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行,成 云
(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四川南充637002)
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整合利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杨 行,成 云
(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四川南充637002)
园本课程资源整合利用是当前幼儿园探索园本课程的一项重要任务,尤其是对于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农村幼儿园来说,如何将开发出的课程资源加以利用是目前所关注的重点。虽然也有一些农村幼儿园在进行尝试,但由于缺乏对资源综合利用的相关知识和能力而出现了很多的问题。鉴于此,应加强幼儿教师的培训;提高幼儿教师的福利待遇;合理建构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的结构并帮助农村幼儿教师创建完善的课程资源管理、评价制度。
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整合利用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一经发布就掀起了一轮新课程改革的热潮。各地中小学纷纷响应这一改革的号召,这一举措也深深影响了幼儿园。因为幼儿园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所以课程的灵活度远远大于其他阶段的义务教育,因此更应该结合当地和本园的实际情况开发出具有本园特色的课程资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相互结合在一起的,如何将所开发出的课程资源以课程内容的形式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对经济相对较差的农村幼儿园来说,怎样整合利用这些课程资源来促进幼儿园的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因此,本文从目前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整合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希望能为农村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一)课程资源
在教育界,对课程的定义一直是争执不休的,有的学者从学科角度去定义,认为课程即学习科目或教材;有的学者则从目标、计划维度去界定,认为课程即教学计划和培养人的蓝图;还有的学者从经验维度出发,认为课程即经验。把课程视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所获得的经验或体验,以及学生自发获得的经验或体验。不管从哪个方面对课程进行定义,我们都不能否认一点,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途径,在整个教育教学系统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课程是教育系统中的一个基本要素,是保证教育系统能够顺利运行的重要成分。2001年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新课程改革由此开始。改革需要从源头着手,即课程改革要从课程的来源出发。所谓课程的来源即一切可以在课堂中得到利用的资源,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它包括国家规定的教材以及个体所就读的学校、家庭和社会中所有有利于促进学生个人素质发展的各种资源。课程资源既是知识、信息和经济的载体,也是课程实施的媒介。[1]
(二)幼儿园课程资源
教育部“九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中国幼儿园课程政策研究”课题组认为:“幼儿园课程是幼儿园组织一切有利于实现教育目的,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所谓的各种活动,即《幼儿园工作规程》所说的“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2]
幼儿园课程资源就是指幼儿园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于周围所拥有的一切可利用的资源的总和。这些资源既有自然资源,也有人力和物力资源。具体就是指在实施幼儿园教育中,一切有助于幼儿教育的素材都被称为幼儿园课程资源,其实质就是以幼儿园教师为课程资源的主要开发者和利用者,寻找一切可以进入幼儿园课堂的素材,使其与具体的教学活动相联系,然后再对其赋予教育价值的过程。幼儿园教育以丰富幼儿生活经验为主旨,并不主张幼儿学习过多的科学知识,而是以游戏的形式丰富幼儿的感知体验,使其整体化和系统化。因此幼儿园课程资源具有生活性、整体性、活动化和地域化的特点。
农村幼儿园由于经济相对较差,因此在课程的具体实施中所能利用的媒体资源相对匮乏,但是它拥有独特的地理、物种生态、文化习俗、人物风情、生活生产经验等一切有利于教育目标实现的物质和非物质因素。因此,农村幼儿园若能结合农村幼儿的兴趣点将这些课程资源加以充分的运用,那么对促进农村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农村幼儿教师对幼儿园课程资源整合利用的意识薄弱
首先,农村幼儿园幼儿教师专业不对口的现象严重,一般都是代课教师、高中毕业生、初中毕业生等充任,这些人都没有接受过国家正规学前师范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因此他们缺乏对课程资源整合利用的意识。其次,农村幼儿教师对“课程”一词知之甚少,认为课程资源仅指教材,由此限制了他们对潜藏的广大的农村幼儿课程资源的认识与利用。
(二)农村幼儿教师对幼儿园课程资源整合利用的动机不足
农村幼儿教师与城市幼儿教师相比,他们的劳动强度更大。城市幼儿园一般都是两教一保,而在农村幼儿园里,一个班里只有一个老师,这个老师既是教师也是保育员。城市幼儿园是三个人照顾40个小孩,而在农村,一个老师就要照顾60个左右的孩子,过重的工作任务已使得农村幼儿教师身心疲惫,没有更多的时间来钻研如何对周围可资利用的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和利用。其次,付出与收获的巨大差距也会影响农村幼儿教师对课程资源的整合利用。农村幼儿教师身兼数职,工作强度大,但是所获得的工资待遇却远远低于城市幼儿教师。长时间辛苦与收入的不平衡使得农村幼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显著降低。再者,教师身份得不到应有的认同,同样也使得农村幼儿教师对课程资源整合利用的动机削弱。尽管《教师法》已明确地保障了幼儿教师作为“教师”的合法地位,但是社会上仍然有很多人对此存在质疑,认为幼儿教师就是“高级保姆”,就是家长花钱请人来看孩子的,这种说法在农村尤为盛行。由于对幼儿教师合法地位的不认可,使得他们很难能够享受到评职晋级的机会,极大地影响了他们对自己所从事的幼教事业的热情,也动摇了他们为农村幼教事业献身的决心和信念。
(三)农村幼儿教师对幼儿园课程资源整合利用的内容单一
幼儿园课程资源包含的意义范畴宽广,既包括教材,又包括大量的非教材资源。然而,长期以后,幼儿园课程资源的结构比较单一,除了配套的教材教具这个唯一的资源外,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主体、基地、内容和条件等方面也比较单一,未能形成有机整体。[3]除此之外,农村幼儿园的物质基础与城市幼儿园相比一直处于薄弱状态,教育经费严重不足,有些幼儿园所具有的设备甚至无法满足最低限度的教育教学要求。在这样“举步维艰”的情况下,农村幼儿教师就更注重知识资源的利用,把教材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加以固化,而忽视了农村幼儿的生活经验,使得教育与实际相脱节;从课程资源的空间分布看,重园内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而对于乡土地理、民间习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广泛的乡土资源等园外资源的拓展和利用不够;[4]从课程开发的主体来看,认为只有教师和学科专家才是课程开发的主体,而对于幼儿及幼儿家长在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中所体现出的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单一的幼儿园课程资源使得幼儿园课程内容片面、单调,不仅不利于充分实现人力、物力、财力、环境等因素的整体优势,还会限制幼儿的发展,使得幼儿的教育与现实的社会相脱节,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要求。
(四)农村幼儿教师对幼儿园课程资源管理、评价制度的缺乏
开发与利用是不可分割的,开发出来的资源就需要我们采用合理的途径对其进行分类管理并得到充分的利用。因此农村幼儿园首先要做的就是用发现的眼睛探索一切可供利用的课程资源,并将这些开发出的课程资源为园本课程教研活动的开展服务。其次,幼儿园课程的开发是由幼儿园园长、教师、家长、幼儿等课程资源的主体所共同参与,以一个幼儿园为实验基地,并对其所制定的幼儿园课程计划进行实施和评价的活动过程。[5]这一活动过程是幼儿园自动自发进行的,他们所得出的成效也不能用国家统一的标准衡量,因为每个地区的幼儿生活经验不同,发展状况也不相同,所以就必须要求幼儿园根据本园孩子的特点建立起适合本园发展的资管管理和监督评价机制,以此来判断是否将所开发出的课程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并加以改进。但目前由于农村幼儿园教育经费不足,教师专业知识和能力的缺乏,所以没有创建类似的机构对其所开发出的课程资源进行科学的管理和利用,使得所开发出的课程资源不能实现其应有的教育价值。
(一)加强对农村幼儿教师的培训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农村幼儿教师来讲是一个陌生而又新奇的领域,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需要教师形成对课程资源的意识、课程资源整合利用的技能以及专业的敬业精神。这些对农村幼儿教师来说都是他们比较缺乏的,需要国家教育部门开展相应的教师培训,加强他们的专业学习。
首先要增强农村教师对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识,让他们正确认识什么是课程,怎样寻找课程资源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课程资源,同时学科专家以及培训部门还要帮助教师确立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利于幼儿园发展理念的确立。[6]其次,培训的内容要因地制宜。对农村幼儿教师的培训要结合农村自身的发展特点,从他们的实际经验入手,提高他们参与课程开发与利用的积极性。最后,鼓励教师追求专业化的成长,自觉走向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道路。鼓励受训教师将自己培训中所学的知识汇报给所在幼儿园的其他老师与领导,并在实际的幼儿教育教学中,将所学的知识与本园幼儿自身的发展特点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利用,在实践中提高对课程资源整合利用的能力。
(二)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福利待遇
首先,国家应增加对农村幼儿园教育经费的投入,减轻农村幼儿园的生存压力。让辛苦工作的农村幼儿教师能够获得相应的福利待遇,以此提高他们工作的热情与积极性。其次,应确保幼儿教师作为“教师”的合法地位,让他们享受到法律所赋予的应有的权利与义务,同时健全幼儿园教师的职称评定制度和资格制度,提高幼儿园教师队伍的质量,坚定他们为农村幼教事业奉献终身的决心。
(三)合理构建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的结构
不同的课程资源对幼儿的发展具有不同的价值,同一资源结合不同的教育方式其发挥的教育价值也不相同。这就要求幼儿园课程资源在整合利用上要打破以往单一结构的局面,合理构建并优化现有的课程资源。
首先,每一所农村幼儿园要学会因地制宜,改变传统依赖于教材的教学,要尽可能地创新,将可以利用的一切资源都运用在幼儿教学活动当中,丰富幼儿课程资源的内容。比如,通过主题活动的形式让幼儿去学习当地的特色传统节日。可以在节日时带领幼儿去参观感受节日的气氛或者在幼儿园里创设出节日的情境,进而再让幼儿通过参加节日的特色活动而获得更深层次的认识和体验。其次,要善加利用家长和幼儿资源。通过家园合作的形式,使家长与幼儿共同参与到活动中来,一起引导幼儿走出教材、走出课堂、走出幼儿园,在社会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7]例如,教师可以发动家长带着幼儿一起去田野里观察水稻的生长,通过教师、家长的讲解以及幼儿自己的亲自观察,让幼儿认识到粮食的获得是很不易的,让幼儿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
(四)帮助农村幼儿教师创建完善的课程资源管理、评价制度
一个健全良好的制度是保证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的前提。由于农村幼儿园教师工作强度大,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无法去创建一个对课程资源进行监督和评价的制度,所以教育部门要通过相关的培训,以具体的事例讲解,让他们了解一个完善的制度对课程资源整合利用的重要性。首先是按照课程资源的来源、用途等方面将其进行科学的分类并保存;其次制定一个良好的激励体制,鼓励教师尝试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和利用,让他们克服畏难心理,建立信心,并运用适当的奖惩办法激起教师的工作热情。再者,在对这些资源的整合利用后要加以及时的评价。同时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幼儿园领导、同事、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使教师开发利用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的过程受到领导、同事及家长的监督。[8]
农村幼儿园由于经济较弱,地理位置较偏,物质基础较差,其教材、教具及现代化教育技术等课程资源与城市幼儿园相比较差,这些都是目前短时间内无法解决的问题。但是农村幼儿园拥有丰富的乡土资源,如何使这些资源得到恰当的使用应是目前所关注的重点。农村幼儿园只有将周围一切有助于幼儿发展的资源进行高效的整合利用,才能使得当地幼儿教育的发展得到逐步的提高。
[1]徐继存,段兆兵,陈琼.论课程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J].学科教育,2002,(2):1.
[2]冯晓霞.幼儿园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社,2001.8.
[3]何军华.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教育科学,2003,(6):25.
[4]张海红.幼儿园园本课程资源整合利用的问题及对策[J].幼儿教育,2007,(12):99.
[5]李佳.幼儿园园本课程资源开发中的问题及对策[J].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2007,(4):94.
[6]李浩泉.乡村幼儿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6.
[7]李应君.幼儿园园本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4.
[8]王颖莉.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问题及对策的个案研究[D].东北:东北师范大学,2010.
(责任编辑:徐国红)
An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Integrating and Utilizing Course Resources of Rural Kindergarten
YANG Hang,CHENG Yun
(College of Education,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Nanchong 637002,China)
Integrating and utilizing courses is an important task to a kindergarten,esp.to a rural kindergarten with rich natural and social resources.Although some rural kindergartens do certain foray into it,there exist many a problem due to lack of relevant knowledge and ability.Therefore,we should strengthen kindergarteners’training,improve their welfare,set up a reasonable structure of course resources for kindergartens and help rural kindergarteners to establish and perfect the management and evaluating system for course resources.
rural kindergarten;course resources;integration and utilization
G61
A
1009-3583(2014)-0122-04
2014-04-06
四川省教育厅2011年度人文社科重点项目——教师资格制度背景下教师教育模式创新研究(11SA020)
杨 行,女,重庆渝北人,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学前教育研究。成 云,男,四川营山人,西华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学前教育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