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陈越 本刊记者/冯洁
让要素流动紧扣市场之“弦”
——访海宁市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许明华
实习生/陈越 本刊记者/冯洁
2013年9月,省政府批复,在海宁市实施要素配置市场化综合改革试点。经过9个月的艰辛探索,这座以钱江潮和皮革城闻名于世的县级市,又有了一个新的标签——“经济源头改革的示范者”,海宁经验将在全省扩面试验。改革推行至今,取得了哪些阶段性成效?未来还将在哪些方面寻求进一步的突破?日前,本刊记者就此话题采访了身处改革第一线的海宁市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许明华。
《浙江经济》:能否简单介绍,海宁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的?这一改革从海宁开始,有着怎样的特殊意义?
许明华:海宁要素改革提出的迫切起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土地制约。根据政府规划,海宁市每年新增的土地资源只有1000多亩,到2020年建设用地指标也只有6万多亩。但根据以往的统计数据,海宁市的国土资源开发强度远高于全省水平,企业低效用地大量存在。二是人才制约。海宁作为县级市,在科技人才、企业高技能人才的培育、引进方面还比较欠缺。三是科技制约。企业的科技投入比还不高,科技成果的转化水平、企业的科技水平有待提高。四是金融制约。不少企业缺乏金融意识,金融创新能力不足。以上几方面的制约,促使我们思考谋划下一步的经济发展出路,即经济转型升级。转型升级既是一地经济发展的过程,也是发展目标所在。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找到了资源要素配置改革这一切入点,通过设置合理的政策体系,以市场化方式配置资源,解决资源要素制约,实现经济转型升级。
任何市场配置方式都需要政策体系的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近期开展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在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问题上,要讲辩证法、两点论,“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努力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海宁改革的内涵,就是要用政府有形之手,重新梳理制定资源配置的政策体系,改变以前粗放配置资源的方法和手段,促使要素向高效企业流动,使资源流动过程紧扣市场选择的作用。
《浙江经济》:海宁推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旨在破除要素市场化配置中的体制性障碍。在推行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后,这一障碍是否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破除?改革在哪些层面取得了进展?
许明华:在土地资源闲置、企业生产能耗巨大、人才资源相对短缺、金融体制缺乏活力、科技手段较为落后的背景下,海宁的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迫在眉睫。针对现存缺陷,改革包含四方面内容:一是推进以盘活存量土地、提高土地使用效益、强化农民权益保障为主要内容的土地使用管理制度改革;二是推进以节能减排为重点的能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三是推进大资本小企业、小资本大项目有效对接的地方金融体制改革;四是推进企业为主体、人才为重点的科技创新体制改革。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体制性障碍逐步破除。在这个过程中,海宁首建亩产效益综合评价体系,推进存量体制系统化;实施差别化供地政策,推进增量选优精细化;建立要素交易平台,推行要素流动市场化;加快政府向市场放权,推行行政审批高效化;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调整,推行行政执法综合化;深入推进金融要素改革,推进民营资本活力化;切实推进科技要素改革,推进科技资源集聚化;深入推进人才要素改革,推进人力资源专业化。
虽然目前仍处于改革的初级阶段,但是效果已然初现:将转型升级转化为企业的自觉行为,为企业提质增效开辟新的空间,腾出资源环境容量,优化投资环境,明确企业交易要素需求和意愿。
《浙江经济》:海宁在全省率先建立了系统性、精细化的亩产效益综合评价体系,目前,这一评价体系是否得到大多数企业的认可?在倒逼企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起到了哪些实质性作用?
许明华:总的来说,亩产效益综合评价体系还是得到广大企业的认可的,而且目前也没有更科学、更有效、易操作的评价标准。在实施过程中,海宁市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设置6个指标,规模以下工业企业设置2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估。对所有的企业按照纺织、皮革、机械电子制造和其他等四大行业进行分类排序,前80%的企业为A类重点扶持和鼓励提升类,中间15%为B类整治提升类,末5%为落后淘汰类。
改革全面激发了企业的紧迫感、危机感,使转型升级成为企业的自觉行为。2013年全市完成“个转企”1780家、“小升规”162家、“下转上”191家,新增产值超50亿元工业企业2家;实施“机器换人”技改项目135项左右,完成投资110亿元;外贸出口增长13%,总量列全省县(市)前十强。系统性、精细化的亩产效益综合评价体系在倒逼企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主要起到三方面的作用:第一,根据企业评级,淘汰了一批落后产能。第二,污染行业得以整治。对印染、制革、化工三大行业,采取关闭、兼并或重组的办法,在不增加排污量情况下,产能大幅度提升,腾退部分用地。第三,A类企业着力做强做大。A类企业中上市公司、规上企业纷纷借政策利好,做大做强,扩大领先优势。
《浙江经济》:“1+X”的要素市场体系中,综合要素交易中心目前处理了多少起要素交易,在统一管理要素的过程中,取得了哪些阶段性进展?遇到了哪些难题?
许明华:海宁市提前规划,明确1+X的要素市场体系:先是组建浙江江南要素交易有限公司,由其开展涉及土地、排污权、能源、产权等资源稀缺类要素交易工作,政府制定交易规则,实现集中统一管理;再是采用市场化方式运作人力资源市场、技术市场等专业市场,政府相关部门做好规划、引导和公共服务工作。
2013年,土地一级市场完成土地招拍挂23场次,出让土地124宗;新一轮排污权一级市场交易74笔,成交4803万元。用能总量指标一级市场交易6笔,成交数量1.72万吨标煤/年,成交金额113万元。同年,土地二级市场交易3笔,面积71亩。目前已有67家计划关停并转企业将把土地、厂房、排污权指标、用能指标等进行交易,企业交易要素的意愿与需求日益增加,今后将有更多的企业参与要素交易。
但是,由于要素交易涉及较多部门,所以具体开展起来容易发生职权交叉的问题,这给企业的交易造成了一定的不便。为此,海宁市发改局通过研究、协商等诸多方式,试图厘清这些关系,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扫清障碍。
《浙江经济》:海宁在推行要素市场化改革的同时,也最大限度地削减行政审批事项,真正落实简政放权。与其他市县相比,本次行政审批改革有什么特点?海宁政府如何促成简政放权?目前,在简政放权方面都取得了哪些进展?
许明华:繁杂的行政审批事项无疑是阻碍交易顺利进行的绊脚石,简政放权成为促进海宁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本次行政审批改革主要有三个特点,分别是全方位推进改革、形成系统性的改革思路、改革力度火力全开。经过积极的探索,两个“加快”成为促成简政放权的法宝:一是加快政府向市场放权,整合分散在不同部门相同或相似的职责,加强社会中介超市机构监管,探索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全面推行核准目录外企业投资项目不再审批改革试点(零审批)。二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调整推进行政执法综合化。政府职能由“重审批,轻监管”向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转变。
审批制度改革激发了市场主体投资创业积极性,加快了审批速度,降低了发展成本,又花了行政服务。2013年新设内资企业3397家,同比增长111.5%,新设个体工商户10378家,同比增长52.3%;有效提高对产业投资项目审批效率,如海宁大道南立交桥项目实现当年开工建设、当年投入使用;取消审批环节所有涉企类行政事业性收费,每年为企业减负2000万元;实行“房、地、契、牌”证办理“1453”模式,即1个窗口,4证联办,5个工作日取证,办理速度提高3倍。
《浙江经济》:通过9个月的先行先试,海宁的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下一步,将如何深化这一改革?
许明华:简单来说,我认为可以从五个方面着手来推动这一改革迈向新的高潮:一是进一步完善亩产效益评价体系,让企业分类更科学化,更有据可依;二是进一步完善差别化措施,差别化配置土地,探索增量指标按效分配,提高单位土地产出率;三是大力推进要素交易平台建设,增进市场活力;四是借鉴周边先进县市的做法,推进改革向更宽的领域延伸;五是通过改革的触动对发展提出新要求,实现发展与改革不断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