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

2014-02-05 13:22韩俊华干胜道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儒家思想诚信企业

韩俊华,干胜道

(1.安徽财经大学 会计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2.四川大学 商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4)

从2004年国外第一个孔子学院诞生,到目前孔子学院遍布世界120个国家,有四百多所孔子学院,六百多所中小学设立孔子学堂,注册会员85万人,世界掀起学习中国(儒家)文化的热潮。而当前中国企业经营却把诚实守信等儒家文化抛到脑后,毒奶粉事件、毒食品事件、塑化剂风波、矿难等接连不断,企业以人为本、诚信、重义轻利的良好社会责任行为正在丧失。而优良的社会责任行为,是企业竞争制胜的法宝。本文分析了儒家文化以及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一、中国儒家思想与美国宗教信仰价值观比较

1.集体主义与个人自由

儒家思想倡导集体主义精神,即团结、和谐、彼此依存[1]。个体是集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依靠集体生存,离开集体个体将失去价值和意义。“鸟兽不可与同群”、“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活动,并结合在一起创造财富,当个体和群体价值观、利益发生冲突时,集体利益至上。

美国价值观信奉个人自由。制度设计、资本市场股权特点充分体现了这一价值观。个体自由是神圣的,个体利益高于集体利益,不能以集体利益为借口牺牲个体利益和自由。每个人为自己的向往奋斗,用汗水争取个人成功,实现个人发展最大化。

2.尊重传统与勇于创新

儒家思想的价值取向是尊重前辈、尊重传统、不忘过去,封建社会统治者把这一思想作为治国理念,世代相传。它也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过的东西要经常温习,才能取得更好的进步。“吾日三省吾身”,人际交往多反省自己的过错。

美国人喜爱打破传统,提出新见解,对未来向往,喜爱超前消费。次贷危机充分体现了这一点。美国基督教“原罪论”的基本思想是人们喜爱未来,美好的生活就在不远的将来,勇往直前,努力奋斗,改变过去。

3.谨慎与冒险

儒家思想认为,遇到不确定的事情,“三思而后行”。全面考虑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出现风险的应对措施。居安思危,“君子慎其独也”。对不了解的事,要有高度的谨慎和敬畏之心,制定出规避风险的措施。

美国人喜爱不确定性和风险,对于风险和不确定性,不是采取谨慎与规避的态度,而是勇于进取,探根求源。基督教中的彼得说:“他四处游走,专做善事”、“耶稣是勇敢的化身”、“耶稣长期四处游走,为人疗伤,为不幸的人带去宽慰”,表现了美国人的探险精神。

4.等级制度与人人平等

儒家思想主张严格的等级制度和尊卑观念,提出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三纲五常为社会普遍奉行,成为人们言行、处事的根本。也被统治阶级所倡导,并上升到治国纲领。是大权力距离的价值观念。

人人平等是基督教的重要教义。基督教认为人和世界被上帝创造,同时赋予了每个人平等的权利,而不在于其地位的高低、权力的大小、善良还是丑恶。人要敢于挑战权威。人人平等的宗教信仰上升到治国理念,并用制度、法律的手段得到保障,是小权力距离的价值观念[2]。

二、儒家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1.以人为本

儒家思想的人本观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在管理中要尊重、重视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仁者,天地之心也,天地之性,认为贵”,强调了管理中人的重要性。“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强调了人的价值和自我管理,认为人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以人为本”是儒家的传统思想,也是发达国家的治国理念,现代企业管理的理论根据。韩国三星集团提出“企业生存依靠员工素质,人才第一”的企业理念[3-4]。

企业管理中的“以人为本”指尊重、关爱、重视员工,实行人性化管理,为员工建设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谐的企业文化,关注员工的发展、福利和健康。“以人为本”的相对词语是人力资本产权残缺(人力资本在交易中权益、权能、权责被限制或取消)。在企业管理中,人力资本是主动财产,当人力资本发生产权残缺时,人力资本表现出“高损失性”和“自贬性”,并作用于非人力资本,形成双重损失。“自贬性”指人力资本所有者自我关闭,雇主不可使用。人力资本产权残缺的企业损失包括显性损失和隐形损失。隐形损失指“身在曹营心在汉”,关注外界更好的工作机会,工作懈怠、失误、心不在焉,工作效率、产品质量下降,产品成本攀升,产品次品增多。显性损失包括:(1)丧失企业竞争优势。员工离职到竞争对手那里会泄漏企业的核心技术、重要客户信息、商业机密。于是企业的成本优势、收益优势不复存在。(2)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重要员工跳槽,会造成高级人才短缺,重置成本巨大。且人力资本重置、培养在时间上表现出滞后性,关键人才不能及时到位,企业无法正常运营。(3)企业员工缺乏忠诚度。员工的纷纷离职,会对周围员工产生消极影响,形成羊群效应,企业员工丧失凝聚力和敬业精神。没有团队精神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注定不能生存。

可见,人力资本是重要的产权资本,若人力资本不被尊重,将对物质资本产生不利影响,企业经营受损,企业价值降低。

2.诚信

儒家思想的“诚信”指诚实不欺,履行承诺,言行合一,是国家的治国方略和人们的行为准则。“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说明诚信的重要性。“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与朋友交,不信乎”指诚信是人们的普遍信仰和行为准则。“弟子入成者,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言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表示诚信是圣人的高尚人格,是做人做学间的前提。“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表现了做人的高尚境界。“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诚信即善良,是人格的美[5-6]。

儒家思想认为,诚信是做人之本,道德修养之法。诚信是文明社会的根本要素,是理想人格的组成部分,是企业的价值取向。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强。

诚信是企业履行契约能力和可信任度的综合测量,是企业的道德规范。这种自律行为克服了人的利己主义,是利己和利他的统一,保证了市场经济交易“游戏规则”的公平合理,使诚实守信的企业得到超额回报。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7]。

诚信是企业进入市场的“绿卡”。市场离不开交易,交易离不开契约,契约需要诚信来维护。所以诚信可以保证交易,规范市场,使诚信的企业在竞争中取胜。诚信是企业必备资本要素,没有诚信的企业在市场中不能生存,即“商无信不富”。

诚信是企业的信用资本。员工和顾客的忠诚、同行的信任、社会的支持,离不开企业的信用。顾客满意、企业信誉、企业利润具有线性关系(边翠兰,1999)。企业的经营行为越优良,信用积累越多,内外经营环境越优越,经营业绩越好。企业信用资本的积累需要一个过程。顾客购买——企业优质服务——顾客满意——顾客忠诚——传播到亲朋好友——信用资本积累——企业利润增加。可口可乐的品牌价值839.5亿美元,微软品牌价值566.6亿美元,它们经历了100年的信用积累。

3.义利合一

“义,人之正路也”、“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义指公正合理,是人做事的道德规范,即“仁者不以欲伤生,智者不以利害义”。“利,利于他可谓利,利于身利于己皆非利也”、“兴天下利,利济苍生”,利指满足人需要的利益(如财富和权利)。服务于集体、国家的利上升为义,是儒家义利合一的思想。公益为利,利即是义,义利不分(涩泽荣一,2007)是对儒家义利合一思想的概括。“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才能有财”、“德者本也,财者末也”是儒家先义后利思想。“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指获利要符合道德规范,并不是重义轻利[8-9]。

儒家思想的义利观是指公平合理,讲求诚信,重视社会利益、国家利益,义利合一,先义后利的价值观。

按照哲学、经济学、管理学的观点,利是企业的经营之本和价值取向,义是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承诺。获利是企业经营的目的,利润是评价企业经营业绩的重要指标,盈利意味着企业被社会认可,提供社会高质量的产品、优良的售后服务、丰厚的社区福利、更大的弱势群体捐赠、更多的工人就业、更多的纳税和社会贡献。企业良好的社会责任行为,不断积累企业良好的信誉,带来更大的业绩提升。这就是义利合一、义利相生。

企业应考虑员工的利益。雇员是企业重要的人力资本。给予员工更多的在职教育,能提升人力资本价值,以更低的成本生产出更优质的产品;为员工提供更优良的工作环境、更和谐的企业文化、更高的薪酬和福利,会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和工作热情,从而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企业应考虑消费者利益。企业生产产品的最终价值需要消费者购买才能实现。企业要想创造利润,必须考虑消费者的偏爱和感受,树立为消费者服务、视消费者为上帝的观念。良好的社会责任履行,企业会得到消费者的“用手投票”,提升企业信誉、声望;低劣的产品质量、售后服务,虚假广告,价格欺诈,毒食品事件,毒奶粉事件,塑化剂风波,只会导致消费者“用脚投票”,于是企业被逐出竞争市场。

4.天人合一

儒家思想认为人和自然要和谐相处,“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三者互为手足合以成体,不可一无也”;人类活动要符合自然规律,“事各顺于名,名各顺于天,天地之际,和而为一”;关爱自己,关爱万物是人类的美德,“质于爱民,以下至于鸟兽昆虫莫不爱。不爱,奚足谓仁?”;保护生态环境是人类的责任,“国君春田不围泽,大夫不掩群,士不取麛卵”;万物平等,和谐相处,“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浑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遵从生态规律,不可过度开采,“钧而不纳,戈不射宿”、“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儒家思想的“天人合一”生态理念,是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合理利用生态资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当前企业的生产方式应该从粗放式向节约型转变。建立绿色经营理念,企业生产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一致。

绿色经营指企业生产要符合环保要求,开发可再生资源产品,减少不可再生资源耗费,安全生产,降低原材料消耗,提高产品质量,进行可持续生产、可持续性消费。

当前中国居民已从过去的吃饱穿暖转向追求生活质量和健康,绿色消费市场、绿色产业、绿色产品深受大众喜爱,这种绿色消费需求形成的绿色市场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巨大的投资回报,吸引企业进行绿色生产。绿色生产能增加产品价值,为企业产品创造收益优势,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为企业塑造了品牌和信誉,保证了企业的业绩和可持续发展。

5.和

儒家“和”指和谐、和睦、和平、合作,即人际关系良好,环境氛围平和,摩擦、冲突较少。“和”是儒家价值体系的核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说明人和的重要作用。“和为贵”,指人际交往要彼此信任和尊重。“万物各得其和以生”,万物和谐相处,才得以生存、发展。“君子和不同,小人同不和”,摩擦、冲突时能够寻求和谐,这是做人的高尚境界。“己不所欲,勿施于人”,在日常生活中,要尊重、理解、宽容别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感情要有节制,处理事情要公平,是人应具备的修养[10-11]。

和谐社会是中国人的奋斗目标,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和谐社会也包括和谐企业,和谐企业有以下三个层次的内容:(1)企业员工间的人和。要塑造和谐的企业文化。员工间要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和睦相处;领导和员工要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形成团队精神。(2)企业间共同合作,公平交易,互相信任,和气生财。(3)企业与自然的和谐。降低污染排放,减少资源使用,防止资源的过度开采,保护生态环境。

韩国双龙集团把中国儒家“和”的价值观念引进到企业管理中,企业经营、管理注重人和,员工间要团结、协同、合作,领导对员工要关怀、沟通,追求和谐的企业文化,在企业中努力塑造团队精神。

韩国浦项钢铁公司总裁朴泰俊指出,企业就像一台盛大的交响乐队,员工有不同的文化、思想、性格、家庭、处事风格,车间的机器有不同的种类、性能,管理者要有能力创造和谐的企业文化,给员工一个良好的生产环境,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

三、结 语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文明传播到世界各地,“以人为本”、“和”、“诚信”、“义利合一”、“天人合一”的儒家思想成为发达国家的治国理念以及发达国家企业的经营管理信条。

企业管理“以人为本”可以发挥员工的创造思维和团队精神,使企业技术领先,和谐的企业文化更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使企业具有竞争能力,以取得成本优势和收益优势;“诚信”是一种信用资本,它需要企业经营重产品质量、重售后服务,履行契约,把顾客看成上帝,更多地考虑消费者利益,义利合一,增进社区福利,关注弱势群体,保护生态环境,履行社会责任,进行绿色经营。信用资本的积累需要企业长期良好社会责任行为。信用资本与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具有正相关关系,儒家思想与企业经营业绩具有正相关关系。

参考文献:

[1]潘 煌,高 丽,王方华.中国消费者购买行为研究——基于儒家价值观与生活方式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9,(9):77-85.

[2]张 琳.儒家思想和基督教对中美价值观的影响比较[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27-29.

[3]郑裕正.儒家思想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之运用[J].管理世界,2013,(3):184-185.

[4]罗运鹏.儒家价值观的继承与创新——东亚企业和谐共生之基[J].华东经济管理,2009,(7):90-93.

[5]刘蔚青.浅议孔子德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J].管子学刊,2012,(4):79-81.

[6]边翠兰.信誉资本化问题的思考[J].商业经济研究,1999,(12):22-24.

[7]汤 恺.儒家“和”的思想与和谐社会构建[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9):60-62.

[8]张彩霞,陈学中.儒家思想视域下的企业社会责任观[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5):80-83.

[9]范松仁.儒家贵德价值观体系的结构分析 [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7-60.

[10]李煌明.儒家传统价值观对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启示[J].科学社会主义,2008,(5):89-91.

[11]李煌明.论儒家传统核心价值观体系的结构[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83-88.

猜你喜欢
儒家思想诚信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论儒家思想的宗教特质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从“三吏”“三别”看儒家思想在杜诗中的渗透
儒家思想与学佛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