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玲,汤晓艳
责任教育已经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提出:“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党的十八大提出:“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此为契机,高职院校需要立足自身特点,重新审视高职院校责任教育的内涵,认识高职院校责任教育的意义,剖析高职院校责任教育存在的问题,探索推进高职院校责任教育的基本路径。
康德说过:“每一个在道德上有价值的人,都要有所承担,没有任何承担、不负任何责任的东西,不是人而是物件。”这就是说,人是有责任的,责任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从广义上看,责任与义务、职责等同义,根据《汉语大词典》中的释义,“责任”有三层含义:使人担当起某种职务和职责;份内应做之事;做不好份内应做的事,因而应承担的过失。责任的外延很广泛,涉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是政治学、经济学、法学、伦理学等许多学科的共同研究对象,具有政治责任、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等多种类别。狭义的责任是指道德责任。
责任教育,是指教人学会负责。即以自由为基础,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责任知识灌输,培养责任意识,提高责任能力和引导自觉履行自己职责的教育过程。高校责任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具有责任感和责任意识,并形成相应的优秀品质和高尚人格的教育。责任意识就是责任感,就是一个人意识到并下决心履行个人的社会角色的反映。而反复的反映便成为意志,对人的行为产生推动力。
责任是任何教育都不能忽视和回避的重要课题。从高职院校的特点来看,从责任主体来看,有学校领导、管理人员(合作企业管理人员)、专任教师、学生。责任客体就是应当承担的责任。从责任受体看,有对他人负责、对家庭负责、对集体负责、对社会负责、对环境负责,最终是对国家负责。从责任内容来看,有生命责任、诚信责任、自我发展责任、家庭责任、职业责任等。从责任方式看,要明确权力,执行权力,接受问责。从责任程序看,明确权力——执行权力——接受问责,形成“责任制链条”。责任具有阶段性,责任是发展的、客观的、具体的。因此,高职院校责任教育需要围绕责任的构成要素,有效地分析和开展责任教育。根据大专层次的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高职生特点,高职院校的责任教育也应体现出自身的特点,比如人本性、职业性、实践性和协调性等。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存在许多问题,推进高职院校责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对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职生的人才培养规格也已提出新的要求。当前,我国一些高职院校正在由重视学生技能培养转向广泛开展学生的素质教育,以期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然而,责任是素质的核心,许多高职院校却未认识到这一点,没有抓住这一最为核心、最为关键、最为紧迫的问题。即使有责任教育,也存在着简单化、形式化的倾向。忽略或是缺乏责任教育的素质教育,导致了高职生责任意识的缺失,因而缺少持续发展、终身发展的内趋动力。而另一方面,企业对高职生的评价,责任是排在综合素质的前位。因此,作为对企业和社会种种诉求的回应,高职院校开展责任教育有利于提高高职生的责任意识,培养其敬业精神,为企业培养出合格的技能型人才。
明确高职院校责任教育主体的责任,这是高职院校开展责任教育的基本条件。高职院校要履行好质量建设的主体责任,而且,应该让学校内部的不同的责任主体得以合理分担责任,共同完成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的使命。责任与权力相联系,权力是责任的保障,责任是权力的目的。然而,当前高职院校治理模式落后,管理绩效差。从履行责任的角度看,责任分担不清晰,权力配置模糊,有权无责,有责无权;责任主体单一、协调性不够;责任主体行为不符合责任内容、未正确履行责任程序,等等,是导致高职院校管理绩效差的重要原因。要以推进高职院校责任教育工作为契机,并以此明确高职院校责任教育主体的责任,进而形成倒逼机制,推动高职院校内部责任与权力的合理配置,强化教职员工的责任意识,完善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进而提高高职院校的管理绩效。
高等职业教育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快速发展起来的。由于各项基础性准备工作的不充分以及举办高职院校经验的严重不足等原因,完善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未能建立起来,由此导致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低下,高职院校办学特色不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不高,面临着严重的信任危机。高职院校通过开展责任教育,增强责任教育主体的责任认识,激发责任情感,增强责任体验,促使学生扭转“无奈上高职”的观念,认识到高职教育也是成才路和“技能立业”、“技能立身”,确立正确的成才观、择业观,专注于专业技能的提高,专注于就业力和职业发展力的提高。促使高等院校勤练内功,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加强开放性办学,依靠高素质技术技能的人才质量,实现“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引导社会尊重技术人才的舆论氛围,提高高职生的社会地位和待遇,从而增强高等职业教育吸引力。
推进高职院校责任教育,提高高职院校责任教育的有效性,不仅取决于高职院校对责任教育重视与否,而且,还取决于制约高职院校责任教育实施的其他因素。从办学理念、组织制度、课程教学、学校文化等四个方面考察现行的高职院校责任教育实践,发现推进高职院校责任教育面临着若干问题,使得责任教育有效性差。
“办人民满意的高职院校”,高职院校对此在理念和认识上存在诸多误区,未能确立起体现责任教育的办学理念,窄化了对责任教育的理解。这是高职院校开展责任教育的首要的制约因素。(1)在现有的办学实践中,对高职院校的类型特点认识不到位,体现为高职院校的责任教育目标泛化,缺乏时代性适应性、社会性适应性和个人适应性。仅就高职院校的社会责任而言,社会责任可以分为基础责任、目标责任和核心责任。[1]经过这种理论探索,基本明确高职院校的社会责任的内涵。但是,对于如何履行这种社会责任以及履责的社会评价与监督考核,却不明确。换句话说,高职院校对办学责任的认识空间和选择的自由度很大,如果认识不到位,定位不准确,责任内容不明确,也就谈不上顺应高职特色的办学理念,采用正确的责任方式、遵循成套的责任程序,会对责任教育产生影响。(2)对高职生是高职院校的直接责任受体和最终责任受体的认识不到位,工作也不到位。在发达国家,没有一所大学不把人才培养放在第一位,这不单纯是由于他们觉悟高,还因为其基本制度:招生实行申请入学、教育管理实行自由转学。这样,大学时刻被学生选择,因而不敢对学生懈怠。制度是建立在理念之上的。随着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力度的加大,如果不真正落实“以生为本”的理念,学生不履行责任受体的职责,如自主选择专业、选择教师,甚至是选择学校等,学校作为责任主体就容易逃避责任,责任就会落空。就目前而言,学生作为责任受体的局限与责任机制的日常运行要求之间存在矛盾,责任主体与责任受体之间尚未形成全方位互动、全过程互动的局面。
现代高职院校制度的内在要求是权责统一、权责匹配。建立有效的责任制度,就是要形成“责任制链条”,有权可用、有责可依、有据可查、有责可究,形成责任—落实—监督—考核的闭环式管理。从内部纵向关系看,从学校领导、中层干部、机关管理人员、专任教师、后勤服务人员到学生,责任要清晰明了,从内部横向关系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等任何一项责任都不能缺失。从外部关系看,高职院校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责关系要明晰,并对高职院校的改革发展达成共识、形成合力。然而,实际上,当前高职院校治理模式落后,普遍存在权力配置模糊,责任分担不清晰,有权无责,有责无权,权力过于集中,行政权力过大,学术权力式微,专业骨干(教授)没有话语权等突出问题,未能形成责任教育“责任制链条”。
职业教育无论是要培养自由而负责任的现代职业人,还是要承担起孕育与传播绿色工业文化的社会责任,最终还是需要落实到具体的课程教学过程中。从市场对高职人才的需求看,人力资源市场对就业竞争力的导向已经向职业素养偏移。职业素养是就业的敲门砖,它对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具有弥补、调节和促进作用。有的高职院校在前几年已经开始探索职业素质养成课程化,将这个内容列入人才培养方案、融入到课程之中,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职业素质,让学生收获自由发展的基础,更要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收获一颗责任心,这是自由发展的基础。职业素质养成课程的核心,就是责任,就是要开展责任教育。纵观高职院校,却没有相应的课程和训练,责任教育的课程体系未能建立,由此导致学校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
在实际工作中,高职院校尚未把责任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构建起从标准、内容、途径到评价的责任教育培养体系,从而未能真正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在满足个人可持续发展需要与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之间的有机结合。加上在教育中存在着误区,认为责任意识是一个自然形成的过程,认为学生在经历了学校教育后,走向社会自然而然就会有责任意识。这使得责任意识的培养成了某阶段才需要的必修课,造成了德育工作的深层次断层。
我国作为一个工业现代化后发的国家,职业教育与现代工业发展的价值问题密切相关。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承担着进行知识创新和制度创新的责任,要建构起一种能够承担孕育与传播绿色工业文化的教育理念和实践形式,也就是构建起自身的责任文化。责任文化,就是组织及其全体成员共同信奉并实践的以责任理念为核心的价值观,长期积淀下来而形成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包括责任意识、责任观念、责任思想、责任价值取向等内容。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期价值多元化,现实中屡见的责任丧失现象,社会责任的屡屡失范给高职院校带来了不良影响,对其理想追求及其思想观念造成了混乱。另一方面,由于高职院校对办学责任的理性追求有困惑,自身的办学能力不强,具有高职特色的组织文化构建水平不高,对绿色工业文化的引领示范作用也差强人意,尚未营造出高职教育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风气和氛围。
推进高职院校责任教育必须构建有效的路径,形成立体化的责任教育网络。高职院校要从确立“负责任”的价值理念,开展“做一个负责任的人”主题实践活动,建立有效的责任体系,营造良好的责任文化氛围等四个方面来探索推进责任教育工作,促进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在满足个人可持续发展需要与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之间的有机结合。
从教育学、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等角度,分析、阐述和确立“负责任”的价值理念。确立责任立人、责任兴校的战略理念。把打造“负责任的高职院校”作为学校的发展战略,在学院核心价值体系中渗透责任精神。将“责任”作为学校精神的重要注脚,在办学理念、办学精神、培养目标、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中明晰“责任”理念,力求与学校的发展愿景和凝聚力建设、师生的理想信念和核心价值观深度对接。以责任文化统领全校办学、育人和管理等各项工作,形成全校“人人负责任”的氛围,即人人明责、人人尽责、人人负责,提升学校的文化软实力,增强学校的吸引力和核心竞争力。“责任决定一切”,高职院校要把责任落实到一切教育行为之中。通过责任教育,使“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责任意识体现于高职院校教师的行为之中。实施教学改革,深化教师责任精神,提高教师履责本领,使教师起到引领和表率作用。增强师生的责任意识和观念,使师生养成善于负责、乐于尽责、勇于负责的良好习惯和作风,从而全面提升师生的素质和能力。
开展“做一个负责任的人”等责任主题实践活动,把“敢负责、能负责、负责任”的责任意识体现与深化在学生的行为之中,把责任转化为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让学生学会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他人负责,对集体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负责,实现学生责任素质提升与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提升相同步,真正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人”。不仅立足校园、面向社会开展公益活动和社会服务活动,而且,还在社团活动中渗透责任文化。加强与行业企业和市场的衔接,借鉴和吸纳包括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战略目标、经营理念等在内的精神文化,使之与责任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让广大师生丰富责任认识,加深责任理解,激发责任动机,增强责任动力,提升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人才观、成才观。我国要在国际舞台中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培养高职院校师生对全球发展的责任感是其中应有之义。随着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高职教育在实施国际化办学之中,开展“责任公民”教育,培养负责任的公民,从而提高我国的国家影响力,树立良好的大国形象。
根据现代高职院校治理结构和高职教育规律的要求,通过各类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来确保“责任”落实,力求与办学社会责任、校园和谐责任、师生发展责任深度对接。建设覆盖全员、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责任体系,包括责任教育体系、责任实践体系、责任监督体系、责任激励体系,等等,使得责任教育、责任落实、责任评价、责任监督与责任赏罚有机结合。为实现“人人负责任”,责任教育要实现“三进”(即进人才培养方案、进教材、进研究课题)和“三融入”(即融入日常教学管理,融入校园文化活动,融入社会实践、实习实训)。要明确责任教育的内容,即开展责任意识教育、责任情感教育、责任行为教育、责任能力教育。责任文化建设要做到“两个结合”,即责任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责任文化建设与弘扬传统文化相结合。制定“责任素质养成教育工作方案”,分为公共责任素质、职业责任素质两大体系加以实施。此外,制定权责明晰、权责统一、权责匹配的责任考核评价指标办法,分类别、分层次制定监督、问责、追责制度。自主开发“学生责任素质银行”管理系统,明确对学生“责任”方面的考核要求,把责任教育融入学生品行评价全过程。对干部和教师的“责任”方面考核则纳入年终考核以及业绩考核之中。
将责任教育持之以恒,最终成为一种风气,形成一种文化氛围,实现“责任文化育人”。目标是通过责任文化建设,创建对师生发展具有终身影响力的文化氛围。校园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育人,是通过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对学生发挥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作用。要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校园环境,建立责任文化园地、责任文化长廊,悬挂责任文化标语,设置责任文化橱窗,使广大学生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之中。通过举办以“责任”为主题的演讲赛、合唱节、征文赛等活动,引导广大师生把自己的认识、感受讲出来、唱出来、写出来,从而让“责任文化”入心入脑,变“要我讲责任”为“我要讲责任”。[2]
参考文献:
[1]陈云涛.高职院校社会责任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9(4):76.
[2]李维维.依托“责任”文化培养有责任“金牌员工”[N].中国教育报,2012-09-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