,更在于不停寻找的过程本身,意义和价值就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展示、演绎以至永恒,一如“伊莎贝拉”短暂却绚烂的生命。
无论人类被社会化多少年,可是对自然的渴望依然犹如一种集体无意识,在心灵湍急的某个未知层面涌动,如同丽莎用充满童稚和感伤声音恳求老人带她一起上路,抑或朱利安的儿子在离开这个所谓的地狱之前还想要再看一眼蝴蝶,因为钢筋混凝土的城市,阻断了我们和大自然的直接联系,同时也阻滞了我们对生命直接的切身感受。
影片多次向我们展示了大自然的温情和恬静:蔚蓝的晴空下,蜿蜒的公路,起伏的山岗,一望无际碧绿的草原,繁茂的丛林,幽静的翠谷,清澈的小溪,肥美的游鱼,浓密的青草,烂漫的野花,微风中摇曳的金色麦浪,花草间翩跹起舞的蝴蝶,成群的奶牛和美丽的麋鹿,满面春风的白发老人和笑声中扑蝶的小女孩……如此美好恬静的一幅山水人物画卷,大自然的静美与生命的动感融合成一个完美的“天人合一”的诗意王国。
丽莎第一次感受到大自然的真实和美好,生命的魅惑由此打开。于是更加神往朱利安那间充满原始生命奇迹的“密室”,每天放学后飞快地穿越街区,爬上楼梯,气喘吁吁敲开朱利安的家门,只为能够亲眼看到蝶蛹神奇的蜕变。导演给了这个蜕变长达四分钟的镜头,灯光下伊莎贝拉幼虫在蝶蛹中蠕动,慢慢挣脱掉外壳的束缚,爬上枝头,缓缓展开彩色的双翼,完成了生命中最激动人心的蜕变。那一刻,美丽震慑人眼,仿佛所有的疼痛都被忽略和化解。我们人生中那些难挨的晨光,那些对疼痛与苦难的隐忍,就像蝴蝶蜕变的过程。从丑陋的蝶蛹到美丽的蝴蝶,是我们生命经历中成长蜕变的最好隐喻。
朱利安和丽莎放飞了刚刚化蝶的“伊莎贝拉”,美好的东西不应该被禁锢,而应该回归大自然,获得生命的自由,奇迹应该由生命自身去创造和完成。虽然“伊莎贝拉”自由的生命只有三天,死亡便随之而来,但短暂而绚烂。大自然给予万物生命的同时,也给予万物死亡。生命总是无法避免死亡。朱莉安说,“死亡是人生的一部分,死亡来临之前是不会去敲门的。许多人以为能永生不朽地活着,但谁也不能确保说完最后一句话。生命永远是一秒钟,加上一秒钟,再加上一秒钟。滴答、滴答、滴答……”只有体验过死亡意识的人才会对生命有如此理性的认识,生命对于临近死亡的人就是一分一秒的流逝。朱利安最后一次去医院看望儿子时看到的只有叠好的床单和空空的床位,这个打击是巨大的。对于死亡,人类有着本能的恐惧和排斥。但是也正如朱利安所说,死亡是完整生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正是因为有了死亡,生存才显得更有意义。大自然用它的温情抚慰着人们对死亡的恐惧,用它的永恒消解死亡带来的伤痛。既然死亡一定会来临,那么,我们不如干脆抛开对死亡的恐惧,好好地生。
电影的主角设定为一老一少也是很耐人寻味的,这人类生命的两极,意味着生命的结束和开始,“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人类就是在这样的生死轮回中实现着生命的自由、永恒、循环和延续。
童年构成了每一个成年人对生命初始最美好的回想,寻找逝去的童年也成为寻找系列的一大哲学命题和文化主题。
老人朱利安表面严肃,其实内心天真如孩童,一路上他与丽莎之间孩子气的斗嘴,令整部影片谐趣横生。还有那个年龄和丽莎相仿的小男孩,一出场就带着深邃的眼神,和丽莎两人相互注视良久。这是儿童特性的相通。在丽莎不小心掉进山洞,营救人员在那里勘察地形苦想对策时,小男孩坦然自若,轻而易举地下了山洞,把丽莎营救出来,足见孩童的智慧。人类童年的美好得到彰显和肯定。
现代社会成人世界的种种困扰总会让我们回想起并羡慕纯真美好的童年,儿童的心灵没有经受社会大染缸的熏染,保持着人性之初的纯洁。朱利安可以愤然骂那打死悠闲麋鹿的人是“该死的非法偷猎者”,可是对自己把捉到的蝴蝶放入能致蝴蝶于死地的氰化物瓶中的行为却毫无意识。面对丽莎冷冷地脱口而出“非法偷猎者”,老人只能尴尬一笑,淡然认可。丽莎的“儿童逻辑”虽有点吹毛求疵,但童言无忌。我们总是强人所难、喋喋不休,而对自己的行为却视而不见,堂而皇之,这是一种意味深长的讽刺。成人的世界有着太多的理由和解释,但在孩子的眼中,朱利安的行为和非法偷猎者的行为并没有实质的不同。
儿童的视角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生活的智慧。
千里寻蝶,无果而返,却发现,众里寻他,“伊莎贝拉”早已在家里,即将羽化成蝶。我们总是渴望远处的风景,羡慕他人的生活,总是很容易在平淡的生活中对至亲之人无意表达爱意,习惯让平淡稀释掉生活最弥彩的乐章,而平添更多的疏离和隔阂。朱利安千里寻蝶,蝴蝶却就在家里;丽莎千里寻蝶,“伊莎贝拉”其实就是妈妈。原来,爱就在身边,就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
丽莎问朱利安怎么样才算是富有,朱利安告诉她:最好是做自己喜欢的事。这个回答很简单,但耐人寻味。因为富有并不简单等同于财富的充裕,而是心灵的充盈和自由。但是“为什么会有穷人和富人”?朱莉安说,“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虽响亮,但现实运作的并不够好。” 朱利安浅尝则止,现实有太多的不理想,阻滞人类通向美好的生活。现代文明的畸形发展造成了人们精神生活的严重破坏,在物质领域扭曲了人对生活目的和本身的认识,只以攫取财富的多寡作为感知幸福、自由的尺度,将物质享受作为唯一的生存目的。在精神领域则使人失去主体性和批判性,造成人的“精神真空”。[4]心灵拜物化不仅是社会的运作,更是对人本性的一种反思。 西美尔说,人是无法居住在“桥”上的,因为“桥”只是纯粹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金钱就是这样一座“桥”,是一座循着目标前进却反而让人们离目标越来越远的“桥”。[5]把它当作拯救生命的稻草,恐怕只会让人类滑向罪恶的深渊。像乔伊斯担忧的那样,现代人征服了空间、征服了大地、征服了疾病、征服了愚昧,但是所有这些伟大的胜利,都只不过在精神的熔炉里化为一滴泪水。[6]
最后,让我们把目光聚集在朱利安那间生机勃勃、蝴蝶纷飞的密室。与其说这是一间都市密室,不如说是被钢筋混凝土所禁锢的都市人的一个心灵港湾和精神家园。在卡夫卡的笔下,人异化为大甲壳虫,虽有翅膀,但或化成坚硬的甲壳,或蜕为柔软的羽翼,不管怎样,甲壳虫是再也飞不起来了。但是,蝴蝶不同,它有翅膀,身体轻盈,至少能翩翩起舞,带给我们飞翔的希望,也为我们战胜自己、超越困境、证明存在的意义敞开了可能性空间。
参考文献:
[1]李永涛.《蝴蝶》:寻找田园神话的唯美演绎[J].电影评介,2006(12):14-15.
[2]沈佳梅.伊莎贝拉的秘密——评法国电影《蝴蝶》[J].安徽文学,2009(6):157-158.
[3]史铁生.命若琴弦[M].北京:中国盲文出版社,2008:3-16.
[4]关晓红.法国电影《蝴蝶》之精神生态解读[J].电影文学,2011(8):87-88.
[5]梅奥尔格·西美尔.金钱、性别和现代生活风格[M].顾仁名,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8.
[6]鲁枢元.生态文艺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