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荻菲
(肇庆学院 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关于酒店英语教学改革的探讨
胡荻菲
(肇庆学院 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随着酒店业在我国的快速发展,近年来,酒店对员工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重视员工的英语应用能力,而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已不能满足酒店业对于复合人才的需求。本文在分析当前酒店英语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实际,提出一些教学改革的设想。
酒店英语;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经济和旅游业蓬勃发展,外国人来中国观光旅游或商务旅游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国际酒店集团进驻我国。近年来酒店招聘和考核员工时,不仅要求员工拥有酒店管理专业知识和服务技能,而且重视员工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笔者通过对肇庆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追踪调查发现,英语能力好的毕业生比其他毕业生更早地得到酒店聘任,而且会聘到更好的岗位。根据酒店业对复合人才的需求,很多高校都把《酒店英语》列为必修课程,以加强对学生在酒店环境中的英语技能培养。如何切实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提高他们的岗位适应性,这需要合理运用各种方法对酒店英语教学进行改革,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传统教材主要重视酒店前台、客房、餐饮和商务服务方面的基本对话英语,主要由关键句型、实战对话和酒店核心专业词汇这几个部分构成,再辅以几篇介绍酒店业和旅游业发展历史的文章,而且多数教材陈旧,教材的内容不符合酒店的发展要求。例如,很多教材没有涉及酒店代购服务英语,还有没有收录中国常用的菜肴名称和酒吧不同种类鸡尾酒的名称,缺少这些培训都会让学生在酒店实际工作时不知如何应对。另一方面,高星级的国际酒店需求的是复合型的管理人才,很多教材仅仅重视与客人交流的各种模拟对话,缺乏酒店上下层沟通的实用会话,以致当学生成为管理层时不能与外国同事进行沟通;在实际中也有发现当学生去涉外酒店实习时与外国上司沟通不畅的现象。
很多高校缺乏对酒店英语的重视,通常将这门课程设置在大二或大三的其中一个学期,但是酒店英语涉及酒店的各种服务和酒店管理的各种状况,偏重锻炼学生实际交流能力,一个学期的课时量难以满足教学需求。以笔者现在所任教的班级为例,一个班的人数为68人,每次上课能参与对话交流的学生的只占1/4左右。至于学生方面,一直以来接受中国传统“填鸭式”的英语教学,听说能力不强,在同学面前羞于开口,怕被同学取笑。另外,课程通常设置在学生实习之前的那个学期,学生意识不到英语交流对于将来工作的重要性,反而把主要的学习精力放在英语四六级考试上,导致课堂参与性不强,学习态度消极。
多数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采取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法和演示法,注重对课文的翻译分析,只侧重要求学生对关键句型和专业词汇的掌握,却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实际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此外,让学生跟读或背诵英语模拟对话,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热情,学习主动性差。教师如果忽视人际间的交流,没有留意观察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善于发掘学生优点,也会导致学生学习热情下降,课堂气氛不活跃的现象。
酒店英语的侧重点应是培养实际应用技能,而多数高校采取闭卷考试的考核方法,忽略了在酒店环境中最常用到的听说能力,只能片面地考核学生的英语读写能力,学生得到的成绩不能代表实际的英语应用水平。随着市场对高质量的复合人才的需求增长,酒店越来越重视员工的英语口语能力,因此不少学校把闭卷考试改为口语考试。但是这种考核方式也是不合理的,因为作为高校,立足点是培养管理型的人才,仅考核口语,而忽视了对于管理型人才特别重要的读写能力,比如考察不了回复酒店各种商务信件的能力。
酒店英语是一门注重学生实践性的课程,学生理应少听多讲,而一个学期的课时量不能满足教学需要,高校应该提高对这门课程的重视度,加大课时量,让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时间参与实践。此外,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加强对实验基地的建设,建立仿真的实训室;至于学生方面,教师除了在课程开始时反复强调其重要性,还可邀请实习过的学生举行交流会,以此提高学生的重视度,使之认识到将来在酒店就业时,掌握英语应用技能远比取得英语四六级证书更有优势。
首先,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目的,为学生选择符合酒店行业发展和需求的教材。教材选择方面注意酒店工作岗位的适用性,选择涵盖面广的精品教材。例如,笔者选择《饭店工作英语(高级)》和《五星级饭店专业客房英语》作为主要教材,它们比传统的教材内容上更充实,除了一般的情境对话外,还增加介绍不同岗位的工作流程、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与主管的沟通、对新进人员的指导、酒店实用信函以及酒店面试等内容。
其次,拓展教材。教师可以把酒店工作中对不同问题的处理方法和国外行业新资讯补充到教学内容,除此之外,为学生选择一些辅助的教材,特别是附有对话音频的注重交际性的教材,如《酒店饭店英语口语实例大全》,让其课后能多听多模仿。
教师应根据酒店的岗位需求,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改变传统的讲授和演示方式的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课堂上教师通过讲述,结合播放幻灯、图片或视频等方式为学生创造一个生动具体的情境,让学生扮演餐厅服务员、客房服务员和大堂经理等不同角色,让他们积极地投入所设定的情境中,用英语进行实务对话。另外,应注意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而分别对待。例如,对于英语能力差的羞于回答的学生,教师可自己先示范一遍,让其跟读,并加以细心引导和鼓励,增强其自信心;对于英语能力好的学生,教师可扮演挑剔的客人,增加额外的要求,训练其应变能力。
2.任务学习法。让学生自行组成小组参与教师的教学任务,提高其学习主动性,激发学习热情。笔者曾安排学生组成小组制作英文菜单,取得不错的效果,如有些小组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动手动脑,收集资料,精心制作出广东传统早茶菜单和特色韩国菜单。
3.案例分析法。教师引入一些酒店职业人的优秀和失败的案例,先让学生思考,然后总结分析,最后让学生进行实训英文对话。通过这种方法让学生熟悉不同岗位的工作流程,并且掌握礼貌待人的服务用语。
此外,可借助多媒体,播放与行业相关的学生又感兴趣的英美节目,如《星级酒店》《厨艺大师》和《英国朗廷酒店改造开幕篇》等视频,然后再辅以对专业词汇的讲解,以此来全面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同时,教师课余时间应增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还可以每月举办一次英语角活动,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传统的闭卷考试仅仅强调考察学生的书写和阅读能力。高校应该根据酒店对英语应用能力的要求,对考核方式方法作出相应改革,注重考察学生的听说能力。首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平时成绩可占总成绩的50%,由学生的作业成绩、课堂表现和考勤三部分组成。其次,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包括口语题、听力题、阅读题、翻译题和商务英语写作等部分。但在分值上面,比较偏重口语题和听力题,两者各占期末考试分值的25%,强调考出学生的综合性的英语应用水平。而其中的口语题可提前进行考核,让学生以组为单位,抽签选择不同的情境主题,进行模拟对话。
[1]鲁子问,康淑敏.英语教学方法与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徐强.交际法英语教学和考试评估[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杨帆.对外语高校培养国际型人才的几点思考[J].外语界,2003(2).
[4]胡爱明.交际情境教学在酒店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大众科技,2007(10).
(责任编辑:禤展图)
胡荻菲,女,,肇庆学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