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研究述评

2014-02-05 13:22牛二耀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明特色

牛二耀

(华东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一、引 言

胡锦涛总书记在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首次提出了五位一体发展战略,指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并且在之后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中央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以确保生态文明的顺利实现。纵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31年,生态文明的出现并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它不仅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全过程,而且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国内对于生态文明的研究

1.生态文明内涵

关于生态文明的内涵,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研究。俞可平在《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中认为,生态文明就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以发展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所做的全部努力以及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表征着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一种进步状态。生态文明不仅包括人类保护自然环境与生态安全的意识、政策、法律、制度,还包括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各种科学技术、组织机构和实际行动。文章接着指出如果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这一角度来研究人类文明形态的发展演变,那么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后工业文明,是人类社会一种新的文明形态,也是人类迄今最高的文明形态。王宏斌在《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中认为生态文明是一种把超越工业文明作为最终目的,把解决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危机作为自己的使命,力图改变人类未来和发展前途的一种崭新的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模式,是对人类与自然之间关系不断恶化所做出的实践调整与理论反思,着力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它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崭新阶段,它为人类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并构建出一幅美好的蓝图。以上两篇文章仅仅是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对生态文明的内涵进行界定。此外还有学者从人与自然、人与人两个方面对生态文明的内涵进行研究,如潘岳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中认为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社会以及自然三者之间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成果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和谐共生、共同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丁开杰则在《生态文明建设:伦理、经济与治理》中从生态文明的广义与狭义方面认为狭义的生态文明一般仅限于经济方面,即要求实现人与自然两者之间的和谐发展;而广义的生态文明则涵盖了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它不仅要求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而且还要求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并最终实现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

2.生态文明的理论来源

关于生态文明的理论来源,学术界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是马克思的生态学理论。刘仁胜在《生态马克思主义概论》中从三个方面指出,首先人类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自然观,其次马克思主义的异化理论构建了马克思的新陈代谢断裂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最后解决生态问题的最佳途径就是实现社会主义,而这些生态理论对于当前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无不闪烁着智慧的火花。张连国在《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生态文明内涵及历史定位》中认为马克思主义具有生态文明的内涵,这其中包括四个方面,首先历史唯物主义蕴含着丰富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思想;其次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关系对于生态破坏的深层机制;再次马克思提出了对人和自然关系进行合理调节的理论;最后马克思提出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内在统一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二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生态危机理论。秦龙、赵宜华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生态危机理论及其启示》中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危机理论继承并发展了资本主义的危机理论,提出了生态生产力的观点,深刻反思和批判当今社会所流行的消费主义和异化消费现象,提倡绿色生态意识和生态文明。陈食霖在《当代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危机理论评析》中认为当代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继承和发展了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危机理论,通过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力图找到实现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路径,形成了一套具有鲜明特点的生态危机理论,这些理论对于我们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探索我国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对于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乃至最终实现美丽中国都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三是西方生态启蒙思潮和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薛晓源、陈家刚在《从生态启蒙到生态治理——当代西方生态理论对我们的启示》中指出从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到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我们共同的未来》等,这些具有警示性的著作引发了全世界范围内的环境保护思潮,其核心理念是追求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在该思潮的引导下所形成的西方生态理论主张通过产业升级、发展绿色经济以及民主协商,实现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最终解决生态问题。

3.生态文明的地位

关于生态文明的地位众多学者都主张从两个方面进行把握,徐春在《生态文明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中认为可以从两个维度来理解生态文明:一是从文明发展的形态上,把生态文明理解为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以及工业文明之后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二是从文明的构成上,把生态文明理解为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以及政治文明相并列的一种新的文明构成。但是从当前的研究成果来看,更多的学者是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把生态文明看作是继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更高级的文明形态,是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前后相继的社会文明形态。周苏玉,张丰清在《超越与拓展——生态文明视野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中认为,从人类文明形态发展史的角度来说,人类文明在经历了狩猎采集文明、农业文明以及工业文明之后,现代工业危机的解决只有依靠对传统文明的超越并最终实现生态文明,推动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从现代人类文明结构的角度来说,社会文明一般被划分为四种,即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只有生态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以及政治文明四种文明的协调发展,才能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于晓霞、孙伟平在《生态文明:一种新的文明形态》中则认为从广义上讲,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新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新型的人类文明形态。生态文明虽然是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但它又与工业文明有着根本性的区别。从狭义上讲,生态文明是指社会文明所包含的一个重要方面,即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它是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这三种文明而言的。生态文明不仅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并贯穿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之中。

4.生态文明与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

生态文明与科学发展观:白明政在《论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建设》中认为生态文明与科学发展观在本质上都是一致的,都是以维护生态平衡为出发点,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协调共同发展。生态文明是在经历了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教训之后提出来的,它充分考虑人这个因素,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发展。而科学发展观不仅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同时还着重强调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两者都抓住了以人为本这个最本质的核心问题。胡伯项、胡文、孔祥宁在《科学发展观研究的生态文明视角》中也明确指出生态文明就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以发展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所表现出的是一种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当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充分了解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必须了解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客观规律,必须高度重视生态文明的建设,建立一个顺应时代发展的生态文明新模式。

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张志刚、周才云在《和谐社会视角下的生态文明建设》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不仅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还是和谐社会发展理念的重要反映,同样也是现代化产业升级转变的重要推动力。因此,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另外王浩斌在《生态文明视阈中的和谐社会建构》中,也从生态文明为和谐社会的理论构建指明了正确的方向、生态文明突显了和谐社会构建的理论主张以及生态文明为和谐社会的理论构建提供了方法论指导三个方面,论述了建设生态文明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廖福霖在《生态文明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中认为生态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两者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它们既互相包含又直接相通。因此生态文明理论不仅可以应用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去,而且生态文明建设可以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

5.生态文明的实现路径

对于生态文明的实现路径,学术界根据我国的现实状况,提出了许多有启发的思路与方法。宏观方面余维海在《生态危机的困境与消解——当代马克思主义生态学表达》中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一是国家政权作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导力量,二是中华文化作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动力之源,三是积极吸收国外先进的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成果,并接着认为通过这三个方面的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将最终实现。微观方面,张弥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内涵、特征及实现路径》中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从四个方面出发,首先,要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各个方面。其次,要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建立绿色发展模式放在首要位置。再次,通过相对应的制度和法律推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最后,每个人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意识。同时也有学者指出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所制定的一些路径和措施一定要从我国具体实际出发,如诸大建在《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中认为理想的生态文明模式与目前我国的现状有着较大的差距,我们既不能延续原有高污染、高能耗的发展模式,但同时也不能不考虑我国的现状而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理想目标,应根据实际情况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合理发展目标。在这个基础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倡导可持续消费、推进切实可行的生态文明措施,最终实现生态文明。

三、生态文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研究

1.生态文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研究

众多学者认为生态文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不管是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还是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乃至最终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方面都具有异曲同工之处。陈学明在《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义》中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立足于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并且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科学发展”作为基本发展战略、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基本历史任务、把以人为本作为理想和价值追求等各个方面进行论证,最终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义。邓春芝、仲晓蕾在《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选择》中从人的全面发展出发,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又是结合世情国情党情对经典作家关于未来社会发展思想的发展和创新。当前立足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把生态文明看作题中应有之义。这是由于人与自然和谐,是人类和其他文明的基础,并且人在追求全面发展的过程中也离不开生态文明的支撑。因此,我们必须通过生态文明观念的树立,生态制度体系的确立,坚持低碳、节能、环保,让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成为人自由全面的发展过程中阶段性的助推力。

2.生态文明与“五位一体”总布局研究

大部分学者认为生态文明进入五位一体总布局不仅仅是为了缓解我国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的现状,最重要的是生态文明的建设对于我国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以及社会建设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吴瑾菁、祝黄河在《“五位一体”视域下的生态文明建设》中指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提出不仅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而且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达到了新的境界。要实现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整体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方世南在《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重要地位》中也指出,必须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紧密关系,自觉把握生态文明建设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突出地位,从根本任务和基本国策的高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而这些对于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认真应对和解决日益严重的生态矛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3.社会主义建设生态文明的制度优越性

学者们认为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两大和解,因而我国从一开始就具备了实现生态文明的制度优势。同时也由于资本主义国家资本逻辑的反生态性,这也注定西方国家是不可能建成生态文明。周生贤在《走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中指出,生态文明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不可能实现的,究其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经典的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强大物质基础、技术和资金优势,但这些只能使本国的生态危机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二是虽然西方工业文明本身也具有一定的修正发展错误的能力,但难以自发地转向生态文明,因为工业文明巨大的利益诱使着其前进的方向;三是因为西方资本主义不断向不发达地区转移生态成本,西方失去了发展生态文明的机会。而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却具有西方社会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并且鲁明川在《论生态文明的制度之维》中也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不断进化的一种新型文明,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社会关系,受到社会生产方式、消费方式、意识形态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具有社会制度性的特征。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由于资本逻辑的反生态性,资本主义社会永远无法彻底解决生态危机;社会主义制度下,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不管是在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方面都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因此,社会主义制度下建设生态文明具有资本主义制度不可企及的优越性。

四、简 评

综上所述,学术界不管是对于生态文明的研究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仍存在着某些不足。首先,从横向来看,生态文明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学术界却多侧重于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而对于生态文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研究较少。其次,从纵向来看,学者对于生态文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研究多集中于近十年,缺乏以生态文明的视角来系统的分析生态文明在我国31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18.

[2]俞可平. 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4):4-5.

[3]王宏斌. 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M].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4]潘 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N].学习时报,2006-09-25.

[5]丁开杰.生态文明建设:伦理、经济与治理[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4):19-27.

[6]刘仁胜.生态马克思主义概论[M].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7]张连国.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生态文明内涵及历史定位[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3):8-11.

[8]秦 龙,赵宜华.西方马克思主义生态危机理论及其启示[J].理论探索,2007,(5):18-21.

[9]陈食霖.当代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危机理论评析[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6):685-690.

[10]薛晓源,陈家刚.从生态启蒙到生态治理——当代西方生态理论对我们的启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4):14-21.

[11]徐 春.生态文明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2):37-45.

[12]周苏玉,张丰清.超越与拓展——生态文明视野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J]. 社会主义研究,2008,(2):121-124.

[13]于晓霞,孙伟平.生态文明:一种新的文明形态[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0-44.

[14]白明政.论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建设[J].贵州社会科学,2009,(12):26-30.

[15]胡伯项,胡 文,孔祥宁.科学发展观研究的生态文明视角[J].社会主义研究,2007,(3):53-55.

[16]张志刚,周才云.和谐社会视角下的生态文明建设[J].理论探索,2011,(1):95-98.

[17]王浩斌.生态文明视阈中的和谐社会建构[J].新疆社会科学,2006,(2):13-17.

[18]廖福霖.生态文明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1-9.

[19]余维海.生态危机的困境与消解——当代马克思主义生态学表达[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20]张 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内涵、特征及实现路径[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3,(2):84-87.

[21]诸大建. 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2]陈学明.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义[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6):71-78.

[23]邓春芝,仲晓蕾.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选择[J].理论与当代,2013,(1):5-9.

[24]吴瑾菁,祝黄河.“五位一体”视域下的生态文明建设[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1):157-162.

[25]方世南.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重要地位[J].学习论坛,2013,(1):47-50.

[26]周生贤.走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J].环境科学研究,2008,(1):4-8.

[27]鲁明川.论生态文明的制度之维[J].学术交流,2013,(9):123-126.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文明特色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特色种植促增收
请文明演绎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漫说文明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对不文明说“不”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文明歌