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针联合拔罐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

2014-02-05 13:14:26李超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4年1期
关键词:梅花针骨性关节炎

李超平

梅花针联合拔罐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

李超平

目的探讨梅花针联合拔罐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自2010 年10月~2012年10月两年间本院收治的8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采用梅花针联合拔罐疗法治疗的40例作为观察组, 采用单纯针灸治疗的40例作为对照组,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一月后的疗效及随访一年后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97.5%明显大于对照组的87.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的一年后复发率3.1%明显小于对照组的29.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梅花针联合拔罐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见效快、治愈率高及远期复发率低等优点, 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梅花针;拔罐疗法;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早期以反复发作的关节疼痛、晨僵、关节肿胀及关节活动障碍为主要临床症状, 晚期严重的患者可导致膝关节畸形, 影响着患者的正常工作与生活。随着我国人口逐渐步入老龄化阶段,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越来越高[1]。目前临床上存在多种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方式, 其中以非手术保守治疗为主, 本文将回顾性研究本院两年间收治的8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过程, 探讨梅花针联合拔罐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的临床疗效, 现文章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整理2010年10月~2012年10月两年间本院收治的8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其中用梅花针联合拔罐疗法治疗的40例作为观察组, 其中男 17例, 女23例,年龄52-74岁, 平均(62.1±1.7)岁, 病史11~26个月, 平均(19±2.3)个月。采用单纯针灸治疗的40例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 22例, 女18例, 年龄55~72岁,平均(63.2±1.2)岁, 病史10-27个月, 平均(18±2.6)个月。全部患者入院时均有膝关节疼痛, 膝关节周围韧带和肌腱附着点疼痛, 关节活动不利等临床症状。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以及疾病严重程度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①观察组: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 适当弯曲膝关节, 根据患者疼痛部位及取穴点选择合适的针刺区域。应用梅花针扣刺前常规消毒疼痛部位及穴位局部皮肤, 扣刺过程中注意灵巧地运用手腕部弹力均匀敲击, 以有细小血珠渗出为准。扣刺结束后根据针刺区域大小选择合适的火罐, 以火罐口略小于针刺范围为准, 拔罐过程中注意控制出血量, 每次出血量以不超过10 ml为宜[2]。每隔6日治疗1次, 每5次为1个疗程。②对照组: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 充分暴露犊鼻、膝眼、血海、梁丘、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合谷、解溪、委中、阿是穴等穴位。采用目前常用的一次性针灸针快速刺入皮下肌层, 运用提插、捻转等手法, 每隔10 min行针1次, 留针30 min。每3天治疗1次, 10次一个疗程。

1.2.2 疗效标准 根据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统计两组患者治疗一月后治愈、好转、无效及随访一年后复发的病例数。治愈:膝关节疼痛消失, 关节活动自如, 恢复正常生活及工作。好转:膝关节疼痛明显减轻, 关节活动稍受限, 能维持正常生活及工作。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改善, 甚至加重[3]。总有效率(%)=有效病例/病例总数×100%。复发率(%)=复发病例/治愈病例×100%。

1.3 护理干预 由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多为老年患者, 大部分患者因下肢感觉异常, 导致生活能力下降, 因此患者产生紧张、焦虑、烦躁、抑郁等不良心理反应。针对患者不良情绪, 应向其耐心解释本病的病因、治疗方法及康复过程, 讲解不良情绪对疾病产生的负面影响, 消除其紧张、焦虑情绪, 使其保持愉快心情,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护理过程应当详细向患者讲解本病病程长, 治疗过程缓慢, 且易反复发作, 使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 同时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能够保持乐观的情绪, 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在行针以及拔罐治疗过程中都需要裸露皮肤, 因此室内要调节好温度, 并关闭门窗保暖避风,防止患者受风寒。根据患者年龄、治疗时间及治疗部位皮肤调节合适的温度。多数首次接受梅花针的患者对针刺治疗缺乏正确的认识, 针刺治疗前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感, 因此在我们护理患者过程中, 积极帮助患者消除对针刺治疗的恐惧感, 使患者对针刺治疗有一个真确全面的认识。针刺治疗过程中严格注意无菌操作并监测针刺区域的皮肤消毒。针刺后拔罐治疗过程中腰密切关注患者的出血情况, 杜绝拔罐时间过长、出血过多等事件发生。在针刺拔罐结束后积极配合患者加强康复锻炼。根据美国风湿病学院推出的OA治疗的金字塔方案, 认为锻炼是膝关节骨关节炎康复计划的基础[4]。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及疾病情况制定康复训练计划, 积极指导患者采取正确的锻炼方法, 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5软件对两组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一般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的形式表示,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统计资料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5%, 其中:治愈率为80.0%(32例)、好转率为17.5%(7例)、无效2.5%(1例),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7.5%, 其中:治愈率为60.0%(24例)、好转率为27.5%(11例)、无效12.5%(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复发率为3.1%(1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2%(7例),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软骨变性、破坏以及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疾病, 最终可并发膝关节畸形、功能障碍的一种退行性疾病。据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 随着年龄增大,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病率明显增加[5]。随着我国人口构成逐渐步入老龄化阶段,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数量会明显增加。积极寻找一种高效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方式是目前临床研究所要解决的严峻问题。

目前临床上有多种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方案。目前以行膝关节置换手术治疗和非受手术保守治疗最为常见。其中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承受的痛苦较大, 花费较高。相关调查统计显示64%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选择非手术保守治疗[6]。近年本院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多采用中医疗法中的梅花针联合拔罐疗法治疗。根据经络学中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责于经络感受寒湿、筋脉痹阻或血气虚弱、失于濡养而致。而梅花针联合拔罐疗法恰有疏通经络、行气活血、镇静止痛、消炎消肿的疗效。通过回顾性研究我院收治的8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过程, 我们可以得到相比较与常规的针灸治疗, 梅花针联合拔罐疗法治疗可以短时间内减轻患者的症状, 而且治愈率高。在我们随访一年后发现,应用梅花针联合拔罐疗法治疗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常规针灸治疗的患者。但是在治疗过程中由于患者对梅花针的认识不足, 对梅花针耐受程度也不相同, 因此在行针的过程中, 我们应当积极消除患者的恐惧感, 密切观察并咨询患者的感受。在行针后的拔罐疗法中更是应该密切关注出血情况。避免因为出血过多加重患者的恐惧心理, 影响下一步治疗。在行针治疗及拔罐后应及时在护理人员配合下进行康复训练。研究表明早期对膝关节骨性关节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的临床效果已经得到了证实[7]。但应指导患者循序渐进, 切忌急于求成而锻炼过度, 反而加重病情。

综上所述, 梅花针联合拔罐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见效快、治愈率高及远期复发率低等优点, 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1]陈福灵.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进展.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3, 10(12):1596-1598.

[2]吴洲红, 周志华, 王永平等.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3, 20(2): 186-187.

[3]刘强.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分析.中医临床研究, 2013, (11):49-50.

[4]杨波, 张曦, 吴兴彪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进展.内蒙古中医药, 2013, 32(11):121-122.

[5]孙红, 田文, 廖伟华等.社区居民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海南医学, 2013, 24(7):1064-1066.

[6]熊卫华.梅花针联合拔罐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中医临床研究, 2012, 04(6):37-38, 40.

[7]何玲.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早期护理干预的疗效观察.光明中医, 2013, 28(6):1249-1250.

R593

B

1674-9308(2014)01-0095-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4.01.058

401220 重庆市长寿区中医院

猜你喜欢
梅花针骨性关节炎
Red panda Roshani visits Melbourne Zoo vet
关节炎的“养护手册”
梅花针叩刺结合摩法治疗斑秃的临床观察
常规针刺联合梅花针叩刺、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肩盂骨性Bankart损伤骨缺损测量研究进展
求医更要求己的类风湿关节炎
X线、CT、MRI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对比
中药治疗踝关节骨性关节炎
克氏针张力牵引固定法治疗骨性锤状指
综合疗法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6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