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振华 邹 果 阳秋林 黄德忠
(南华大学,衡阳 421001)
1999年以来,全国高校开始了大规模的扩招,“十二五”期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6%,接近中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随着高校法人地位的取得,新的教育体制也在推行“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特别是在高等教育由“精英型”向“大众型”转变的新背景下,高等学校必然要加大建设和发展的投入,在目前的情况下,国家财政投入难有较大提高,学校办学经费问题只能靠学校自己解决。在一定的政策范围内,高校通过提高学费标准解决了一些办学经费不足的问题,但过高的学费却成为影响教育公平的因素,违背了高等教育的公平效率原则。为此,国家以立法的形式鼓励高校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其中就有金融信贷手段——负债。负债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增强高校的办学实力、缓解资金紧张问题的同时,也给普通高校带来了巨大的财务风险,因此,财务风险已成为目前普通高校财务管理者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高校财务风险是指在高校的财务系统客观存在的,由于各种难以或无法预料和控制的因素作用,使高校实现的财务收益和预期的财务收益发生背离,因而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以财务风险的界定为基础,可将高校财务风险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和管理类风险。
高校筹资特指高校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负债,不含国家对高校的投资或拨款。在高校扩招及前些年教学水平评估的大背景下,很多高校为解决办学硬件设施等问题,一方面大举负债建造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及购置实验仪器设备;另一方面通过BOT模式建造学生宿舍楼。由于高校非生产企业,国家的拨款及学费的收入是维持性资金,并非收益性资金,这就意味着高校负债资金的成本,只能通过维持性资金来支付,负债资金不能产生正的财务杠杆作用,而正常的维持性资金是确保高校正常运转的必要保障,由此导致高校进入一个以借债维持正常运转的怪圈。筹资风险形成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债务比例过高。很多高校在举债时,四面出击,想方设法找不同的银行借款,不考虑资金效益,更不考虑还款能力,盲目举债,过高的债务比例直接导致高校利息支付的资金短缺。
二是债务期限过短。由于高校负债过多,金融机构为寻求资金的安全性,只愿提供短期借款;流动性负债比例过高,导致高校短期内偿还债权人本金的资金短缺。
三是银根紧缩。国家为了避免金融机构放贷的安全性,都会收缩银根。银根紧缩导致银行等金融机构放贷量减少,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高校从金融机构增加负债筹资的能力。
高校投资活动与企业投资活动存在明显区别,企业投资活动是以未来可预见的盈利和现金流量为评价标准,注重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论证和评估,注重防范投资项目所产生的风险是企业扩大再生产和发展的根本举措;而高校某些投资项目只是名义上为解决教学硬件设施所进行的投资,注重社会效益和高校自身形象建设,经济效益考虑较少,或从维护高校自身利益出发,仅可能对于BOT模式的投资项目进行论证与评估。《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允许高校利用货币资金、实物、无形资产等向校办产业和其他单位投资,虽然强化了高校投资主体的地位,但由于高校自身财务内部管理制度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高校财务职能转化不及时,有可能导致盲目投资或错误投资,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并且还存在着投资期满本金难以收回的风险。投资风险形成原因的分析如下。
一是高校领导观念不正确。高校领导特别注重高校自身的外延式发展,而不注重内涵式发展,具体表现在:注重教学楼、办公楼及实验楼的“高”、“大”、“新”;注重校园面积的扩大和校园绿化的功效;注重教学设备、实验设备的先进性;注重办公设备的高档性和办公场所的舒适性。而其中又以新校区建设最为突出,湖南省属本科院校,无一例外地都进行了新校区建设。大量的资金投入到与提高学校水平毫无关系的建设中,既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也违背了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基本规律,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高校财务负担。
二是投资项目效益不理想。为改善高校的教学条件,很多高校以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水平的指标为指导,在自身财力有限的条件下,借助于银行贷款资金,实现了对教室和实验室以及计算机机房建设的改造、设备购置、网络建设等。但由于一些新的实验设备投资大,担心学生操作不当,造成重大损失,因此学生使用新设备的机会不多,有的只有教师才能使用新设备,这些高代价购买的设备的使用效益并未在学生身上得到体现,甚至有些实验设备成了应付专业评估的道具。
三是校办产业投资的风险。校办产业是衡量高校科研水平的标志之一,是高校自身科研成果转化的基地。很多高校都注重对校办产业的发展,且大都以高校全资子公司或控股子公司的形式存在,但由于校办产业自身经营方式的天然缺陷或高校的行政干预,很多高校校办产业实际经营情况不佳,高校也就成了校办产业负债资金的责任人或义务人,增加了高校的财务风险。
高校属于事业单位,其管理活动与管理制度明显不同于企业性质的单位,管理人员职责与管理制度的双重缺陷导致高校管理类风险增加。很多高校由于财务制度不健全、内部管理失控,高校招投标项目存在明显漏洞,对一些重要内部部门的权力监控失衡,腐败现象时有发生,资金无效管理、成本费用虚增,最终导致高校财务能力受损。管理类风险的成因分析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管理人员责任不明确。高校的管理人员分为两类,一类是纯行政人员,另一类是教学人员兼任管理人员,这些管理人员工资待遇是由高校按国家的工资套改方案实行分类定级核算的,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人员的工资待遇与其从事的管理工作绩效关系不大,高校也无法对其管理岗位的职责进行明确的责任划分,更无法通过绩效考核的方式核算其报酬,从而导致管理人员人浮于事,增加了高校的管理成本。
二是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和高校自身地位的提高,高校法人身份的财务权力随之增加,但由于增加的财务权力与制约其财务权力的制度并不同步,导致高校领导或重要部门滥用资金管理权限,时有资金贪污挪用、私分或被骗的情况发生。
三是财务预算失控。很多高校重视财务预算编制,但不重视财务预算的执行,一方面盲目搞“赤字预算”,入不敷出,导致财务困难,甚至难以维持学校日常运转的开支;另一方面有些高校负责相关项目的内部人员与外部人员相互勾结,造成一些项目的决算大大高于预算。
高校财务风险管理是一个连续的、循环的、动态的过程。高校财务风险管理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一样,其程序也包括财务风险的识别、财务风险的度量、财务风险的防范。
高校财务风险的形成是一个动态过程,并非没有任何征兆。一般来说,高校的财务管理者借助一定的专业知识,并结合高校的实际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就能判断出来,虽然某种异常信号并不直接对应某种财务风险,但必须要系统分析导致异常信号出现的真正原因,并加以甄别,找出导致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如果对某种异常信号不重视,不理会或者不分析,就有可能错过防范财务风险的最佳时机,从而导致财务风险防范成本的增加。财务风险的识别方法很多,如:现场观察法、风暴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业务流程分析法、“筛选——监测——诊断”方法等。从高校内部来说,高校财务管理者识别财务风险的最佳方法,应该是财务指标法,其一,财务报表数据是高校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的反映,财务指标是依照高校财务报表的数据进行计算;其二,高校财务管理者了解高校财务的真实情况,应用财务指标法时可以剔除非真实性财务数据;其三,高校财务管理者能及时取得财务报表数据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对财务指标的异常情况分析,及时把握高校财务风险变化方向。
财务风险度量是准确测量财务风险大小的重要手段,通过对财务风险大小的衡量,便于高校有针对性地采取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常用的财务风险衡量方法有定性和定量两类度量方法,标准化调查法、四阶段症状分析法、三个月资金周转表分析法、资金运动流程图法及管理评分法等属于财务风险定性的度量方法,其特点是使用方便、简单,但要求财务管理者的专业水平高。另外,度量的准确性较差,只适宜于大致判断财务风险变化的方向;概率分析法、杠杆系数、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法、“利息及票据贴现费用”判别分析法、安全率分析法等属于简单的财务风险定量度量方法,能短期衡量高校财务风险的大小。目前对高校财务风险度量方法已由简单的方法上升到财务风险预警方法的使用,郑鸣、朱怀镇以我国31个地区的高校整体情况为研究对象,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和神经网络技术两种方法,分别建立了两种预警高校贷款风险的模型[1];叶金平、刘颖提出以企业财务报告为架构来重新设计和转换提供负债信息载体的高校财务报告,并以此为基础,设计出偿债能力的六项指标、Z计分模型和巴萨利模型,用以分析和评价高校债务风险[2];吴海鹏选取了70所高校作为研究样本和 1所高校作为预测样本,选择16个财务指标,筛选出拟进入模型的6个变量,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建立财务风险预测模型[3]。
高校财务风险的识别与度量是高校财务风险防范的基础。财务风险的防范就是要减少财务风险给高校带来的损失,如果防范财务风险的成本大,收益小,如果不是必要的,高校应该放弃对这种风险的防范,进而转向防范对高校收益大的财务风险,财务风险管理过程中,高校应遵循成本与效益的原则,区别对待财务风险紧急情况,确保高校收益最大化。因此,高校财务风险防范的基本原则是对不是必要管理的财务风险,选择保留,并留意其变化方向;对必要管理的财务风险,应充分考虑诱发财务风险的原因及后果,选择适当的方法防范。
众多高校在“民主治校”的理念下,都成立了高校理财领导小组,不可否认,理财领导小组在一些重大财务问题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理财小组存在天然的缺陷,即理财领导小组成员专业性不强,组织松散,责任性不强,导致理财小组研究问题走过场。因此,在建立完善高校理财领导小组时一要规范理财小组,建立一个以总会计师为组长,财务处、审计处、后勤管理处、资产管理处及学校具有专业知识的相关人员组成的理财小组;二要明确理财领导小组的职责,学校重大投、融资项目方案上报需预先经过理财领导小组讨论,并形成正式的方案后上交学校领导研究;三要建立定期会务制度,学校财务情况每月需向理财领导小组进行情况通报,并认真听取理财小组成员的意见。
高校财务预算相对企业来说比较简单,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高校预算的标准经常被放松,导致预算成了“数字游戏”,预算执行过程的跟踪、反馈、调整、考核无人管、无人问的局面始终存在,考核激励机制的不健全导致高校预算指标约束作用的丧失。要改变这种局面首先应设置专门的机构进行全面预算管理,按新体系的设计重组其成员,作为非实体性部门独立于财务部门之外全面负责预算的编制、修订、执行与考核;其次,应完善高校内部控制制度,将全面预算的制定、执行、控制、分析、考核与内部控制各环节相互融合,谋求全面预算与员工素质、高校校园文化、市场需求等全面对接;最后,应将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与绩效考评体系相结合,将预算指标与各个预算责任部门的实际情况进行对比考核,查找出现偏差的原因,划清责任,评价其预算期的工作业绩,落实激励政策,促进高校财务管理目标和工作任务的全面落实,推动高校长足发展。
高校的沉重债务已成为制约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发展的瓶颈。2010年底,财政部、教育部明确表示,2010年至2012年通过奖补方式支持地方高校化解债务。高校作为化债工作的责任主体,一方面要破除“等、靠、要”的思想,整合学校各类资源,多方筹措资金,确保学校自筹资金足额到位;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老校区资产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筹集化债资金。各级政府化债资金要根据各学校在校生人数、完成扩招的贡献、高校化债工作努力程度、高校债务规模下降幅度等因素,通过因素法科学合理分配,最大限度做到公平,避免“举新债,化旧债”现象的出现。
高校要转变思想观念,尊重市场经济的规律,切不可对校办产业“大包大揽”,导致连带责任增加。首先应明确产权关系,实现事企分开,让校办产业成为真正的独立法人,高校仅以投资者的身份出现并享有相应权益,要尊重校办产业的自主经营地位,放开手脚,让其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其次,可建立有限责任公司,明确责、权、利的关系,减少高校的无限连带责任;第三,应规范校办产业的组织形式,以增值为目的,投资社会效益好的企业,弥补校办产业发展的不足;最后,应通过内引外联的方式吸引其他投资者,扩大企业规模,促进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
高校财务风险的形成不是负债这一单一因素引起的,而是负债、投资与管理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科学准确的财务风险防范应以财务风险预警结果为基础,配套采取综合性措施。
第一,准确把握高校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高校财务风险原因有共性的一面,也有个性的一面,高校自身、社会与政府三者在高校财务风险形成中均有一定的责任,应以了解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为基础,掌握高校财务风险的特点。
第二,构建高校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将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特点与高校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相联系,建立一个由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同时,为增强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必须对财务风险预警指标进行筛选,以确保财务风险预警结果的准确性。
第三,科学选用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目前常用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型有单变量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多变量财务风险预警模型、Logit模型及BP神经网络模型等,不同的预警模型适用条件不同,必然影响到模型的正确性和预测精度。考虑到高校的实际情况,可构建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模型对高校进行财务风险预警。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模型是一种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方法,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度概念满足了模糊性的特点,模糊数学的模糊变换方法可以在考虑权重不同的各因素基础上综合地做出评价。
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是指通过对高校日常财务运行状况进行持续的监控,防止高校发生财务风险导致高校经营危机甚至破产的一种监控和防范机制。高校通过建立起健全和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提前发现高校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反馈到高校决策层,有利于及时化解潜在风险,确保高校正常经营。完整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包括:预警分析的组织机制,财务信息收集、传递机制,财务风险分析机制及财务风险处理机制。
高校财务风险问题研究既是一个学术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鉴于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情况和目前高校贷款规模可能给高校所带来的未来财务风险的程度,高校有必要根据自身情况适时地采取有效措施,通过建立高校财务预警机制,加强财务风险防范,使高校财务及高校自身能够沿着健康发展路径前进,避免出现财务危机影响高校的正常发展。
[1]郑鸣,朱怀镇.我国高校贷款风险的预替研究[J].高教探索,2007(6):36-39.
[2]叶金平,刘颖.高校债务风险及其评价[J].会计之友,2007(12):80-81.
[3]吴海鹏.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的高校财务风险预警研究[J].会计之友,2012(12):1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